2025南宁—河内经济走廊暨“一带一路”南宁友好城市交流大会举行,为数字丝绸之路注入新动能
作者:微信文章9月18日,2025南宁—河内经济走廊暨“一带一路”南宁友好城市交流大会举行。大会以“同绘数字丝路新景,共谱‘南宁渠道’新篇”为主题,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纽带,推动南宁与东盟国家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有关省市的技术交流与产业协作,共享人工智能时代合作机遇;以“南宁渠道”赋能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合作,高标准高质量服务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为数字丝绸之路注入新动能。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市委书记农生文表示,南宁作为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窗口,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东盟各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积极从地方层面服务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南宁在发展人工智能上,拥有一系列与东盟国家交流合作的平台优势、“公铁水空”立体交通网络的通道优势、人才语料场景等资源优势,坚持“北上广研发+广西集成+东盟应用”的发展路径,正在成为中国企业走向东盟的“出海口”、东盟国家与中国合作的“第一站”。南宁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友城和南宁—河内经济走廊沿线城市一道,加强人工智能领域合作,推动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等跨境产业融合,持续完善跨境通道互联互通建设,用足用好重要平台提升开放能级,进一步深化文化、旅游、培训、青年、科技等领域交流合作,推动合作从传统领域向数字领域拓展,发挥“南宁渠道”枢纽作用,不断为数字丝绸之路注入新动能。
会上,南宁市委常委、副市长张小强作关于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宣传推介,并发布介绍南宁企业“一站式”出海服务平台。
现场还举行签约仪式,南宁市与越南北宁省建立政府间会商机制备忘录,南宁市与老挝乌多姆赛省建立友好城市关系意向书。
同时,签署第二批入驻南A中心的外资企业共11家,入驻企业来自文莱、印度尼西亚、老挝、缅甸、泰国、越南、韩国、日本等国。此外,集中签署了一批人工智能、人文、经贸产业合作共24个项目,签约合作方主要来自越南、老挝、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韩国等国,涵盖智慧物流、智慧农业、智慧文旅、电子竞技、人才培养等合作领域。
会上还发布了《南宁国际友好城市人工智能合作愿景》,愿景提出,凝聚未来发展共识,最大程度释放人工智能在赋能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应对全球挑战等方面的巨大潜力;深化场景应用合作,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引领科技向善发展,推动建立人工智能伦理道德框架,加强算法透明与数据安全合作;加强人才培育交流,推动建设双边或多边的人工智能实验室和人工智能创新研究院,推进人工智能社会通识教育。
同绘数字丝路新景 共谱“南宁渠道”新篇
来源 |南宁国际传播中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南宁国际传播中心
编辑:尹江月
一审:张艳兰
二审:莫翠菁、王艺
三审:唐彩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