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免费 发表于 2025-9-22 12:31

2025“一带一路”中外媒体采访行“丝路奖”采风团走进保山腾冲

作者:微信文章

9月19至20日,2025“一带一路”中外媒体采访行“丝路奖”采风团一行60人走进保山腾冲,深入和顺古镇、清水司莫拉佤族村、高黎贡山茶博园,用镜头与笔触挖掘“一带一路”倡议下文化交流发展的动人故事,感受边疆满满的幸福。



和顺古镇,这座有着600多年历史的侨乡,宛如一颗遗世明珠。斑驳的火山石古道,见证着岁月的沧桑;中西合璧的古老建筑,无声诉说着曾经"走夷方"的辉煌商贸历史。走进和顺图书馆,浓厚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这座由旅缅华侨捐资创办的乡村图书馆,承载着和顺人对知识的渴望与传承。穿梭在古镇的小巷,脚下是历经数百年磨砺的石板路,身旁是潺潺流淌的小河,仿佛时光都慢了下来。在这里,嘉宾记者们不仅感受到了和顺古镇宁静祥和的氛围,更捕捉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完美融合的独特魅力。



参观了和顺图书馆后,部分外媒记者兴致勃勃的亲身体验了甲马拓印。《哈萨克斯坦实业报》总编辑谢里克.科尔茹姆巴耶夫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小心翼翼地将宣纸按压在蘸满墨汁的甲马模板上,宣纸轻覆,拓包按压,一幅蕴含神秘寓意的甲马图案缓缓浮现。谢里克.科尔茹姆巴耶夫总编辑双手捧着拓印好的甲马纸,发出了孩童般欣喜的惊呼。作为传承千年的非遗技艺,这些拓印好的文化信使将通过他们的双手,跨越时空,向世界传递古老东方的精神密码。



谢里克.科尔茹姆巴耶夫表示:“这是我第二次来到云南。腾冲是一个美丽、古老且充满历史感的城市,是我此行印象最深刻的地方。这里四季如春,有友好的人民、宜人的气候,我会撰写多篇文章,向哈萨克斯坦民众推介云南、腾冲。”



随后,采访团一行参观了手抄纸传统工艺,沿着和顺小巷慢慢前行。一路行来,媒体记者们一边参观,一边用手中的手机、相机、摄影机记录下沿途优美的自然风光。水上汉婚环节更是将和顺的民俗风情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独特的嫁娶习俗、精美绝伦的服饰,让全体记者朋友们沉浸其中。这场和顺之旅将会被媒体的镜头与笔触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成为“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中的精彩篇章,让世界看到中国多元文化的魅力,也会让不同文明在这里碰撞,绽放出绚烂火花。



来自尼日利亚全球南方焦点公司的拉瓦尔.萨勒在观看水上婚礼后说:“和顺古镇是目前我见过的古镇里面很有特色的一座,它有着丰富的历史底蕴。我们参观了图书馆和博物馆,刚才还看到了中式水上婚礼,真的非常美。所以我对这里印象很深刻,这座古镇是一处能体现不同历史风貌的地方。”



而在清水司莫拉佤族村,又是另一番充满活力与热情的景象。"司莫拉"在佤语中意为"幸福的地方"。走进司莫拉,独特的佤族建筑错落有致,传统与现代风格巧妙结合。嘉宾记者们在观景台听取了彩色稻田和司莫拉佤乡风情介绍。参观了民俗文化陈列馆,大家兴致勃勃的体验了大米粑粑制作。深入体验了司莫拉农文旅融合成果,全方位感受着佤族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记录下司莫拉佤族村在新时代的幸福蜕变与发展。



最后一站,采风团来到了高黎贡山茶博园进行采访参观,品鉴高黎贡山特色茶饮。人民日报社对外交流合作处的赵晓琳老师对记者说:“外媒记者对这次保山之行非常感兴趣,也做了很多不同形式的宣传报道。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些参访交流活动,能够进一步扩大我们中华文化在世界媒体当中的影响力和感知力,让他们更多地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故事。”



此次保山采风,是一次文化的深度探索,更是"一带一路"倡议下文明互鉴的生动实践。嘉宾记者们将通过手中的媒体平台,把保山的独特魅力与"一带一路"建设成果传播到世界各地,让更多人了解这片充满故事与活力的土地,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书写"一带一路"的篇章。

寸玲敏李盛中彭艺晗何园

编辑:朱琳琳 二审:杨   娜三审:赵   剑终审:王   灿
保山发布联系信息电话:0875-2203339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5“一带一路”中外媒体采访行“丝路奖”采风团走进保山腾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