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dl可继续将其应用宣传为“免费”,尽管会使用用户数据,消费者维权失败
斯图加特高等地区法院裁定:用户无需为Lidl应用支付任何费用——哪怕是间接费用。Lidl将其应用宣传为免费。消费者保护组织对此提出批评,理由是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会留下数据,而这些数据会被企业用于盈利。但在法庭上,这一说法未获支持。
问题的核心在于:当消费者向企业提供可供经济利用的数据时,一个优惠程序是否还可以被称为“免费”?斯图加特高等地区法院(OLG)在这一问题上驳回了消费者保护组织对折扣零售商Lidl的诉讼。法院解释称,Lidl在“Lidl Plus”应用注册时未标明“总价”并无不当。
这一案件的背景是德国消费者协会联合会(VZBV)提起的一项禁止诉讼。今年7月22日,OLG消费者权益审判庭就此案举行了口头审理。消费者保护方认为,消费者虽然无需支付金钱即可使用“Lidl Plus”,但实际上是以提供个人数据为代价来换取优惠。
因此,VZBV认为Lidl不应声称其应用的使用是免费的,因为用户为此“付出”的是隐私数据。此外,Lidl在法律上有义务标明“总价”。
然而,OLG并未采纳这一观点:只有在实际存在支付价格时,才需要标明总价。而消费者在使用“Lidl Plus”时无需支付任何费用。
OLG:Lidl明确指出会收集数据
法院同时指出,Lidl在条款中将应用的使用描述为“免费”并不具有误导性。这只是以合法方式表达了一个事实:用户使用该应用及其优惠并不需要支付金钱。至于Lidl在注册和使用过程中收集并利用用户数据的情况,已在使用条款中“明确且与‘免费’一词紧密关联”。
该判决尚未生效。鉴于案件的重要性,斯图加特高等地区法院允许上诉至联邦最高法院(BGH)。
VZBV主席拉莫娜·波普表示,消费者协会“很可能会上诉”,并希望最高法院对“以数据支付”的问题作出最终裁决。她强调:“这些奖励类应用绝非真正免费。消费者获得折扣,是以提供个人数据为代价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