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慧饱饱事件:当“搞笑”变成“冒犯”,350万粉丝也救不了无底线的流量
作者:微信文章2025年10月23日,350万粉丝网红慧慧饱饱发布模仿山西临汾公交站志愿者高赢的视频。她用特效极度夸张放大高赢的胸部、臀部等身体特征,还搭配戏谑音效,这条视频虽获56万点赞,却因“物化女性”“镜头霸凌”遭猛烈批评,被指侵犯他人尊严、亵渎公益。
10月26日,慧慧饱饱公开道歉,承认行为不当并下架视频。但随后其团队拍摄的“送温暖”补救视频被曝光是作秀——分发的空礼盒拍摄后就被回收,这让公众愤怒升级,公关彻底翻车。
慧慧饱饱本名张慧贤,2002年生于河南南阳农村,早年满是草根打拼的艰辛。15、16岁辍学谋生,做过饭店服务员、月薪900元的幼师、汽车销售,甚至因直播“低俗”被解雇,最窘迫时和助理分吃一碗烩面,靠朋友接济度日。
2021年她深耕短视频,凭“夸张抽象”的搞笑风格、一人分饰多角的表演出圈。一条“听懂掌声”视频一小时播放量破800万,粉丝从20多万暴涨到350万,彻底走红。
走红后她签约MCN机构“差点红”,团队从3人扩至20人,60秒视频广告报价达9万元。期间也有正面举动,比如资助网友母校办运动会,能看出有公益意愿。
这次事件的核心,是“流量逻辑”碾压了“尊重原则”。慧慧饱饱无视公益志愿者的善举,只靠放大女性身体特征博眼球,既漠视个体尊严,也触碰了性别平等底线,“抽象搞笑”彻底变成了低俗冒犯。
道歉后的作秀更暴露了她对错误的敷衍,之前积累的公众信任被消耗殆尽。但舆论也有分歧,有人觉得事件让高赢的公益被更多人知道,算是“流量反哺”;也有网友因她的草根经历宽容,认为“只是风格问题”。
不过主流声音仍在批评,大家强调“搞笑不能无底线”,流量绝不能建立在伤害他人、亵渎公益的基础上。她的经历值得同情,但走红后更该明晰责任,事前守边界比事后补救重要得多。
慧慧饱饱的翻车也是给网红行业的警示:草根逆袭不该是突破底线的借口,粉丝量和商业价值提升,对应的社会责任也更重。真正的“流量密码”从不是低俗猎奇,而是真诚与尊重,没了这两点,再火的流量神话也会崩塌。
长按识别咨询合作交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