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新闻速递 | 第六届丝绸之路与敦煌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敦煌召开
作者:微信文章11月1日上午,第六届丝绸之路与敦煌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敦煌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与敦煌市文物局联合主办,敦煌市博物馆、敦煌市阳关博物馆及甘肃丝路邮驿(悬泉置)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承办。来自国内高校、科研院所的近50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张奕瑗 周玉玲 文/摄影)
来自国内的专家学者分别围绕《敦煌悬泉置遗址后续工作的设想》《西北汉简所见汉边郡守官与守官制度》《西夏文<药师经>译释及相关问题考略》《古代敦煌妇女的首饰演变及文化意象考察》《大时代里的小人物——王道士与敦煌文物的保护与流失》《“交旅融合”赋能世界文化遗产悬泉置遗址景区运营发展》等主题作了研讨报告,报告中一系列精彩观点的阐述,为丝绸之路与敦煌历史文化领域研究带来了更多新思想、新理念,也为敦煌文化的新时代发展注入新活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党委委员、《青年史学论坛》主编魏万磊说:“敦煌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枢纽,本次大会的召开对敦煌学研究方面有一个重要的推动,一个主要的表现就是从语言、文字、艺术、宗教等多学科对敦煌学进行进一步的扩充,我今天也带来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院级期刊《青年史学论坛》,这个研讨会还有一个重要的点就是中华文脉的赓续,由老学者来带一带年轻学者,我们也利用期刊的形式,给年轻学者提供一个发表的平台。本次研讨会的召开,将会对敦煌文化以及敦煌市将来文旅产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甘肃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何双全说:“通过经常举办这样的学术活动进一步提高悬泉置遗址的研究水平,对历史价值的研究有相当大的作用,我还没想到这次会议放在悬泉置遗址景区开,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学术研究来带动今后开发利用项目,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据了解,本次研讨会为期两天,专家学者将围绕相关学术论文进行分组讨论,推动丝绸之路与敦煌历史文化学术研究取得新发展。
(图文转载自敦煌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