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旅游做准备:日内瓦(Genf)
日内瓦日内瓦概况 打印此页 收藏此页保存此页
日内瓦是瑞士境内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位于西欧最大的湖泊——美丽的 日内瓦湖之畔,法拉山和阿尔卑斯山近在眼前。市内,公园星罗棋布,湖畔鲜花遍地,美不胜收。
日内瓦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际都市,以其深厚的人道主义传统,多彩多姿的文化活动、重大的会议和展览会、令人垂涎的美食、清新的市郊风景及众多的游览项目和体育设施而著称与世。
日内瓦注重大自然,与环境融为一体。在大自然中开展体育活动的方式多种多样:在罗纳河和莱蒙湖上游泳嬉戏;在郊外骑马、骑自行车或散步;在邻近的阿尔卑斯山区或法拉山区滑雪等等。无论是攀登峭壁,还是在空中翱翔,或在湖中游泳,对热爱大自然和体育的人来说,日内瓦实在是最理想的地方。
日内瓦是全世界交汇之点,是联合国欧洲总部的所在地。每年,数以百计的会议、展览和庆祝活动在这里举行,吸引了各国来客。有200多个国际组织及许多人道主义机构设在日内瓦,如联合国欧洲总部及红十字和红新月国际委员会等。日内瓦已被世人誉为“和平之都”。
日内瓦位于欧洲中心,从这里坐船、乘火车或长途汽车游览瑞士其他地区极为方便,如去中世纪小镇格里耶参观著名的乳酪厂,去策尔马特观看终年积雪的马特霍恩峰,或参观举世闻名的什雍古堡等,还可去法国的夏豪厄镇游览巍峨壮观的欧洲最高峰——勃朗峰。
日内瓦是瑞士第三大城市,仅次于苏黎世及巴塞尔之后,除了是瑞士法语区的首善之都,更俨然是世界的缩影,超过了200个的国际重要机构设于日内瓦,其中包括了联合国驻欧洲总部、国际劳工组织、万国红十字会等、童子军总部、妇女和平自由联盟,可谓是一个国际的政治、经济及文化中心。日内瓦也是世界钟表之都,钟表业与银行业成为日内瓦的两大精神支柱。
日内瓦除了有重要的国际地位外,也是一座用山光、水色、彩花、绿树织成的美丽都市。日内瓦以群山和花园为巢,隆河有如一条碧罗带穿城而过,仿似仙女身上的碧绿绸,俏丽飘逸。白郎峰雄峙于东南,侏罗山停立于西北,皑皑雪峰为已是秀美的风景更添风采,加上湖滨公园的绿树繁花,令这个依山面湖,绿川环流,烟岚交映的都市美得像一首诗。
日内瓦是瑞士有名的游览胜地,有许多名胜古迹。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就诞生在老城一座古老的住宅里。英国诗人拜伦1816年曾住在科洛尼区一栋名为迪奥大迪的别墅里。在这别墅不远处,是英国浪漫诗人雪莱的旧居。
日内瓦市内值得一游的有:著名的宗教改革国际纪念碑、圣-皮埃尔大教堂、大剧院、艺术与历史博物馆、日内瓦大学等,在晴朗的日子里泛舟莱蒙湖,更是别有一番情趣。 魔鬼冰川 迪亚布烈斯(Les Diablerets)
景点基本资料 打印此页 收藏此页保存此页
景点地址: Region Les Diablerets-Gstaad SA
如何到达: 火车:从蒙特勒乘火车前往迪亚布烈斯村,再乘巴士前往
开放时间: 全天
景点电话: (024)492 2814或033 755 1070
景点传真:
--------------------------------------------------------------------------------
景点概况
迪亚布烈斯3210米,位于格施塔德的西南的皮永峡谷(Col du Pillon)之上,也可以从蒙特勒乘火车前往迪亚布烈斯村,再乘巴士前往。从皮永峡谷可乘吊车往3000米的冰川,此冰川有魔鬼冰川(Devils Glacier)之称,夏天也永久积雪,在此不但可滑雪,还可看到极壮丽的景观。 (温泉古镇)伊华东利斯班斯(Yverdon Les Bains)
景点基本资料 打印此页 收藏此页保存此页
景点地址: Office du Tourisme,Place Pestalozzi,1400 Yverdon-les-Bains
如何到达: 火车:从日内瓦乘火车至Yverdon-les-Bains
开放时间: 全天
景点电话: (024)423 6290
景点传真: (024)426 1122
--------------------------------------------------------------------------------
景点概况
伊华东利班斯是沃州(Vaud)第二大城,人口有22000人,小镇十分古老,2800年前已有人在这里居住,十三世纪,萨伏依的皮亚二世(Pierre II de Savoie)建立了城堡,现今伊华东利斯班斯是瑞士著名的温泉镇之一。
伊华东的温泉水由地下500米溢出,已有14000年的历史,流出的温泉水达29℃,有丰富的琉矿物,对治疗风景、精神病、呼吸系统毛病极有疗治的功用。伊华东的温泉中心(Centre Thermal),十分现代化,有3个巨型的温泉池,一个大温泉池水温达34℃,并有按摩池,其他两个夏天水温28℃,冬天则是31℃,并有旋涡水池及瀑布,室内的治疗性水池,水温达34℃,中心有治疗中心、美容院、餐厅等设备。
古镇充满中古风情,尤其是旧市区中心的城堡最可观,有四个圆形塔,一边频临小河,1805年开始是皮斯塔卢茨(Pestalozzi)的研究所,令此镇成欧洲科学及学术的中心,现今堡内藏有历史博物馆。
小镇还有衣服博物馆(Museum of Clothing),有几千件手做衣服,由1850年至现今。另有一座科学故事博物馆(Science Fiction Museum)。
在古镇散步,踯躅于石板古巷中,绕着中古教堂与城堡,令你感觉有如身处于中古世纪的世界里。伊华东位于纳沙泰尔湖(Lake Neuchatel)之南,有5公里的沙滩,在夏日可作滑水、风帆等活动。 (音乐盒之乡)圣瓜斯 (Sainte-Croix )
景点基本资料 打印此页 收藏此页保存此页
景点地址: Rue de I'Industrie 2 1450 Ste-Croix
如何到达: 火车:从日内瓦乘火车至Ste-Croix
开放时间: 星期二至日13:30-18:00
景点电话: (024)454 2702
景点传真: (024)454 3212
--------------------------------------------------------------------------------
景点概况
圣瓜斯以音乐盒、自动公仔、玩具而著名于世,冬天这里是滑雪胜地。圣瓜斯位于伊华东利斯班斯之西,从伊华东有20公里铁路伸延至这条位在侏罗山的小山村,由于地势高,可看到远处的白朗峰及马特洪峰。圣瓜斯是现今世界上执牛耳的音乐盒之乡。圣瓜斯博物馆位于CIM博物馆内,精致美丽的音乐盒及自动的音乐公仔令人叹为观止。 大花钟(The Flower Clock)
景点基本资料 打印此页 收藏此页保存此页
景点地址: Quai Général Guisan
如何到达: 公共汽车:2, 9,10路到英国花园(Jardin Anglais)下
开放时间: 周一--周六9:00--18:00
景点电话:
景点传真:
--------------------------------------------------------------------------------
景点概况
花钟是日内瓦著名景点。瑞士号称“花园之国”,同时又是“钟表之乡”,而更奇妙的是瑞士的能工巧匠绝妙地将花卉之美同钟表的制造工艺完美地结合起来,别出心裁地创造出了“花钟”。
花钟座落于莱蒙湖畔,是一种既能供人欣赏又能体现时钟功能的设施。它的机械结构设置在地下,地面上的钟面是由鲜嫩翠绿的芳草覆盖,代表12小时的阿拉伯数字则由浓密火红的花簇组成;有时候,钟面开满了艳丽的花朵,它的阿拉伯数字却换成了平整的绿茵。它随着季节变化而改变色彩,但总保持着鲜艳和芳香.花钟直径5米,各个季节装点不同的花,大约有6500盆。当组成钟面的鲜花盛开期过了后,人们就改种另一种鲜花,使钟面形成新的图案。钟的时针与分针和普通钟表一样,无论是在阳光下还是在风雨里,一直不停地在钟面上自行准确移动。游客们在观赏花钟的新颖设计时,还请不自禁地要对一对自己的手表。
瑞士人民对“花钟”的设计,颇为自豪,日内瓦市的地图,就采用“花钟”作为该市的标记。在瑞士其他许多城市的公园里也都可以看到这种“花钟”,但只有日内瓦的“花钟”才是真正的“始祖”。
[ 本帖最后由 athena_hu 于 2006-3-30 18:06 编辑 ] 万国宫(Palais des Nations)
景点基本资料 打印此页 收藏此页保存此页
景点地址: 14 Avenue de la Paix
如何到达: 公共汽车:火车站乘No.8公车前往14 Avenue de la Paix
开放时间: 7-8月,每天9:00-18:00,4-6月,9-10月每天10:00-12:00/14:00-16
景点电话: (022)9074560
景点传真: (022)9070032
--------------------------------------------------------------------------------
景点概况
位于阿尼安纳公园之内Parc de I'Ariana之内,建筑面积达25000米,仍由维勒约家族于1890年赠与日内瓦。主大楼前最著名的浑天仪(Armillary Sphere),是美国为了纪念前美国总统威尔逊所赠,其中还有苏联所赠的征服宇宙纪念碑(Conquest of Space),里面有各个成员国赠送的礼品,中国的赠品是一块绘有天坛的丝织挂毯,并利用光学原理,无论你从哪个角度看,天坛的登坛阶梯都会对着你,很值得一看。
。总部内有会议大堂、图书馆、30个会议室、1100个办公室,还有集邮博物馆、国联博物馆等。联合国欧洲总部外的国际广场,有一巨大的断脚椅,仍表达对地雷受害者的关怀。 诗隆城堡(Chateau de Chillon)
景点基本资料 打印此页 收藏此页保存此页
景点地址: Chateau de Chillon
如何到达: 公共汽车:从市区坐1号公车到达
开放时间: 7-8月,每日开放09:00-18:15,4-6月及9月09:00-17:45,10月10:00-1
景点电话: (021)9633912
景点传真: (021)9638581
--------------------------------------------------------------------------------
景点概况
这座瑞士第一城堡,飘浮于日内瓦湖畔,如梦似幻,在薄雾与雪山亲托下,有如仙境。沿湖滨步道走至尽头,便是诗隆城堡之所在地。城堡建于公元九世纪,十三世纪中叶,主教把它改建为城堡,长时间以来,一直是萨伏依公爵的居停。城堡外形美观,但在地牢却是阴森可怖,这里曾是大牢房,曾囚困宗教改革者博尼瓦尔(Francois Bonivard),它被铁链绑在第五根柱子上达四年之久,在伯恩人来时才被释放出来。十八世纪末,英国浪漫诗人拜伦曾在洛桑写下诗隆城的囚犯(The Prisoner of Chillon Chateau),令此堡名闻遐迩。古堡除了地牢外,还有很多大厦、房间,穿插于长廊与高塔之间,令人趣味盎然,在塔楼顶,可饱览日内瓦湖美景及远眺蒙特勒。 圣皮埃尔大教堂(Cathédrale St-Pierre)
景点基本资料 打印此页 收藏此页保存此页
景点地址: Cour St-Pierre
如何到达: 公共汽车:2, 3, 5, 7,17路
有轨电车:12 ,16路
开放时间: 十月-五月,周一-周六,10:00-12:00 ,14:00-17:00;周日,11:00-12:3
景点电话: ++41(0)22 3102 929
景点传真:
--------------------------------------------------------------------------------
景点概况
圣皮埃尔大教堂建于1160年到1232年间,是老城区给人印象最深的标志性建筑。大教堂融会了多种建筑风格:原建筑是以罗马式风格修建的,其拱门是哥特式的,18世纪加建的正门则有希腊-罗马式的圆柱和类似罗马的万神殿的穹顶。
作为法语区宗教改革中心人物的加尔文,在从1536年开始的25年间,曾在这个教堂宣传新教教义。由于加尔文的活动,日内瓦被誉为"新教的罗马",而这里正是产生这种现象的根基所在。教堂里面有加尔文曾经用过的椅子和呈圆形的雕刻而成的圣职人员的座位等。另外,地下有欧洲最大的考古学发掘展示处,在那里可以观赏到在圣皮埃尔教堂这个建筑以前的宗教建筑物的基石。如果您交了钱爬上北边的塔,可以看见莱芒湖和日内瓦整个的城市面貌。
大教堂下面藏着欧洲最大的对公众开放的水下古迹,古迹会使游客了解大教堂是如何由一个简单的小礼拜堂演变成它现在的规模的。此外,还能看到许多令人惊叹的奇迹,如建于公元4世纪的洗礼堂和公元5世纪,反映不同时期不同社会阶层的精妙绝伦的镶嵌图画。
[ 本帖最后由 athena_hu 于 2006-3-30 18:07 编辑 ] 英国公园(Jardin Anglais)
景点基本资料 打印此页 收藏此页保存此页
景点地址: Jardin Anglais, Quai Général Guisan
如何到达: 公共汽车:2, 9,10路
开放时间: 每天24小时
景点电话:
景点传真:
--------------------------------------------------------------------------------
景点概况
这里林木拥翠、百花吐艳,在入口处有民族碑,竖立有赫尔维蒂亚(Helvetia)及日内瓦(Geneva)之像,建于1869年,象征日内瓦加入瑞士联邦。此外还有举世闻名的大花钟,直径达20尺,钟面和字形是以各色鲜花植成,随着季节而变换,可谓巧夺天工。 改革纪念碑(Mur des Réformateurs)
景点基本资料 打印此页 收藏此页保存此页
景点地址: Promenade des Bastions
如何到达: 公共汽车:3 ,5路
开放时间: 全天
景点电话:
景点传真:
--------------------------------------------------------------------------------
景点概况
大教堂的西南,便是日内瓦大学的所在地,在校园的绿荫深处,有一座巨大的石壁,称为改革纪念碑(Reformers' Wall),刻有对宗教改革运动用尽心力的法雷尔(Farel)、喀尔文(Calvin)、比斯(Beze)和诺克斯(Knox)的雕像,在十六世纪,喀尔文将日内瓦变成[新教徒的罗马]。 大喷泉(Jet d’Eau)
景点基本资料 打印此页 收藏此页保存此页
景点地址: Suisse
1215 Genève
如何到达: 有轨电车:到quai gustave-ador下
开放时间: 5月-9月中旬,每天9:30–23:15;3月底-4月,9月中旬-10月,周一--周五,10:00–
景点电话:
景点传真:
--------------------------------------------------------------------------------
景点概况
说道日内瓦的旅游景点,首屈一指的当算是日内瓦湖的大喷泉(Jet d’Eau)了。每年春天一到,就可以从日内瓦湖上看见一柱擎天的水柱,宛若鲸鱼喷出的水柱般,这就是日内瓦蔚为奇观的大喷泉,大喷泉每次可喷出高有140公尺,500公升喷水量的喷泉,是由130马力的电力推动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工喷泉,其壮观景象,从日内瓦各地都可以望得见,因此,大喷泉也成了日内瓦最具代表性的景观,也是这个城市的标志。大喷泉位于市中心旁边的日内瓦湖,沿岸围绕著绚烂的花园和公园。大喷泉的形成,原是在上世纪末,当地人为了解决发水力发电厂水量过于充沛的现象,而装置帮浦机抽水,将水抽出发电厂,久而久之,竟成了世界奇观,更成为观光胜地,这也是当初人们所始料未及的吧,如今大喷泉于每年三月初到十月的第一个礼拜天为止,除了阴雨天之外,每天都准时做“喷水表演”,供民众参观。如果说莱芒湖是日内瓦的象征,那么这个大喷泉则是日内瓦的夏日抒情诗,来日内瓦一定要看看。
大喷泉原先位于罗那河下游,被用来在手工艺人关掉其店铺中的水压龙头后排水,后来将这座140米高的大喷泉移至日内瓦港中心。起先,人们还担心这样巨型的大喷泉会破坏港口的美丽,但出人意料的是,这项简单却聪明的设计在以后的日子里会成为日内瓦的象征。
[ 本帖最后由 athena_hu 于 2006-3-30 18:18 编辑 ] 国际红十字会/红色新月博物馆 (Musee International de la Croix-Rouge et du Croissant-rouge)
景点基本资料 打印此页 收藏此页保存此页
景点地址: 17Av dela paix
如何到达: 公共汽车:8路、l8路,或者F、V、Z路公共汽车在Ariana下车。
开放时间: 10:00--17:00,周二休息
景点电话: ++41 22 7345 248
景点传真:
--------------------------------------------------------------------------------
景点概况
这里主要介绍国际红十字会。从现代一直到现在的历史进程中,跨越国界,为许多人提供无私医疗救助的国际红十字会和红色新月的活动。在俄罗斯和土耳其交战期间,土耳其军队认为"红十字的徽章会伤害土耳其士兵的感情",因此向红十字会提出允许使用白色底加红色新月的标记,红色新月,就是在那时候产生的。里面采用先进的音像设备,为游客提供通俗易懂的解说。 阿里亚纳博物馆 (Musee Ariana)
景点基本资料 打印此页 收藏此页保存此页
景点地址: Avenue de la paix
如何到达: 公共汽车:8路、18路,或者F、V、Z路公共汽车在Ariana站或Appia站下车
开放时间: 10:OO - 17:00,周二休馆
景点电话: ++41 22 4185 450
景点传真:
--------------------------------------------------------------------------------
景点概况
阿里亚纳博物馆就在联合国欧洲总部的后面,您可以两个连着一起参观。馆内收藏着从中世纪到现代的18000多件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都非常珍贵的陶瓷器和陶制人像。从收藏数量来说是欧洲最大的。这些文物都是按照年代和特点来展示的,很容易理解。建于19世纪后期的博物馆本身也很漂亮。 自然历史博物馆 (Musee d’Histoire Naturelle)
景点基本资料 打印此页 收藏此页保存此页
景点地址: Route de Malagnou 1
如何到达: 公共汽车:l路、6路和8路公共汽车在Museum站下车
开放时间: 周二 - 周日9:3O - 17:00;周一休馆
景点电话: ++41 22 4186 300
景点传真:
--------------------------------------------------------------------------------
景点概况
这个博物馆里在自然历史博物馆里面是欧洲最大的。除了收藏有生物方面的东西以外,还包括地质学、矿物学、地球学等与自然有关的所有东西。里面的动物标本很值得一看。 钟表博物馆 (Musee de I’Horlogerie et de I’Emaillerie)
景点基本资料 打印此页 收藏此页保存此页
景点地址: Route de Malagnou 15
如何到达: 公共汽车:6路公共汽车在Bois-Gentfl下车。
开放时间: 周三 - 周一l2:00 - 17:00(周日从10:00开始) ;周二休馆
景点电话: ++41 22 4186 470
景点传真:
--------------------------------------------------------------------------------
景点概况
这间具有深厚历史的钟表博物馆在1556年时,开始限制黄金及贵重金属的使用后,工匠们纷纷转业从事钟表行业,从此为瑞士钟表业奠定了深厚的基础,馆中收藏了早期日内瓦本地设计的古董手表、时钟、珠宝等…..,还有设计精巧的音乐钟收藏的作品达9,000多件,但展示的作品只做选择性的展示,其中有许多已没有再生产了。仅仅一块表上就镶嵌了许多昂贵的宝石的古色古香的钟表,真算得上是一件件艺术品,但较令人怀念的是1550年的古老怀表,钟表做到今日年轻一代喜爱的SWATCH变化多端的样子,令年轻人爱不释手,也为瑞士的钟表赚进了大把的钞票。 萨雷布山 (Mont Saleve)
景点基本资料 打印此页 收藏此页保存此页
景点地址: Mont Saleve
如何到达: 乘坐开往韦里耶(Ve}frier)的8路市内公共汽车,20分钟以后在位于边境上的终点站韦里耶下车。如果是步行前往缆车乘坐处的话还需要走一段路,坐缆车到达山顶需要大约4分钟。
开放时间: 全天
景点电话:
景点传真:
--------------------------------------------------------------------------------
景点概况
萨莱夫山,海拔1375米,是日内瓦风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山上的岩石有白色的条纹。山顶有一个可供眺望的餐厅,从那里可以看见莱芒湖的大喷泉、勃朗峰,而且能纵览整个日内瓦州。不过这里属于法国境内,去的时候不要忘记带上护照。 Wine in the Geneva Countryside
美食基本资料 打印此页 收藏此页保存此页
餐厅地址: Domaine des Molards
Route des Molards 21
CH-1281 Russin
如何到达:
开放时间:
用餐价格:
餐厅电话: +41 22 754 1540
--------------------------------------------------------------------------------
美食概况
拜访“Domaine des Molards”的感觉,就像是去见一个从未谋面的亲戚,虽然是初次见面,但你已经可以感受到对方散发出来的善意与爱意。
Michel和Claire-Lise Desbaillet是真实生活在这个世界中的人。她忙于将杏仁、洋梨、梅子、桃子等 当地生产的水果、酿制糖汁的时候,他则在日内瓦美丽的郊区裡辛勤的种植葡萄、酿制好酒;Michel本身其实拥有众多兄弟,不过他们都选择了其他行业,于是这一片自14世纪流传至今的祖业与山上的土地,便由Michel继承、负责。
他们所酿造的葡萄酒、是典型的日内瓦湖区的酒,不过就像许多瑞士的顶级葡萄酒一般,他们都只在瑞士境内销售。关于Chasselas葡萄园裡的产物,当地酿酒人多把心力放在如知名的Oeil de Perdrix(鹧鸪的眼睛)-以皮诺娃(pinot noir)这个品种的葡萄所酿致而成的玫瑰酒。
在特定的季节裡、葡萄刚刚收成之后,他们也制造一种叫做“bouru”、需要冷藏的饮品(发酵成为葡萄酒以前的葡萄汁)。“bouru”仅有几个星期的保存与饮用时间,当其开始发酵之後,味道会变酸、而且将会产生许多泡沫,而“bouru”的好坏或是品质的高低,完全视个人口味与喜好而定。在瑞士德语区,同样也有这种饮品,只是在德语区、他们称为沙奥(Sauser)。 日内瓦是瑞士境内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位于西欧最大的湖泊——美丽的 日内瓦湖之畔,法拉山和阿尔卑斯山近在眼前。市内,公园星罗棋布,湖畔鲜花遍地,美不胜收。
日内瓦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际都市,以其深厚的人道主义传统,多彩多姿的文化活动、重大的会议和展览会、令人垂涎的美食、清新的市郊风景及众多的游览项目和体育设施而著称于世。
日内瓦注重大自然,与环境融为一体。在大自然中开展体育活动的方式多种多样:在罗纳河和莱蒙湖上游泳嬉戏;在郊外骑马、骑自行车或散步;在邻近的阿尔卑斯山区或法拉山区滑雪等等。无论是攀登峭壁,还是在空中翱翔,或在湖中游泳,对热爱大自然和体育的人来说,日内瓦实在是最理想的地方。
日内瓦是全世界交汇之点,是联合国欧洲总部的所在地。每年,数以百计的会议、展览和庆祝活动在这里举行,吸引了各国来客。有200多个国际组织及许多人道主义机构设在日内瓦,如联合国欧洲总部及红十字和红新月国际委员会等。日内瓦已被世人誉为“和平之都”。
日内瓦位于欧洲中心,从这里坐船、乘火车或长途汽车游览瑞士其他地区极为方便,如去中世纪小镇格里耶参观著名的乳酪厂,去策尔马特观看终年积雪的马特霍恩峰,或参观举世闻名的什雍古堡等,还可去法国的夏豪厄镇游览巍峨壮观的欧洲最高峰——勃朗峰。 经历了一冬的晦涩和阴霾之后,春暖还寒时节,便着急追寻早春的足迹。日内瓦的春天总要晚几分,这个时节,该属莱芒湖尽头的蒙特勒独领风骚。几百年来,春日沿着莱芒湖北岸踏青的路线,一直是欧洲文人的传统。
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期间,在法国和英国贵族中间流行的瑞士旅行,一般都是先到日内瓦,然后再到蒙特勒。贵族们在平地上乘马车,在山路上骑驴,花上一天时间从日内瓦来到蒙特勒泡温泉晒太阳。说起来,这条路线还是英国大诗人拜伦开辟的呢。当初这位勋爵老爷骑着毛驴,一路谈诗论道,逶迤而行,从日内瓦、尼永、洛桑再到蒙特勒,到处都留下了这位大文豪的墨迹,一篇《希永城堡的囚徒》,使得旧时萨伏瓦公爵们破落的城堡,成为莱芒湖畔人文游必到的景点。不独英国贵族,意大利著名的浪荡子卡萨诺瓦在他的自传中,也记载了自己在莱芒湖畔同隐士高人坐而论道的经历。
日内瓦
许多中国人都以为日内瓦是瑞士的首都。也难怪,因为联合国欧洲办事处,因为世界贸易组织,因为国际红十字会,以及最近因形形色色的传染病而声誉鹊起的世界卫生组织,她是在各大报章中出现频率最高的瑞士城市。
日内瓦是一个很有特点的城市,虽然属于瑞士,但是深深嵌入法国,其建造机场的土地还是临近的法国村镇慷慨捐助的;人口只有20多万,但是外国人却占了大半;她现在以宽容和平和著称,但是当年却将“自己人”卢梭驱逐出境,只有当他后来在法国功成名就了,才允许他回归,还在莱芒湖尽头的小岛上树了他的塑像;但是另一方面,她却收容了在法国遭受迫害的新教徒,将加尔文奉若神明,纵容这个心胸实在不能算宽广的宗教领袖对日内瓦子民颁发号令颐指气使,到如今依然以“加尔文的城市”来作为日内瓦的代称。
除了丰富的人文资源之外,日内瓦还是举世闻名的旅游城市,以100多米高的喷泉、四季更换的花钟和西西公主像形成三个鼎足而立的标志性景点。日内瓦喷泉始建于19世纪末期,原先水柱喷的并不高,不过是为了艺术地排除钟表厂的工业污水,没想到还获得了人们的首肯,于是换了个地点,正式成为湖畔一景。到后来随着机械的发展,水柱越喷越高,达到了近140米,水量达到6吨左右,需要专人监控,对开放水柱的时间和季节还进行了严格的规定。花钟表现的是日内瓦引以为傲的制表业,须知全球最著名的品牌百特菲利就坐落在日内瓦。西西公主生前非常喜欢莱芒湖的风光,曾几度来瑞士度假,没想到最后被人刺杀,死在莱芒湖上。
尼永
尼永是距离日内瓦最近的城市,相距不过20公里,许多在日内瓦工作的人都把家安在这里。她是莱芒湖畔最古老的城市了,当年凯撒驱动大军阻止瑞士原住民西迁,在今天的法国里昂附近血战3天3夜,打败了海尔维特人,将他们赶回了瑞士,并在尼永设立兵营,防止这些败军之将再轻举妄动。因为这个缘故,尼永保留着丰富的罗马建筑遗址,当地开发房地产的时候还不时能挖出古罗马时期的器皿和钱币。
此外,如果你熟悉丁丁历险记的话,你应该还能记得,丁丁和船长追寻教授的踪迹,一路从日内瓦追到了尼永,并在这里遭到坏蛋事先埋藏炸弹,差点葬身瓦砾堆里。不过,埃尔热在书中捏造了一条实际上不存在的街,街名圣塞尔格来自尼永附近的山头,冬天的时候是个不错的滑雪场。
莫尔热
同几个光彩照人的姊妹城市相比,莫尔热是个很不起名的丑小鸭。以往这个城市不过是个浴场,夏天有许多人聚集到这里,到莱芒湖里游泳、洗湖水浴。唯一值得一提的景点是座建于13世纪、外观很雄伟的城堡,现在被改建成军事博物馆,展示了许多中古直到近代的武器、大炮和军服等东西,对喜欢军事的人来说是个不可多得的好去处。
不过今天这座城市却因为美国影星奥黛丽·赫本的缘故而更为出名。在莫尔热火车站对面的小山上,有一个名叫特罗谢纳的小村庄,赫本在这里居住了40年,直到1993年离开这个世界。赫本去世后,村民们一度将乡村学校里废弃的教室改建成赫本纪念馆,展示赫本身前所用服饰、影片造型和获得的电影奖项,但是由于赫本后人的反对,这个纪念馆匆匆关门,不能不说是个憾事。赫本当年居住的庄园已经转手他人,她的坟茔就在村里的公墓中,普普通通,铅华尽洗,一如她的为人。
洛桑
因为国际奥委会的关系,洛桑的名气近几年在中国人心中如日中天。它是一个古都,因为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是瑞士法语圈的文化中心。洛桑所在的沃州独立的时间并不长,一直都归附于势力强大的伯尔尼州的羽翼之下,直到19世纪初拿破仑的大军挥师东向,吞并了整个瑞士,作为法兰西联邦的一个共和国归入法国版图。因为伯尔尼州讲土著德语,洛桑附近的地区则操法语,所以拿破仑下令将这片地方从伯尔尼州划分出来,设立沃州,是瑞士法语区面积和人口最大的加盟州。
洛桑有瑞士联邦共和国最高法院,洛桑大学,酒店学校等,每年还举办一次国际青年芭蕾舞大赛,人文气息很浓厚。位于城市最高处的圣母大教堂建于12至13世纪之间,哥特式风格,被誉为“瑞士最美丽的教堂”。教堂里绝对不能错过的是被称为“玫瑰之窗”的彩画玻璃,它创作于13世纪,各种鲜艳色彩的搭配很有水平。这个钟楼还保留着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那就是每天夜里从10点到凌晨2点,会有一个守夜人在钟楼上用人声报时,号称是700年不变的传统。
如果你对艺术感兴趣,洛桑的照片博物馆以及原生艺术博物馆都是很有意思的去处,其中原生艺术博物馆更是独一无二。博物馆的作品都是由法国艺术家让·杜布费收集的,所有的作品都充满了不同寻常的感染力。说它不同寻常,是因为这些作者都是没有受到专业美术训练的普通人,许多人甚至是在常人眼中的精神失常者,但是这些人以内心的力量创造出的这些作品,却给人强烈的震撼感。比如有一位18世纪的女盲人,她靠着手指所感受到的颜色画出来的画,充满了神秘色彩和幻想。此外还有众多精神病患者在隔离病房中所画的画,以及杀人犯在禁闭室里雕在墙上的雕刻等。
说实话,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洛桑人对于国际奥委会并不买帐,认为城市给了国际奥委会太多的优待,却没有相应的回报,实在是太亏了。没想到如今体育活动伴随着大量的金钱往来,国际奥委会也由此财大气粗起来,每年来这里开会以及游说的各国代表,以及众多的游人,给洛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所以洛桑人最近几年倒心安理得地当起了“奥林匹克首都子民”来。从1917年开始,法国男爵顾拜旦将总部设在洛桑,到后来萨马兰奇差点搬家到巴塞罗那,又被当地市政府几经劝阻而留下,洛桑的“奥林匹克之都”的称号已经顶了将近100年。
游人必到的有奥林匹克博物馆和国际奥委会总部。国际奥委会总部在洛桑的西郊,因为是办公所在地,所以游人只能在总部外头拍照留念“到此一游”。奥林匹克博物馆于1993年对外开放,主要向人们展示了从古希腊到现代为止的奥林匹克的历史。里面运用了电脑和音像技术,解说通俗易懂,是个很值得一去的博物馆。
沃韦
沃韦这个名字是与雀巢公司联系在一起的。19世纪时,和牛奶、乳制品行业一起,这里开始了巧克力的生产。当时从意大利传到这里的巧克力只有黑巧克力一种,瑞士人通过往里加入瑞士新鲜浓郁的牛奶而制造出了奶油巧克力,拓展了市场。面向着莱芒湖,雀巢的总部大楼显得格外的醒目。
沃韦这个宁静的小城,也与许多名人联系在一起。著名表演艺术家查理·卓别林为了逃避美国麦卡锡主义的迫害,往年就一直居住在沃韦。他不摆明星架子,很快融入了当地民居生活,当地人也以与他为邻感到骄傲。他过世后,在莱芒湖畔为了造了一尊真人大小的塑像,时常有慕名来到的游客向塑像献花。而他的墓地则非常隐蔽,我们在村子里转了半天,问了多位村民,终于在一处规模很小的公墓中发现了他们夫妇俩的墓碑,只是两块简简单单的青石碑,上面刻着名字和生卒年份。
蒙特勒
瑞士成为国际性旅游国家,蒙特勒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它是瑞士旅游业的发祥地。这一切首先应该归功于英国人,他们横渡英吉利海峡,不辞辛劳,居然还随身带着浴缸,这在当时是件很轰动的事情,瑞士农民们争相目睹英国在浴缸里洗澡的情形。
因为英国人的光顾,蒙特勒出现了瑞士的第一家宾馆。如今蒙特勒的老区还有许多大不列颠的痕迹,除了建筑风格,还包括街名路名,甚至还专门有英国教堂和英国公墓,可见当初来这里度假的英国人人数之众。现在的蒙特勒,成了世界闻名的高级疗养地。每年7月,这里举行有名的蒙特勒音乐节,也给这个避暑胜地更增添了几分色彩。
沿着蒙特勒湖边的散步小道向东走,不出2公里,就能看到希永城堡在水边傲然而立。它建造在一片突出湖面的巨石上,从远处看去,好像漂浮在湖面上一样。9世纪时,为了向经由意大利过来的东方商人们征收通行税和物品税而建造了一个关卡,那就是希永堡的雏形。一直到13世纪,统治今天的瑞士南部、法国东部和意大利北部的萨伏瓦家族,经过多次扩建和修理后,形成了现在的样子。
萨伏瓦家族信奉天主教,当新教在今天瑞士法语区兴起的时候,遭到他们的强烈迫害。日内瓦宗教改革者波尼瓦尔曾被囚在这里,在黑暗的地牢中度过了十几年光阴,他的大哥和小弟也被抓来陪绑,最后死在他的身边。后来,英国大文豪拜伦听到这个故事后,就写出了名篇《希永城堡的囚徒》,使得这个城堡更加声名远扬。拜伦“到此一游”的签名就留在了当年关押波尼瓦尔地牢的石柱上,用了一个玻璃框圈起来。也许今天你在城堡中留下的签名,日后也能够享受拜伦般的殊荣。
当然,莱芒湖畔的人文景观和名人踪迹并不限于这篇小文所介绍的这些。雨果、伏尔泰、大仲马包括后世的海明威等人,都在湖畔留下了他们的身影和足迹,也许当你在某家客栈或者咖啡馆小憩的时候,会赫然发现你所用的家具器皿,曾经是某个文人骚客的爱物,这份意外的喜悦,会为你的游程增添无限情趣和回忆。
早春乍暖时节,不妨踏青莱芒湖畔,作一番寻幽访胜的人文旅游! 前篇
此次欧洲之旅起因于学校举行的校友年会,因为当时毕业时,忙碌着去美国的事,爸妈没去瑞士参加典礼,也就没看过我生活、学习的地方,觉得这是个机会。再来,既然买了巨贵机票去了欧洲了,不去其他领国,有些浪费,那就去巴黎和维也纳吧。虽然法国我去过多次,不过没去巴黎,想留在特别的时候去,这次和妈妈一起也够特别的,奥地利倒是从来没有踏足过,所以这两个目的地也让我忙碌了一阵,从瑞签到申根签,从机票到火车票,从酒店到旅店,一一得考虑周到,伤了十足脑细胞。哎,谁让是自助游,谁让是学旅游的,这些自己不做还出钱找人不成?不过欧洲可以的话还是自助游好,不然可真的是走马观花,吃廉价中餐的日子,连手持护照的权利都没有,带你去了商场购物,不到点不出来的日子。
行程大致:上海飞巴黎飞日内瓦,苏黎士火车维也纳,维也纳飞巴黎,巴黎飞上海
9月23日,星期五,多云转晴
买的是来回巴黎的机票,去日内瓦要转机。一早6:00就到巴黎戴高乐机场了,要赶8:00去日的飞机,本来很笃定,没想到一下飞机就傻眼了,暴多人从四面八方的飞机上下来,把一个百于平方米的厅挤得前胸贴后背,又要一个一个出关,一下子使我对巴黎的印象画了问号,结果一路办转机,到处都要等,很多老美们憋不住投诉了起来,等我们上了离正常起飞只有5分钟了,还有人没上来呢,铁定误点起飞,,,哎。
乘法国的飞机到日内瓦机场是停在法国境内一半的机场,所以要先出法国关再进瑞士境,出法国境又狂排了一翻,进了瑞士就安详多了,可能法国真的比瑞士大很多,什么都多而烦琐些。
坐车到市区,由于在日内瓦实习过5个月,很熟门熟路,妈妈看了我过去生活多活动地带很高兴,我们买了号称日内瓦最好吃的“卡吧”和一瓶1。5L依云水就着吃了中饭。之后去了商业街,旧城,商业街,联合国,湖边,,,妈妈都很喜欢,久久不肯走,可是时间不等人,我们要赶回学校参加盛会了呀!下午16:30,我们登上了去LEYSIN的火车离开日内瓦。
因为这次安排我们住在新校区里,从来没去过,乘错了上山的小火车,到学校已经快8:0PM了,结果因祸得福还得到特殊安排吃了特别服务的法餐。我们住在一般学生的宿舍里,洗洗弄弄就结束忙碌的一天,连时差也不用倒,倒床就着了。 日内瓦是我在瑞士自助旅行的第一站。从广州飞到巴黎,再转机一小时就到日内瓦,不料在日内瓦机场,我被人问的第一个问题是:“您要去法国还是瑞士?”
原来,三面被法国环抱的日内瓦,机场有2个出口:一个通往日内瓦市,另一个则通往法国境内。
这就是传说中的欧洲大家庭吧。
半天观光行程:三大必看之景
说到日内瓦,通常我们会想到两件事:“湖光山色”与“世界和平之都”。
事实上,这两项特征漫溢在日内瓦的每个角落。到日内瓦旅游的人,即使只用半天时间,随团走马观花,也不会对此失望。
旅行团到日内瓦,通常定会去这三大景点——
喷泉:日内瓦湖中的冲天大喷泉Jet d'Eau,是这座城市的地标。它喷出的水柱有140米高,如一把闪光的长剑直冲云天。这个人工喷泉原先位于罗纳河下游,被用来排水为管道减压;后来移到日内瓦港中心,简单却聪明的设计成为日内瓦的象征。
花钟:日内瓦湖畔公园内有一个鲜花和绿草组成的巨大花钟。瑞士在世界上有“花园之国”和“钟表之乡”两大美称,别出心裁的″花钟″算是将钟表工艺与花卉之美绝妙结合的兼美之作。
这个花钟的钟面是芳草和6300朵鲜花,随季节变化而改变色彩和图案。无论寒暑晴雨,三根巨大的钢制指针永远轻悄悄走在花丛中,十分准确。游客们到此通常要做两件事:一是照相,二是对表。
万国宫
日内瓦面积不过300平方千米,却分布着200多个政府和非政府的国际组织总部、180多个外交使团的驻地;每年有2万多个国际会议和贸易活动;城市常住人口中有三分之一为外籍,来自世界157个国家,是名副其实的“世界之都”。
联合国欧洲总部 “万国宫”是对游客开放的。门口林立的五颜六色的欧洲各国国旗,装修大楼用的来自世界各国材料,里面各成员国捐献的各种装饰……处处可见“万国”的特色。万国宫前的草坪上,有一把12米高的巨型断腿椅子。这是1997年国际残联为纪念“地雷议定书”的生效而制作的。
时间不多但行动自由的自助游客注意:
1, 要看要拍大喷泉,不一定要专门跑去离喷泉最近的港口。在市区的任何地方,都可以看见这个冲天喷泉。沿湖畔散步,或在城里闲逛时,经常抬头,喷泉总会变换角度和背景出现,亲切又有趣。
2, 看花钟,别匆匆拍照就走。享受一下花钟所在的英国公园吧,这里绿茵如毡,花树错落有致。园内种得最多的是一种栗子树,春天花开满树,落英缤纷,树下躺着看书的人们如在花雨中,安闲美丽的图画,让你没法不加入其中。
3, 参观万国宫后,在附近溜达一会儿,这里大片的绿地之中,散落着各种国际机构的建筑,如联合国难民署、国际红十字会、世贸组织大楼等……徜徉其中,你会深深感受到这个国际之都的魅力。
1-2日行程: 邂逅欧洲传奇
上面是节省时间的“蜻蜓点水”游法,这样走,可以大致上看到你想象中的这个世界之城,拍到明信片式的瑞士湖滨风光。但有重大遗憾——那就是:你与日内瓦给游客的种种惊喜擦肩而过。
如果看完花钟后多走几步,来到老城区,你将遇见来自日内瓦的最大惊喜。
在日内瓦湖与罗纳河汇合处附近的小山坡上,是欧洲保存得最好的中世纪老城区。最高处的圣彼得(Saint Peter)大教堂建于12世纪,融合罗马式、哥特式、希腊-罗马式三种风格,气势恢宏。教堂内部装饰精美,地下室则是欧洲最大的考古博物馆。
圣彼得大教堂是很多游客在老城区的最爱,但对于当地人来说,老城区的真正代表,是500多年不变的Molard广场——这里是古代的集市,如果走进离此不远的日内瓦地方博物馆(Maison Tavel),端详15世纪这个城区的模型,你会惊讶地发现,如今Molard广场的形状、四周的城门塔楼和老房子,广场中的喷泉……在在一如当年。唯一的改变在广场地面:一部分被换成特殊的透明地砖——内置灯光,上面用各国文字刻着“欢迎”,使古城顿时显示出时尚的、国际化的气息。
老城区内有很多又窄又长的巷子,有的集中了风格优雅的各种店铺:古玩店、画廊、书店、咖啡馆、餐厅等,人来人往;有的巷子两旁,却是高墙深院,乾坤在内,四下悄然。
卢梭故居就在老城。日内瓦太多名人遗迹啦,还有拜伦、雪莱、伏尔泰、皮亚杰、李斯特、瓦格纳、陀斯妥耶夫斯基、茜茜公主……5个世纪中有30多位世界名人在日内瓦住过。
我没去参观故居。因为在一条小巷,一座我无意中走进的老宅,让我耗去计划中看房子的所有时间。我是试着推开那扇半掩木门的,却赫然发现里面的院子不同凡响:古树绿荫,繁花攀墙,石雕精致,这都罢了,关键那庭院的地面古雅得出奇——不是石板,不是瓷砖,而居然是用碗口大的木方,一段段垂直打入地下而成,每块“地砖”上的花纹,都是几百年来越磨越清晰的年轮。抚摩这样的地面,恍惚会觉得是在抚摩时光隧道那一边的某个森林。
这个珍贵的庭院,现在是一个专门验发经商执照之类的政府机构,类似我们“工商局”。日内瓦的许多政府部门都设在老城区。这些珍贵的中世纪建筑不仅被很好地维护着,同时也在日常使用中,每天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
几件特别棒的事
在日内瓦还有几件特别棒的事情值得做。
一是沿日内瓦湖散步或骑车。
日内瓦特别可爱的一件事,是湖边有免费单车出借,只要交护照抵押就行了(在瑞士其它地方租单车可不便宜)。你可以沿旅游地图推荐的路线;也可以随意为之,到哪儿是哪儿。反正只要是晴和的天气,在日内瓦湖边,这些好东西总是有的:远处阿尔卑斯群山的雪峰,清碧如天空的湖水,湖上往来于法国和瑞士之间的游船、玩帆船的青年、成群的天鹅和野鸭,湖畔绿地上的大片花树,小径上带着狗跑步、玩滑轮或滑板的人们;如果是夏季,湖畔还有各种免费的音乐会、露天电影晚会……一切都那样宁静,悠闲,又动感十足。
二是参观国际红十字会。这是一趟出人意外的旅程。我在去之前心里还嘀咕“会不会闷”,但参观到一半,就发现特别值。这里让你了解此地深厚的人道主义传统,同时获得一个可能未曾尝试的视角和立场,感触和启示都是震撼性的。
三是在传统餐厅吃一餐饭。按人均比例算,日内瓦是世界上名餐馆最多的地方,所以来此不要错过美食为好。最受当地人欢迎的大多餐厅在老城区。推荐“盔甲餐厅(Les Armures)”,这是日内瓦最老的餐厅,设在中世纪粮仓旁的老房子里,格调古朴优雅,提供经典地方特色菜。近几十年来,几乎所有来日内瓦的名人都曾在此被宴请,如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等。但这家餐厅价格却是中等,所以也很受当地普通市民和游客欢迎。 楼主真好人,不过就是标题写错了个字: 日内瓦的英文不是genf,是Geneva, 楼主错写成根夫的英文了。 5月1日 星期六 日内瓦 天气 多云转阴有小雨
今天是五一劳动节,也是星期六,瑞士人并不都休息。今天早晨,我们多了一个“导游”,她是我们同行的一个人的大学同学。这个小D很不简单,在国内是学服装的,毕业以后就在上海开了一家服装公司,有了钱,又把买卖做到了瑞士,当初创业也很不易,但还是挣了不少钱,以后她厌倦了做买卖,又去读瑞士的商科研究生,原来她是学英语的,结果法语学得很地道,现在研究生毕业了,留校教法语,把老公也弄到瑞士,还有了一个2岁多的小女儿。是一个风风火火的女孩。敢想敢干,这在我们后边的旅游中表现的淋漓尽致。今天她休息,是头天晚上从西班牙开会赶回来的,她的家就在洛桑,今天她将陪我们去日内瓦,并充当第二向导。
从洛桑到日内瓦只有70公里,所以不到一个小时我们就到了日内瓦了。我们首先去参观设在日内瓦的联合国总部,瑞士有六怪,其中之一就是瑞士原来没有加入联合国,却让联合国的总部设在日内瓦。现在瑞士已经参加了联合国,它的总部已经设在了纽约,但联合国欧洲总部就设在日内瓦,还有许多联合国的国际组织也设在日内瓦,每年要在这里举行许多联合国的会议。象国际红十字会就设在日内瓦。我们到日内瓦联合国总部的时候它还没有开门,虽然是5月1日,联合国不休息,但要到10点才开门,而且要买门票,每人8.5瑞琅,但60岁以上的老人可以优惠15%。又是安检,又是扣护照,反正最后我们被带进了联合国。这里有15种语言的讲解员,当然也有中文解说,可惜今天没有上班,我们只好凑合听英文讲解了。反正我们对许多内容也不感兴趣,只是大致看看里边的会议厅,可是你进了联合国就要听从指挥,不能自己乱走,跟着讲解员,听她整整讲了2个小时。她讲得很快,我的英文听力不怎么样,所以有许多只能边听边猜。好不容易放我们出来了,小D一定要带我们到联合国后边的花园中看看,在这里有四排国旗,是所有联合国成员国的国旗。联合国的大厦建立在半坡上,从这里可以看到日内瓦湖上的喷泉和湖边的城市。联合国外边有个巨大的椅子,大约有20米高,这个椅子的一条腿是断了的。这是一些老兵放在联合国门口示威的,抗议他们为联合国打仗,成了残废却没人管。
吃过午饭,我们来到日内瓦户畔。这是西欧最大的湖,分属于瑞士和法国,大约一家一半,它是个窄长条,长72千米,可宽只有8千米。最深的地方有100多米。湖中心有 一个巨大的喷泉,只见一个擎天的水柱直冲云端,它高140米,停在空中的水就有7吨。几乎在城的每个角落都能看到它,它是世界上最大人工喷泉,其景象十分壮观。它成为了日内瓦市的标志。如果论起瑞士风光,苏黎士、洛桑、日内瓦都有点雷同,清澈的湖水,远处的雪山,湖边的花园,大同小异,所以看了一个地方也就觉得差不多了。小D告诉我们,可以乘船从湖上到对面法国的一个伊万小镇去玩,反正我们也有法国的签证,买张船票往返大约要35瑞琅,合170多元人民币,比坐旅游船便宜很多。班船是下午2点钟的,我们在湖边转了转,看了著名的花钟,其实在洛桑已经看过了,所以虽然很美,却无太大兴致。两点钟,我们准时登上了轮船,因为有小D带领,所以导游郑小姐没有跟我们前往,毕竟这不是旅行社安排的行程,她的船票不好意思让我们掏,自己花这笔钱也无法报销。反正我们丢不了,几天来,我们的为人她早已领教,知道我们是不会干违法的事的。
这是一个专门在日内瓦湖上行驶的班船,从日内瓦出发,向对岸的法国驶去,在船上观景更有趣味,大喷泉一直在你身后,两岸风光尽收眼底。船走的是之字形,先到法国一个小镇,再回到瑞士这边,再到法国,再回瑞士,……,我们就这样不断穿越国境,没有人理会你,更没有人查签证,我们就这样自由自在的在两个国家穿行。几次“偷越国境”,其实是大摇大摆的穿越国境,我们都不知道国境在哪儿,当然应该在湖中,因为这个湖是一家一半的。大约2个多小时,我们最后来到了法国的伊万小镇。但不幸的是,最后的返程船20分钟就要离港,因为天气还冷,末班船收得早。瑞士的5月初天气还不太暖。太阳下热一会儿,风吹得还很凉,我一直穿着薄毛衣。小D说,没关系,船不会太准时的。我们赶快去照像。这个古老的小镇有近千年的历史了,小城的城门还保存完好,据说原来外边有很深的壕沟,大约是防御外来入侵者的。几乎所有的古旧小楼都装饰的非常别致,下层是石头砌成的,第二层则是木制的结构,因为来参观的人很多,所以这些居民也做起了小买卖。卖玩具、艺术品、各种咖啡馆、小饭店也应运而生。我们因为要赶船,所以来不及细看,即使这样15分钟一下在就过去了,我们往码头赶去。这时我已经听见了船离港的汽笛声,我大喊一声“坏了,船开了!”就拼命往码头跑,企图让船等等我们这些不守时的乘客,可惜的是,船已经彻了踏板,缓缓离港而去了。我们被扔在了法国。要知道我们今天是应该住在日内瓦的。返程票废了还是小事,我们怎么回去呢?我们9个人,眼看天色渐渐晚了,该怎么办呢?说实在的,我心里有点埋怨小D,真是嘴上没毛,办事不牢。把一行人扔在法国,吃住怎么办呢?小D到不在乎,还说该着让你们多玩会。她一会去联系出租车,因为从陆地沿日内瓦湖到日内瓦也不算远,可出租车要100多欧元,可我们9 个人,两辆车还坐不下。她又去找私家船,可大家都休息了,唯一的一艘有人的小船,人家是今天刚买的船,还不怎么会开呢,哪敢带人呢。跟我们的导游郑小姐怎么也联系不上,我们的领队真是马虎,居然没有核实一下她的手机号。没办法,一个电话打倒北京,找到旅行社。旅行社又把电话打到巴黎的旅行社总算问出了郑导的电话,和郑导商量,能否来伊万接我们,郑导也不知道有多远,她要和司机去商量,一会儿电话来了,说可以来接我们,问过了。这里离日内瓦才35公里。而且她也请示了旅行社,得到了首肯。所以让我们等候,到了再和我们联系。这时,我们才彻底踏实了,其实想起来,总会有办法的,所以大家好像心情都挺好,我说给你们照张没赶上船的照片吧,等洗出一看,个个都喜笑颜开的。
这回我们可以好好玩玩了。小镇就坐落在日内瓦湖边,从镇子的边缘可以看到碧蓝的湖面上,一个延伸的半岛上的古城堡,这是个大石头砌成的方形城堡,尖的房顶,房顶上还有四个小尖塔,拱形的窗户是欧洲特有的风格。四周被松树环抱,更显得年代的久远。走进小镇,一个小教堂坐落在小广场旁,此时响起了悠扬的晚钟,多么使人陶醉的小镇呀。小镇的房子尽管年代久远,却都被鲜花装饰的非常美丽。小镇的居民都是老住户了,他们过得很悠闲,一个老先生柱个拐棍散步,碰上人就聊几句。我用英文问他在这里住了多少年,他告诉我,76年了。许多人都有私人船,就像有私家车一样。我们边玩,边等车来接我们。当然司机导游的小费是不能少的。
说实在的,从中午吃了饭大家都没有吃东西,因为所有东西都放在车上了,唯一的一盒土豆片成了大家赖以充饥的食品,天越来越暗,大约7点钟,我们的车到了。我们告别了法国,还回瑞士,虽然我们明天就得去法国了,可今天的行程仍然是日内瓦。
从陆路回瑞士比水路快得多,因为不需要走之字,沿途的风光更是美丽。一座座乡间别墅,一个个小农场让人向往。法国的农民的生活真好,各种农机具一应俱全,房屋盖得各有特色,周围被鲜花围绕,干净、整洁又漂亮。绿色的庄稼片片相连,可以闻到绿色植物发出的清香。郑导也很高兴,因为她还没有走过这条路。当然我们也还要穿越一次国境,郑导说,欧洲的司机被规定的很死,如果车上人数定下来,是不能随便搭客人的,因为小D不是我们团的,所以在过境的时候恐怕人家检查,小D说,她可以走过去。可我们的车一直开到日内瓦竟然没有发现哪是国境线,当然小D也没有下车了。我们算了算,我们今天五次往返瑞士—法国,没有一次查签证。
今天该着不顺,一向没有出过问题的司机却无论如何找不到我们吃饭的地方,不大的城市,足足转了半个多小时,葡萄牙司机有40多岁,很敬业的,大概到什么地方他都事先看好路线,所以我们每次都以为司机路线很熟,走得那些小街真是很难辨别的。今天可不知为什么,越着急越找不到,问了好几次,在一个地方就转了三圈,好容易到了,我们也都快饿死了。司机一着急,连饭也吃不下了,本来他都是自己吃饭,他吃不惯中餐,常常就买个汉堡充饥,只有到旅社他才能吃顿像样的饭。我们觉得他很不容易,请他一同用餐,他觉得很抱歉,心里有火,只能喝点饮料了。我们让导游转告他,不必太过意不去,我们很理解他,谁也不愿意出问题吗。
欧洲当司机不容易,他们有很多死规定,每天出车的时间是固定的,不能随便加班,每天要记录里程,他们很规矩,每开两个多小时总要休息20分钟。所以在欧洲你不必担心长时间行车不休息的问题。也不会有专职司机疲劳驾车。每个车后面都贴着车辆的限速,除了道路限速,司机还必须遵守该车辆的限速,即使道路很空,如果你的车限速在100,你也最多只能开100。我看中国也应实行这样的政策,把大“祸”车限制起来。
吃了饭,我们去宾馆,又找不到路了,在飞机场附近转了好几圈,后来找到了又开过了路口,车又倒回来,要不是急了,司机是不肯这样作的,毕竟是违反交通规则吗。今天真有趣,都赶到一块了。住下来,都9点多了。 (选自小唐的环球游记 http://shelduan.tongtu.net/)
“如果那两个字没有争斗 我不会发现我难受
怎么说出口 也不过是分手
如果对于明天没有要求 牵牵手就想旅游
成千上万个问候 总有一个人要先走
怀抱既然不能逗留 何不在离开的时候
一边享受 一边泪流
十年之前我不认识你 你不属于我
我们还是依然陪在一个陌生人左右
走过渐渐熟悉的街头”
感谢办公室的一位女孩,让我认识陈奕迅的这首歌,旋律优美,歌词嘛...不敢恭维。不过只这一句“十年之前我不认识你,你不属于我”,就够撩人心魄的了。十年之前,我在哪里呢?今夜百无聊赖,何不回忆一番十年前旧事,给这个陈旧的网站增添一个小小栏目--就叫2004的十年以前?
赶紧打开破旧箱子,随手翻出一叠照片,使尘封的扫描仪开始工作,让僵化的脑袋瓜恢复联想。开场白就是十年之前的日内瓦印象吧!其余都是当年4、5月份在瑞士和塞浦路斯的一些照片(后来扩大了范围,均距离那段时间和那些地点不远)...
1994年初春,“人间天堂”瑞士的国际城市日内瓦。繁花满枝的季节,常年碧绿的青草散发出的气息格外沁人心脾,湖边的花钟走得还是那么井井有条,有轨电车缓缓驶过金融商业街,白首黑发的老者在恍如老家山会的露天集市上玩着滚铁球的游戏--咱们小时候玩过石头版:),日内瓦大学后院城堡公园加尔文宗教改革墙边的斜坡十字路口处耸立着黑乎乎的战马雕像,暗红春花枝头下面悠然穿过一辆长长的公共汽车,黑白基调的大幅裸女广告图片背后就是古老教堂尖顶而两者均不失优雅,背对白雪皑皑的阿尔卑斯山景与两位青年“战友”蹲在临湖高地的公路边拍照,骑着借来的自行车沿着莱蒙湖享受煦暖的阳光,靠岸的游艇桅杆林立,野鸭与天鹅两看不厌,遥对联合国的山坡花园,遍布湖畔的别墅庭院草坪花坛,远离湖畔公路上的车流如同奔腾入湖的罗纳河水一般不舍昼夜,河畔时而壁立千仞,时而可见宁静整齐的公寓群...小小的日内瓦,听得见全世界的心跳,如同它引以为豪的钟表一样,暮暮朝朝、生生世世仍见湖水正蓝、草木掩映、莺歌陪蝶舞、碧波绕青山...这就是2004年3月11日一场微型沙尘暴过后坐在北京寓所对十年前的小小回忆。
“十年之后我们是朋友 还可以问候
试试那种温柔 再也找不到拥抱的理由
情人最后难免沦为朋友
直到和你做了多年朋友
才明白我的眼泪不是为你而流 也为别人而流”
与情人无关,十年以后,我在哪里呢?再想起现在,会是怎样的十年以前?
--2004年3月11日22:00 北京Stone Buddha Camp 性情中的日内瓦
美景
说起日内瓦,很多人会用湖光山色来形容它的美丽。而我想起这个地方,便想起了那青璧一样的日内瓦湖,还有远方终年积雪、好似延绵不断的琼玉一样的阿尔卑斯山,还有种种令我留恋的地方。
屈指算来我已经去过日内瓦近十次了,真正比回老家的次数还要多。记得第一次看到日内瓦湖时,便觉得一种沉静震撼的美。一望无际的湖面在灿烂的阳光下就象一块温润的碧玉,湖水清澈明净,连湖底的每一块鹅卵石都可以清清楚楚地辨别出来。一群群洁白的天鹅悠闲地在湖面上游弋,不时扬起脖子追着路人吃他们洒下来的面包屑。许多不知名的白色的长得很像鸽子的水鸟也不断从天空俯冲下来和天鹅争食,知趣的麻雀则在岸上蹦蹦跳跳,捡拾着天鹅和水鸟们遗落的面包屑,见有人过来便闪到一边,等人走后重又回来。看它们一个肚子都是圆鼓鼓的,完全可以称得上肥胖,动作却那么轻巧灵活。一次在湖边散步,看到一位老妇人牵着她的小狗在岸边行走。一只高大的天鹅大概以为可以吃到面包屑,便兴冲冲地向她游过来,并高高地扬起了脖子。谁知小狗竟然发了脾气,冲着天鹅大声地叫嚷。毫不示弱的天鹅伸直了脖子,拍打着翅膀,也向小狗发出尖细的叫声。老妇人微笑着使劲地想把小狗拉走。小狗却撅着屁股,更加卖力地和天鹅吵架,它们一个在岸边,一个在水中,一个低头撅臀,一个扬脖拍翅,用各自的语言互不相让地斥骂对方,甚是好笑。
4月份去过两次,虽然还有春天的料峭,郁金香却也陆陆续续地绽开了。湖边宽阔的人行道边上是一块块整整齐齐的小花圃,种满了各种颜色的郁金香。有如火如荼的红色,灿若碎金的黄色,妩媚多娇的粉色,冰清玉洁的白色,还有神秘厚重的黑色。看着它们,我只能想出美不胜收这个词来形容。远远望去,作为日内瓦标志的大喷泉迸溅的水珠在阳光下也折射出七彩的光芒,与那繁花似锦的各色郁金香映衬着,这样的美景,看一眼就会成为永远的记忆。
10月去了便又看到另一番景象。郁金香已经被三色堇代替,也是郁郁葱葱地张扬着无穷的生机。湖边路旁高大的树木(大概是法国梧桐,还有的象榕树)被秋色染成了层层叠叠的各种颜色,从浅绿、深绿、鹅黄、金黄、到浅红、深红、赭色,可以说从绿到红之间的各种变化都应有尽有,这么多丰富明艳的色彩聚集在一棵大树上面,而湖边路旁就耸立着无数颗这种彩色的树,在明净的蓝天下面,在波光潋滟的日内瓦湖畔,不用选景,目光所及之处都是最有情调的油画。说到油画,便又想起有一次从日内瓦去洛桑,那一路经过了许多的葡萄园,秋天的葡萄架都变成了金黄色,几乎比阳光还要耀眼。间或有几处碧绿的草地夹在葡萄园之间,挂着铃铛的奶牛悠闲地吃草,远方是一座座红顶白墙的小房子,跟童话里描写的一模一样。
日内瓦是许多国际组织的总部所在地,世贸组织、气象组织、劳工组织、万国邮政联盟等都在那里。最出名的当然是万国宫,去过的人都不会忘记它正门前面的那把好几层楼高的三条腿的椅子,据说是为了警示世人地雷对人类带来的巨大伤害。周围的草地里还散落着一些锈迹斑驳的炮车,大概也是同一个目的吧。
购物
到了瑞士不可不买的自然是巧克力、军刀、手表。但是瑞士的确是个物价很高的地方,在超市里几乎找不到一个瑞郎(折合6元)以下的东西,衣服、电器、鞋等其他的用品就更贵一些了。有一次是11月底去的,在超市里看见了庆祝万圣节用的鸡蛋大小的南瓜鬼脸,塑料的,也未觉得有那么精致,居然要5个瑞郎。不过,超市里的巧克力和路边的纪念品商店里的军刀还是要比国内的便宜。最便宜的去处当然是万国宫里的免税店,出售各种名牌化妆品、香水、手表、烟酒、军刀、巧克力等。这是针对日内瓦的国际职员开设的,他们可以凭自己的工作证件享受免税待遇,赶上重大的公共节日还可以享受别的折扣。有一次去日内瓦开会,正赶上我的一个在联合国工作的朋友的生日。那天她特意带我和别的同事去了免税店,因为除了免税之外,她可以凭自己的有效证件上的出生日期享受9折的优惠,购物满四百瑞郎还可以再享受9折。于是我们就一起买了许多东西,好好享受了一回各种折扣。其实,即使没有这些折扣,免税店里的许多商品也比国内的同样商品便宜很多。比如塑封装的6种功能的“典范SD”和9种功能的“服务员”只需10个瑞郎(60元),在北京的许多商店里却从80到120元不等。军刀的功能越多相对价格比国内便宜得越多。每款军刀都有自己的名字,Sportsman ,Camper,Hiker,Climber, Mechanic, Huntsman, Explorer, Mountaineer Handyman, Craftsman等,我最喜欢的是“典范SD”,它除了典型的红色,还有明黄、深蓝、黑色、白色、绿色,迷彩、以及透明的。9种功能的“服务员”也很实用,另外就是14种功能的“露营者”,这几种大概已经买了五十多把了,除了自己用(一把蓝色的典范),大部分都是替亲戚、朋友、亲戚的朋友、朋友的亲戚带的。在国内售价200元左右的卡式军刀不过20瑞郎。(好像有做广告之嫌?)此外,Lancome, Clinique, CD, Elizabeth Arden, Estee Lauder, Shisedo等名牌化妆品和香水的价格也比国内便宜许多。手表我没有买过,但是在那里工作的国际职员经常托我给他们在国内的亲戚或朋友捎手表回去,有梅花、天梭、浪琴、劳力士等。他们说同样款式的手表要比国内的便宜10-50%。
性情
日内瓦的市区被日内瓦湖分割为新城和老城。从新城的主干道洛桑大道步行十几分钟就可以到老城,碎石板铺就的街道,沿着老城的地势高高低低地蜿蜒沿伸,临街的房子的窗户都摆满了各种鲜艳的盆花,不露声色地装点着这座美丽的城市。星罗棋布的公园里,古树参天,绿草如茵,幽静美丽。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日内瓦大学里的塑料象棋。在学校正门的两侧,有两块画在地上的国际象棋棋盘,每颗棋子大约有半米高,平时就随便摆放在那里。每次走过都会看到学生或是老人在那里下象棋,围观的人静静看着,下棋的人双眉微蹙,神情都很专注。我原以为那些棋子会很重,双手用了很大的力气去提,没想到竟是塑料的,中空,一只手就可以拿动了。
日内瓦是个安静的城市,除了去年赶上了12月11日的“登城节”,人们为了纪念那用热汤迎战入侵敌军的老奶奶进行了盛大的游行,平时很难看到喧嚣、嘈杂的景象。不论什么时候上街,总是只看到疏疏落落的三两个人,街道两旁永远停满了各种车子。当然也有很多车在路上行驶,速度总是快的令人心慌,但是如果你真需要横穿马路,那急驶而来的车总会立即刹住,在你犹豫到底敢不敢走的时候,车里的人已经在微笑着向你挥手示意,等你走过了马路,他们才会继续自己的行程。或许在北京的街头看到太多蛮横的司机,在日内瓦每次过马路时都会有一点感动。
日内瓦的商店一般到下午6点就关门了,星期四可以到晚上8点。星期六只到下午5点,星期天从来不开。白天大家都在各自的工作场所,也许这就是街上行人寥落的原因吧。冬天的日内瓦阴雨绵绵,日照很少,许多人会在这个季节到别的地方度假,更增添了日内瓦的寂寞。
去过日内瓦的同事都说它太沉闷,不像纽约、东京、伦敦那么充满生机,城市那么小,步行半天就可以走遍全城,也没有什么名胜可以游览。去一次就够了。我却十分喜欢它的安静典雅,或许是因为我也是个沉闷的人吧。我愿意在没有喧嚣的湖边散步,看人们在湖边跑步、遛狗、读书、喂天鹅。有时候坐在湖边的长椅上,会久久地看远处白雪皑皑的群山,看优雅的天鹅,看层层叠叠的花树,看喷泉的水珠映射出的七彩阳光,什么也不想,置身于这座澄澈的城市,我也变成了一个澄澈的人。这个城市的性情一如我的性情。 4月28日 周日 晴
清晨,我们的大巴离开巴黎,中午途经法国弟戎,在那里午餐和稍作观光后,便驶向瑞士日内瓦。下午四点一刻,终于抵达这座位于美丽的日内瓦湖(莱芒湖)畔的国际名城。日内瓦湖是阿尔卑斯山脉中最大的湖,由其积雪化成,颜色湛蓝,终年不冻。进人日内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湖中直射天穹的人工喷泉,水头高达140米,象一座陡峭的透明冰山,和远处阿尔卑斯山勃朗峰上的积雪交相辉映,确实无愧于“世界第一人工喷泉”的美誉。它己有100多年历史,是日内瓦市的著名标志。忽然,微风吹来,四散的水雾,在阳光照耀下,变成一道美丽的彩虹,我立即举起相机,不失时机地抓获了这幅奇妙美景(图一)。喷泉近旁的岸边,有座英格兰公园,公园里的巨大花钟十分有名。但对于花钟,因在国内早己见过,故并不觉得有太大新鲜感,不过大家还是纷纷争相与其合影留念。
日内瓦也是集中国际组织最多的城市,其中以万国宫最为有名,它是联合国前身—国际联盟所在地,现在是联合国欧洲总部(图二),它位于湖边右岸一带浅山上,其周围有阿里安纳花园(图三)。由于时间仓促,只给我们晚餐前一段时间在此观光,故只能拍拍外景,不可能入内参观。日内瓦是国际红十字会创始地,国际红十字会总部就座落在万国宫对面(图四)。附近还有世界气象组织总部(图五)、世贸组织(WTO)总部(图六、图七)。这边街头还出现一座奇特的巨型雕塑—一把巨大的三条腿靠背椅,其第四条腿己折断成半条(图八)。我们问导游其含义是什么?导游说,意指联合国每年举行的各种会议不计其数,但议来议去,往往议而不决,总也摆不平,就像是一把三条腿的椅子,起不了作用。我心中有点纳闷,回去一查资料,却发现完全是驴头不对马嘴,它只是件名为“反地雷装置”的著名街头雕塑而己。
由于今天是周日,商店都关门,即便周日不休息,也己到了关门的时间,所以今天什么也没买。(其实刚到日内瓦时,有些纪念品售货亭是开着的,但我们发现这里的东西比别处贵些,而且用的是瑞士法朗,不能用欧元,而我们只有美元和欧元,尚无瑞士法朗,所以都没买东西)。
今天我们入住的宾馆最理想,是在日内瓦湖畔一座名叫Hotel Carlton Geneva的四星级宾馆,而不像以往那样,总是住在远郊区,所以晚餐后还能安排在日内瓦湖畔漫步。由于五月的欧洲,要到晚上九点才开始天黑,故晚餐后有将近二小时,可供我们真正放松地自由漫步(而非急行军)于美妙绝伦的黄昏日内瓦湖畔,使我有机会拍摄到一张我较满意的照片。那是在返回途中,在湖畔花丛旁拍到的最后一张照片(图九:日内瓦湖畔的美丽鲜花与可爱小狗狗)。
晚饭后,携三五亲朋好友,牵爱犬,漫步于鲜花盛开的日内瓦湖畔,真乃神仙般一大享受(图十)。林荫道上遍植各色奇花异草(图十一),树木被修剪得怪怪的(图十二)。湖中不时出现白天鹅的优雅身影(图十三、十四、十五、十六)。不论是湖中停泊着众多小游艇(图十七、十八),还是只见一叶小舟与一天鹅相伴(图十九),无不吸引我的视线,促使我一次次按下快门,拍成不同风格的照片。只见前面还有长堤通入湖中,堤的尽头有座白色的灯塔(图二十),我们步入长堤,到灯塔处再折回。此时天色己晚,一对白天鹅己上岸准备休息(图二十一)。当我依依不舍地回望世界第一人工喷泉,只见一红色快艇正巧在其透明薄幕前驶过,在雾状水幕后面,对岸的建筑物和红、蓝色霓虹灯依稀可见,而喷泉旁的灯塔内己亮起灯光(图二十二)…
再见,仙境般的日内瓦湖!再见,世界花园日内瓦!我们何日能再重逢??
推荐给网友
请输入他(她)的电子邮件地址和姓名。 EMAIL:朋友姓名:
作者: pop3muz6发表时间:2002-8-23 20:46:55
我遗漏了一段较重要的小插曲,现补上: 我和老同学在日内瓦湖畔拍照时,我当时手上提了个大红纸袋,里面放天热时脱下的衣服,备用的胶卷和电池,以及拍好的胶卷之类,要随身携带的零星物品。给人拍照或拍风景时,我只要把它住地下一放,夹在两腿间,这样十分方便。但我拍好几张照后,才发现我把手提袋给弄丢了,准是哪次拍完照后忘了拿。当时真把我给急坏了,好像里面有拍好的胶卷。当我沿着走过的路一一去寻找时,终于看见前面有个高个子老外(先生),正高举着我的大红手袋在寻找失主,我高兴得连忙奔过去接住手袋,说是我丢的,并谢了他。东西失而复得,里面一样东西不少,我真庆幸自己遇上了拾金不昧的好人。想当初临行前的种种担心,尤其怕遇上小偷。结果却相反,运道真不错呀!!可惜我忘了问他是哪国人,也不知是游客还是当地人?像这样的好人,我不该忘记他。 多拍些相片回来啊。。:) 原帖由 神.TL 于 2006-3-30 18:10 发表
楼主真好人,不过就是标题写错了个字: 日内瓦的英文不是genf,是Geneva, 楼主错写成根夫的英文了。
呵呵,我所有为旅行所准备的帖子都是德语的
日内瓦的德语是Genf,英语是Geneva,在瑞士,叫的是Genève:)
你可以试试进入http://www.de.map24.com/,输入瑞士和Genf,出现的就是日内瓦:P 原帖由 蓝麦子 于 2006-3-30 19:29 发表
多拍些相片回来啊。。:)
谢谢蓝斑斑! 原帖由 athena_hu 于 2006-3-30 19:40 发表
呵呵,我所有为旅行所准备的帖子都是德语的
日内瓦的德语是Genf,英语是Geneva,在瑞士,叫的是Genève:)
你可以试试进入http://www.de.map24.com/,输入瑞士和Genf,出现的就是日内瓦:P
是我白痴了,不好意思,搂住!严重向你道歉!
:(:mad::lol:>_<$害羞$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