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 发表于 2006-6-6 23:53

[乱弹戏说]中国通史(短信版)(第二部) 整理ZT

继续。。。。。。。;):P:P

      元光六年,匈奴又来边境骚扰,卫青李广等四路兵马出征。李广喜欢单刀直入,在雁门中对方主力埋伏,被生擒后又逃回。卫青遇到对方后备队员,砍瓜切菜大获全胜。卫青加封关内侯,李广贬为庶人,冰火两重天。打仗如搓麻,手气好,什么都好。

  匈奴常犯边,武帝复用李广。匈奴人惧怕李广,不敢滋事,还送他"飞将军"的美称。有次李广看见草丛中有虎,一箭射去箭入虎身,上前一看却是一块大石。李广退后再射,却怎么也射不进去了。情急拼命的时候,阳痿都不用吃伟哥。

  现在讲究领导班子年轻化,六七十以上都该退居二线了。可是武帝好儒有点走火入魔,公孙弘八十岁,辕固九十岁,都能聘上公务员。两老还PK,九十岁的教训八十岁:公孙子,务正学以立言,毋曲学以阿世!俗话说得好:夕阳无限好,只是近皇昏。

  李广一箭穿石让单于晕菜:丫这是箭还是火箭啊?李广在任五年,匈奴屁没放一个。郎中令石建病死,李广进京顶缺。长史纳了闷了,许多人在地方是条龙,一到中央就成虫,也不知是国家的悲哀还是个人的悲哀。不过李广一走,倒产生了一位抗匈新星---卫青。

  武帝听从主父偃的建议,特设朔方五原两郡,徙民十万,筑城缮塞,以防匈奴。匈奴右贤王率兵来夺,卫青率兵十万,倍道而驰。右贤王被卫青打个措手不及,自己拼死逃脱。卫青俘敌一万五千,牲畜不计其数,大获全胜。武帝大喜,封卫青为大将军。

  卫青凯旋而归,那真是帅了呆了,酷了毙了!追他的女孩沙尘暴一样飞向长安。当年的《超级女声》也停办了,全去《梦想卫青》了。可卫帅哥放着那么多的美女靓妹不要,偏去和已经跟老公分手的四十岁的平阳公主结婚。你说这卫青...也太李亚鹏了吧。

  元朔六年,匈奴人攻入襄上郡,武帝又命卫青率队出征。卫青首战告捷,索性分兵直入匈境百余里,大战胡兵。当晚各将归队,有胜有败,苏建因为赵信叛变,全队覆没只身逃回。但令卫青真正眼皮跳的,却是自己的外甥霍去病以及他的八百铁骑杳无音讯。

  霍去病和他的铁骑回来了。去病手上提着单于大父行的人头,身后绑着匈奴相国、当户以及单于季父三个俘虏,马甲袋里还有两千多只胡兵糟耳朵。卫青杀胡万余,失两军,帐面持平。霍去病一飞冲天,被授为冠军侯。

  卫青这次还带回了张骞。十年前,张骞出使西域,被匈奴截留。张骞在那里娶妻生子领了绿卡,却始终不忘是个汉人,的确是现代海龟的榜样。有人曾提议张骞:居住大汉持匈奴绿卡,将钱财存在匈奴银行,岂非两全?张骞说,你以为我是太子党吗?

  元光以来连岁出兵,军费猛增,导致国库空虚。武帝没办法,只好拍卖官职。最低村长十七万,以后每级加二万。一共卖出十七万个官职,收入三十多亿汉币。这就是所谓的卖官鬻爵。那时天桥上的小贩都这么说:朋友,县长要吗?绝对正版无码!

  元狩二年,霍去病率兵又征匈奴。由陇西出击,转战六日,深入千里;杀楼兰王,枭卢侯王,擒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斩首九千。去病威震匈奴,那里的小孩都会唱这首儿歌: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武帝觉得霍去病值得培养,就劝他去学一点孙吴兵法成功学,去病抵触:为将须随时运谋,何必定拘古法?陈安之余世维双双晕倒。武帝又要奖励他高级套房,去病谢绝: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武帝称赞:丫思想境界已超奥运冠军!

妙妙 发表于 2006-6-6 23:54

沙发~~~~~~~~~~!

风.水 发表于 2006-6-6 23:55

  元狩三年秋,山东大水,七十万灾民移民关西。国库益空,看看武帝是怎样提高GDP的吧:1:征车税;2:盐铁酒业通归国有;3:白鹿皮可兑钱(类似于黄金);4:减轻钱币的重量;5:政府批发转售土地;6:设立官倒,与民争利。

  六大税赋政策立竿见影,国库充盈,武帝又要动兵。元狩四年春,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各率骑兵五万,出击匈奴。郎中令李广已过六旬,一再请战,使为前将军。武帝密嘱卫青:李广个人英雄主义严重,不利全局,不要让他单独进兵作战。
               
  伊稚斜单于闻讯迁师漠北,以避汉军锋芒,以逸待劳。所以卫青一路进来,未遇大敌。卫青决定出击漠北,想起武帝密嘱,特令李广与赵食其合兵东行,限期相会。李广不开心了:老子是主力先锋,卫教练怎么让我坐冷板凳?
               
  伊稚斜单于闻讯迁师漠北,以避汉军锋芒,以逸待劳。所以卫青一路进来,未遇大敌。卫青决定出击漠北,想起武帝密嘱,特令李广与赵食其合兵东行,限期相会。李广不开心了:老子是主力先锋,卫教练怎么让我坐冷板凳?

  卫青没理李广,李广闷闷不乐带兵东行。卫青挥兵直入势不可挡,汉胡酣战正激,单于却已经胆怯,带了数百骑从后门逃脱。卫青一直攻到赵信城才班师返回漠南,而李广走了弯路以致逾期迟到。卫青呵斥李广应受军法惩治。李广老脸一红,拔出刀来...

  李广老泪纵横:我自结发从戎,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有进无退。我知道自己不会拍马屁,所以武帝终生不封我侯。我已六十多岁,死不足惜,卫青你这次太不厚道。同志们,永别了!打倒匈奴帝国主义!说完把刀往脖子上一抹,光荣自杀。

  李广儿子李敢子袭父爵,得为郎中令。老爸死得不白,李敢岂肯善罢甘休?找到卫青理论,拔拳相向。卫青脾气算好,没怎么计较。但霍去病知道后暴跳如雷:丫竟敢打领导?打猎时一箭射死李敢,自己一年后也病亡。都是英雄,就不死在敌人的枪炮之下,咋滴?!

  由于卫青和霍去病的反复打击,匈奴元气大伤,月氐国乌孙国等吵着要求独立,匈联邦几近解体。武帝见形势一片大好,又派张骞出使西域。武帝好虚名,只要周边邻邦愿与为盟,什么美元粮食武器,砸下去一点都不含糊,哪怕国内百姓只吃糠粮。

  张骞的努力工作没有白费,带去的美元美女没有白砸。西域四十几个小国,原来都依附于匈奴,现在纷纷投入大汉的怀抱。博望侯张骞“和平使者”的名声如雷贯耳。武帝豪情万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西北尚未全定,东南风波又起。南越臣相反对归顺大汉,杀了南越王和王太后另立新主。武帝派路博德率兵往讨,路博德以夷制夷,很快平定南越。统一形势一片大好,国库却入不敷出。长安日报发表社论:决不允许剥夺公民多缴税的权利!

  财政部长倪宽望着外来民工下岗工人三无人员,于心不忍,遂向武帝提出辞职。百姓知道后,宁愿不去医院看病,宁愿不送子女上大学,也要把税缴足。有些官员主动上缴了腐败税,并一再表态:我们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缴税也应该起到表率作用。

妙妙 发表于 2006-6-6 23:55

乱就一个字~~~~~~~~:D

风.水 发表于 2006-6-6 23:55

  武帝东西南北平定之后,便开始学起秦始皇来。秦始皇信方士,行封禅,好神仙,兴土木。武帝有样学样,继往开来,发扬光大。小学时候学历史,老师说“劳动人民创造了历史”。现在想想正好笑,历史是帝王的历史,与你百姓何干?

  武帝喜欢武力,简直到了变态的地步。如果说对匈奴南越朝鲜之类的叛乱出兵,还算师出有名的话,那么为了得到大宛名马而对大宛国动武,只能说是暴君的穷兵黩武。劳兵十余万,历时有四载;良马数十匹,冤魂不计数。

  大宛国被征服,西域好多墙头草小国纷纷表态:坚持一个大汉立场,和匈奴国断交,武帝表示赞赏。武帝号召大汉人民不要忘记高祖受困平城和冒顿嫚书吕后的阶级仇民族恨,为进攻匈奴大造舆论。偏巧匈奴来使愿意和好,苏武受命出使匈奴,引出一段故事。

  苏武手下的一个副将,因参与匈奴内杠,事败被抓,匈奴人当然有理由怀疑苏武。匈奴最缺什么?汉奸。单于一利诱二恐吓三不管饭四流放五劳改,全都无效。单于搞不懂了:你苏武纯一个大傻X!你们汉国有几个太子党没我们绿卡的?就连那凯歌不也...吗?

smzhsong 发表于 2006-6-6 23:56

好东西,姐夫原创$frage$还是转载$frage$

风.水 发表于 2006-6-6 23:57

  苏武久无音讯,武帝果断下令:打过匈奴去,解放全汉国!李广的孙子李陵自愿请缨:给我五千人,保证扫平匈奴!李陵虽然战斗很勇敢,但最后却兵败投降。真是有祖宗脾气,没祖宗骨气。武帝专门题词褒苏贬李:横眉冷对千富,俯首甘为匈奴。

  武帝好战也好色,每天大床同被,乐此不疲。他的性储备多达一万八千,大多日晒雨淋没人管理以致生锈。武帝都快七十的人了,居然还能老蚌生珠。年龄是硬道理,没有人可以永垂不朽。武帝渐渐眼花耳背腿发颤,接见外宾时,说话都语无伦次了。

  陨石下落,武帝知道自己也该去找高祖汇报工作了,此刻他的心头雪亮,定下四项基本原则。1:停止个人崇拜造神运动;2:和邻国和睦相处不再用兵;3:工作重点转到经济建设上来;4: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是有名的武帝轮台悔诏。

  武帝弥留之际,立年仅八岁的少子弗陵为嗣,让大将军霍光辅政。武帝担心吕后事件重演,先将弗陵的生母赐死。武帝驾崩五柞宫,寿终七十一岁,在位五十六年。弗陵继位,称为昭帝。秦皇汉武虽然并称,但武帝的官子功夫更胜一筹。

风.水 发表于 2006-6-6 23:58

  昭帝即位,兄长刘旦曾有一次篡位计划胎死腹中。昭帝虽小却是蓝筹股,那些大庄家急于为他配股。最后,霍光年仅六岁的外孙女中标,成为史上最小的皇后。晚上小夫妻经常唱歌:你伸小指头,我伸小指头,拉拉钩,我们又做好朋友。

  霍光颇有文帝遗风,下令开放盐铁酒业,减免税赋。匈奴示好,苏武二十年后光荣归国,可惜母死妻嫁。韶帝号召:向苏武同志学习。苏武很谦虚:我做的还很不够,人羊博士二十五年才回国一次;老婆跑了更没关系,人82不还能找个28的吗?

  韶帝在位,年龄不大,压力不小。上有哥哥虎视眈眈,下有奸臣兴风作浪。韶帝坚持两个“凡是”:凡是武帝说过的就照办,凡是武帝没说过的就听霍光的。韶帝运气也不错,粉碎了两次政变。他的哥哥政变未遂,畏罪自杀了。

风.水 发表于 2006-6-7 00:00

  根据汉初的规定,满十五岁,每年纳税一百二十元。武帝时代,军费入不敷出,增加一条:满七岁交二十三元。昭帝在位十几年,节财省事,恢复原制并减税三成。昭帝虽然没有“试看天下谁能敌”的豪言,却建设了“春风杨柳万千条”的小康社会。

  始平元年,昭帝绝症死于未央宫,年仅二十一,在位十三年。皇后十五岁还没生育,其他几个妃嫔只生了女孩。满朝官员乱了套:没有太子!昌邑王刘贺,半夜还在受托写百万点击的可行性报告。长安来使说:别管那明朝的事了,汉朝的皇帝要做吗?

  从昌邑县委书记一跃而为国家主席,刘贺自己也晕菜了,可惜因为无能无德,在位仅二十七天。路透社评论:常委会亲定他接班,霍光让他退位,年仅十五岁的皇太后安排他平静地结束了政治生涯,这个传奇人物就是前大汉主席刘贺。

  武帝末代,长安白公馆。典狱长一直注视着牢门前的一个小孩,小孩大胆地将圆脑袋伸进了风门:喂?你叫什么?典狱长笑了:我叫丙吉,你呢?小孩说:我叫小萝卜头!丙吉摸摸他的头:小萝卜头,你的真名叫刘病己。

  刘病已的爷爷和武帝本是同根,所以他的真实身份是皇曾孙。小病已刚生下来,爷爷爸爸妈妈全死于“长安整风运动”,自己也被投入监狱,丙吉叫两个女犯轮流乳养他。有算命的曾对武帝说,长安监狱中有天子之气,武帝差点屠狱。

  小病已渐渐长大,丙吉将他送到他奶奶那里抚养。小病已发愤好学,黾勉有成。昭帝元凤三年,泰山顶上有一块大石头自己站立起来,上林苑中一颗已死的大柳树忽然吐出绿叶,柳叶上出现达芬奇密码:公孙病己立。元平元年秋,病已继位,号称宣帝。

风.水 发表于 2006-6-7 00:02

  空降CEO一开始怎么做?多听第二把手的意见,具体事情多让第二把手去处理,第二把手培植个人势力圈也要睁一眼闭一眼。关键是先求生存,立稳脚跟。宣帝很低调,霍光很高兴,他认为宣帝不会乱动,所以一年后请上官太后还居长乐宫。

  前任CEO的功过是非,盘根错节,剪不断理还乱,尽量不要去触及,还是让后人评说去吧。对于夏侯胜“孝武皇帝,虽尝开拓土字,但多伤士卒,竭尽财力,德泽未足及人。”之类的言论,定他“反政府罪”是必须的,自由主义思潮是一定要打倒的。

  霍光的小女儿成君,号称“汉都女皇”,立后应是众望所归。偏偏宣帝不弃糟糠,立原配许氏为后。霍光老婆在许氏的药丸中放铊,许皇后一命呜呼。宣帝悲从中来:“我失娇妻儿失母,泪飞顿作倾盆雨!”不过没多久,就“无限风光在成君”了。

  宣帝虽为国家主席,可一直被笼罩在霍光这个军委主席的影子下。直到霍光死后,宣帝才真正走上舞台。宣帝发表国情咨文:“庶民所以得安,田里无愁恨声,全靠政平讼理,得人而治。朕想国家大本,系诸民生...”,开始励精图治。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乱弹戏说]中国通史(短信版)(第二部) 整理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