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zhou 发表于 2007-7-1 19:12

卡塞尔文件展 介绍

卡塞尔文件展
1955年在德国一座小城卡塞尔创办的文件展改变了国际艺坛的格局。至今仍被公认是观察和预测当代艺术潮流最为重要的一项活动。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德国面临文化重建的挑战。尤其是希特勒对现代主义的敌视,中断了欧洲这一中心地带艺术史的延续。针对这一情况,卡塞尔大学的美术教授博德(Arnold Bode)在当地的博物馆中策划了一次二十世纪现代主义艺术的回顾性展览。这次展览在德国获得空前成功。博德为此建立了专门的机构,从此便定期地举办这项命名为Documenta的大展。从第二届起展览就从原有的弗里德利克博物馆扩大到市内的其它空间,逐渐形成了当代欧洲和国际艺术汇集的一个中心。


博德本人既非博物馆工作者又不是美术史家。他的角色显示了一种新的身份,即专业策展人的萌芽。但头几届文件展都还是有一个小组来筹划运行的。到了1972年第五届时,聘请了雄心勃勃的史泽曼担任总监。他将文件展作为体现自己艺术观念的实验场,头一次表现了策展人的重要作用。他提出把这次展览作为“后艺术市场时代”的开端。从此以后策展人独当一面的方式渐渐流行,终于确立了他们在当代艺术发展中的主导地位。


第十届文件展首次邀请了一位女性策展人凯瑟琳·大伟(Catherine David)。她所主持的百日讨论每天邀请一位学者演讲,使原来固定的展览扩展为在三个月中继续不断的活动。2002年的第11届文件展更破天荒地邀请了第一位非欧洲的有色人种策展人恩威佐(Okwui Enwezor)。他出生于尼日利亚,现住美国,是一位知识分子类型的策展人。他对后殖民主义的论述非常有见地。他曾说:“后殖民的过程并不是只在西方以外的地方发生;它同样也深深嵌入在西方历史和现代发展的脉络之中。”恩威佐在策展中组织了一个高水平的团队与他一起工作,包括英国哥德史密斯学院著名的印度裔学者马哈拉吉教授(Saeat Maharaj)和美国芝加哥大学文艺复兴协会的主持人盖兹(Suzanne Ghez)。他们都曾于2000年一起到中国访问过。这一团队的大动作是将文件展的活动拉长到近一年半的时间,组织了所谓五大平台的对话。从欧洲的维也纳和柏林,到亚洲的新德里,再到加勒比海的圣卢奇亚和非洲的拉各斯,最后回到卡塞尔。在这些地点分别以学术讨论和视觉展示的方式来关注当前世界上重大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焦点。本届双年展的预算超过1.280万欧元,观众数也创造了空前的记录。


参展的中国艺术家有杨福东和冯梦波。杨的黑白影片《陌生天堂》以水墨画的淡雅风格表现了一对杭州当代青年的生活。冯梦波提供的是电玩式的电脑作品。另一位参展的华人艺术家是加拿大的林荫庭。

yourzhou 发表于 2007-7-1 19:13

网站连接

www.documenta12.de

柏林熊 发表于 2007-8-30 13:37

$支持$ $支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卡塞尔文件展 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