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er 发表于 2008-2-22 14:15

天津女排耀眼七金花 张娜仍要圆梦张萍依旧乐观(图)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2月22日11:01今晚报
http://i0.sinaimg.cn/ty/o/2008-02-22/U1532P6T12D3487812F44DT20080222110106.jpg
http://i0.sinaimg.cn/home/c.gif
 由李珊、王莉、殷娜、杨娅男、霍晶、王茜、于静组成的天津女排以全胜战绩夺得2008年全国女排大奖赛冠军。今晚报记者 李睿 摄

  质朴的球星 顽强的作风
  排球运动是一项集体性很强的体育运动项目,任何一名球星只不过是队中的一名成员,只有全队所有队员水平切实提高,全队的水平才会水涨船高,达到巅峰状态。天津普利司通女排就是这样的一支运动队。
  在最近5年多时间里,天津普利司通女排已经两次夺得亚俱杯女排赛冠军,14次夺得全国女排联赛、全国女排锦标赛、全国女排大奖赛和全运会女排赛冠军,成为天津体育的一张名片。然而,在众多荣誉的光环下,天津普利司通女排的队员们却始终没有球星的架子,“质朴”成为女排队员们可贵的品质。
  队长李珊见证辉煌
  在天津普利司通女排中,队长李珊无疑是第一颗闪耀的明星。“李珊从15岁进队起,就直接挑起大梁。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当时队里确实是没有人。”最初把李珊领进天津女排的赵雪琪教练这样回忆着。李珊身体素质出色,当年天津女排正缺兵少将的时候,15岁的她进队后就挑起了大梁。李珊也没有辜负大家的希望,在几年全国大赛的摸爬滚打中,她逐渐成熟起来,成为天津女排的顶梁柱。
  1999年是李珊排球生涯中重要的一年。那一年,19岁的李珊从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中惊喜地得知了自己入选国家队的消息。当时,天津女排已经有21年没有运动员被选入国家队了。能够入选国家队,李珊完全是凭借自己的摸爬滚打闯出来的。
  李珊是天津女排的顶梁柱,作为主力副攻手,她有着出色的战术意识和娴熟的技术。在李珊的带动下,天津女排形成了副攻手战术灵活的特点,快攻成为全队得分的主要手段。在入选国家队后,李珊由于动作灵活,快攻和拦网很有威胁,因此曾首先被当作副攻手使用。没过多久,当时的国家队主教练胡进便发现,李珊的潜力还远远没有被挖掘出来,她有着良好的应变能力,对场上节奏感的把握能力也很强,因此更适合接应二传手这个位置。于是,李珊又从副攻手改打接应二传手,并很快爱上了这个充满战术变化、充满挑战、充满魅力的位置。在2000-2001赛季全国女排联赛中,李珊第一次以天津女排接应二传手的身份出现在赛场上,一人独揽最佳扣球手、最佳拦网手和最佳防守三项大奖。李珊一直说,她很感谢胡进教练,在国内排坛副攻手人才层出不穷,出色的接应二传手却很少的情况下,胡进教练慧眼识珠,让她改打接应二传手。李珊认为,接应二传手这一位置更适合自己的特点,更能发挥自己的能量。
  李珊改打接应二传手,让天津女排尝到了甜头。在王宝泉接手出任天津女排主教练后,李珊经过几届联赛的摔打和在国家队的锻炼,已经成为队中不可或缺的球星。在天津女排关键场次的关键时刻,李珊经常扮演给对手致命一击的“杀手”角色。虽然在国家队里,李珊多数时间是以替补球员的身份出现,但5年的国家队经历,让李珊受益匪浅,丰富了她的人生,给了她更多的经验。从一名入队时的年轻队员,逐渐成为场上的核心队员、天津女排的国手、天津女排的队长,李珊有过幸福、有过激动、有过伤感、有过彷徨。但如今,28岁的她仍然坚守在天津女排的队伍中,并且还要与队友们继续奋斗下去。
  自由人张娜还要圆梦
  自由人张娜是与李珊同时入选天津女排的队员。随着国际排联对排球规则的修改,自由人角色的出现,给了张娜更多表现自己的机会。张娜原本是一名副攻手,但只有1.80米的身高显然让她在副攻手位置上不会有太大的发展空间,而自由人这一位置却更适合她的特点。张娜是一名很有冲劲的运动员,只要有机会她总会尽最大的努力去证明自己。改打自由人后,张娜有过欢乐,也曾有过痛苦。在最初选择改打自由人时,张娜肯定不会想到这一改变,居然能给自己的排球生涯带来这么多曲折和起伏。
  张娜在排球场上有着“不死鸟”的美誉,而这正是她靠着自己的拼劲赢得的。自由人在排球赛中只有两项任务——一传和防守。出色的一传是张娜的看家本领。然而,张娜的国家队之路也并不顺畅,2001年第一次入选国家队后,张娜虽然对自己要求很高,但由于对新的环境不太适应,一度沦为替补,2002年国家队主力自由人曾是八一女排的李颖。受到打击的张娜没有沉沦下去,而是成熟了许多,提高水平,再度入选国家队的愿望在她的心中变得更加强烈。
  在2002-2003赛季全国女排联赛中,天津普利司通女排夺得冠军,张娜用自己出色的表现让当时的国家队主教练陈忠和看到了她的价值,并且把她重新召回队中。与张娜被同时召入国家队的还有八一女排的李颖。重返国家队,张娜的心态摆得很好,竞争是摆在她眼前的第一道关卡。凭着良好的技术和良好的心态,张娜在国家队中很快就赢得了主力自由人的位置。2003年,在世界杯女排赛上,张娜与国家队的队友们一起奋战,赢得了世界冠军荣誉。在世界杯女排赛的赛场上,张娜的防守成功率高达66.18%,名列第二位。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张娜又用自己出色的一传,保证了全队的战术组织,同时她还用出色的防守给队友们创造了很多次打反击的机会,为中国女排夺取冠军立下了赫赫战功。在雅典奥运会上,张娜在一传统计排行榜上名列首位。
  随后的全运会、全国女排联赛,张娜与天津普利司通女排的队友们一起,屡屡获得冠军。天津普利司通女排主教练王宝泉对张娜赞赏有加:“张娜一传稳定,而且经验丰富,性格比较开朗,在场上跟其他队友有着很多呼应。在场上可以说是一名核心队员。”
  多年的拼搏让张娜的身体不堪重负,她的腰椎、颈椎都患有严重的伤病,这些多年积累下来的伤痛终于在2007年全面爆发。这一年,张娜一直在与伤病进行着艰难的斗争,颈椎压迫使得她无法完成训练任务,严重时甚至连生活都需要有人照顾。即便如此,张娜仍然不肯服输。2007年10月,张娜接受了颈椎手术。2008年2月1日,在术后3个多月后,张娜重返国家队。虽然在国家队里张娜将会受到年轻的自由人张娴的挑战和竞争,但她仍然表现得十分乐观:“我不怕竞争,我当年不也是通过竞争才留下的吗?反正怎么说也是要回去,行不行也要试试,这样即便是不行,我也不会有什么遗憾。”
  

weder 发表于 2008-2-22 14:16

李珊辉煌见证张娜仍要圆梦 天津女排七金花耀眼(2)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2月22日11:01今晚报


 由李珊、王莉、殷娜、杨娅男、霍晶、王茜、于静组成的天津女排以全胜战绩夺得2008年全国女排大奖赛冠军。今晚报记者 李睿 摄



    前国手张平保持乐观

  除张娜和李珊外,前国手张平也曾在天津普利司通女排占有重要的地位。天津普利司通女排开始走向辉煌的时候,也就是张平崭露头角之时。在全国女排联赛与八一队国手赵蕊蕊的多年竞争中,张平显得更有光芒。

  在天津普利司通女排中,张平与二传手丁红莹一直配合很默契。擅长打背飞球是张平的特长,她的背飞球出手速度极快。另外,张平的弹跳和力量都不错,三号位强攻、后排进攻和大力跳发球都成为她的法宝。

  张平的国家队生涯更具戏剧性。比李珊和张娜小两岁的张平有着出众的素质,扣球下手速度快、力量大,在场上敢打敢拼。经过在天津女排的锻炼,张平练就了一身好功夫和一副好心态。在入选国家队后,张平一直是替补队员,但在主力副攻手赵蕊蕊2004年受伤后,张平便成为国家队的后备“杀手”。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赵蕊蕊上场3分钟就受伤下场,替换赵蕊蕊上场的张平终于有了展现自我的机会。那时的张平,名气远远不及赵蕊蕊大,在对手看来,张平只是一个不值得重视的无名小卒。但张平上场后的表现,却让每名对手都记住了她的名字。虽然与国家队二传手冯坤的配合还不算默契,但张平每场比赛每个球都会全力尽到自己的职责,一有机会就下手扣球,给队友做掩护时也会做得十分逼真,迫使对手不得不对她布置拦防,从而减小了队友们的压力。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排决赛中,张平一鸣惊人,独得25分,成为中俄之战的得分王,最后与队友们一起赢得了冠军。站在高高的领奖台上,张平一直笑着,成为全队中惟一一个没有掉泪的人。“挺高兴的事,干嘛哭呢!”这就是乐观的张平。如今,张平正处于膝部手术后恢复阶段,她要用自己的乐观精神来面对现状,面对未来。

  老队长丁红莹大器晚成

  与众多进攻手相比,二传手在排球场上总是显得默默无闻。在天津普利司通女排屡创辉煌的背后,老队长丁红莹功不可没。在进入天津女排那天时,丁红莹怎么也没想过,自己会在二传手这个位置上一直打到33岁才退役。

  丁红莹是一名典型的大器晚成型运动员。在一般运动员出成绩的年龄,丁红莹不显山不露水,加之天津女排当时的成绩不好,她因此很少受到国家队的重视。随着天津女排水平的不断提升,丁红莹在场上的作用逐渐显露出来,她在几名进攻手之间穿针引线,依靠自己丰富的经验和出色的技术带动着全队,让每名进攻手发挥自己的作用,从而使全队形成一个整体。

  在天津普利司通女排2003年首次夺得全国女排联赛冠军的时候,丁红莹就已经31岁了。通常,排球运动员到这个年龄时都已经退役了,即便复出的也很难找到鼎盛时期的感觉。然而,丁红莹的这个阶段却是她排球生涯中的最佳阶段,技术成熟、经验丰富,脚下移动快,这位老将在赛场上甚至比一些年轻队员都要强。丁红莹脚下移动快的特点令队中不少年轻队员十分羡慕。

  在国内排坛,30岁以上的女排运动员凤毛麟角,而一直没有伤病的恐怕也只有丁红莹一人。从当运动员一直打到退役,丁红莹带走的是她的辉煌和荣誉,却没有伤病,这是丁红莹的福气,也是天津女排的福气。

  只要有丁红莹在场上,教练组就会很放心,她也没有因为发挥不佳被替换下场过。2005年,经过了运动生涯中最苦最累的封闭训练后,丁红莹与天津女排的队友们一起站在了十运会的赛场上,并且以全胜的佳绩最终夺得冠军,完成了自己拿到国内所有比赛冠军的心愿。在随后的2005-2006赛季全国女排联赛上,天津队失去了冠军,丁红莹也在这时选择了退役,虽然有些遗憾,但也算功成身退。丁红莹退役了,天津队主力二传手的接力棒从此交给了小将魏秋月。

  新二传魏秋月重任在肩

  魏秋月比丁红莹小17岁,特点也与丁红莹有些不同。丁红莹的特点是快,魏秋月的特点是稳。丁红莹属于大器晚成型,而魏秋月还不到20岁就被征召入了国家队。2007年,国家队二传手冯坤和宋妮娜先后受伤,主教练陈忠和把目光落在了基本功扎实的天津普利司通女排年轻二传手魏秋月身上。在被召入国家队后,魏秋月在集训和比赛中,没少挨过教练批评,同时还要经受着外界对她的考评。然而,这位小姑娘却表现出了年轻人少有的成熟和胆识,她并没有因此而打退堂鼓,而是擦干眼泪继续努力。2007年,虽然国家队在国际大赛中成绩一般,但魏秋月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07-2008赛季全国女排联赛中,天津普利司通女排夺得冠军,魏秋月一直担任主力二传手,她用自己的表现和成绩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因此当仁不让地再度入选国家队。2008年,不到20岁的魏秋月很有可能会代表国家队参加北京奥运会,实现自己的梦想。魏秋月在不断地付出,她相信有一分付出就会有一分收获,一定要努力,不给自己留下遗憾。

  主攻手王莉以巧破千斤

  与主力队员相比,天津普利司通女排替补队员的能力也不差。板凳有深度是天津普利司通女排多年来在各项赛事中连战连捷的重要原因。由于天津普利司通女排在全国女排联赛中成绩出色,每到联赛结束后的国家队、国青队集训时,天津普利司通女排总会有四五名队员被调到国家队和国青队集训,剩下的全国女排锦标赛和全国女排大奖赛甚至亚俱杯女排赛,都要由天津普利司通女排的替补队员来完成。每到这个时候,王莉、于静这样的老队员总能发挥出自己的能量。

  王莉的身上有着一种神奇的力量。王莉与李娟同年出生,两人身高都是1.87米,同样司职主攻手。然而,王莉的弹跳能力不如李娟。弹跳能力的劣势使得王莉在小将殷娜入队后,在天津普利司通女排中渐渐失去了主力队员的位置。不过,失去了主力队员位置的王莉,心态反而变得更加平和。在排球场上,王莉凭借自己手上技术出色、胆大心细,信心十足,比赛中经常以巧破千斤,令对手为之胆寒。

  刚刚结束的2008年全国女排大奖赛上,王莉以天津普利司通女排主攻手身份上场,每当她轮换到前排参与进攻时,总会听见对手低声说:“注意啊,她会拍,都是轻的。”但对手即便有了心理准备,也很难防住王莉的随机应变。每打好一个球,每次看到对手表情痛苦地倒地却救不起自己的吊球时,王莉就更有信心了。在全国女排联赛中,王莉常常是关键时刻登场,也常常会用自己的灵巧攻破敌阵。而她必胜的信念也会感染队友们,让全队的士气高涨起来。

  天津普利司通女排主教练王宝泉对王莉赞赏有加:“她是一位用脑子打球的运动员,手上的技术在国内排坛也是一流的,这样的运动员关键时刻上去让教练放心,这样的运动员就是队中的一宝啊!”

  二传手于静甘当替补

  二传手于静与王莉同岁。在2005年十运会前,于静本来已经是天津普利司通女排重点培养的二传手了,但是由于全运会规则修改,取消了年龄限制,教练组最终还是决定让经验更加丰富,发挥更加稳定的丁红莹继续担任主力二传手。在丁红莹退役后,条件更好年纪更年轻的魏秋月顶了上来,于静继续担任替补二传手。然而,每到全国女排锦标赛和全国女排大奖赛时,于静都成为主力二传手,担负起穿针引线的重任。

  “我是站在边上看了好几年啊。站着的经历也挺有收获,在下面看她们打也去体会各种球怎么处理,有时就想:‘遇到这种情况我行吗?’直到后来开始让我打了。一上去打,也知道自己能行,也有了自信。”于静说。

  就技术和条件来说,于静一点都不比队友差。她与王莉一样,是一名很有实力的替补队员。这样的替补队员总是教练手中攥着的很有用的一张牌。也正是因为有了王莉和于静这样有实力的替补队员,才让教练能在适当的时候有牌可出,才让天津普利司通女排经常在全国女排锦标赛和全国女排大奖赛甚至亚俱杯女排赛,在缺少主力队员的情况下依然能击败各路高手,继续创造辉煌。在天津普利司通女排荣耀的一页中,这些替补队员自然功不可没。

  全市的重视 全力的支持

  恐怕没有哪一个省市的排球队会像天津普利司通女排这样受到全市人民的喜欢、受到市领导的关怀。天津普利司通女排多年来的长盛不衰也离不开天津市领导的重视,离不开全市人民对女排的关心。

  在2003年初天津普利司通女排第一次夺得全国女排联赛冠军后,市委、市政府号召全市各行各业学习天津女排精神,从此,刻苦训练、顽强拼搏、团结协作、敢于胜利的女排精神在天津传为佳话。在联赛每次主场比赛时,市领导只要有空就会亲临现场。在十运会时,市领导也经常到现场观战,为天津队助威。国家队主教练陈忠和就曾发出感慨:“现在国内女排运动发展得不太好,打球的小孩子越来越少,有的地方也不太重视。但是像天津,有市长直接抓,怎么会搞不好?”

  天津普利司通女排现在已经成为天津体育的一面旗帜,天津市的名片,受到了全市各行各业人士的支持和关注,天津普利司通女排平时训练时,总会有些企业慕名而来,把一些医疗器械、营养品送到队员们手中,希望能从平常的保健环节给女排队员们提供更多的帮助,让她们能为全市争得更多的荣誉。天津的球迷也十分喜爱女排队员,国内其他女排的队员们对此十分羡慕,一位外地的女排队员就曾说:“在天津,女排知名度特别高,我以前跟李珊走在街上,就有人认出李珊来,并来索要签名。真是羡慕死我了。”而每到天津普利司通女排比赛时,天津电视台的收视率也会居高不下。球迷的热情化成对天津普利司通女排的支持,也激励着天津普利司通女排继续前进,不断创造新的辉煌。(全文完)

lewiss 发表于 2008-2-22 14:34

李珊还在打?

xinqing 发表于 2008-2-22 21:15

都不要命了$NO$ $NO$

katzchen 发表于 2008-2-22 22:28

:o $汗$ $送花$ $送花$ $送花$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天津女排耀眼七金花 张娜仍要圆梦张萍依旧乐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