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号是钱锺书先生逝世10周年,大家来谈谈钱学吧。
http://www.taichie.com/qianzhongshu/钱钟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钱锺书)
钱锺书
出生 1910年11月21日
中国江苏无锡
去世 1998年12月19日 (88岁)
北京
职业 作家、文学研究家
钱钟书(简体字或作钱锺书)(1910年11月21日-1998年12月19日),字哲良,默存,号槐聚,中国江苏无锡人,中国近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
他的夫人杨绛是近代著名翻译家、作家。
目录 [隐藏]
1 生平
2 著作
3 注释
4 参考书目
5 钱钟书的清华同学
6 外部链接
[编辑]生平
钱钟书是古文学家钱基博之子,幼年过继给伯父钱基成,由伯父启蒙。伯父上茶馆听说书,钟书都跟去。二十岁后,伯父、伯母先后去世。钟书考上清华大学,数学只考得十五分。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获文学学士,赴上海,到光华大学任教。后考取第三届(1935年)庚子赔款公费留学资格,名列榜首,平均分数87.95是史上最高,留学英国牛津大学埃克塞特学院,同年与杨绛结婚。大学毕业后任教于多所高校。新中国成立后被评为一级教授。晚年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任副院长。其夫人杨绛也是著名作家,育有一女钱瑗(1937年-1997年)。曾为《毛泽东选集》英文版翻译小组成员。1998年逝世,享年88岁。
当年在清华大学外文系有龙虎狗“三杰”之说,狗是翻译家颜毓蘅,虎是剧作家曹禺,龙则是钱钟书,实为三杰之首。夏志清说钱钟书“才气高,幽默,很会讽刺人。他什么人都看不起,当时联大的教授恨他的也不少。他虽然一方面仍是谦虚,但是恃才傲物。”,据说钱对西南联大外文系几位教授有这样的评价:“叶公超太懒,吴宓太笨,陈福田太俗”。钱读书爱做眉批,于是清华图书馆的藏书上便到处有了“钱批”。钱钟书早年“好义山、仲则风华绮丽之体,为才子诗,全恃才华为之”,陈衍则批评他:“汤卿谋不可为,黄仲则尤不可为”,因而改弦易辙,奉衍若神明。
《围城》书影
钱钟书在小说《围城》中成功塑造了一批特点鲜明的知识分子,生动地再现当时知识分子的普遍状态与心态。书评家夏志清先生认为《围城》是“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最用心经营的小说,可能是最伟大的一部”。
1938年,钱钟书留居蓝田两年,写了《谈艺录》的一半。两年后回到上海,又写了《谈艺录》的后一半。此书于1942年完稿。《谈艺录》问世后,广受好评。文史家曹聚仁在《我与我的世界》(1972年)一书中说:“胜利以后,回到上海,读了钱钟书先生的《谈艺录》,才算懂得一点旧诗词”。夏志清认为“钱著《谈艺录》是中国诗话里集大成的一部巨著,也是第一部广采西洋批评来译注中国诗学的创新之作。”然而,海外学者一开始对于《谈艺录》它的评价并不高。夏志清就说过,尽管该书‘眼光正确,范围惊人,旁征博引……,却没有能替中国诗的急需重新估价立下基础’(《中国现代小说史》)。
1957年,钱钟书的《宋诗选注》出版,不久即遭到批判。当时在台湾的胡适看过这本选注说:“黄山谷的诗祇选四首,王荆公、苏东坡的略多一些。我不太爱读黄山谷的诗。钱钟书没有用经济史观来解释,听说共产党要清算他了。”“他是故意选些有关社会问题的诗,不过他的注确实写得不错。还是可以看的。” (《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1959年)
1979年,在其学术代表作《管锥编》中,钱先生不仅通过传统的训诂方法澄清了许多学术史上之公案,更在大量文献梳理与互证的基础上,作了大量精辟与独到的评论。是集数十年功力的学术钜著,尤其对比较文学有所贡献。该书为集合各种学科知识,对中国古典如《周易正义》、《毛诗正义》、《左传正义》、《史记会注考证》、《老子王弼注》、《焦氏易林》、《楚辞洪兴祖外传》、《太平广记》和《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等进行论述,自成一家之言,他也因此被推为现在中国的文化批评大师。《管锥编》据说起草于1972年,是文革中期,钱当时无家可归,住在文学所的一间小办公室里。据《谈艺录》、《管锥编》责任编辑周振甫记载,钱当时的书桌既是饭桌,晚上还要当床。
夏承焘在1948年9月17日的《天风阁学词日记》中说过,“阅钱钟书《谈艺录》,博闻强记,殊堪爱佩。但疑其书乃积卡片而成,取证稠叠,无优游不迫之致。近人著书每多此病”。当然,这当得夏的一家之言。
钱钟书在文学,国学,比较文学,文化批评等领域的成就,推崇者甚至冠以“钱学”。
[编辑]著作
论文:《十八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牛津大学学士学位毕业论文,1937),《古典文学研究在现代中国》(钱钟书参加意大利米兰举行的欧洲汉学家第26次大会的演讲,1978);
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1941);
小说:《猫》(1945);
中短篇小说集:《人·兽·鬼》(1946);
长篇小说:《围城》(1947);
诗集:《槐聚诗存》(1995);
学术著作:《管锥编》(1979)、诗论《谈艺录》(1948)、《七缀集》(1985)、《宋诗选注》(1958)等。
其他作品:《诗可以怨》(后收入《七缀集》)(《文学评论》1981年1期)、《也是集》(1984)、《模糊的铜镜》(《随笔》1988年第5期)、《石语》(1996)、《容安馆札记》(2003)、《宋诗纪事补订》(2005)。
[编辑]注释
^ 何炳棣:《读史阅世六十年》
[编辑]参考书目
杨绛著《干校六记》(一九八一年五月在香港出版,同年七月在北京出版)
杨绛著《我们仨》(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出版)
李洪岩著《钱钟书与近代学人》(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2月第1版)
[编辑]钱钟书的清华同学
乔冠华
吴晗
曹禺
胡乔木
[编辑]外部链接
维基语录上的相关摘录:
钱钟书
国学:钱钟书
宗璞《东藏记》影射钱钟书
刻薄的智慧与索然无味的爱情
沉默即死亡--刘晓波看钱钟书
[ 本帖最后由 hichoc 于 2008-12-4 22:40 编辑 ] :( 繁体字看的累 先谈一点吧,围城大家都爱读吧,我读过不下5遍,收集有英,法,德文的译本,我觉得夏志清对围城的评价是对的,围城不简单的是学者小说。但是围城在87年 le monde杂志推荐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在第一轮好像就淘汰了,理由是里面有对犹太人和外国人的讽刺内容,实在觉得难以理解。
管锥编也看过,但是我感觉不是很好,开了风气,但是没有系统,像是丰盛的大餐,但是每道菜都没有入味,不如围城句句都闪着思想的火花。
宋诗选注我很喜欢,觉得钱锺书的注很精彩。
先说这么多,大家可以补充
[ 本帖最后由 hichoc 于 2008-12-4 22:45 编辑 ] 佩服他对女性心理的揣摩。 原帖由 chunjie2007 于 2008-12-4 10:33 PM 发表 http://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 繁体字看的累
为了你,我改了。 原帖由 tulip 于 2008-12-4 10:37 PM 发表 http://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佩服他对女性心理的揣摩。
说得很好,比如很经典的一个场面。
方鸿渐与唐晓芙第一次去峨嵋春吃饭,方点了好多菜,唐对方说:女人在男人面前总是傻的,而且傻得如男人所愿,一点不多,一点不少。这是钱先生借着唐的嘴,说出来的,说的真好。当然我凭记忆说的,大家可以查看。
[ 本帖最后由 hichoc 于 2008-12-4 22:46 编辑 ] 原帖由 hichoc 于 2008-12-4 22:40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为了你,我改了。
谢谢嫩啦 $m15$ $m15$ 现在看的舒服多了 :P $m17$ 我很佩服钱老先生的,就因为我觉得我一辈子也修不到他老人家那么深刻的思想 $m9$
$m7$ 我就只会无病呻吟,写点风花雪月而已,所以看围城时候特震撼啊,也象楼主一样看了好几遍,就觉得俺怎么写不出这么有思想有水准的句子呢,
这叫啥?这叫境界啊境界,水平啊水平 $m17$
[ 本帖最后由 chunjie2007 于 2008-12-4 23:27 编辑 ] “法国人的思想是有名的清楚,他们的文章也明白干净,但是他们的做事,无不混乱、肮脏、 喧哗,但看这船上的乱糟糟。”- 讽刺的岂止是法国人?
“苏小姐理想的自己是:“艳若桃李,冷若冰霜,”让方鸿渐卑逊地仰慕而后屈服地求爱。谁知道气候虽然每天华氏一百度左右,这种又甜又冷的冰淇淋作风全行不通。”“好像一切没恋爱过的男人,方鸿渐把爱字看得太尊贵和严重,不肯随便应用在女人身上”- 论坛的各位请对号入座!
“她自信很能引诱人,所以极快、极容易地给人引诱了。” -道家和唯物辩证法都8出来了。
实际上,围城里的几乎每一句都是讽刺,《儒林外史》自叹不如。 绝对支持~俺坐在旁边学习~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