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735|回复: 4

[社会新闻] 上海月薪一万能过什么样的生活(ZT)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2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来源:猫扑
很多人问我上海收入多少才过的可以?

实在没法给出准确范围,不过要是对自己有信心有理想的就来吧.。都是两条腿一个脑袋,别人能的自己怎么也要试试对吧。不怕失败,就怕没勇气。当然这失败也要看你自己能否承受,是否值得。

下面我就为大家分析一下月薪一万在上海的普通生活:

(一)月到手收入计算(人民币)

收入:10000元

扣除社保:养老8 医疗2 失业1

根据最新08年平均工资的三倍来算缴纳基数上限为9876元。

所以扣除额度为 9876*11=1086.36

公积金: 扣除额度上限为607元

(根据7推算缴纳基数上限为8671.5元,09年很快就会调整更高)

缴税工资:10000-1086.36-607=8306.64元

缴纳个税:886.328元

到手收入:8306.64 – 886.328=7420.312元

(二)月生活成本计算:对于一个无房无车,活的还凑合的水平来说。

1.住房:租房,在徐汇区这边,一室一厅全配,最少的1500元

(如果是按揭买了房子,得准备更多钱还房贷)

2.水、电、煤气、宽带、有线电视、卫生管理费:

电费110元左右

(空调、冰箱、电视、热水器、洗衣机、抽油烟机、电脑、手机、

另外什么电热毯,饮水机,电饭锅等都是耗电大户)

水费:洗澡做饭很费水哈,50元

煤气:经常做饭的话也要20元

宽带:120元

有线电视:18元

卫生管理费:5元

合计:110+50+20+120+18+5=323元

3.交通费:大部分骑自行车

但是考虑到偶尔坐地铁、公交、打车,比如周末,或者赶上下雨,

加班很晚的情况,平均一下算200元。如果自己开车则更多。

4.饮食:

吃饭:对于22个工作日来说

早餐5元

午餐15元

晚餐做饭的话15元,否则出去吃要20-30元,折中算20元

对于四个周末来说,出去吃饭喝水看电影,

按照一天100元计算,算600元。

水果,超市零食:一周至少80块吧,看看现在水果酸奶的价格。。算300元。

小计 (5+15+20)*22+600+300=1780元

5.日常品费用:买书、日常用品,洗衣粉、牙膏、洗发水、卫生纸之类

的算100元。

6.服装鞋子:这个我按照每个月200元计算吧,很低了。

7.手机费:100元

8.交友费用:没有女朋友的,和同学同事,一个月至少也要200块吧!有女朋友的至少要500元吧。我取个折中的350元。

9.特殊日期:包括一些生日、情人节、圣诞节、结婚、生孩子等等礼物,一个人至少要300元吧,要是领导至少500、800吧,按照一年2000块左右来计算,月均摊为200元,够低了吧。

10.给父母:按照最低标准600元,也就意思一下吧。

11.看病:现在感冒都要200多,均摊月100元,希望没有。。

12.旅游:一年就算三次短途吧,一次住宿路费吃饭买东西至少500,算100元

以上总计:1500+323+200+1780+100+200+100+350+200+600+100+100=5403元

固定支出后,每个月剩余7420.312-5403=2017.312元

以上只要是在上海混过的朋友,应该知道并体会我的标准,中等偏下生活水平因为没有涉及什么娱乐、学习费用。

如果你买了房子、买了车、有了孩子、有其他投资活动,

社交活动更多、旅游更多、家里负担更重、计划买电器贵重物品、

抽烟喝酒、女朋友花销厉害、有被骗被偷等情况,

那请酌情自己计算,多申请几张信用卡就很有必要了:-)

如果没有,那么恭喜你,每个月理论上可以剩余2000元了,呵呵,

但是一定要作为风险意外支出费用,千万别随便用,

万一这个月需要买点什么特殊的东西呢。

上海房价,在徐汇这边,二手房大概25000元,自己考虑吧。

每天下班就最好乖乖回家,味千拉面和KFC都是奢侈,盖浇饭和兰州拉面是外出主打食品。。。

否则,你将发现这2000块在上海,花出去简直太容易了,平均一天70元,

还没注意,还没感觉,吃饭点菜的时候一冲动,没了!!

还没到月底呢,一看卡上。。余额不小心变成个位数了!!!!月光了,嚎!

这就是上海,这就是最真实最无奈也最激励人的现实生活成本!真诚的希望各位给与补充,在奔向这个寸土寸金的梦中城市之前,做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做好艰苦奋斗,长期作战的准备,至少3个月的费用。

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间,终日奔波苦,一刻也不得闲。

工作还要继续,生活仍然有精彩,中国必将强大,我们必将强大,信念和责任支撑了无数英雄人物,在许多年后,回眸逝去的岁月,你才能够不后悔,才不枉来此一回,不枉养育你、帮助你、支持鼓励你、和你并将战斗过的那么多人。。。时刻提醒自己,你的责任和使命,你的目标,往小了说是让家里人过好日子,往大了说是实现你的个人价值,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贡献全部的力量。

人生的过程每个人都一样,人生的滋味每个人都不一样。

没有好坏,没有长短,有的只是留在自己心里的痕迹。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0-12-2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唉,上海生活不容易啊,德国就容易了么~~也不容易的呀~到哪儿都不容易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嗯,算得挺实在,上海的生活开销是这样的。一万块只是温饱没问题,小康谈不上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北京月薪4万仍难养家 高税收如何夺走白领幸福 天涯

  作者:200203100802  发表日期:2010-11-30

  有一篇新闻《高税收夺走白领幸福:4万月薪难养家》,讲一个外企北京项目的经理月薪4万,却因为物价上涨而心里发慌,整天为日用发愁。他每个月的工资要拿出8000元纳税,每个月供房1.4万元,其中至少5000元是税收转嫁过来的。再加上吃饭、抽烟等各个环节承担的税负,每个月上缴国库的钱就是一两万。这个高薪白领不过是中国沉重的苛捐杂税体制下一个典型的缩影而已。

  这篇新闻的评论让我感到意外。我本以为大家都要把矛头指向政府,没想到大多数人竟然冷嘲热讽,甚至有人说月薪4万元的人就应该那这么多税。网民的这种冷漠让我感到害怕。你以为你现在月薪只有3000,苛捐杂税就跟你没有关系了吗?你哪怕是买一包10块钱的烟,大概就为国家纳了5块钱甚至更多的税。就算你还是一个学生,没有任何收入,不需要缴纳任何个人所得税,也间接地在纳税!也就是说,同样是苛捐杂税的受害者。

  有些人麻木不仁地说:“给我4万的月薪吧,我愿意交那么多税。”拜托,人家的钱是靠努力、学识挣来的,不是偷来的,也不是抢来的。你要想有4万的月薪,也必须经过同样多的努力。当你付出了足够的努力,最终达到了那样的收入,你还能心甘情愿地为高税收买单吗?

  根据福布斯公布的全球税负痛苦指数,中国名列第三,仅次于法国和比利时。可我们跟法国、比利时有可比性吗?人家是通过高税收来维持高福利,而我们呢?我们纳税人的福利在哪里?人家纳税的时候,要看你的家庭负担有多重,如果老婆是全职太太,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压力很大,征税的起征点就会比较高。而我们呢?哪怕你一个月的正常开销要1万,而月收入不过3000元,也照样要乖乖地纳税。人家工作的时候就纳税,国家用他纳的税去救济失业的人,等他失业了,会拿别人纳的税来救济他,而我们呢?你工作的时候,天天要给国家纳税,失业以后国家却不管你了。

  我并不反对纳税,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自然需要纳税人花钱来购买。关键在于:纳税人花的钱能买到等值的公共服务吗?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的纳税人花了世界上最贵的价钱买来了最劣质的公共服务。美国的税率没有我们高,可人家的纳税人可以买到免费的高速公路,我们呢?除了警车军车,谁能享受免费的高速公路呢?

  有一次坐飞机,认识了一个香港老人。他在世界上很多个地方定居过,最后发现:所有这些地方中,最幸福的地方是香港,最不幸福的地方是中国内地。我不解地问道:“香港房价那么高,人口密度那么大,生活节奏那么快,为什么会是最幸福的?”他说:“我在香港能最大限度地享受一个纳税人所应该享受到的尊严。当我家的猫跑到房顶上去了,我只要报警,警察就会第一时间赶过来,小心翼翼地帮我把猫从房顶上抱下来,如果来得晚了些,会一个劲地跟我道歉。你在中国能享受这种待遇吗?”一时间,我彻底无语。这是对中国政府的侮辱,更是对中国纳税人的侮辱。

  中国政府财政收入的增速一直都至少两倍于经济的增速。今年前3个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10.6%。而今年1-10月,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21.5%。令人绝望的是:国家在编制十二五规划的时候,竟然明确表示不考虑减税,理由是政府开支过大,减税的话不足以支撑政府的运营。可是,政府开支为什么过大呢?这个更为根本性的问题为什么不愿意解答呢?

  中国政府开支过大的原因,火星人都知道。每年公车消费、公款吃喝就是9000亿啊!如果把这个钱省下来,平均每个中国人每年可以少纳700块钱的税。我一同学在某政府部门任职,临近年终,8000万的财政预算才用掉7000万,剩下的1000万不用掉不行啊,要不然明年的预算就要少1000万了,只好赶紧突击消费,几千块钱一瓶的洋酒大口大口地喝,实在喝不下去了就用来冲马桶。去年年底,深圳宝安某领导在进行这种突击消费时,洋酒喝多了,因公殉职,差点儿被追认为烈士。什么某地铁公司派了几个人去北京参加轨道交通系统的一个运动会,预算竟然就是50万。各种各样的出国考察就更是不知道会花多少了。

  政府可以随意地开征新税种或者上调税率,却不需要告诉老百姓这些钱都花在什么地方了。在这种不透明的财政体系下,任何一个政府都不可能考虑减税。深圳一家投资管理公司的CEO吴君亮曾向北京、上海等十几个城市和财政部、卫生部等近十个部位发出了公开预算的申请,唯一向他们公开预算的只有深圳市政府。这位专业的海归以一个公民的身份尝试着监督政府的预算,可结果是什么呢?在深圳召开两会的前一天晚上10点钟,他被警察以“涉嫌扰乱单位秩序”这样一个闻所未闻的罪名被“保护”起来了,直到第二天中午才释放——当天上午,人大已经审议通过了政府的预算。在这种时候,我们这个国家的公民,我们这个国家的纳税人,权利何在?尊严何在?

  有研究表明,平均税负每增长1%,经济增长率就会下降0.3个百分点。而我们的政府显然不愿意去思考这背后的经济学常识:如果我们的政府不再与民争利,把税率降下来,一定可以换来经济的增长,而经济的增长会带来更多的税收。税率低了,经济总量大了,收到的税反而会更多。陈志武老师在谈到美国低税率的时候就有过非常深入的分析。

  减税以后,如何维持政府的运营?办法有两个。第一,减少政府开支。如果给纳税人提供公共服务是一个项目,而这个项目是可以招标的,共产党只是参与招标的单位之一,那么,我相信肯定有别的一些机构投来的标书上愿意用一半甚至更少的钱为纳税人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可惜,我们的政权不是通过招标合法化的,而是从枪杆子里面出来的。枪杆子里面出来的政权是不允许别人通过招标来取代掉他的。第二,发行政府债券。假设政府少征收1000亿的税,老百姓拿这1000亿去投资,可以带来X%的投资回报;政府发行1000亿的债券,债券的利息假设是Y%;只要X>Y,那就应该考虑减税,把发展的机会留在民间。

  现在中国的通货膨胀搞得人心惶惶。可是,这几年中国的通货膨胀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奥运!为了北京奥运会,北京市政府本来准备发行几千亿的政府债券,可是,最终没有这么做,因为债券是要还的,还要支付利息。最后,我们的政府选择开动印钞机,几乎是零成本的解决方案。结果,2007年,也就是准备奥运会最如火如荼的那一年,中国进入了一次可怕的、漫长的通货膨胀期。中国的房价也就是2007年开始全面疯狂!同学们,北京奥运不是我们的骄傲和光荣,而是一次赤裸裸的掠夺!

  说多了。一些话本来不应该说的,只是没有刹住车。文章所有的数据与事例,均非空穴来风凭空臆造,但是,我不承担任何举证责任。信,或者不信,随便。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3 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国内的一线城市,没房子的话,工薪阶层也就最多一个小康
其实那个国家不是呢,在巴黎,柏林,纽约,,,工薪阶层嘛,你想怎么滴?
一个朋友住青岛,想买海边的房子,很纠结,有朋友劝说,要是我们工薪阶层都能住海边,那有钱人还不得住海里面去?
还是淡然吧,要不就自己当老板,或者拿枪抢银行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8-2 20:14 , Processed in 0.08296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