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894|回复: 5

遇罗锦:俄国移民“丽莎事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2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连连有戏的德国, 又出了一件事: 柏林市的一位13岁俄国移民少女丽莎,在放学回家步行的路上,被一位会讲德语的MSL以甜言蜜语骗进他所居住的家中,他伙同二位新进入德国的战民, 三人一起, 合伙强奸了丽莎达三个小时之久。
   
    丽莎回到自己家里, 对父母哭诉此事, 作为移民在德国居住了很多年的父母, 怒气冲天, 立即带上女儿去警察局报案, 又去医院做了检查,很快查明了那三位歹徒的地址及个人情况。 证据虽然确凿, 但那三人一口咬定是丽莎自己愿意的。 如此血口喷人, 丽莎的父母决定去法院上诉。
   
    在德国, 如果属于低收入者, 现在已不象以前那样容易打官司, 必须经过你所属的局同意之后, 才能去法院领取同意你上诉的证明, 以此证明才能去找律师。还有: 如果你属于低收入者,但是你却有辆较贵的汽车,或是已分期付款地买了房子, 或是做了生命保险等等, 则也是不能免费打官司的。
   
    就算你有了法院允许的免费证明, 又因各个城市的案件都积压如山, 是要等很久的。但等候居留的战民虽然没有工作, 但打官司是免费的手续却是很快给予的。尤其是警察局希望此事不要张扬, 要一步步调查, 不仅要等很久或许会不了了之。 丽莎的父母等不了, 将此事放在俄文推特和脸书上公之于众, 俄国广播电台立即采访了他们一家三口, 又在俄国的和欧洲的各电视台广为播出, 不仅四百多万的俄国移民, 就连西欧人都知晓了实情。又由于俄国总统普京对西欧无休止地引进战民, 从一开始就公开谴责, 认为这会给西欧和全世界造成不安定因素, 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无奈普京如何担忧和谴责,欧盟却我行我素﹑毫不在意。
   
    此事在俄国移民当中变为一件大事, 舆论有如巨涛般地支持着丽莎的父母。 俄国外交部长拉夫霍夫表示由外交部出资请律师, 帮助丽莎的父母立即上诉法院。
   
    四百多万以俄语为母语的移民居住在德国, 他们遵纪守法﹑勤劳节俭, 最大的心愿就是攒钱买房子, 与儿女和孙儿们和睦地居住在一起, 到老了安享晚年。 他们天天看的听的都是俄国的电视与广播, 在家里讲的都是俄语, 99%的俄国移民若是结婚也只找俄国人。 或许“新年事件”之后, 向警察局登记的一千几百名妇女中也有不止一位俄国妇女,因为很多俄国妇女在旅馆和清洁公司手下做工 , 她们的工作时间就是两班倒地早出晚归, 遇害的情况也就比别人高。

    因此,13岁的丽莎事件, 本来只是“新年事件”之后微不足道的弱小火苗, 但因警察局有意的压制和只想大事化小, 竟然燃起了冲天大火, 全德国的各大中城市, 凡是有较多俄国移民居住的地方, 都在1月23日星期六大白天的同一时间, 同时上街游行示威!

    尽管我在德国居住了三十年, 还从来没见过也没听说过俄国移民曾经在德国有过示威游行,更未有过什么动乱, 但他们的血液里似乎有着天生的团结斗争精神, 在示威之前并没有按照德国规定向警察局申请登记, 因为他们不希望警察局故意拖延批准时间, 深知一定会象往常对待别的党派那样,定会有对立党派一起上街与之对抗, 一起示威游行,给他们自己的队伍增加干扰和泄阳气。如果万一警察用水冲击, 一定也只是冲击警察局不支持的队伍。

    所以,当德国新闻报道:在星期六的大白天这同一钟点, 所有大中城市的俄国移民, 为了那个13岁的少女丽莎而上街示威, 愤怒地呼喊着口号和高举着标语时, 德国人这才感受到了他们的团结斗争精神!因为“新年事件”的那一千几百位受害妇女, 无论德国人还是哪一国人, 有气只往肚里咽, 可谁都没想过去上街示威, 哪怕一个人举举牌子!

    游行队伍的口号与标语是: “德国没有了安全感!”,“德国在沉沦!”,“我要回俄国!”,“德国在陷落!”, “德国的法制何在?”……

    是的, 如果在俄国有良好的居住条件的话, 回国居住, 又何乐而不为呢? 何况, 很多人在俄国还有多年的工龄,可以申请退休金呢。 海外新闻不止一次地报道过: 普京在对待居民生活的改善中, 比以前做得好了很多。那里空气清新, 地域辽阔, 且普京绝对不会异想天开地招进来几百万战民给自己添乱。
    但德国政府对普京的做法予以谴责, 认为他是在利用“丽莎事件”。
   
    这四百多万俄国移民,从他们的父母开始, 到他们这一代中年人, 在德国几乎都是从事低种工作的, 能出人头地的很少。 甚至, 连第三代的年轻人, 从事很一般的或低种工作的也居多。

    正象其他种族的居民一样, 在德国, 都是以一个家庭为一个“王国”; 哪怕是几家俄国人都住在同一楼里, 见面客气地点点头打个招呼, 却互不来往, 完全有如德国人的生活习惯了。

    家家各过各的日子, 因为一切都有政府管; 或许,德国的秩序与安宁正是从中体现的。 然而,如今却由于来了上百万的战民, 突然将原来的安宁秩序破坏了。
   
    俄国人的愤怒,更因为很多人因战民的到来而失业。

    网上揭露: 由于有很多已在德国生活了多年的MSL居民, 他们能用德语应付自如,此时, 他们有的也是失业者, 于是就秘密充当了地下的工作介绍人, 去战民营悄悄问那些身强力壮的战民: “你想不想挣外快? 你只要不声张, 你可以一边领着德国每月发给你的救济金, 一边每天做些零活挣点钱。”

    那些在战民营里无聊苦闷的男人, 没有不想挣钱的。 哪怕一天净挣5欧元也是好的。因为白住, 白吃, 救济金照拿, 5欧元偷偷净得, 谁多给你一欧元?

    所以很快, 各个城市都有了秘密联络地点, 比如在某处不为人注意的街角, 一些壮劳力似乎在那里无所事事地聊闲天儿, 看天看云看行人, 老板却冷眼旁观, 不动声色地低声告诉介绍人: 要那个, 要这个, 就要这几个……

    在不打草惊蛇的状态下, 一个个悄悄上了老板的面包车, 干活去也。 干一天活, 当天就给现金5欧元, 而这5欧元, 其实是俄国人一小时的净工资。因此, 俄国人却被老板解雇,由战民做黑工而代替了。
    这些不用语言的低种工作, 以前都是居住在德国的外国人干的,如为室内装修打杂, 刮墙皮, 涂墙料, 铺卫生间的瓷砖,铺室内地面,擦玻璃, 搞清洁,在饭店﹑旅馆或厨房帮工……等等凡是不需要语言, 一指点就会做的工作。实在笨手笨脚的,没几分钟让他走人了, 会干的就一天天地干下去。

    在德国, 大小公司都是私人的, 以前由劳动局分配员工, 如今撇开了这局那局, 也撇开了正式登记的有营业执照的“工作介绍所”, 直接要来更加便宜毫无怨言的员工, 老板何乐而不为? 老板省了大钱, 介绍人拿了黑钱, 战民挣了体己钱, 一锅黑, 德国各局成了黑眼瞎——没人给国家上一分钱的税。

    这种偷税漏税, 德国当局是否知道? 或是各局缺人手真地管不过来?或是连公务员也因为消沉悲观而没有了检查的积极性?
   
    我在多年前已出版的书《给外星人的66封信》里写道: 自我去过美国之后, 才知道美国的报税制度是多么合理,是多么简单又科学: 不是只由老板报税, 员工也必须报税。员工报的实你老板报的虚, 你老板要受大罚。在美国, 就连还没有正式居留的居民,只要你工作了,都有税卡必须报税, 因为这不仅是体现老板的虚实, 也关系到个人退休金的多少。正因与自己的生活好坏密切相关, 所以人人都愿意实实在在地报税。 你多一个“点儿”,你退休时就多些钱。

    但德国与美国因二战时的成见, 似乎无法化得开: 成立欧盟说是为了对抗美国, 美国做得好的地方全看不见。
   
    德国新闻, 天天是政治家们为战民的事争论不休,而老百姓心里却是悲沉。 德国的前景,世界的趋势, 让老百姓如何高兴得起来?

    新闻上报道: 德国大城市的步行散步区, 比如科隆市双教堂前的空场上, 或其他城市, 人们最爱聚集聊天又有可坐长椅的步行区, 如今, 都是战民一伙伙地聚集着, 议论﹑骂人或是打架, 到处随地撒尿甚至大便, 臭气熏天垃圾遍地, 以前哪有这等情景!

    每个城市最喜欢干坏事的, 正是难民登记手续不合格却又不想回本国的人。 他们看谁都不顺眼, 看谁都有气, 不顺心就立即用石块砸谁的头, 任何道理和秩序也不讲。 甚至, 一些少年人用小利刀杀死了战民营里的女管理工作人员, 只因那被杀者不合他心里的意。由于这类少年不够18岁, 所受的惩罚极轻, 顶多送去进出自由的“少管站”完事。

    因此,居民都猫在家里不愿出门, 而真假战民们就在外面为非作歹, 因为这些人是不怕进监狱的, 因为那监狱实在比战民营舒服得多、、、、、、

    既然把无数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都引了进来, 这种种的社会图像就是必然的。

    或许不用太久, 下一步, 就该骚扰每个住家户,做案份子才能满足了。 正象文革时的红卫兵们, 在大街上改街牌改店名砸古迹文物没闹几天, 就冲进无数的私人家里抢掠打杀了, 因为没有油水可捞的大街已不能满足他们越来越大的胃口了。

    德国的警察那么少, 保护私人住户够用吗?

    个人想买手枪自卫吗, 不准许,又怎么办?
   
    瑞典已经决定将80000难民遣送回国, 他们主要是来自阿富汗与摩洛哥。但“请神容易送神难”,具体到如何能送达当地的问题, 细节的种种都是令人头疼的, 比如在上飞机之前及在飞机上, 他们能否那么老实?如果他们逃往其他西欧国, 依然可以用“国际难民法”的条例予以驳回, 他们等于给其他国家添乱添了麻烦,最后他们的做法, 正如前面所叙述的一样。

    德国人怀念的是那三十公里长的大桥Oresundbrücke, 是从丹麦直达瑞典, 一路上海景怡人,没有任何检查,自由自在地就象飞。 但自从战民走在桥上汹涌而来, 直到今天,一路上仔细检查的警察,把旅游人的好梦全灭了。
   
  
   
   (2)瑞典难民中心妙龄员工被15岁难民杀害

   瑞典一处难民中心25日发生袭击事件,一名未成年难民刺死了一名22岁的工作人员。该事件迅速引起欧洲范围内的讨论和忧虑。一些媒体认为,儿童难民已成欧洲难民危机的新问题。
   
   据德国《明镜》周刊26日报道,“未成年难民凶杀案”发生在瑞典西部莫恩达的一处难民中心内。该中心专为没有大人陪伴、年龄介于14岁到17岁的少年难民而设。当地警方发言人福克斯伯格证实,犯罪嫌疑人来自该难民中心。但警方没有公开疑犯的身份及国籍,以及犯案动机,只表示其因涉嫌谋杀被逮捕。瑞典《哥德堡邮报》称,这名难民年龄为15岁。

受害者亚历山德拉是一名22岁的黎巴嫩裔瑞典女子。凶杀案发生在周一早上8时左右,15岁的男性少年难民用刀刺向亚历山德拉。中心员工报警后,将行凶的青少年难民制服,之后警方到场。身受重伤的亚历山德拉在送至医院后不治身亡。《哥德堡邮报》报道称,亚历山德拉被杀让莫恩达居民警觉。当地邻居互助小组自发派人到火车站巡查,防止少女在回家的路上受到欺负。
   
   亚历山德拉到这个难民中心工作才几个月。她肤白貌美,喜欢工作、喜欢健身。家人形容亚历山德拉是一名“天使”,想为难民做好事,却成为悲剧的主角。亚历山德拉的家人将她的死亡归咎于瑞典政客,认为这是政府的过失。
   
   警方表示,入境瑞典的难民不断增加,难民中心的庇护者违反公共秩序的举动也越来越多。瑞典移民署的信息显示,由于抵达瑞典的难民人数创新高,庇护设施传出的威胁与暴力案件,从2014年的148起增加到2015年的322起。
   
   事件发生后,瑞典首相勒文前往难民中心视察。他对媒体表示,这是“可怕的罪行”,现在“相当多的瑞典人肯定很担心这样的事件再次发生”。据称,去年,980万人口的瑞典接收了16.3万名难民,为欧洲接受难民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大量难民的到来,在瑞典引发很多讨论。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瑞典几乎每个学校都有移民孩子,受此影响,目前瑞典缺少很多教师。大量青少年难民的到来也引起很多关于性侵和暴力的担忧。
   
   “瑞典事件刺痛欧洲人的心。”德国新闻网26日称,这起令人心寒的事件可能让许多希望帮助难民的欧洲人止步。科隆等地的性侵案已震惊欧洲,此事给欧洲人又一重击。奥地利《标准报》26日表示,“欧洲需要共同讨论解决儿童难民问题的战略。”儿童难民需要进入学校学习,医疗服务等,这已成为许多国家的负担。《科隆城市导报》披露,在科隆性侵和偷盗事件中,犯罪嫌疑人不少为青少年,最小的才14岁。
   
   “去年一年约有2.6万名儿童和青少年难民孤身抵达欧洲。”德国《图片报》援引该数据称,这些小难民大多来自叙利亚、伊拉克、阿富汗,以及北非的一些国家。他们的处境令人担忧,不少人来到欧洲后“消失得无踪无影”。也有专家指出,青少年难民如果缺乏教育和管理,很可能成为社会的“定时炸弹”。英国独立党议员伍尔夫表示,“从德国和欧洲其他国家的案例来看,很不幸一些儿童难民被当成‘特洛伊木马’,方便他们的亲属也移民过来。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对难民营的儿童难民进行评估,确定他们失去了父母或家庭。”
   
   伍尔夫的批评是针对不久前英国议员关于再接收3000名儿童难民的提议。英国救助儿童基金会工作人员麦肯齐表示,“这些儿童在他们国家已经历了噩梦般的遭遇,在欧洲又无亲无故,还有一些面临被贩卖、甚至被迫卖淫的困境。”

    2016.1.28 德国Passau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6-2-2 14: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明眼人都能看到的事实,被政治正确蒙住了政客们的良心,却睁眼看不见。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德国人的心态挺有意思的,开始小姑娘的事刚出来,评论是一边倒的骂难民,骂莫娘,之后细节被披露,包括警方澄清,读者并不买账,一直在提出疑点,直到俄国外长出面谴责,德国民众的心态变了,最后警方说p事没有,评论里瞬间充满了对俄国的冷嘲热讽,什么游什么行,觉得不好赶紧滚回俄国去。

感觉有点像中国跟日本这种民间情绪的。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件事肯定有黑幕,不然这么简单的案情怎么要捂来捂去的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一个13岁的小女孩来,对一个外来移民家庭,这一个月这个家庭是怎么度过的,估计很长时间也没人知道?

 为了保持政治正确,把一个个发生生的犯罪都推的一干二净,既然这么高的素质,为什么还要死皮赖脸的给土耳其送钱?为什么还要求各国分摊高素质?

 曾经的毁于一旦并没使这个国家醒悟,一叶障目,掩耳盗铃最终买单的还是无知的屁民。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9-5 20:46 , Processed in 0.088302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