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206|回复: 0

《装台》因“不装”引来叫好,荧屏咋就稀缺这类生活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22 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北京日报客户端
最近,改编自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陈彦同名小说的电视剧《装台》热播,引起了不少观众的叫好。这部剧聚焦一群被大多数人忽略的劳动者——舞台演出的装台工人,在搭台、架灯、装箱的忙碌生活中,他们的故事充满苦辣酸甜,却也鲜活热闹。
“好久没有在电视剧里看到寻常老百姓的真实日子!”“终于有拍小人物生活的电视剧了”……在网友的评价中,真实、充满烟火气是该剧吸引他们观看的关键词。剧中的刁家村,是古都西安的城中村,看起来有些拥挤,红红绿绿的灯箱和小店招牌以及热气腾腾的街边美食让人感到亲切。剧中人物的家里没有样板房似的布景陈设,而是像真正过日子的房间,与普通人的居住环境没什么区别。



在人物塑造方面,剧里的“工头”刁顺子为人厚道、吃苦耐劳,他带领的大雀儿、猴子、墩墩等装台工各具不同性格特征,虽然也曾被骗、费力讨薪,仍然咬牙努力,一心想把日子过好。他们永远不会成为舞台上的“角儿”,却是台下充满笑与泪的日子的“主角”,这些大时代下的小人物,也是中国基层劳动者的真实写照。然而,这样的故事主角,在以往的电视剧里,却并不多见。
观众为《装台》叫好,也折射出他们对平民视角影视作品的渴求。在当下的影视作品中,律师、医生、商界大鳄、金牌销售等光鲜的人物故事频频上演,主角往往工作在灯火辉煌的高楼大厦,居住在精致装修的复式公寓,他们的故事固然也很精彩,但显得过于“高大上”,而真实社会的芸芸众生中,还有“沉默的大多数”。那些我们身边的普罗大众,本可以讲出许多让观众共情的故事,却往往成了影视作品里被忽视的人群。
如此状况,或许有这样一方面的原因——以精英为主角的影视作品容易打“偶像牌”,人物高大上的生活工作环境,便于制造“玛丽苏”之类的剧情,然而也往往剧情悬浮,离真实生活太远。相比之下,现实生活的本来面目则平淡不少,能否将这样的故事讲得动人,更加考验着文艺工作者的创作功力。《装台》的获赞,既是因为原著小说为影视化改编提供了扎实的基础,也离不开电视剧主创的精雕细琢。
真正触动人心的现实主义文艺创作,要回到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中寻找灵感,真正接地气的作品也一定会得到观众的喜爱。至于那类屏蔽大众生活的“悬浮剧”,或许也会获得不错的市场流量、收视率,但离观众的现实生活太远,也不可能真正走进观众的心里去。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王广燕
编辑:金力维
流程编辑 吴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网站地图

GMT+2, 2024-5-30 18:47 , Processed in 0.053162 second(s), 16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