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346|回复: 0

[科技新闻] 顶级PE、头部产业资本纷纷加码,科技创业者迎来“最好时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7-23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i黑马
2021年,机构都在投什么行业?虽然年度进程刚刚过半,但“硬科技”行业或可以提前锁定年度“最火”赛道。
近日高瓴领投从微软拆分出来一年的小冰公司,仅仅是A轮早期融资,这家人工智能平台估值就已经超过10 亿美金。

互联网公司美团近期也“跨界”,联合旗下产业基金美团龙珠出手1.7亿投资了一家名为爱芯科技的半导体公司。字节跳动则投了多家“机器人”公司。腾讯更是被爆出要“针对特定领域”,高薪招聘大量芯片人才。

“硬科技”人才、创业公司,俨然成为当下最稀缺的资产之一。
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的报告,2021年上半年第一季度,我国人工智能、医疗健康、半导体及集成电路投资热度最高,且A轮及A轮前投资出现回升,科技创新的活力不断释放。
芯片、自动驾驶、智能硬件、人工智能、AI医药等大热的细分“硬科技”赛道,成为当下大机构们的“必争之地”。同时,腾讯、美团等互联网产业资本近几年也在一直悄然加码科技布局。
这些,都让科技创业者们迎来了“最好时光”。
顶级PE争相“拥抱”硬科技
高瓴资本今年6月底在代销渠道发起募集一只规模1亿元的科技产业赛道专项基金,并在路演中表达了对“硬科技”的坚定看好,他们称:科技产业进入“历史性的投资窗口”。

2020年的最火投资赛道如果说还是在线教育、社区团购等互联网+行业,进入2021年,风口已经发生了巨变。

清科研究报告统计,今年一季度,在早期类投资活动中,IT、生物技术及医疗健康、半导体及电子设备投融资案例数量最多,这三个行业也是整体投融资最活跃的细分赛道,涉及金额分别达到579、415、302亿元。半导体及电子设备行业投融资金额更是同比增长了292.7%,生物技术及医疗健康行业投融资金额紧随其后,也同比增长了102.5%。
“华为断供”事件后,中国半导体芯片市场出现一轮投资热。2018-2020年,中国半导体领域披露投资事件1150起,披露投资金额约2680亿元人民币。其中,2020年半导体行业披露投资金额1637亿元,是2019年的3.7倍。



高瓴被认为是投资风口转向的典型代表机构。2020年8月,高瓴领投了壁仞高达20亿的Pre-B轮,被认为是“进场的重要信号”。2021年初,他们高调对外公布了一组数字:一年投资超过200个项目里,技术驱动型公司占到78%,其中硬科技投资超过80起。
今年5月,高瓴创始人张磊在一次采访中提到,看到了科技范式变化带来的巨大的机遇,包括基础设施软件、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生命科学、免疫基因、精准治疗,还有新材料,环境科学,碳中和,先进制造等等,可以说是整个科学创新,科技创新的新物种的大爆发。

有统计,短短一年的时间,高瓴已经在芯片半导体领域进行全面的投资布局,且都是领投。

他们投资了芯耀辉、芯华章,地平线、天科合达、星思半导体、壁仞科技以及星云智联等芯片产业链上游的IP、EDA设计企业,还投资了通用型芯片企业,以及地平线等车载等应用类芯片企业。

一直与高瓴不分伯仲的红杉中国同样在加大追赶“硬科技”的步伐。

今年1月份,红杉领投了研发5nm服务器GPU芯片的沐曦集成电路数亿元Pre-A轮融资;2月份,红杉和高瓴等机构一起投资了成立刚刚半年的芯片IP企业芯耀辉天使轮及Pre-A轮融资;3月份,红杉再度领投了新型智能计算芯片企业“后摩智能”的天使轮融资;6月底,获红杉资本和深创投加持的存储芯片厂商芯天下公告拟登陆A股。

红杉中国投资合伙人吴茗年初曾表示,过去十多年间,红杉在芯片产业链做了系统布局,“幸运的是,我们又赶上了国内芯片产业发展的黄金时代。”

从投资机构看,有高瓴、红杉、深创投、IDG、五源、高榕等国内知名股权投资机构都在纷纷加码硬科技投资。

整体看来,“硬科技”覆盖半导体、光电芯片、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商业航天、新能源等行业,与资源型、规模型企业不同,这类硬科技企业往往具备极高的技术壁垒,并且直系事关人民生活与社会发展进步的重大科技难题。

腾讯等互联网资本布局未来

不同于传统的股权投资机构,腾讯、百度、阿里等互联网产业资本对“硬科技”的布局更早,且他们多是用“自建+投资”两条腿走路,这两年也在明显加速。

自建前沿基础科学研究院,中国互联网企业是走在了前面的。

腾讯招聘芯片人才的新闻之前,较早入场的是阿里巴巴。AI芯片研究一直是达摩院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2018年阿里收购了中天微,并将芯片研究业务整合到一起,注册了“平头哥”公司,目前已经陆续推出了含光系列多款芯片自用产品

腾讯的AI LAB人工智能研究室比阿里达摩院的成立还早上一年,AI医学影像产品“觅影”是其代表作之一。今年,腾讯Robotics X实验室还多次发布机器人、机器狗的研究进展。

百度也是与阿里同年,在2017年开始布局芯片。2018年自研的首款云端AI芯片百度昆仑芯片面世。今年3月份,百度官宣其昆仑芯片业务完成了独立融资,投后估值约130亿元人民币。

在互联网企业里,腾讯通过投资布局“硬科技”的思路则是更早明确的。

其最典型的投资案例要数投资芯片设计企业燧原科技。2018年以后,腾讯连续4轮投资燧原科技,帮助这家初创公司实现了从“0-1”的冷启动。2019年12月,燧原科技发布了首款面向云端数据中心的AI训练芯片“邃思”及加速卡“云燧T10”。

2020年下半年以来,腾讯还投资了微芯感知、华曦达科技等芯片企业,以及硅基智能、高仙机器人、云迹科技、丰疆智能、普渡科技等智能硬件企业。

不仅是芯片和智能硬件,医疗+科技领域也是腾讯重点投资的“硬科技”行业。有媒体统计,腾讯这两年投资了人工智能医疗公司体素科技VoxelCloud,肿瘤一站式管理公司量子健康,智能制药企业晶泰科技,新一代血糖医疗机械商微泰医疗,医疗大数据企业思派网络,医疗人工智能公司森亿智能,生物基因药企业和元生物,医疗云企业医渡科技,医药行业SaaS服务提供商太美医疗等科技企业。

同时,腾讯还在加大数字服务、IT服务、企业安全等To B赛道的投资,今年以来,他们参与了元象思维、香侬科技、悬镜安全等34家企业服务行业科技公司的投资,其中B轮以前的早期投资占比超过60%。

根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自2020年初至今,腾讯投资了超过百家科技企业,涉及云服务、人工智能、大数据、集成电路、医疗健康、自动驾驶、金融科技、区块链、生物技术和制药、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且多以早期投资为主。

据报道,腾讯在2020年对初创企业的投资超过了阿里巴巴,达到163家。不包括传统的金融类股权投资机构,目前腾讯已经成为了中国科技类初创企业最大的投资人。

目前我国在芯片等高科技领域还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一段差距,想要实现这些核心技术的自主化,除了砸钱,更重要的是支持真正掌握高精尖技术的科技人才在实业中的应用创新。

因此,各类资本长期支持科技创业者意义重大。最近这一波的“硬科技”的投资热、创业热也不同于以往。

一位PE机构投资经理表示,“在人工智能、芯片设计、医疗科技这些新兴科技行业中,现在国内的科技创业公司做的也都是全球最好的、最高端的技术,这也是顶级资本争相想要投进来的重要基础,这波硬科技投资不是投概念,是投的实打实的高科技。”

在政策层面,不仅有基础研究重点项目的顶层规划,国家级大产业基金的带头效应也十分显著。今年4月16日证监会还对科创板《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作出修订,进一步完善“硬科技”的界定标准。多项制度的完善一定程度上也带动了整个科技行业投资环境的持续改善。

近年来国际形势发生变化,中国经济依然保持强劲发展势头。科技人才的回流加速,为这一波中国硬核科技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源头动力,再加上资本的助力,中国科技公司的实力将迎来一波飞跃式发展。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网站地图

GMT+2, 2024-6-3 08:10 , Processed in 0.056619 second(s), 16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