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258|回复: 0

[关税] 高中历史热点抢分——关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2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w1.jpg

一、中国古代关税制度
1.起源与发展
西周时期:出现关税雏形,主要针对国内商品流通和边境贸易。

唐宋:关税以"市舶司"为管理机构,对海外贸易征收实物或货币税。例如,唐朝在广州设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并征收"舶脚"(船舶税)。

明清时期:朝贡贸易主导。关税税率较低主要目的是维持"天朝上国"的政治象征,而非经济收益。
闭关锁国政策:限制民间贸易,仅保留广州"十三行"作为官方贸易窗口,关税收入依赖朝贡使团的"贡品"折价。
2.特点与影响
政治优先:关税服务于中央集权和朝贡体系,缺乏经济调控功能。税率波动:税率常因皇帝"怀柔远人"的政策调整,如对朝贡商船免税。
财政依赖弱:关税在国家财政中占比低,主要收入来自田赋。

二、近代中国关税自主权的丧失与抗争
1.鸦片战争与协定关税
《南京条约》(1842年):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税款,均宜秉公议定则例”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实际税率被压至“值百抽五”(5%),远低于战前水平。
《望厦条约》(1844年):明确中国修改税则需与美国“议允”,进一步剥夺自主订税权。

《天津条约》(1858年):列强控制中国海关行政权,英国人赫德长期担任总税务司,关税收入用于支付赔款。

2.关税主权丧失的影响

经济崩溃:低关税导致洋货倾销,本土手工业破产,如棉纺织业受英国机织布冲击。

财政危机:关税收入被列强掌控,清政府被迫举借外债,加深半殖民地化。

民族觉醒:关税问题成为近代民族主义运动的焦点,如1925年“五卅运动”提出“关税自主”口号。

3.关税自主运动

1928年改订新约:国民政府与美、英等国签订新约,承认中国关税自主,但实际税率仍受限制(如不得超过1925年北京关税会议拟定的税率)。海关管理权部分收回,但外籍高级职员仍占主导。

局限性:未能彻底废除不平等条约,关税保护民族工业的作用有限

三、新中国的关税政策演变

1.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8年)

主权恢复:1951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确立保护关税政策,对进口工业品征收高税率(如汽车关税达100%),限制奢侈品进口。

财政功能:关税收入占财政比重低,主要用于支持重工业建设。

2.改革开放时期(1978-2001年)

市场化改革:
1985年《进出口关税条例》实施,简化税则,引入从价税。1992 年自主降税,关税总水平从43.2%降至2001年的15.3%,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
区域优惠:对经济特区、外资企业实施关税减免,吸引外资。

3.加入WTO后(2001年至今)
履行承诺:2010年关税总水平降至9.8%,汽车、农产品等领域大幅降税融入全球产业链。
结构优化:从“高税率、窄税基”转向“低税率、宽税基”,2018年对药品、日用消费品等实施零关税,满足民生需求。
战略调整:通过暂定税率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如降低芯片制造设备关税,促进产业升级。

四、世界史中的关税与贸易体系
1.重商主义与保护关税(16-18世纪)
政策:欧洲国家(如英国)通过高关税限制进口、鼓励出口,积累贵金属。
影响:推动殖民扩张,有利于资本原始积累,但阻碍全球贸易发展。

2.自由贸易与关税改革(19世纪)
英国:1846年废除《谷物法》,降低农产品关税,引领自由贸易潮流美国:19世纪末通过《麦金莱关税法》保护本土工业,推动工业化。

3.大萧条与贸易战(20世纪30年代)
《斯姆特﹣霍利关税法》(1930年):美国将进口关税提高至历史峰值,引发全球贸易萎缩(世界贸易额下降66%),加剧经济危机。

教训:贸易保护主义损人不利己,促使战后国际合作。

4.全球化与多边贸易体制

关贸总协定(GATT,1947 年):通过多轮谈判(如肯尼迪回合、乌拉圭回合)削减关税,推动全球贸易增长。

世界贸易组织(WTO,1995年):取代GATT,规范非关税壁垒,中国于2001年加入。

五、关税的作用与历史启示

1.经济效应

保护本国产业:如新中国初期高关税保护重工业,美国 19 世纪保护制造业。

调节贸易平衡:逆差国通过提高关税减少进口,顺差国通过低关税促进出口。

启示:关税政策需根据国家发展阶段调整,无绝对优劣。

▍免责申明: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本微信公众号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8-2 17:01 , Processed in 0.109353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