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247|回复: 0

智慧教研新篇,AI赋能成长——白山市实验小学探索AI教研新路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2 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w1.jpg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

w2.jpg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白山市实验小学以“智能赋能、精准育人”为目标,在党总支书记张莉娜的统筹引领下,将AI技术深度融入教学教研,让“AI教研员”从“创新设想”变为“课堂常态”,书写出一曲技术与教育双向奔赴的成长乐章。

一、书记领航

AI教研员“落地生根”

       教育的创新,离不开“掌舵人”的远见与担当。白山市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张莉娜敏锐捕捉到AI技术对教研的变革潜力,亲自牵头开启“AI教研赋能计划”。书记通过协调沟通,成功引入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研发的AI教研员评价系统,为学校装上“智能教研引擎”。率先在数学、语文、英语学科开展AI教研员应用试点,为全校教研转型锚定方向。

       “AI教研员是教师的‘数据助手’,让教学改进更有‘据’可依。”书记在多次教研会议上强调技术赋能的核心价值,推动教师从“经验驱动”向“数据+经验”双轨驱动转变。

二、教研深耕

数据赋能,集体研讨

       当AI教研员这套先进的系统走进白山市实验小学,一场关于教学提升的变革悄然发生。教师们集体备课时,“AI教研员”的加入,如同一束光,照亮了备课之路。它依据百余套标准和近万条语料库,通过语音识别技术,详细记录课堂上师生的每一次互动。教师们会根据“AI教研员”提供的教学质量评估报告展开讨论。这份报告涵盖教学目标达成度、课堂互动有效性等多方面,像一位细致入微的观察家,指出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教师们围绕这些建议,结合自身教学风格和学生特点,共同探讨如何优化教学方案,提升课堂质量。“AI教研员”还为教师们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素材和创新的教学思路。

       自从引入“AI教研员”,白山市实验小学教师们的集体备课从传统的经验交流,转变为基于数据和科学分析的深度研讨。教师们的教学视野更加开阔,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教学质量也在稳步提升,真正实现了从“经验教学”到“数据驱动教学”的跨越 。

w3.jpg

       评课不再依赖“感性印象”,而是以AI教研员生成的“教学环节时间分配表”“师生互动热力图”为依据。教学领导结合数据指出:“某节课‘讲授时间占比70%,学生实践仅20%’,建议增加‘问题驱动式探究’环节。”数据支撑下的评课,让教师清晰看到课堂结构的优化空间。

w4.jpg

w5.jpg

       各年组定期开展“AI教研工作坊”,教师们带着“数据故事”分享实践经验:很多年组通过对比多轮报告,发现“小组合作任务清晰度”与“学生发言积极性”呈正相关,总结出“任务分层+限时表达”的互动策略;英语组依据“知识点重复讲解时长”数据,优化了“新旧知识衔接”的教学设计,让课堂节奏更紧凑。

w6.jpg

w7.jpg

三、常态应用

AI相伴每节课

       在白山市实验小学的多样课堂中,AI教研员都化身“隐形助手”,用数据记录每一次教学互动。

w8.jpg

w9.jpg

w10.jpg

       AI教研员通过采集课堂音频,实时分析“教师讲授vs学生表达”时长、“提问类型(记忆型/思维型)”占比等指标,下课即生成包含10+维度的分析报告。教师几分钟后就能查看报告——如发现“某课时思维型提问仅占15%”,次日便增加“开放式问题”设计,引导学生深度思考。

        学校为青年教师建立“AI教研成长档案”,通过纵向对比多轮课堂报告,精准定位成长轨迹——从“知识点讲解逻辑不清晰”到“互动设计多样化”,每一次数据优化都对应着教学行为的改进。

        针对不同学情的班级,AI教研员的“学生参与度差异分析”成为教师分层施策的依据。如针对“学困生课堂发言率低”的班级,教师结合数据设计“先小组交流再全班分享”的环节,让更多学生在低压力环境中参与互动,数据显示该班级课堂发言率提升30%。

w11.jpg

w12.jpg

w13.jpg

四、教师心声

当AI成为“成长伙伴”

       “以前总觉得自己的课‘讲得挺顺’,但AI教研员的报告让我看到‘顺’背后的问题——比如我习惯按自己的节奏推进,却没注意到30%的学生在某个难点上‘卡壳’了。现在有了数据提醒,我能及时放慢脚步,多给学生留些消化时间。”——张老师

     “集体教研时,大家对着AI生成的‘互动频率表’讨论,再也不是‘模糊的感觉’,而是‘哪个环节互动少、为什么少’的具体分析。这种‘有数据撑腰’的研讨,让我觉得改进方向特别清晰。”——王老师

      “作为新手,我最怕课堂‘顾此失彼’。AI教研员帮我记录下‘关注学困生少’的细节,现在我特意设计了‘学困生学生优先发言’的机制,看着数据里‘全员参与度’一点点变高,特别有成就感。”—— 李老师

     张老师反思道:“AI教研员的报告让我意识到,教学设计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更要结合课堂实际反馈进行调整。今后,我会更加注重教学环节的紧凑性和有效性,在导入环节控制时长,聚焦重点;在小组合作前,明确任务分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w14.jpg

w15.jpg

w16.jpg

       未来,在张莉娜书记的带领下,白山市实验小学将继续深耕“AI+教研”模式,让智能技术不仅服务于本校教师成长,更辐射带动区域教育数字化转型,让每一次数据的跳动,都成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坚实足印。

w17.jpg

w18.jpg

来源:教导处
编辑:韦   前
初审:闫莉娜
复审:闫志坤
终审:张莉娜

w19.jpg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10-23 00:22 , Processed in 0.159186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