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91|回复: 0

[关税] 越南,关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11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最近,川普说跟越南达成了贸易协议,出来了有一段时间了,我研究了这个协议,觉得这个协议有问题,它有硬伤。很多东西看了之后觉得它行不通,不可能实现,有点莫名其妙,感觉就是谁一拍脑门瞎想出来的。当然,最近的宾夕法尼亚计划不错,宾夕法尼计划一看就是从理论上,从现实上出发,都能行得通做得到,当然也是对美国政治体制的一次考核。公知们总是说,美国的政治体制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这也是一个考验了,能不能自我修复,宾夕法尼亚计划是一个不错的计划,有时间的话我会来详细解读一下。我们来看越南这个协议,一看觉得不太行得通,我觉得川普单方面这么说,可能过两天越南对这个协议有个澄清,但现在过去一周了,越南也没有任何的澄清,估计就这样了,双方什么时候谈,什么时候签署正式协议我们不知道,但总会有一个仪式。我第一时间看到就觉得这个协议有问题,这只是川普单方面觉得这个协议有利,但站在越南的角度完全行不通。越南到美国的所有商品征收20%的关税,转运商品收40%。转运举个例子,中国的货物在越南转运收取40%关税。实际上,越南对美国是完完全全的开放市场,所有的美国商品卖到越南的话全部是零关税的。这一看很明显是川普想要的,并不是越南想要的,越南也没办法,被川普逼的。

w1.jpg

但我要说什么呢?这东西不知道越南或者美国的经济学家有没有看过这个协议,如果看过的话他们其实很明白这完全行不通,做不到。为什么?我们来说说理由。从理论上就行不通,最后是无法落地的。首先,越南非常依赖进口零部件,其中一个合作最深的国家就是中国,中国应该是越南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美国是排第二的。在这个基础之上,如果所有转运商品征收40%关税,那转运的概念是什么?是指整个商品在中国生产好之后整个运往越南,再从越南出口?还是说中国完成了商品的一部分,到了越南后再加工包装,组装?当然,如果直接成品运到越南再做转口贸易,越南也不同意,合着越南只挣了个运费,好歹让越南挣点组装的钱。实际上受牵连的东西非常多,我们先从越南20%的关税去看,先把中国抛开,光越南20%的关税就非常难行得通,为什么呢?因为川普这一次的关税政策基本上应该就10%,其它都是障眼法,真正核心的就10%,欧洲、日本、印度、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最后都会是10%,但有例外,加拿大和墨西哥。这是两个非常特殊的国家,它们不能够和其它任何国家搁在一起说,加拿大、美国、墨西哥是有北美自贸协议的,北美自贸协议是2018年川普签署的,因此我认为加拿大和墨西哥最后很有可能要回归到北美自贸协议的,如果回归到北美自贸协议,加拿大和墨西哥可能连10%的关税都没有,这没办法,其它国家羡慕不来,这两个国家属于美国的颈软,一个是美国的第五十一个州,一个是第五十二个州。相比之下,如果越南20%关税的话肯定和加拿大和墨西哥无法竞争,但算了,从地理位置上看就没有竞争优势。但和印度、日本、澳大利亚、欧洲这些国家比也导致了越南无法竞争,光关税就比它们多了10%。

有些声音认为没关系,越南货币贬值10%就行。但要明白一点,货币贬值实际上就是出口补贴。举个例子,假如美国对一个国家加征关税,那个国家货币贬值了,实际上就是那个国家的政府在补贴,但这个补贴不光是政府拿出钱来补贴,实际上是在牺牲老百姓的利益在补贴国外。所以,越南如果和其它国家相差10%关税的话,它的货币就必须要贬值10%,其实是在牺牲本国老百姓的利益,时间短还行,时间长了会出问题。像我们现在发展起来之后还能老靠货币贬值来补贴美国么?自己都接受不了,前些年穷,没办法。越南现在就有点像改革开放初期或者中期的我们,没办法。但是有一点,越南通过货币贬值10%和其它的发达经济体竞争还行,但是和印度怎么竞争?印度的货币也不值钱,到最后连印度都竞争不过了,那越南怎么办?还有一点就是转运,我特别看了一下,转运并没有强调一定要是中国,意味着所有的转运都要收取40%。这里就有个问题了,如果说主要零部件从中国进口,在中国组装,美国不能接受要收40%关税的话,那如果主要零部件是从日本进口的,在越南组装行不行?这就有问题了。越南自身到底有多少品牌是完完全全自己掌控的?其实越南就像改革开放初期的我们,很多品牌都是外国进来的,要不就中国,要不就日本,都是在给别人组装,卖别人产品,贴别人的牌子在卖,就是个代工厂,越南卖的商品到底有多少商品要收40%关税,因此,这根本行不通。

w2.jpg

我们再来看美国商务部长路特尼克补充解释,他说:“转运是指其它国家的原料或组件,经由越南制成的产品出口到美国。”这包含的产品可太多了,现在越南生产的大部分产品的核心部件要不就来自中国,要不就来自日本。并且,大家都有疑问,任何从越南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如果含有中国成分,都会被收40%关税吗?如何定义中国成分?还有就是这东西不是从中国来的,但如果是中资企业在越南工厂生产的产品这个算不算中国成分?举个例子,华为,美国在制裁华为,不让华为手机到美国去卖,如果在越南行不行?华为在越南设厂,所有的零部件,所有的原材料都在越南找,在越南生产,跟中国一点关系没有,就是挂华为的牌子,这能到美国来卖么?好像也不行。也就说这东西不可能行得通,任何从中国来的东西加工了不行,组装了不行,中国的品牌也不行,只要和中国沾边的什么都不行,要这么定义的话越南的所有产品都不行。知道为什么吗?越南的电都是和中国买的,生产的这些产品消耗的电力都是从中国买的,等于所有的东西都是和中国有关系,那你越南就别干了,你懂么?这不现实!说白了,所谓的转运的40%,只能够说说而已,实施的时候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比如说一些中国贴牌的产品,或者在中国做好了的,从越南走,这些不行,剩下的就不太管了,查太严了根本行不通。

但问题是这东西一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到最后等于就是在纵容贪污腐败,各种贪污腐败成型,各种虚假瞒报,这40%有跟没有都一样,这东西就只能这么说,说完之后就搁这了,就好像一个国家,说谁喘口气收100块钱一样,这立法机构本来就不应该通过的,通过了之后这法律也只能在那搁着,要不然就打起来了,最后只能形同虚设。还有关键的一点,川普最后和中国谈,关税是多少?这个实际上是最核心的。目前从我个人的分析来看中美谈得还不错,一些芯片方面的,软件方面的,包括乙烷,飞机发动机等产品都全部恢复了对华出口。当然,现在中国用稀土作为筹码,美国也没辙。福特的CEO最近接受采访,他承认有一些工厂已经停工超过三个月了,由于中国牵制稀土,导致他汽车里的一些关键磁铁都没有。现在美国基本上有点要和中国妥协的意思了,有很多东西说之前制裁中国不给的,现在都给了。基于此,我认为最后的对华关税也不会太夸张,而且上一次4月份川普拉着中国打关税战,大家互相往上加,最后实际上关税加到50%之后,双方的贸易就接近于暂停了。我认为中美谈到最后的话关税不会超过50%,要不就没意义了。川普到最后也明白这一点,关税是不可能没完没了往上加的,加到一定程度后,等于沃尔玛,亚马逊都空了,那就成断链了,稀土也没了,川普也接受不了,他也没法过。

w3.jpg

基于此,我判断中美关税不可能超过50%左右,最多到40%,40%是什么概念?中国转运到越南才40%,中国自己出也才40%。但中美可能40%么?我看够呛,有稀土这张牌在手里拿着,也不会到40%。如果川普最后对华收40%,中国也对川普收40%,川普受得了么?那不就又打起来了么?所以我觉得中国的关税最后很有可能在10%到30%左右,当然,这是从逻辑上分析,我觉得不可能超过30%,最多到30%,甚至可能低于30%。如果越南最后是20%的话,很有可能中国也是20%,这又回到了川普的第一任期,就川普第一任期那20%的关税留下来了,就完了。这就出巨大问题了,为什么?因为川普第一任期对中国收了20%左右关税,每个商品不一样,就他平均下来20%左右,那时候对越南没有关税。导致了18年19年之后,大量的中国低端制造业开始往越南转移,因为有20%关税利差,如果最后越南和中国都是20%的话,那越南就结束了。当然,最搞笑的情况就是中国和欧洲一样10%,越南20%,那越南就不需要再和美国做生意了,越南生产的产品先搁到中国,从中国转运到美国得了,越南就歇菜得了,没有意义了。一些不懂的人看了觉得,哇,川普大获全胜了,简直是川普梦想的一个协议,懂的人看了就知道这东西根本就行不通,谈这个协议的人完全不懂国际贸易,完全不懂宏观经济学。全球贸易研究机构新锐基金的贸易政策主管说,川普现在要求亚洲各国重新定义整个供应链,川普他不明白,他认为这样做了他挣钱了,但他不明白里面的底层逻辑是什么,如果川普这样做之后整个供应链和供应结构都不一样了,整个结构要全部改变才行。不是说一定做不到,做到至少需要几十年时间,而且对越南来说代价异常的巨大。因为有时候执政的人并不真的懂经济,不真的明白,但只要运行了一两年之后,慢慢结果出来,他们就会明白越南不如完完全全整合进中国的供应链得了,完全跟着中国混就行了,这个反而对越南更有利。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8-3 17:01 , Processed in 0.114059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