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214|回复: 0

[一带一路] 2025一带一路丝路传骑|此程终点,亦是人生新途的起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12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w1.jpg

w2.jpg

当乌鲁木齐的灯火点亮归途,为期十二天的“一带一路”丝路传骑画上了句号。车轮碾过嘉峪关的雄浑、玉门的苍茫、敦煌的风沙、巴里坤的澄澈、江布拉克的金浪,最终抵达天山脚下。

这并非仅仅是地理坐标的跨越,更是五百颗年轻心灵在风沙与烈日中共同谱写的一曲成长壮歌。

w3.jpg

w4.jpg

w5.jpg

w6.jpg

w7.jpg

w8.jpg

w9.jpg

w10.jpg

w11.jpg

w12.jpg

w13.jpg

w14.jpg

w15.jpg

踏碎逆风,心向远峰

左右滑动查回顾广碧少年的限定夏日

车轮吻过丝路,脊背长出山峦

致我们被风沙磨亮的青春

w16.jpg

完成典礼的灯光下,那个出发时背着沉重背囊的自己,已隔了一路风沙。

车轮的回响会渐远,但这段路赋予的力量:在渺小中认清方向、在挑战中读懂坚持、在互助中体悟联结、在辽阔中收获成长——已然在生命里发芽。

w17.jpg

李立校长致辞

w18.jpg

家长代表许凡先生发言

w19.jpg

陈静主任发言

w20.jpg

教师代表陈颖琪发言

w21.jpg

教师代表闫叶加发言

w22.jpg

教师代表Michael Parker发言

w23.jpg

w24.jpg

w25.jpg

w26.jpg

w27.jpg

学生代表IB队陈海桐、AL高中一队李彦希、AL高中二队钟乐儿、美高队胡紫妍发言

01

挑战:直面渺小,方显勇毅



w29.jpg

丝路骑行,首先是一场与自然的对话,一场对自身极限的叩问。

风的挑战:逆风如同无形的巨手,死死拽住车把,让每一米前进都变成与力量的拔河。玉门至瓜州80公里的逆风,敦煌肆虐的沙尘暴,让少年们真切体会到人在天地间的渺小。正如陈颖琪老师所言:“那时才懂,人在自然里多像粒沙,一阵风就能吹乱方向。”

路的考验:连绵的上坡榨干双腿,灼热的阳光炙烤意志,阿克塞沙漠公园那十几公里的陡坡与干燥,让喉咙冒火,双腿麻木。每一次蹬踏,都是对“放弃”诱惑的抵抗。

身的磨砺:南方学子初遇西北的干燥与温差,发烧、腹泻、流鼻血、晒伤、摔跤……身体的种种不适,成为旅途额外的考验。

w30.jpg

w31.jpg

w32.jpg

02

感悟:勇气非天生,淬炼于微时



w34.jpg

“勇者不惧”是主题,但勇气并非凭空而生。它诞生于:

同伴的背影:当酸痛的双腿在坡前颤抖,抬头望见前方队友汗湿却依然坚定的背影,便有了“再挪一步”的力量。是玉门逆风中,朋友交替冲到前方“挡风”的默契,让李彦希明白“骑行里藏着最实在的联结”。

无声的支撑:老师们深夜查房的脚步、反复勘察路线的身影、补给点那杯恰好温热的水;导游姐姐时刻的关怀;蓝天救援队叔叔在终点前的呐喊“加油,马上到了!”;领队老师竖起的大拇指和那句“慢慢骑,你已经很棒了!”。这些细节里的温柔,是穿越风尘最坚实的铠甲。

陌生的善意:巴里坤村民质朴却真挚的“加油”欢呼,江布拉克“小孩哥”踏着麦浪送来的西瓜,会车司机竖起的大拇指。这些素昧平生的暖流,冲刷掉疲惫,让世界从课本铅字变成了活生生的温度。

内心的回响:在阿克塞麻木的双腿前,在敦煌呼啸的风沙中,在每一个“想上爱心大巴”的瞬间,是心底那个声音在呐喊:“这样的经历能有几次?现在放弃,怕会成为终生的遗憾!”,“千万不要停下来,一旦停下来就非常难再启动!”。对于钟乐儿来说,正是这“再试一次”的瞬间选择,铸就了无悔的记忆。

w35.jpg

w36.jpg

w37.jpg

03

成长:在风雨中站成风景



w39.jpg

这场征途,早已超越了骑行本身,成为刻进生命的印记:

读懂坚持的真谛:它不是在顺境中的一往无前,而是在“想放弃”的瞬间,依然“多蹬一圈脚踏板”。正如外教Michael Parker所说:“当力量与意志仿佛耗尽,行动本身便是答案——JUST KEEP PEDALING。”也正如胡紫妍在敦煌风沙中的领悟:“骑行的意义从不是征服风雨,而是学会在风雨中,把背影站成风景。”

体悟联结的珍贵:骑行本是孤勇的挑战,却因“相扶相持”成了最温暖的奔赴。从“孤独修行”到发现“最实在的联结”,少年们深刻理解:成长,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冲锋,而是一群人的同行。认清渺小,反而能更踏实地踩下每一步,并因同伴的存在而闪耀。

收获生命的辽阔: 油菜花田的金色潮汐、祁连山脉的刺破苍穹、戈壁滩的岁月刻痕、沙漠里揉碎的驼铃、巴里坤湖撞入眼帘的震撼……车轮碾过的风景,是笔墨难以描摹的生命教育。它让少年们跳出“教室的四方窗”,发现十五六岁的夏天可以如此敞亮,世界可以如此鲜活。

磨砺坚韧的品格: 风沙磨亮的不仅是车辙,更是心志。日后若遇学业的陡坡、生活的逆风,请想起敦煌风沙里不曾低下的头颅。正如陈海桐所分享的信念:“What doesn’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er.”80公里、满身疲惫无法击溃信心,只会让少年们更加期待下一次征程。

w40.jpg

w41.jpg

w42.jpg

04

感恩:前行的力量源泉



w44.jpg

归途回望,满怀感恩:

感恩学校搭建如此宝贵的成长平台,留下无法复制的“限定夏天”。

感恩默默付出的所有工作人员、带队老师、导游、蓝天救援队,是你们无微不至的守护,铺就了安全的征途。

感恩远道而来或在家守望的父母,“放你去闯,等你回家”的信任,是少年们翱翔的底气。

感恩并肩同行的每一位伙伴,分享的汗水、泪水、半条扭扭棒冰、晚霞下的悄悄话,是青春最耀眼的勋章。

最后,感恩那个咬牙坚持、不曾放弃的自己吧。

w45.jpg

w46.jpg

w47.jpg

w48.jpg

结语:车轮不息,行者无疆



带着戈壁的风沙、天山的阳光、同伴的体温与内心的回响,少年们将继续前行。愿这份被风沙磨亮的坚韧,化作日后翻越人生陡坡的魄力;愿这份风雨同舟的温暖,成为照亮彼此前路的灯火。车轮丈量过的丝路,终将延伸为少年们心中那条通往更广阔天地的征途。

车轮不息,行者无疆。此程终点,亦是人生新途的起点。

w50.jpg









碧桂学子说

名师说

家长说

w51.jpg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8-2 17:01 , Processed in 0.270686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