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209|回复: 0

[关税] 关税“悖论”:真的越加越通缩?(民生宏观林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12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w1.jpg

二季度以来,最令市场感到诧异的莫过于关税(至少10%)落地之后,美国通胀数据却持续地不及预期了。4月以来特朗普大范围对等关税引发市场巨震,但通胀数据却“稳如泰山”,CPI连续两个月不及预期,难道关税真的对通胀没有影响吗?甚至说美国可以直接跳过关税带来的“滞胀风险”直接进入衰退通缩和政策宽松的象限?

我们认为,通胀预期至少目前还没有完全“下桌”,短期的数据可能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跨越大洋的航程叠加美国海关的“慢条斯理”(最高45天的结算缓冲),让4月打响的关税战的真实影响大幅延后;更关键的是,这次美国企业对关税有充分的心理准备,24Q4-25Q1囤积的廉价库存,像一块厚实的“安全垫”默默撑住了4-5月的物价,但这块垫子,眼看就可能要在夏季的炎热中逐渐“融化”了。

w2.jpg

我们是这么理解这场迟迟未到的涨价潮:

首先,由于存在运输时间、海关征收规则的影响,导致了美国关税征收带来的成本上升存在时滞。根据白宫声明,全面的对等关税于4月初开始,而4月9日前已经从港口启动运输的货物享受对等税率豁免,只有4月9日后从各国起运的货物才面临大范围的税率上调。

我们简单算一笔时间账,从亚洲到北美的海运平均运输时间为15至30天;而从欧洲到北美的运输时间为10至20天。这意味着4月9日后从各国出发的船舶最快将于4月下旬开始陆续抵达美国港口。

而根据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BP)关税征收规则,一般情况下关税应在货物到港放行后10个工作日内缴纳,但CBP为简化流程,提供了“定期月结单”(PMS)这一便捷功能,可将多笔关税合并处理,并在次月的第15个工作日统一缴纳,这也就为进口商提供了最多约45天的缓冲时间,而目前通过PMS缴纳的关税约在70%左右,占主要部分。

w3.jpg

因此,4月下旬抵达美国的绝大部分货物会在5月21日(5月第15个工作日)进行集中缴纳税款。而5月以后到达的货物则将在6月23日集中缴纳。这就产生了两个问题:一方面,从价格上,由于PMS的影响,关税集中缴纳的整体时间滞后,税率大规模反映在进口商的成本端上要到5月下旬,进口商从而根据成本端的上升幅度签订新的涨价合同,向零售端的传导需要时间,因此5月通胀难以完全反映税率上涨;另一方面,4月9日以来美国到港货物明显减少,5月港口吞吐量骤降低,这也导致了关税影响的商品占比在下降。

w4.jpg

其次,而更重要的问题在于,前期抢进口带来的低价库存还没有被消化完。出于对关税的担忧,企业集中抢进口带来1-3月库存飙升,这些库存享受着对等关税前相对廉价的成本(没有关税且美元币值高企)。我们认为至少截止至5月,这批低价库存仍是当前消费的主力军,进而阻碍了通胀的上行,而我们预计这些廉价库存预计将在7月前消耗完毕。

w5.jpg

由于库存的数据公布较为滞后,无论是官方库存数据还是零售商中报均发布较晚,对我们研判的验证产生了较大干扰。从最新4月数据来看,虽然实际库存已经边际转负,但提供的信息仍然有限。因此,我们只能大致对后续库存的变化进行估计:

对于库存的变化方向,我们认为短期内仍以下行为主。前期库存的高增主要来自于抢进口,而4-5月进口明显回落至去年末的水平,随着进口需求的减弱,库存也缺乏向上支撑;另一方面,从与实际库存较为相关的制造业PMI库存分项和非农中的仓储运输就业的表现来看,近期均持续走弱,也一定程度上暗示了当前库存正在加快消耗。

w6.jpg

那么,抢进口带来的透支库存何时消耗殆尽?我们预计就在本月,也就是这个时候供应链再次补库就面临美元贬值和关税的双重涨价冲击了。

一方面,我们通过估计1-3月美国进口超出趋势的部分来估算当前累积的超额进口需求。参考美国当前的PCE,累积的超额进口预计能支撑2.7个月左右的消费支出(超额进口/(月PCE*PCE中进口比重)),大概在6-7月消耗完毕;

另一方面,结合美国制造和贸易商的库销比情况来看,当前三大库存商库销比均在1-2之间,部分行业超过2个月以上,例如批发环节的金属矿物、五金水暖,机械设备,零售环节的汽车等(但这其中部分产品原本库存没补上,比如汽车和金属),这也意味着美国库存最晚也将在2-3个月左右迎来一轮更新。

w7.jpg

从港口高频数据也可以观察到类似迹象。根据洛杉矶港口的吞吐量以及中国到美国的集装箱数量来看,4月以来两者均持续下降,反映了对等关税征收以来的进口需求走弱,但自6月初这一现象开始逆转,港口数据逆季节性上行,并在7月初达到高峰。这或许意味着前期抢进口带来的库存已经“捉襟见肘”,企业需要开始加大进口补充库存。

w8.jpg

综上,6-7月或将是美国抢进口库存消耗殆尽,进行阶段性补库的开始,这些新增库存将完全适用于10%的关税税率。我们预计,关税对CPI的影响也将在6-7月左右开始逐步体现,三季度将是通胀上行的重要窗口期。

最后,微观企业行为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佐证。当前美国企业的涨价压力越来越大,根据纽约联储的调查,占比最多的企业表示将在关税成本上涨后的1-3个月(对应7月内)提高价格,并且将以较高的比例将成本转移给消费者。

w9.jpg

美国零售商的涨价诉求也越来越多。尤其以美国零售巨头沃尔玛的带头发声最引人瞩目,沃尔玛财务主管透露,由于关税影响,相关涨价计划将在5月底至6月逐步实施,甚至一度引发特朗普攻击。此外,玩具制造商美泰,时装品牌拉夫劳伦,运动品牌Nike、Adidas,汽车厂商沃尔沃等大牌知名企业也均在5月以来透露或宣布涨价计划。

在关税压力下,企业利润端的下行压力不断放大,不得不向消费者转移价格压力,我们预计将在即将到来的二季度报看到更多的证据。“不是不报,时候未到”,随着关税政策的持续影响,美国消费者或许即将迎来一轮无法避免的涨价潮。

w10.jpg
风险提示:美国经贸政策大幅变动;关税扩散超预期,导致全球经济超预期放缓、市场调整幅度加大。研究报告信息证券研究报告:关税“悖论”:真的越加越通缩?
对外发布时间:2025年7月12日报告撰写:
林彦 SAC编号 S0100525030001;
邵翔 SAC编号 S0100524080007;武朔 SAC编号 S0100125070003

相关阅读:
跳出关税看谈判:“7月9日”还重要吗?

关税大限将至,市场需不需要担心?(民生宏观林彦)

以退为进?美国贸易谈判追踪分析框架(民生宏观邵翔)

注定不对等:对等关税分析指南(民生宏观邵翔)

w11.jpg

林彦

民生证券研究院

宏观首席分析师

武汉大学金融工程硕士,发表有 SCI、EI 收录论文,五年宏观研究经验,三年买方投资经验。曾任职于天风证券研究所和弘尚资产(红杉资本在中国的证券资产管理平台)量化投研部。2022/2023年Wind金牌分析师、上证报最佳分析师,2023年新浪金麒麟分析师,2022年入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团队核心成员),2023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第5)。

w12.jpg

邵翔

民生证券研究院

宏观资深分析师

清华大学金融学硕士,六年宏观分析经验,曾任职于东吴证券研究所、兴业银行,主要负责海外宏观和大类资产配置。2022年Wind宏观分析第一名。

w13.jpg

武朔  宏观助理分析师

复旦大学经济学学士、金融学硕士,曾就职于东吴证券研究所,专注于海外基本面和资产研究。

分析师承诺
本报告署名分析师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并登记为注册分析师,基于认真审慎的工作态度、专业严谨的研究方法与分析逻辑得出研究结论,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并对本报告的内容和观点负责。本报告清晰准确地反映了研究人员的研究观点,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影响,研究人员不曾因、不因、也将不会因本报告中的具体推荐意见或观点而直接或间接收到任何形式的补偿。投资者适当性说明《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本账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民生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民生证券研究院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民生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本账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本账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本账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免责声明

本报告仅供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客户使用。

本报告是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但本公司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预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且预测方法及结果存在一定程度局限性。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刊载的意见、预测不一致的报告,但本公司没有义务和责任及时更新本报告所涉及的内容并通知客户。

本报告所载的全部内容只提供给客户做参考之用,并不构成对客户的投资建议,并非作为买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邀请或保证。客户不应单纯依靠本报告所载的内容而取代个人的独立判断。本公司也不对因客户使用本报告而导致的任何可能的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公司未确保本报告充分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本公司建议客户应考虑本报告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以及(若有必要)咨询独立投资顾问。

本公司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可参与、投资或持有本报告涉及的证券或参与本报告所提及的公司的金融交易,亦可向有关公司提供或获取服务。本公司的一位或多位董事、高级职员或/和员工可能担任本报告所提及的公司的董事。

本公司及公司员工在当地法律允许的条件下可以向本报告涉及的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包括投资银行业务以及顾问、咨询业务在内的服务或业务支持。本公司可能与本报告涉及的公司之间存在业务关系,并无需事先或在获得业务关系后通知客户。

若本公司以外的金融机构发送本报告,则由该金融机构独自为此发送行为负责。该机构的客户应联系该机构以交易本报告提及的证券或要求获悉更详细的信息。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8-2 16:16 , Processed in 0.143021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