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254|回复: 0

[关税] 税收法案、移民司法战及关税动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13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2025年7月7日-7月11日NPR Politics要闻回顾

w1.jpg

本周目录

  7月7日  税收与支出法案如何影响美国人的钱包

  拓展:为什么认为“大而美法案”利好有钱人?

  7月8日  税收与支出法案隐含的变相堕胎禁令

  7月9日  美国司法部就移民问题起诉马里兰州所有法官

  拓展:Paul Clement是谁?

  7月10日  Trump对俄乌战争的态度正在改变

  拓展:2025年制裁俄罗斯法案

  7月11日  Trump新关税+最高法院批准裁员

w2.jpg

2025.7.7

How President Trump's tax & spending law will affect Americans' wallets

  围绕Trump总统签署的税收与支出法案展开讨论,分析了其对美国民众钱包、经济及政治的影响。法案延长了2017年的个人税收减免并新增临时减免,但多数人实得收入变化不大,且减税红利多流向富人,低收入者因福利削减可能处境更糟;法案对经济刺激有限,还会增加联邦债务推高利率,同时结合Trump可能实施的关税政策,可能抵消民众的税收节省,整体在政治上对共和党选民基础的助力不明显,且存在潜在的政治反弹风险。

  Trump于2025年7月4日签署了“One Big Beautiful Bill”(简称“大而美法案”),为何被普遍认为“利好富人”?

① 为什么说它利好富人?

  永久延续2017年减税:此次法案将特朗普2017年减税(TCJA)中的个人及企业税率永久化,而非暂时延续。这对高收入者和大公司好处最大——如同《卫报》指出:“最大的减税将最终流向最富有的美国人,他们每年可节省数十万美元” 。

  聚焦高收入群体的减税份额:国会预算办公室(CBO)与多家智库估算,10年内法案将使预算赤字增加约$2.8–4.6 万亿(因永久减税)。《纽约客》与El País报道,法案中为最富1%提供$9750亿减税,10年内$4.46万亿减税中,有超过70%将流向最高收入阶层。

  税收结构调整——尤其“财富传承”受益人群:遗产税永久豁免提升至个人$1500万、夫妻$3000万,这对超高净值家庭巨大利好。“合格小企业股票豁免”——允许富裕风险投资者将$1000万收益免税,75%流向富人手中。

  SALT扣除(State and Local Tax Deduction)上限提升只对高收入有意义:州和地方税(SALT)扣除上限由$1万变为$4万,仍仅对年收入高于$50万家庭有显著益处。

② 分析说法背后的量化证据

w3.jpg

③ 为什么评价是“利好富人”?

  减税与支出削减“搭配”:法案在减税的同时,大规模削减医疗补助、食品援助、学生贷款等社会支出,富人拿到实实在在的税收优惠,穷人却因福利减少反被“倒补” 。

  结构设计上倾斜:多项政策设计(遗产税豁免、SALT上限、投资者免税等)主要服务的是净资产特别高人群,普通家庭收益远不如富豪阶层明显 。

  政策永久性 vs 暂时性:高收入者将享有永久性减税,而小费等劳工福利仅暂时,2028年可能到期 。

结论

  实质上,法案是一次“Robin Hood in reverse”(倒行逆施):通过把公共财政向上层集中,让富人永久性减税,普通人得益有限,而低收入群体则因福利削减甚至收入减少。

  多家机构(CBO、财政部、智库、媒体)一致认定:70%以上的减税流向高收入者,而低收入者中有相当比例出现税负上升或收入下降 。

  总而言之,人们称这项2025年减税法案“利好富人”是有坚实依据的:政策结构有明确倾斜、量化分析显示分配不均,且政策设计多为富人谋福利。

详细总结

(1)法案核心内容

  延长2017年Trump政府时期的个人税收减免,避免相关税收减免在年底到期导致的增税;新增针对小费、加班费等的临时税收减免。

  包含对医疗补助和食品券等安全网计划的削减。

(2)对不同收入群体的影响

  约60%的减税红利流向收入前20%的高收入人群,中等收入家庭获益较少。

  年收入低于约5.5万美元的人群可能因安全网计划削减的影响超过税收节省而处境更糟。

(3)经济影响

  对经济刺激作用有限,虽有企业可即时注销投资等激励措施,但整体难以带来大幅经济增长。

  会显著增加联邦债务,可能推高利率,对住房等领域及经济增长造成拖累。

(4)与竞选承诺的关联

  兑现了部分承诺,如为小费工作者提供临时税收减免、对加班费减税,以及为65岁及以上退休人员提供额外标准扣除(但并非豁免社会保障福利税,且该扣除随收入增加而逐步取消)。

(5)政治层面

  法案未解决选民关心的重大问题,对Trump新组建的选民联盟帮助不大。

  安全网计划削减等内容使法案不受欢迎,且将痛苦部分推迟到下次选举后,可能延迟政治影响。

  若社会保障福利税相关情况引发误解,可能导致政治反弹;选民对赤字关注度低,民主党需努力解释赤字与民众困境的关联。

(6)与关税的关系

  Trump政府的关税政策可能抵消甚至超过民众从该税收法案中获得的节省,因关税会推高进口商品价格。



2025.7.8

Inside Trump's tax and spending law: Medicaid cuts & a 'backdoor abortion ban'

  围绕Trump签署的税收与支出法案中涉及医疗和社会福利的内容展开讨论,重点分析了对Medicaid、Planned Parenthood和SNAP(食品券)的影响,以及两党的政治反应。法案通过增加工作要求和文书负担削减Medicaid,可能导致大量低收入者和残疾人失去保险,且过往州实验显示其存在行政混乱和成本超支问题;限制计划生育协会(Planned Parenthood)获取Medicaid资金,威胁其基础医疗服务;调整SNAP工作要求(扩大适用年龄、修改豁免条件),可能影响更多低收入家庭。同时,民主党以法案对农村医院和民众的负面影响攻击共和党,共和党则强调减税等福利辩护,而法案能否减少“浪费、欺诈和滥用”存疑。

详细总结

(1)Medicaid的变化及影响

  核心调整:通过增加工作和文书要求削减近1万亿美元支出,多数州要求受益人每月工作或志愿服务80小时并频繁证明,否则将被踢出计划。

  过往州实验结果:阿肯色州(Arkansas)存在通知困难、受益人缺乏电脑知识或网络难以获得导致难以合规;佐治亚州(Georgia)成本远超预期,行政支出高于医疗投入。

  广泛影响:可能导致大量低收入者、残疾人失去保险;农村医院依赖的州联邦合作资金被削减(2028年生效),威胁其财务可行性,影响所有需就近就医的人(包括私保用户)。

(2)对Planned Parenthood的限制

  条款内容:禁止州向“提供堕胎且联邦资金超80万美元的非营利组织”支付Medicaid费用(未直接提“Planned Parenthood”,但针对性明显)。

  实际影响:Planned Parenthood虽以堕胎服务知名,但也提供癌症筛查、避孕等基础医疗,该条款可能导致其无法接收Medicaid资金,威胁200家诊所运营,间接限制合法堕胎地区的服务可及性。

  现状:Planned Parenthood已获临时禁令,条款暂缓生效两周。

(3)SNAP(食品券)的调整

  核心变化:扩大工作要求适用范围(从54岁以下扩展至64岁以下),修改豁免条件(如阿拉斯加州(Alaska)因 childcare 困难,将“子女年龄豁免”从“幼儿”改为“14岁及以上”)。

  争议点:Alaska的特例可能削弱共和党“减少浪费”的目标,变相鼓励其他州放松文书审核,与“精简程序”初衷矛盾。

(4)政治层面的动态

  民主党策略:针对摇摆选区共和党人,通过广告攻击法案对农村医院和Medicaid受益人的负面影响,聚焦“削减福利伤害民众”。

  共和党辩护:强调法案中“小费、加班费免税”等福利,试图向支持者解释法案益处,淡化Medicaid削减的争议。

  背景关联:Trump曾承诺不削减Medicaid,现以“减少浪费、欺诈、滥用”为理由辩护,但国会预算办公室(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 CBO)指出,削减主要源于1200万人失去保险,而非减少浪费。



2025.7.9

The Justice Department sues all the federal judges in Maryland

  围绕美国司法部起诉马里兰州(Maryland)所有联邦法官这一罕见事件展开讨论。事件源于马里兰州首席法官5月发布的命令:对移民提交的人身保护令申请(挑战驱逐合法性)实施48小时冻结,以便法官审查案件,此命令因Kilmar Abrego Garcia被误驱逐至萨尔瓦多(El Salvador)引发。司法部认为该命令侵犯行政部门在移民和国家安全方面的核心权力,违反国会对地区法院权限的限制,而法官群体则聘请前联邦副总检察长(the solicitor general)辩护。这一事件反映了Trump政府对司法机构的一贯批评态度,其倾向于强化行政权力,案件可能上诉至最高法院,引发对三权分立及政府形式的担忧。

详细总结

(1)事件背景与起因

  核心触发点:2025年5月,Maryland联邦地区法院首席法官发布命令,要求对所有移民提交的人身保护令申请(挑战驱逐合法性)实施48小时冻结,以便法官审查案件事实和法律依据。

  直接诱因:此前Maryland居民Kilmar Abrego Garcia因行政错误被驱逐至萨尔瓦多,引发关于正当法律程序的争议,法官们希望通过48小时冻结避免类似错误。

(2)司法部起诉的理由

  认为Maryland法官的命令侵犯行政部门在移民和国家安全领域的核心权力,违反《移民与国籍法》第242条(Section 242 of the Immigration and Nationality Act)——国会已将移民行政命令的上诉权移交巡回法院,地区法院无权干预。

  指出48小时冻结本应是“特殊情况”(extraordinary),但Maryland法院将其变为“自动程序”(automatic),超出权限。

(3)事件的特殊性与过往案例

  罕见性:司法部通常为法官辩护,此次却起诉整个Maryland联邦法官群体及法院书记员,法官们需自行聘请律师(前小布什政府副总检察长Paul Clement)。

Paul Clement是谁?

w6.jpg

图 Paul Clement

  Paul Clement 是美国政界备受尊敬的保守派律师,曾任美国 solicitor general(总诉讼代表)。他在最高法院积累了丰富经验,是共和党阵营中的法律“明星”,以其出众的上诉辩护能力和对司法传统的坚定捍卫闻名。过去几年,他多次代表政府在宪法案件中胜诉,包括限制行政规制和放宽纽约枪支限制等重要判例 (AP News)。

  在Trump签署针对 WilmerHale (一家总部位于华盛顿特区的顶级“Big Law”律所)的行政命令后,该律所迅速聘请 Clement 出战马前。他代表 WilmerHale 挑战行政命令,认为案件关乎第一修正案保障的言论自由与司法独立。Clement 表示,此案“至关重要”,因其直接关系到对抗政府打压、维护法律制度的核心价值 。

  Clement 的介入意义重大:他既是保守派的法律代表,也敢于站出来捍卫“不受政府报复的律师职业自由”。他的出场为 WilmerHale 注入权威与信心,同时代表越来越多法律界人士对政府越权行为的警惕。氏之选,也反映出在特朗普政府时期,“守法又保守”的律师选择主动出征、坚守司法独立的重要潮流 。

  本次Paul Clement受聘代表来自马里兰州的 15 名联邦法官,对抗美国司法部在特朗普政府时期发起的一项诉讼。此诉讼指控法官发布的命令——允许递交新的 habeas 申请者在两天内暂停驱逐——侵害行政权,是一种“司法越权”。这种情况下,通常由司法部为法官辩护,然而这次 DOJ 自己反诉法官,使案件格外罕见。

  Clement 将携手律师 Erin Murphy 出庭,为这些法官提供辩护。他不仅具有代表保守派案件在最高法院多次发声的资历,还曾为Trump政府部分议程辩护,但近年来也多次为反对Trump政府政策的人士提供法律支持,如为 WilmerHale 律所挑战行政命令辩护等。

  该案具有开创性:DOJ 反对联邦法官体现了司法与行政的深度冲突,也警示司法独立可能面临的压力。已知案件编号为 “United States v. Russell, No. 25‑cv‑02029”,由弗吉尼亚西区法官 Thomas Cullen 管辖,以避免地方利益偏见(Reuters)。Clement 的出场不仅强化了该案的法律实力,也凸显出在面对政府干预司法时,“保守派也能站出来捍卫法官独立”的价值共识。

资料来源:

①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5-03-29/big-law-s-big-lawyer-to-fight-trump-is-a-conservative-superstar

②https://www.reuters.com/legal/government/conservative-litigator-paul-clement-defend-maryland-federal-judges-doj-case-2025-07-03/

  过往类似案例:1995年司法部曾起诉Rhode Island法院,因该法院要求司法部向律师发传票前需额外步骤,与本次均涉及行政与司法权限冲突,但本次规模和针对性更突出。

(4)Trump政府对司法的态度

  Trump长期批评司法机构,认为“非民选法官”干预行政,仅认可自己任命的最高法院法官,曾无视最高法院支持的TikTok相关法律。

  倾向于强化行政权力,认为其应凌驾于立法和司法之上,此次起诉是其“削弱司法制约”态度的延续。

(5)司法界与潜在影响

  司法界担忧:当前针对法官的暴力威胁上升,且存在要求弹劾履职法官的呼声,此次起诉加剧司法与行政的紧张关系。

  案件走向:由弗吉尼亚州(Virginia)法官Thomas Cullen(Trump任命)审理,8月中旬听证,可能上诉至最高法院;最高法院在移民和国家安全问题上通常尊重行政部门,政府或占优。

  核心争议:事件引发对“三权分立”的拷问——是否会走向“行政集权、不受制约”的政府形式,司法部门能否有效制衡行政。



2025.7.10

Trump's views on Russia-Ukraine war are shifting

  围绕Trump政府对俄乌战争的态度及美国角色展开讨论,指出当前俄乌战场俄军虽缓慢推进但占据优势,频繁袭击乌克兰民用目标以打击士气,而乌克兰武器补给面临不确定性。Trump对俄乌的态度摇摆不定,虽近期对普京批评增多,但未采取实质行动,其政府对乌支持模糊;国会两党对制裁俄罗斯、提供更多防空武器等存在较强共识,却缺乏新的武器援助计划。此外,Trump在俄乌问题上的立场与其中东政策类似,均低估冲突复杂性,其支持者内部对此存在分歧,未来美国对乌援助及俄乌战局走向仍存诸多疑问。

详细总结

(1)俄乌战争现状

  战场态势:俄军占据优势但推进缓慢、代价高昂,通过发射大量无人机和导弹袭击乌克兰民用目标(如基辅),试图削弱民众士气,乌克兰民众常需在地下室或地铁躲避夜间袭击;前线战线长达数百英里,乌克兰虽坚守但武器补给存疑。

  乌克兰困境:依赖外部武器支持,虽自主研发无人机成效显著,但关键装备(如防空系统)仍需美国导弹,且欧洲援助难以完全替代美国支持。

(2)美国对乌政策与Trump态度

  政策现状:Biden政府去年批准的援助即将耗尽,五角大楼曾暂停部分对乌武器供应(称需全球审查),Trump虽否认“暂停”,但未明确后续计划,政策缺乏清晰度。

  Trump态度变化:长期倾向Putin、贬低Zelensky(称其为“独裁者”,归咎其引发战争),近期对Putin批评增多(称其“对待人类方式不当”),与Zelensky通话获对方肯定,但未承诺具体行动;Putin则通过升级空袭测试Trump,认为其政府对俄态度软弱。

(3)国会的角色与支持情况

  共识与分歧:国会两党对乌支持较强,超过80名参议员支持 Lindsey Graham 提出的制裁法案(针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含中、印),但Trump尚未承诺支持;目前无推动新武器援助计划的动向。

《2025年制裁俄罗斯法案(Sanctioning Russia Act of 2025)》,主要内容如下:

① 对俄罗斯及其能源客户实施惩罚性关税

  对美国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天然气、铀、石化产品等能源商品征收500%的高额关税。

  对仍在进口俄罗斯能源的国家(如中国、印度)出口到美国的产品,同样征收500%关税,以此惩罚其支持俄罗斯战争经济的行为。

② 加大对俄制裁力度

  制裁对象包括:俄罗斯高级官员、军方成员、寡头等;

  重要金融机构,如俄罗斯央行、储蓄银行(Sberbank)、天然气工业银行(Gazprombank);

  禁止与上述个人和机构进行任何交易,并冻结其在美资产。

③ 金融与贸易限制

  禁止美国金融机构处理俄罗斯主权债务及其证券;

  禁止美国向俄罗斯出口能源产品;

  禁止对俄罗斯能源行业进行投资。

④ 触发机制与总统豁免权

  若出现以下任一情况,将触发制裁:

  俄罗斯拒绝与乌克兰展开和平谈判;

  违反任何已达成的和平协议;

  再次发动军事进攻。

  总统可行使180天豁免权,最多两次,但须接受国会60票以上的否决权。

⑤ 战略考量与国际协调

  该法案目的在于切断俄罗斯的战争资金来源,特别是针对其最大能源买家——中国与印度,两国合计占俄罗斯能源出口约70%。此举也被视为对中国就台海问题的一种威慑信号。该法案已获得部分欧洲盟国与乌克兰的支持与协调。

📌 简要总结

  《2025年制裁俄罗斯法案》通过极具惩罚性的500%关税以及广泛的金融与个人制裁,旨在迫使俄罗斯停止侵略行为,并敦促其参与和平谈判。法案也针对仍购买俄油的国家(如中印)施压,强调“次级制裁”逻辑,体现出美国在地缘政治中的强硬立场与战略联动。

  局限:制裁对俄罗斯经济的影响是长期的,难以快速改变其行为;乌克兰急需的防空系统等关键装备仍依赖美国。

(4) Trump的认知与支持者态度

  认知特点:低估俄乌冲突的历史复杂性(如世代创伤、深层矛盾),将其简化为“可快速解决的争端”,与其中东政策(如承诺快速结束巴以冲突)类似,缺乏地缘战略理解。

  支持者分歧:MAGA 基本盘存在孤立主义(isolationist trend)倾向(如 Tucker Carlson、史蒂夫·班农主张不介入),部分人认可Putin的“文化保守立场”(cultural conservative stands),但整体上支持者会跟随Trump立场,不会公开反对。

(5)未来观察重点

  俄军空袭规模能否持续,夏季前线战况变化;

  美国是否推出新的对乌武器援助计划,Trump是否支持国会制裁法案;

  Trump对乌克兰主权及俄乌关系的核心立场是否明确。



2025.7.11

Trump announces new tariffs and gets Supreme Court's OK on layoff plans

  Trump政府近期多项政策动态展开讨论,包括最高法院允许其继续推进联邦工作人员裁员计划(国务院已裁员1300人,其他机构仍有诉讼)、重启并升级关税政策(税率20%-50%,8月1日生效,涉及铜等关键商品)、Trump持续批评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因利率问题),以及Musk计划组建新政党(面临 ballot 规则严苛、缺乏政策共识等挑战)。

详细总结

(1)联邦工作人员(workforce)裁员计划与最高法院裁决

  裁决内容:最高法院通过紧急程序(emergency docket),暂停了联邦下级法院(lower court)对Trump裁员计划的禁令,允许政府继续推进20多个联邦机构的重组和裁员(此前下级法院认为Trump的行政令及后续备忘录可能违法,需国会授权)。法院未判定计划本身合法性,仅暂时解除执行障碍。

  当前进展:国务院已宣布裁员1300人(含数百名外交官员);其他机构中,退伍军人事务部因自然减员(提前退休、延迟辞职)取消大规模裁员,但卫生与公众服务部、教育部等仍面临诉讼阻碍。

  局限性:仅针对特定案件,其他机构的诉讼仍在进行,未来裁员计划仍可能面临法律挑战。

  最高法院的“紧急程序”(emergency docket,又称“shadow docket”)和行政权的裁员自由。

① 什么是“紧急程序”?

  Emergency docket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处理紧急申请(如暂缓执行、临时禁止令、暂时性冻结判决等)的一种非正式、快速机制。其特点:无需举行口头辩论;无需正式意见书解释,通常只发布简短命令;多用于临时中止下级法院裁决,为案件进一步审理赢得时间。

  这类程序常用于:阻止或推迟下级法院实施裁决;暂停或允许新法律/行政命令的执行;在大选、移民、公共卫生等政策敏感领域迅速介入。

② 最高法院为何能“暂停”下级法院命令?

  根据美国法律体系:联邦最高法院拥有对联邦下级法院判决的最终审查权;《美国宪法》第三条授权最高法院解释联邦法律与宪法争议;《美国法典》第28卷(Judiciary and Judicial Procedure),§1651(a),赋予最高法院在必要时发出“writs”(如暂缓执行令)的权力。

  因此,当下级法院(如地区法院、巡回法院)作出裁定后,若有一方(如联邦政府)申请“stay”(暂缓令),最高法院可通过emergency docket迅速介入。

③ 裁员权的行政法依据

  总统或联邦政府裁员计划的法律基础包括:

  - 单位制行政理论(unitary executive theory):认为总统拥有对行政部门的广泛控制权,包括人事任免;

  - 《联邦公务员制度改革法》(Civil Service Reform Act)对裁员和政府重组提供了程序性保障,但总体上仍给予行政分支较大裁量权;

  - 若行政裁员涉及国家安全、财政预算、机构重组等,“合理裁量”原则通常被法庭采纳支持政府。

总结

  宪法第3条赋予最高法院对下级法院命令的审查权;最高法院可通过“紧急docket”程序快速暂停执行命令,确保高院有时间决定是否正式受理案件;行政权本身在裁员方面拥有广泛自由裁量权,尤其在涉及国家治理或预算控制时,法院往往采取尊重态度。

(2)Trump政府的关税政策

  新政策内容:Trump向多国发送信函,宣布20%-50%的关税(如巴西50%),计划8月1日生效,涉及钢铁、铝、铜等关键商品。

  历史背景:4月“解放日”曾宣布对百余个国家加征高关税,因市场反应负面暂停90天(降至10%),但期间仅达成1.5项协议,最终重启并升级关税。

  潜在影响:铜关税或冲击美国产业(美国依赖铜进口,用于电池等领域);经济学家和华尔街普遍反对,认为关税推高成本、扰乱供应链。

(3)Trump对美联储及鲍威尔的批评

  核心原因:Trump认为美联储主席Jerome Powell 维持高利率,推高政府债务利息成本,增加民众借贷难度(购房、购车等),且不满Powell 的“严肃风格”。

  美联储职责:负责最大化就业和抑制通胀,当前就业数据稳健,降息或加剧通胀,Powell 任期不足一年,Trump盟友呼吁其辞职。

(4)Elon Musk计划组建新政党

  面临挑战:美国选票(ballot)规则日益严苛,第三方政党难以获得参选资格;缺乏明确政策平台(Musk认为80%选民为中间派,但实际选民投票倾向党派化);历史上第三方政党因政策分歧难以凝聚支持。

  可行性:Musk虽财力雄厚,但需应对结构障碍和选民分化,目前尚未提交正式文件,前景存疑。

相关链接

① Ballot Access Laws(选票准入法)

  这是最直接的法律基础,指的是各州制定的关于候选人或政党获得选票资格的法律规定,而非联邦统一制度。其主要特征如下:

  - 高门槛签名要求:各州对独立候选人或新政党设定不同数量的选民签名要求(有时高达选民总数的5%)。有些州还规定这些签名必须分布在多个选区,增加操作复杂度。

  - 严格的截止日期:签名提交时间早(有的比两党初选还早);容错率低,一旦某些签名无效,整个申请可能作废。自由党或绿党无法自动“再上 ballot”,大党往往因得票率高而自动获得下一次参选资格;第三方必须次次“从零开始”重新收集签名。

  - 法律依据:这些规定的法律基础在于各州宪法与《州选举法典》(State Election Codes),如《加州选举法》(California Election Code)等。

② 法院对 ballot access 的合宪性判断

  联邦最高法院虽然曾裁定过部分极端限制无效,但总体倾向于尊重各州设置选票门槛的“合理性”:

  Anderson v. Celebrezze (1983):确认了独立候选人在总统选举中的权利;

  Burdick v. Takushi (1992):确立了“平衡测试”标准(合理限制选票准入是允许的,只要不显失公平);

  Williams v. Rhodes (1968):极端限制(如需第三方党派比主流党派多10倍签名)被判违宪。

  这些案例构成了 ballot access 的宪法框架:在第一修正案(结社自由)与第十四修正案(平等保护)之间寻找平衡。

③ 缺乏政策平台与党派极化:法律并不限制,但结构性偏好导致壁垒

  这部分不是直接的“法律条文”,但有深层制度性法律基础:

  - “赢者通吃”选举制度(First-Past-the-Post):源自州法律和联邦选举制度;导致选民不愿“浪费选票”支持第三方,强化两党主导格局。

  - 无全国性选举平台义务:法律不要求政党必须有详尽平台,但缺乏清晰主张常使第三方难以形成稳定支持。

  - 缺乏媒体公平曝光义务:法律并不强制主流媒体给予第三方等量关注;Presidential Debate Commission 也不要求纳入所有候选人,通常只邀请支持率超过15%的。

END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8-2 17:18 , Processed in 0.133043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