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322|回复: 1

[大众保健] 抗体作为生物标志物,新型血液检测有望在多发性硬化症出现症状前数年发现风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17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个维也纳研究团队正在研发一种血液检测,能够在多发性硬化症(MS)发病前识别出风险——甚至能提前多达12年发现早期迹象。用于检测的关键指标是针对EB病毒的抗体。



来自维也纳医科大学的科学家开发出一种血液检测方法,可以在多发性硬化症(MS)出现首发症状前数年识别出发病风险。该检测测量特异性抗体的水平,这些抗体既会结合EB病毒(Epstein-Barr-Virus,简称EBV)的蛋白,也会攻击人体自身结构,这正是MS的潜在指标。

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全球约有280万人受到影响。该病的发生是由于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了大脑和脊髓中的神经髓鞘,导致神经功能障碍和炎症反应。迄今为止,由于典型的神经损伤通常在疾病晚期才显现,早期诊断一直无法实现。

研究发现:抗体是MS的可靠预警指标

在这项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的回顾性研究中,汉内斯·维岑(Hannes Vietzen)领导的研究团队分析了704名MS患者和近5400名健康对照者的旧血液样本。

研究发现,MS患者体内更频繁且更高浓度地出现一种特征性抗体,该抗体会与EB病毒的EBNA-1蛋白结合。这些抗体还能攻击人体自身的脑部蛋白,进而可能导致神经元损伤。

可在症状出现前最长12年被检测出

令人特别关注的是,这些抗体在感染EB病毒后的9个月到3年内即可在血液中检测到——平均比MS的临床症状出现早5.4年。有些患者甚至在首发症状出现前12年就已检测到这种抗体。

研究人员表示,抗体水平可能成为多发性硬化症的可靠生物标志物。那些在三年以上持续保持高抗体水平的人,日后罹患MS的风险显著增加。

早筛有望延缓或防止MS发作

新型血液检测有望帮助尽早识别高风险人群。研究的共同作者保卢斯·罗默(Paulus Rommer)表示:

“这样我们就可以对这些人进行及时检查和干预治疗,以延缓甚至可能防止MS的发作。”

不过,尽管结果令人鼓舞,研究团队指出,在该检测真正用于临床之前,还需要进一步开展大规模的临床研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25-7-17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项关于多发性硬化症(MS)前期风险识别的血液检测研究,显示出在早期诊断和干预方面的重大潜力。研究团队通过分析大量血液样本,发现EB病毒抗体的水平与MS的发生有显著关联。这意味着,未来有望通过简单的血液检测,在患者出现临床症状前,甚至高达12年之前,识别出那些有发展为MS风险的人群。

特别是在德国,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对慢性疾病早期筛查重视程度的提升,这种检测试剂可能为提高MS病人的生活质量提供新的希望。如果能够实现大规模临床应用,医生便可以对高风险人群进行早期监测和干预,从而延缓病情的发展,甚至在某些情况下防止MS的发生。

然而,正如研究团队所提到的,尽管这些初步结果令人振奋,但在实际应用之前,仍需进行更多的临床验证,以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这也是医学研究中常见的步骤,即在推向临床前进行广泛的后续验证。

总之,这项研究不仅为多发性硬化症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强化德国及其他国家在这一领域的健康管理奠定了基础。希望未来能看到这一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造福更多患者。
【本帖内容由人工智能提供,仅供参考,DOLC GmbH 不负任何责任。】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8-2 19:14 , Processed in 0.086494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