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67|回复: 0

AI狂欢后的残局:互联网经济如何重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19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写在前面

本文翻译自2025年7月14日AI is killing the web. Can anything save it? The rise of ChatGPT and its rivals is undermining the economic bargain of the internet.

w1.jpg

从去年年初起,马修·普林斯(他的公司 Cloudflare给20%的网站提供安全基础设施)开始接到大型媒体公司老板的电话。他们忧心忡忡地告诉普林斯,公司业务正在遭遇新的威胁。“哦,来自哪里的威胁,是朝鲜吗?” “不,来自人工智能。”

当时,这些高管们已经发现了端倪——人工智能正在改变人们浏览网络的方式。当用户向聊天机器人询问时,他们可以径直得到答案,而不像传统搜索引擎那样显示可以跟踪点击量的网站链接。结果,从新闻网站、在线论坛到维基百科等,内容发布者的流量都出现了惊人的下降。

借助AI搜索以后,内容网站流量直降

随着AI逐渐改变人们的浏览方式,它也在改变互联网的核心业务逻辑。长久以来,人们通过流量变现,从广告上获利;现在流量越来越低。发布内容的有关各方正在紧锣密鼓地尝试新的渠道,让AI公司支付信息费用。如果他们没收到,那么互联网可能和以前大不相同。

2022 年底,自从ChatGPT推出以来,人们开始习惯一种新的在线查找信息的方式。OpenAI 表示,目前大概有8亿人在用聊天机器人。ChatGPT 在 iPhone 应用商店中最受欢迎。随着人们将自己的问题交给AI来解答,苹果Safari浏览器的传统搜索量从 4 月份开始下降。预计OpenAI会很快推出自己的浏览器。

随着 OpenAI和其他新贵的崛起,在美国拥有90% 搜索市场份额的谷歌,在自己的搜索引擎中添加了AI 功能,以便与时俱进。去年开始在搜索结果前,利用AI生成概要,如今这些AI总结的概要已经无处不在了。今年 5 月,谷歌出了“AI模式”,算是类似搜索引擎的聊天机器人。目前,谷歌承诺,用户可以借助AI“让谷歌为君搜索”。

然而,另一边,人们不再访问那些收集信息的网站。按照Similarweb超1亿的网络流量统计,在截至6月的一年里,全球搜索流量下降了约 15%。尽管某些类别(例如业余爱好者的网站)表现良好,但其他网站受到了严重的打击(见图表)。受到波及最大的恰恰是那些回答搜索查询的网站。科学和教育类网站痛失 10% 的访问流量。参考类网站损失了 15%,而健康类网站则损失了 31%。

对于那些从事广告销售或者网络服务订阅的公司,流量降低意味着收入下降。Dotdash Meredith的负责人Neil Vogel表示,“我们和谷歌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积极的关系,不过AI的出现打破了这样的和谐。”这是家美国数字媒体公司,发布涵盖家居、食品、红酒等多个领域的在线文章和视频。三年前,网站从谷歌获得了超过 60% 的流量。现在跌到了30%。Vogel表示“他们窃取我们发布的内容,却和我们展开竞争。”谷歌坚称,自己对他人内容的使用公平公正。但据 Similarweb 估计,自从推出AI概要的功能,新闻相关的搜索,没有后续点击量的情况从56%上升到了69%。

Stack Overflow 的首席执行官 Prashanth Chandrasekar 说,“互联网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Stack Overflow 以程序员在线论坛闻名。“AI扼杀了大多数内容网站的流量。”随着访问者越来越少,Stack Overflow留言板上发布的问题也越来越少。同样由爱好者提供支持的维基百科警告说,AI生成的那些没有署名的摘要,让用户不用再去点击来源网站,同时却给搜索平台提供了流量。

w2.jpg

内容网站的对策

为了持续获得网站流量和业务营收,许多大型内容网站已经开始和AI 公司发起了谈判,涉及内容许可协议以及法律层面的威胁。按照新闻集团首席执行官罗伯特·汤姆森的说法是“拉拢和起诉”双管齐下。他旗下的公司拥有《华尔街日报》和《纽约邮报》等刊物,已经和OpenAI达成协议。而他旗下的两家子公司正在起诉另一个AI应答引擎 Perplexity。《纽约时报》在起诉 OpenAI 的同时,和亚马逊达成了协议。还有很多正在进行的谈判和诉讼。

然而,这样还是有局限性。首先,到目前为止,法官似乎有意站在人工智能公司一边。上个月,加州的两起独立版权案件对被告 Meta和Anthropic有利。这两起案件都认为,在他人内容上训练模型等同于合理使用。川普总统似乎也接受了硅谷的论点,即必须允许科技界继续开发未来的技术。他解雇了美国版权局局长,因为她认为在受版权保护的内容上训练AI不是合法的。

AI公司更倾向于付费购买持续更新的信息,而不是一次性买断训练数据。但到目前为止,并没达成什么令人印象深刻的交易。在线论坛 Reddit 已将其内容授权给谷歌,据报道价格是每年6000万美元。然而,由于搜索流量波动,该公司2 月份公布的用户增长低于预期,市值下跌了一半以上。(此后,用户增长有所回升,其股价也相应回弹了一些。)

然而,更大的问题是,互联网上数亿个域名中,绝大部分都是小公司,没法拉拢或起诉科技巨头。它们的内容对AI 公司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但每个网站都是可有可无的。即使他们可以联手发起集体谈判,反垄断法也会禁止这样做。有些网站或许可以阻止AI爬虫,但这样就完全搜索不到网站的内容了。

针对AI机器人的收费模式

软件公司在这方面可能有用。Cloudflare 会询问所有新客户,是否允许 AI公司的机器人抓取他们网站的内容,以及出于什么目的读取内容。Cloudflare 规模之大,或许更有可能实现内容网站的集体对抗,给予 AI公司一定的压力。目前公司正在测试一种按需付费的系统,将允许网站向机器人收取入场费。普林斯说,“我们必须制定道路规则”,他更希望实现用户可以免费获得内容,而机器人却要为此付出一大笔费用。

Tollbit 则提供了另一种选择,据说是机器人的付费墙。它允许内容网站向AI 爬虫收取不同的费率:例如,杂志对新刊登的内容收费比旧内容要高。在今年第一季度,Tollbit 为包括美联社和新闻周刊在内的 2000 家媒体处理了1500万起这样的业务。首席执行官 Toshit Panigrahi 指出,传统搜索引擎会鼓励大家发布相同的内容——例如,“超级碗什么时候开始”——而对访问收费则会鼓励发布独创的内容。比如,Tollbit 最高的爬行费率就出自一家当地的报纸。

ProRata 推出了另一种模式,这是一家由 Bill Gross领导的初创公司,他是上世纪90 年代在线广告靠点击付费的先驱。在那个时代,公司就给网站生存提供了盈利模式。他建议,和AI生成的答案一起投放的广告,所得的广告收入,应该根据网站内容对答案的贡献程度重新分配给网站。ProRata 拥有自己的引擎 Gist.ai,和包括《金融时报》和《大西洋月刊》在内的 500 多个合作伙伴分享广告收入。目前,这更像是一个典范,而不是对谷歌的威胁。Gross表示,他的主要目标是“展示一个公平的商业模式,让其他人最终可以效仿”。

网站商业模式转型

内容制作商也在重新思考他们的商业模式。Chandrasekar表示“互联网的未来并不全是流量,” 他开发了Stack Overflow 面向企业的订阅产品 Stack Internal。新闻出版商正在计划“Google zero”,使用时事通讯和应用程序来覆盖(不再通过搜索找到他们的)客户,并将内容转移到付费墙后面或是直播活动中。Dotdash Meredith 表示,尽管来自谷歌的推荐数量下降,但整体流量有所增加。事实证明,比起文本,AI更难对音频和视频内容做出总结归纳,无论在法律层面上,还是在技术层面上都很难。根据 Similarweb 的数据,到目前为止,答案引擎最常将搜索流量引流到油管网站。

互联网转型

不过,并非大家都觉得互联网正在衰落——相反,它正处于“一个疯狂扩张的时代”。由于AI让创建内容变得更加容易,网站的数量也在增加:谷歌的机器人报告称,互联网在过去两年中扩张了 45%。AI 搜索让人们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提出问题,例如,他们会拍下自己书架的照片,询问接下来该看什么书,这可能会增加流量。借助AI查询,或许比以往,会有更多的网站被“看到”,即便可能不是用人眼阅读的。答案引擎可以扫描数百页来回答一个问题,答案的来源更加多样化。

至于谷歌给其他网站引流的流量是不是比以前少了,公司表示,还没注意到点击量急剧下降,不过公司拒绝公开具体数字。除了AI之外,人们访问网站流量降低可能还有其他原因,比如他们正在看社交媒体或是在听播客。

先前,就有人预测过互联网的消亡—— 先是来自社交网络的影响,然后是来自应用程序的打击 ,但最终都没有成为现实。人工智能可能对互联网构成最大的威胁。如果互联网要以目前的方式继续生存,那么网站要找到新的商业模式。Gross说“毫无疑问,人们更喜欢AI搜索,为了让互联网生存,让内容创作者生存,AI搜索必须与创作者分享营收。”

往期好文推荐
关系决定未来,从乐高看品牌共生学车坛爱马仕,能否续写传奇?德国财政转向:节俭时代终结?广告业风云突变,AI成幕后推手关于蛋白质:大多数人并不缺,除非…
如果你喜欢今天的文章,

请给小编点亮右下角的“在看”

就可以和小编留言互动啦~

有兴趣看看小编过往的随笔,

可以关注公众号“浮云游子小星地”

本文外文原文,配图来自网络,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删除。

如需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谢谢!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8-2 15:49 , Processed in 0.112610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