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223|回复: 0

[关税] 日美关税协议达成:美元指数的“短暂喘息”与长期隐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23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w1.jpg

2025年7月,一则“日美关税协议达成”的消息引发全球金融市场震动。美国总统特朗普通过社交媒体宣布,将原定对日本征收的25%关税下调至15%,日本则承诺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并开放大米等农产品市场及汽车领域合作。这一协议被视为缓解贸易紧张局势的“临时解药”,但市场反应却耐人寻味:美元指数短暂反弹后,仍难掩长期疲软趋势。关税协议究竟是美元的“救命稻草”,还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本文将从短期市场情绪、长期经济基本面、政策不确定性及全球“去美元化”趋势四个维度,深度剖析这一协议对美元指数的复杂影响。
一、短期反弹:贸易局势缓和下的“情绪修复”

关税下调,市场风险偏好回升

2025年7月22日,日美关税协议消息一出,全球金融市场瞬间“松了口气”。此前,美国对日本加征关税的威胁如同一把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引发新一轮贸易战。协议达成后,关税税率从25%降至15%,虽未完全取消,但至少为市场争取了“喘息时间”。避险情绪降温,资金从日元、瑞郎等避险货币回流美元,推动美元指数在短期内反弹。
政策不确定性暂缓,美元信心修复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一向以“反复无常”著称,从对华加征关税到威胁对欧盟汽车征税,市场早已对“贸易战升级”习以为常。此次日美协议的达成,相当于在8月1日关税大限前按下“暂停键”,避免了极端情景的发生。市场对美元的信心在短期内得到修复,美元指数从96关口附近反弹至97.5附近。

然而,这种反弹更像是“情绪驱动”的短期波动,而非基本面支撑的长期趋势。正如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芦哲所言:“关税政策不确定性下降可能短暂提振美元,但长期仍受制于美债吸引力和经济基本面。”
二、长期疲软:美国经济“失速”与债务危机双重夹击

贸易逆差扩大,美元需求萎缩

关税政策本意是缩小美国贸易逆差,但现实却事与愿违。2025年一季度,美国贸易逆差飙升至4502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原因在于,关税推高了进口商品价格,抑制了国内消费需求;同时,全球贸易规模因贸易战而萎缩,美元作为国际结算货币的需求也随之下降。复旦大学教授陆前进指出:“贸易逆差扩大意味着美元外流加剧,长期来看,这将对美元指数形成压制。”
经济增长放缓,美元信用受损

更糟糕的是,美国经济正陷入“滞胀”困境。2025年一季度,美国GDP环比负增长0.5%,创下疫情以来最差表现。关税政策冲击供应链,导致企业成本上升、投资意愿下降;同时,物价因关税传导效应持续上涨,消费者购买力被削弱。经济“失速”风险上升,直接打击了市场对美元的信心。
债务危机逼近,“去美元化”加速

美国联邦债务已突破36万亿美元,财政赤字持续扩大。关税政策引发的“美元荒与美债抛售”循环,进一步削弱了美元的国际地位。全球央行加速减持美债,转而增持黄金和其他非美货币资产。星展银行高级经济师谢家曦警告:“若美国无法解决债务问题,美元指数可能进一步下探90关口。”

w2.jpg
三、政策两难:美联储降息与抗通胀的“走钢丝”

关税推高通胀,降息空间受限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仅未能缩小贸易逆差,反而成为推高国内通胀的“帮凶”。2025年上半年,美国CPI同比涨幅持续维持在3%以上,远超美联储2%的目标。若美联储为应对经济下行而降息,可能进一步加剧通胀压力,损害其“抗通胀”信用,引发美元抛售。
利差优势收窄,美元吸引力下降

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在年内降息61个基点,而欧央行仅降息25个基点。利差缩小将削弱美元对非美货币的吸引力,尤其是欧元和英镑。上海交通大学高级金融学院教授胡捷指出:“美元下行空间预计有限,但需警惕美股及债市调整对美元的拖累。”
四、全球“去美元化”: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

贸易结算多元化,美元地位动摇

近年来,全球“去美元化”趋势愈演愈烈。俄罗斯、伊朗等国已完全放弃美元结算;中国、巴西、阿根廷等新兴市场国家加速推进本币贸易结算;甚至欧盟也在探索建立独立于美元的支付系统。日美关税协议虽短期内缓解了贸易紧张,但无法改变全球贸易格局深刻调整的大趋势。
避险货币多元化,美元不再是唯一选择

在贸易战和地缘政治冲突频发的背景下,市场对避险资产的需求持续上升。然而,日元、瑞郎等传统避险货币的表现愈发强劲,显示出市场对美元的依赖度下降。例如,2025年4月11日,美元指数跌破100关口时,瑞郎汇率却创下10年来新高。
结语:美元的“黄昏”或许已至

日美关税协议的达成,不过是美元指数漫长下跌趋势中的一次“短暂喘息”。从短期看,贸易局势缓和可能推动美元反弹;但从长期看,美国经济基本面疲软、政策不确定性持续、全球“去美元化”加速,三大因素共同构成了压制美元的“三座大山”。

正如历史所昭示的,没有任何一种货币能够永远占据霸主地位。美元的崛起,得益于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和军事霸权;而美元的衰落,或许正是全球多极化趋势的必然结果。对于投资者而言,与其押注美元的“短期反弹”,不如提前布局黄金、非美货币等避险资产,以应对可能到来的货币体系变革。

美元的“黄昏”或许已至,而新的货币时代,正在悄然来临。
注意:如果您认为本号发布的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本号,本号将尽快予以删除。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8-2 22:16 , Processed in 0.129486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