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259|回复: 0

AI时代背景下舆情分析师的出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24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谈谈自己的一些浅显看法,若您觉得有不合理的地方,那是本人自身见识不足,望补充。

舆情分析师需要掌握的技能:

社会学、心理学、数据定性分析、简单编程(非必须)、基本文字功底、洞察力、行业分析以及基础的统计学知识。此职业的上限并不高。

舆情分析师的局限:

报告建议具有延迟性,无法用于突发事件的公关处理,但可以做其参考。能力竞争力不强,被AI替代的可能性较大。

舆情报告对企业的作用究竟有多大?

更多是作为企业的一种防御性措施,所谓“治未病”。或者在突发事件中可以作为公关的数据支持。

舆情监测平台的准确性如何?

各家舆论平台都把数据视为宝贵的资产,若企业舍得花钱,准确性会有提高,但是考虑到现有舆论平台皆有本公司的舆情监控,因此,在提供数据API时必然会有所保留。且由于各家设计的架构和算力不同,不同平台的差距可能会在纬度,数据,展现形式上有很大区别。

跟上个十年相比,舆情监测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

一是短视频兴起,舆论场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大批农村大龄网民涌入,他们淳朴的价值观被网络上煽动情绪的视频影响。网红快速累积财富的模式也不断刺激网民,短视频平台充满各层次的人群,羡慕,擦边,色情,憎恨,哀怨,回忆等等情绪持续困扰人心。人们的消遣和娱乐方式被技术重构。在此种背景下,往往以前某个很小的事件,就会被无限放大,人人充当网络里的正义使者,但事后反转接连发生。

二是杂质信息太多,人变得越来越不爱思考,加之制作视频成本降低,整个舆论场充斥大量虚假信息,于是,愈加迟钝的网民遇到不能分辨真假的视频,就容易被煽动情绪,制造对立。

结论就是,舆论场更加复杂,传播速度更快,传播中心多远化,传播范围更广,网民之间意见对立更加严重。

AI加快生产力的背景下,舆情分析师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

舆情分析所需的技能本就不难,依托于舆情监测平台,需要结合数据半人工半手动出具一份舆情报告,就可以达到客户的日常需求。对于企业而言,舆情监控更多是防御性措施,或配合公关部门在处理紧急事件的一种参考。而舆情监测平台早期陷于数据不全,算力有限,其有效输出并不太多。

而在AI的辅助下,舆情监控平台得到极大拓展。核心观点更明确,传播路径更清晰,输出的舆情报告几乎可直接使用。因此,企业可相应减少部分初级舆情人员,让有经验的员工配合AI更快响应客户诉求,更有针对性得处理危机。

在AI时代,舆情分析师该如何转型或提高?

每个舆情分析师都可以扪心自问,要解决得核心需求是什么?在输出报告和分析数据的功能皆被AI取代后,能留下来得竞争力又是什么?除了时空和各类人物画像分析完以后,还有什么可以真正帮客户解决他们的问题?

因此,可以多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知识,更好分辨人性中对信息的择取;可以自设课题研究某些热点事件的传播规律;可以转投数据分析,学习主流分析模型,提高自己定量分析的能力;可以关注政治学,经济学,高屋建瓴去分析当前社会思潮下人心变动;可以学习深度学习,进入NLP,利用业务更好理解算法的边界;可以用AI软件分析思路,对比自己的想法;Agent在舆情监测里是否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等等。

总之,企业需要一个有自驱力,多专业复合型人才。当然,对于这样的人才,企业也必须舍得花钱才能留住。愿各位看客皆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10-11 09:12 , Processed in 0.084377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