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207|回复: 0

[关税] 周度宏观洞察:关税落地倒计时!美财报季如何搅动市场变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26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市场行情跟踪

一、权益债券市场情况
w1.jpg
二、商品汇率市场情况本周商品走势
w2.jpg
本月商品走势
w3.jpg
汇率走势
w4.jpg

w5.jpg

w6.jpg

w7.jpg

宏观数据跟踪

一、 中国宏观经济

7月25日,财政部召开2025年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从数据来看,今年来财政收入下降,支出大幅增加,财政缺口不断增大,形势严峻。

根据财政部的数据,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5566亿元,同比下降0.3%。其中,全国税收收入92915亿元,下降1.2%;非税收入22651亿元,增长3.7%。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1271亿元,同比增长3.4%。收入下降、支出增加,结果出现了2.68万亿的赤字缺口。

上半年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9442亿元,同比下降2.4%。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46273亿元,同比增长30%。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缺口高达2.57万亿。

国家财政收入和支出,主要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主要卖地收入)两部分。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这两大项财政收支相加,上半年财政收支缺口高达5.23万亿。前5个月财政缺口仅有3.5万亿,这表明国家财政支出在迅速扩大不断增加,政府债务大幅增长。

从收入端:

中国的主要税收包括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消费税、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这五大税种。

增值税是国家最大的税种,占国家总税收的40%以上。企业只要从事经营活动,有销售收入,都要缴纳增值税。增值税越多,表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增长。

上半年国内增值税36393亿元,增长2.8%,这表明经济从数量上看仍然在增长,上半年GDP增长5.3%证明了这一点。

第二大税种企业所得税,约占总税收的30%左右。也就是说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就占国家税收总额的约70%,是大头。

上半年企业所得税24910亿元,下降1.9%。这说明企业的生产销售增加了,但利润却下降了,所以交的所得税少了。这和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1.1%的数据是相吻合的,说明经济质量在下降。

第三大税种是消费税,主要是针对一些高档、奢侈或对环境有害的消费品,如烟、酒、化妆品、贵重首饰、鞭炮、焰火、成品油、小汽车等特定消费品征收的特种税。上半年国内消费税8980亿元,增长1.7%。

第四大税种是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为8729亿元,下降6.1%。关税1094亿元,下降7.7%。表明上半年年我国出口来增长不错,但进口货物减少。上半年我国进出口总值21.7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出口13万亿元(历史同期首次突破),增长7.2%;进口8.79万亿元,下降2.7%。出口多、进口少,外贸不平衡,所以贸易顺差很大。贸易顺差4.21万亿元(约5850亿美元),同比扩大49.3%。

第五种是个人所得税7945亿元,同比增长8%。这是五大税种里增长最高的,难道居民收入大幅增长了?这显然不是事实。

其实个人收入增长不明显,这里有多种因素。首先是去年的基数低,2024年上半年个人所得税收入同比下降5.7%,基数相对较低,这使得2025年同期个税增速看起来较为明显。其次是税收征管强化,金税四期全面落地,依托大数据和多部门数据共享,实现了对企业全流程、全要素的智能监控,加强了对个税的征管力度,特别是对网红、明星偷税漏税的严查。如山东、上海等地开展境外收入核查,促使纳税人依法纳税,增加了个税收入。

今年的股市好转,所以政府的印花税1953亿元,增长19.7%,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785亿元,增长54.1%。

政府还有一个收入途径就是征收行政性费用的非税收入。税收下降,许多地方政府就通过罚款等手段来增加非税收入,使非税收入增长,但也引起了单位和民众的不满。上半年,全国非税收入2.27万亿元,同比增长3.7%,增幅比一季度回落5.1个百分点。其中,5月份、6月份非税收入分别下降2.2%、3.7%。主要是中央政府的干预,地方政府在提高非税收入上放慢了步伐。上半年,全国非税收入中的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增长4.8%,主要是地方多渠道盘活资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出租、出借等收入增加带动。

政府收入的另一大块是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主要是卖地收入),上半年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9442亿元,同比下降2.4%。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4271亿元,同比下降6.5%。

从支出端:

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1271亿元,同比增长3.4%。主要是中央政府支出增长快,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19914亿元,增长9%;地方政府债务重,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1357亿元,增长2.6%。

从政府主要支出项目来看,教育支出21483亿元,增长5.9%。科学技术支出4790亿元,增长9.1%。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738亿元,增长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4504亿元,增长9.2%。卫生健康支出11004亿元,增长4.3%。节能环保支出2556亿元,增长5.9%。

其中有三块的支出是下降的,城乡社区支出10036亿元,同比下降4.2%;农林水支出10626亿元,同比下降7.8%;交通运输支出5620亿元,同比下降3.1%。从这里就能看出政府支出政策的导向。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是,债务付息支出6689亿元,同比增长6.1%。这说明政府的债务还在快速上升。

还有一大支出是,上半年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46273亿元,同比增长30%。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支出6308亿元,同比增长6.2倍;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39965亿元,同比增长15.1%。

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主要支出在如铁路建设基金,用于铁路建设及还贷,2025年预算数为618.83亿元,同比增长4.9%。旅游发展基金,用于旅游宣传促销,2025年预算数为1.75亿元,同比增长17.4%。中央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支出,用于补充金融机构资本、支付利息及本金偿还等。

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主要用于以下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公路、铁路、民航、港口等交通设施建设,以及水利、城市维护等工程。用于移民安置、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及相关服务。支持教育、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投入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项目等。

二、海外宏观经济
1)美国7月Markit综合PMI初值

7月24日周四,标普全球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商业活动创去年12月以来最快扩张速度,但制造业PMI重陷萎缩、较6月的高点显著回落。服务业的回暖抵消了制造业的萎缩。

美国7月Markit制造业PMI初值下降至49.5,创2024年12月以来新低,也是去年12月以来的首次萎缩,大幅不及预期的52.7,前值为52.9。7月制造业PMI单月下滑3.4点,为三年来最大降幅。其中,新订单指数初值降低至49.7,创去年12月以来新低,扭转了之前的扩张趋势。

美国7月Markit服务业PMI初值为55.2,创2024年12月以来新高,好于预期的53,前值为52.9。其中,就业分项指数初值升至52.6,创1月份以来的新高,连续五个月扩张。

美国7月Markit综合PMI初值为54.6,创2024年12月以来新高,好于预期的52.8,前值为52.9。其中,就业分项指数初值降低至52.2,但仍连续五个月扩张。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综合PMI指数整体上涨,但调查显示,由于美国政府贸易政策及其对成本的影响,人们对商业环境前景的担忧挥之不去。

7月,支付价格综合指数小幅上涨,收到价格指数也小幅上涨,表明企业正在成功转嫁更高的材料成本。

本次Markit PMI调查的回复收集时间为7月10日至23日,主要发生在特朗普政府宣布与日本和印度尼西亚签署贸易协定之前。

标普全球市场情报首席商业经济学家Chris Williamson表示:

PMI初值显示,美国经济在第三季度初大幅增长,与2.3%的年化增长率相符。这比第二季度调查结果显示的1.3%的增长率有了显著改善。

w8.jpg

这种增长能否持续,目前尚无定论。由于制造业经营状况今年首次恶化,经济增长令人担忧地不平衡,且过度依赖服务业,而制造业经营状况恶化与关税抢先交易带来的提振作用减弱有关。

制造业和服务业对未来一年的商业信心也已降至过去两年半以来的最低水平之一。企业们表示,他们持续担忧政府政策的影响,尤其是关税和削减联邦支出。

与此同时,通胀压力加剧。企业普遍将成本和售价上涨归咎于关税,但劳动力成本上涨也很普遍,部分原因是劳动力短缺。7月份商品和服务售价涨幅是过去三年来最大的涨幅之一,这表明,随着这些价格上涨传导至家庭,未来几个月消费者价格通胀将进一步超过美联储2%的目标。

w9.jpg

财经金融博客Zerohedge点评称,美国经济增长强劲,通胀也强劲,但在制造业,滞胀似乎正在加剧。

2)日本6月宏观经济

概览:关税拖累日本生产以及对美出口,但整体看,日本经济维持复苏态势,就业市场和通胀边际降温。日央行加息预期回落,美日利差扩大、日元贬值

实体经济走势:关税拖累对美出口,但经济维持修复态势,通胀边际降温

日本6月服务业与制造业PMI同步回升,显示关税冲击下,经济活动动能仍继续上行。日本6月服务业PMI上行0.7pct至51.7,制造业PMI回升0.7pct至50.1,推动综合PMI上行1.3pct至51.5。 劳工市场边际降温,但消费增速显著回落。就业市场边际降温。5月失业率持平2.5%,就业环比增加0.4%,但新增岗位边际放缓,5月新增岗位空缺和新增求职人数之比回落至2.14;名义基础工资同比持平于1.9%。消费增速显著回落,5月日本零售总额环比(季调后)为-0.6%,低于彭博一致预期的0.3%,关税冲击日本工业生产和对美出口,但投资暂时维持韧性。工业生产方面,5月工业生产指数同比从4月的0.4%降至-0.6%,其中运输设备、电子设备等行业生产同比走弱,生产机械、通用机械和汽车等行业同比改善。出口方面,6月日本出口同比增速上升0.8个百分点至-0.1%,但绝对水平偏低;对美出口同比进一步下行至-11.4%,其中汽车出口下降26.7%。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对美汽车出口价格大幅下行,6月对北美汽车出口价格指数同比下降19.4%(合同货币口径),显示日本车企通过承担大部分的关税成本以维持在美国的竞争力。投资方面,5月日本机械设备新订单同比增速回落至6.2%,但保持韧性。能源价格下行叠加政府补贴推动日本通胀边际降温。6月日本CPI同比降至3.3%,低于预期的3.4%,其中大米价格同比仍超过100%,导致农产品价格同比达11.3%;能源价格下行叠加政府重启能源补贴,推动CPI能源分项同比较上月下降5.2个百分点至3.7%。

w10.jpg

w11.jpg

w12.jpg

w13.jpg

w14.jpg

w15.jpg

w16.jpg

w17.jpg
其他新闻

1)关税相关

1. 美东时间7月23日周三,媒体援引知情者的消息称,美国和欧盟接近达成协议,据该协议,美方将对欧盟征收15%的关税,和美国本周同日本达成的贸易协议类似。欧盟可能同意这种对等关税,避免面对美国总统特朗普最近发函威胁的更高关税。此前据央视新闻,特朗普7月12日宣布,将自8月1日起对从欧盟进口的商品征收30%关税。

以上知情者称,欧美双方将免除部分产品的关税,包括飞机、烈酒和医疗器械。据他们理解,15%的美国最低关税将包含现有关税,因此欧盟认为该协议巩固了现状。这意味着,目前美国普遍征收的25%汽车关税也会降至15%。

2. 据央视新闻,美日就关税问题达成一致。根据协议,美国将对包括汽车在内的日本商品统一征收15%的关税,低于此前适用于全球汽车进口的25%税率。

作为交换,日本承诺设立一个规模高达5500亿美元的基金,用于对美直接投资。贝森特明确表示,日本之所以能获得15%的优惠税率,正是因为其“愿意提供这种创新的融资机制”。

分析认为,对于投资者而言,这一转变标志着美国贸易政策的重大演变。未来的贸易争端解决方案可能更多地与大规模、战略导向的资本承诺挂钩,而非单纯的贸易流量平衡。

这一“投资换关税”的模式,将迫使其他贸易伙伴,尤其是欧盟,重新评估其谈判筹码,并可能需要提出类似的“创新”方案,以避免陷入更严峻的关税困境。

3. 特朗普:日本同意购买价值数十亿的军事装备。我们的企业将从与印尼的协议中赚钱。希望主要国家向美国开放市场。若能让主要国家对美国开放市场,将始终愿在关税上作出让步。只有对方开放市场,才会降低关税。

4. 报道:韩国考虑作出对美投资承诺,以期特朗普降低汽车关税。据知情人士称,作为贸易协议的一部分,美国和韩国讨论了创建一个基金来投资美国项目,类似于日本与美国达成的协议。讨论范围目前尚不清楚,但美国一直在寻求总额数千亿美元的承诺。与韩国的谈判同样着眼于达成15%的关税,其中包括汽车关税。该协议可能还包括韩国承诺购买更多关键行业的商品。

5. 印度与英国签署自由贸易协议。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24日,正值印度总理莫迪访问英国之际,印度与英国签署自由贸易协议。今年5月,印度与英国完成谈判,达成了自由贸易协议。根据协议,印度出口英国的商品99%将实现零关税。英国出口印度的商品中,90%的关税税率将下调,85%的商品将在10年内实现零关税。该协议是印度十多年来与发达经济体签署的首个重要双边贸易协议。

2)美国相关

1. 美国政府是否支持强美元政策?特朗普释放模糊信号。 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他永远不会支持弱美元,但他同时又强调了低汇率将带来的经济好处,特别是对美国制造业而言。此番发言就美国的政策发出了含混不清的信号。特朗普在回答有关美元的问题时表示,“我永远不会说我喜欢低汇率,”又补充称“我是个喜欢强美元的人,但弱美元会让你赚得多得多。”

2. 美东时间7月23日周三美股盘后,特斯拉公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务业绩。

主要财务数据

营收:二季度特斯拉营业收入225.0亿美元,同比下降12%,分析师预期226.4亿美元,一季度同比下降9%。

EPS:二季度非GAAP口径下调整后每股收益(EPS)为0.40美元,同比下降23%,分析师预期0.42美元,一季度同比下降40%。

营业利润:二季度营业利润9.23亿美元,同比下降42%,分析师预期12.3亿美元,一季度同比下降66%。

净利润:二季度调整后净利润13.93亿美元,同比下降23%,一季度同比下降39%。

利润率:二季度营业利润率为4.1%,一季度为2.1%,一年前为6.3%;二季度毛利率为17.2%,较一年前同比下降71个基点,一季度为16.3%,分析师预期16.5%。

资本支出:二季度资本支出23.94亿美元,同比增长5%,分析师预期24.3亿美元,一季度同比下降46%。

自由现金流:二季度自由现金流1.46亿美元,同比下降89%,分析师预期7.6亿美元,一季度同比增长126%。

细分业务数据

汽车:二季度汽车营收166.61亿美元,同比下降16%,一季度同比下降20%。剔除监管信贷积分的汽车业务毛利率为15%,一季度为12.5%。

储能:二季度能源生产和存储收入为27.89亿美元,同比下降7%,一季度同比增长67%。

3. 谷歌母公司Alphabet周三公布季度营收超出华尔街预期,得益于新推出的AI功能以及稳定的数字广告市场。

以下是Alphabet二季度财报要点:

主要财务数据:

营收:Alphabet二季度营收964.3亿美元,同比增长14%,高于分析师预期的939.7亿美元。

调整后营收:剔除合作伙伴分成后的第二季度销售额为817亿美元,高于分析师平均预期796亿美元。

每股收益:Alphabet二季度每股收益2.31美元,同比增长22%,高于分析师预期的2.18美元。

分业务数据:

谷歌云营收:谷歌云营收第二季度为136亿美元,同比增长32%,高于市场预期的131亿美元。

      云计算利润:谷歌云计算部门本季度运营利润为28.3亿美元,远超分析师预期的22.5亿美元。

广告总营收:Alphabet广告总营收713亿美元,同比增长10.4%。

    搜索业务营收:搜索业务营收第二季度为541亿美元,同比增长11.7%,高于分析师预期的540亿美元。

    YouTube广告收入:YouTube广告营收为98亿美元,略高于预期的95亿美元。

谷歌母公司表示,其全年资本支出将提高13%,达到850亿美元,而不是今年早些时候预测的750亿美元。相比之下,2024年为525亿美元。

3)其他海外新闻

1. 继执政联盟在参议院选举中失去多数席位后,有报道称石破茂计划在8月底前宣布辞职,石破茂随后出面否认传闻,并重申了留任意向。

2. 周四,欧洲央行维持利率不变,一年多来首次按下降息“暂停键”。在稍后举办的货币政策发布会上,欧洲央行延续其谨慎立场,同时对全球贸易局势可能引发的不确定性保持高度关注。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强调,目前通胀正朝着2%的中期目标靠拢,但前景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尤其是与美欧关税谈判相关的风险。

发布会结束,9月降息概率已从决议前的40%大幅下降至28%;12月降息概率为72%,而当天早些时候的预测为90%以上。

全年仅计入最多20个基点降息空间,远低于前期预期。

3. 美国CFTC:黄金看涨情绪创16周新高。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7月22日当周,投机者所持COMEX黄金净多头头寸增加27,212手合约,至170,868手合约,创16周新高;其中,多头绝对值创16周新高、空头绝对值创19周新低。

4)国内新闻

1. 大商所周五公告决定,自7月29日下周二起,对焦煤期货实施限仓措施,非期货公司会员或客户在主力合约上单日开仓量不得超过500手。广期所也当天发布公告称,自7月28日下周一交易时起,非期货公司会员或者客户在碳酸锂期货LC2509合约上单日开仓量不得超过3000手。

此后,周五焦煤和碳酸锂期货的成交量均两位数下滑。焦煤期货周五的总成交量较周四下降91.2万手至316.9万手,降幅22.3%,碳酸锂期货的总成交量下降69万手至170.5万手,降幅28.8%。

此前,郑商所、大商所本周均发布了风险提示函,要求会员单位加强风险防范工作,提醒投资者理性参与;广期所调整了多个品种的风控参数,涉及涨跌停板幅度、交易保证金标准、交易手续费标准、交易限额等。随着监管介入,过度炒作风险正在显现,市场情绪亢奋状态面临考验。

2. 新华网评:期待外卖市场构建良性竞争格局。 新华网发文称,近日,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企业,要求进一步规范促销行为,理性参与竞争,共同构建消费者、商家、外卖骑手和平台企业等多方共赢的良好生态,促进餐饮服务行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中央明确要求,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有序发展。外卖市场繁荣发展的背后,平台要珍惜市场机遇,通过有序竞争,打破垄断与内卷、激发市场活力,才是符合市场规律、符合经济学原理的理性和良性状态。更加良性的竞争格局之下,才能培育出一个更具韧性、更富活力、更可持续的服务消费生态。

3. 农业农村部召开座谈会强调:持续抓好产能调控,多措并举降本增效,推进生猪产业稳定健康发展。农业农村部召开推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部党组书记、部长韩俊主持会议并讲话。会议强调,进一步强化市场引导和政策支持,健全生猪产能综合调控机制,促进生猪市场稳定运行,加快推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生猪产业稳定健康发展。

座谈会上,牧原食品、正大投资、四川德康农牧食品、北京大北农、广西扬翔、山东锦成浩达公司、山西泽州县宋建鹏养殖场、温氏食品、重庆琪泰佳牧、双胞胎集团、河南双汇相关负责人,四川、河南、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主要负责人,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中国畜牧业协会主要负责人发言。

大家普遍反映,近年来我国生猪稳产保供能力持续增强,种源供给能力明显提升,生物安全防控有效落实,生产效率和产业素质不断提升。去年下半年以来,及时开展逆周期调节,引导各方面有序调减生猪产能,取得了明显成效。生猪养殖自去年5月份以来已连续14个月盈利,生猪生产形势总体较好。韩俊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就有关问题作深入交流,要求进一步完善有关政策举措,坚决防止出现生产大起大落、价格大跌,切实消除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制约,提升生猪产业发展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韩俊指出,生猪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猪肉是城乡居民重要的“菜篮子”产品。要稳住生猪和猪肉价格,切实做好稳产保供各项工作。当前,生猪产业面临产能阶段性偏高、生产和价格波动风险大等问题,同时,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畜禽粪污处理、屠宰检疫监管等任务艰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还有不少短板制约。要严格落实产能调控举措,合理淘汰能繁母猪,适当调减能繁母猪存栏,减少二次育肥,控制肥猪出栏体重,严控新增产能。要加快建立现代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加强猪种遗传资源开发利用,推进生猪种业自主创新,支持生猪种业企业做优做强。



w19.jpg
感谢您的阅读微 信 号:j879682758欢迎添加我,和我探讨更多~

< PAST · 往期回顾>
关于我的工作——二级市场FOF投资周度宏观洞察:从 CPI 拐点到地缘风险,如何捕捉宏观变量中的机会信号?2025年市场趋势全掌握:半年度总结小白都能看懂的资产研究——原油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8-2 08:02 , Processed in 0.157793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