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287|回复: 0

[一带一路] 圆满收官!这一中尼共建“一带一路”旗舰项目正式移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30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w1.jpg

7月27日,中铁二局承建的尼泊尔逊科西-马林引水隧道项目正式获得尼泊尔灌溉部签发的最终接收证书(TOC),标志着项目核心工程——全长13.3公里TBM主隧道顺利完成整体工程移交工作。这不仅是中尼两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水资源领域合作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更将显著改善尼泊尔农业灌溉与能源供应格局。

w2.jpg

该项目是尼泊尔政府跨流域的“外水内调”项目和引水灌溉+水力发电的国家骄傲工程项目,由尼泊尔能源、水资源和灌溉部主导。作为尼泊尔境内第二条TBM隧道,该项目采用双护盾TBM施工。该隧道不仅是全球首条穿越“西瓦里克+加德满都旋卷”地层的双护盾TBM隧道,也是尼泊尔首个高埋深、大直径独头掘进的TBM隧道。项目的核心任务是在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的喜马拉雅山南麓,打通一条穿越山体的引水隧道,将逊科西河的丰沛水源引入马林河流域。

项目建成后,将彻底解决下游多个地区长期面临的干旱问题,惠及约12.2万公顷农田的灌溉需求。同时,利用引水形成的高位水差,项目还将配套建设一座装机容量28.62兆瓦的水电站,预计年发电量约250GWH,将有效缓解周边区域电力短缺的困境。

攻坚克难,中国方案铸就建设奇迹

项目建设历时三年有余,挑战空前。除遭遇全球疫情导致的封锁、国际物流受阻外,项目团队还直面尼泊尔连年超长雨季等因素干扰。尤具挑战的是工程本身:隧道需穿越高涌水、极高地应力(最大埋深超千米)、软硬不均岩层、大型断裂破碎带以及岩爆频发区等极端复杂地质段落,施工风险极高。面对重重挑战,中铁二局项目团队充分发挥技术、管理与组织优势,多措并举保障工程顺利推进。

w3.jpg

自主保障,构建“生命线”。项目部创造性地自建柴油发电站、砂石骨料生产线及混凝土管片预制厂,打造了一套独立高效的“微型供应链”,保障了关键物资的持续供应。

创新驱动,突破技术瓶颈。依托“靳海宽劳模创新工作室”平台,针对复杂地质开展专项技术攻关,成功攻克了高压涌水封堵、岩爆防治、软岩大变形控制等世界级难题。

精细管理,挖掘极限效能。推行“工序卡秒”“洞内点位换班”“穿插式维修”等精细化作业模式,实施“人歇机不停”的双班高效运转机制,最大限度释放设备与人员潜能。

w4.jpg

凭借卓越的综合能力,项目团队不仅安全优质地完成了包括2段大涌水区、3条大型断裂带、4公里高地应力岩爆段及500米软岩大变形段在内的全部高风险段落掘进,更创造了令人瞩目的“中国速度”:TBM隧道提前1年胜利贯通;试掘进阶段即达30天500米;最高单日掘进72.68米、单月掘进1503.3米;平均月进尺达768米,跻身国际同类工程领先水平,在喜马拉雅地区复杂地质条件下树立了TBM施工的新标杆。

民心相通,社会责任彰显大国担当

在全力推进工程建设的同时,项目部始终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深度融入当地社区,通过参加抢险救援、开展惠民工程、提供就业培训等方式促进民心相通。

w5.jpg

项目部多次参与当地公路交通事故救援,展现守望相助精神;向周边学校、红十字会捐赠砂石骨料约500立方米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并捐赠书包、教具60套支持教育;帮助当地村落疏通灌溉水渠长达10公里,直接惠及农业生产;累计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岗位超3000人次,并系统培养维修工、电工、龙门吊操作手、叉车司机等技术工人260余名,提升当地劳动力技能水平。

w6.jpg

三年来,项目部的经济带动效应显著。周边区域的养殖业、零售业、餐饮业以及车辆、住房租赁服务业均得到较好发展,有效激活了当地经济活力,促进了村落繁荣。

合作典范,“一带一路”再添亮丽名片

逊科西-马林引水隧道项目的成功实施,已成为展示中国先进基建技术、装备和管理经验的重要窗口。建设期间,项目部以其卓越的工程表现和良好的社会效益,先后6次获得尼泊尔政府部门的致信表扬,并累计接待尼泊尔政要、国际水利水电专家、学者现场考察14批次,成为推动中尼技术交流与合作的桥梁。

w7.jpg

尼泊尔逊科西-马林引水隧道项目的全面竣工,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尼泊尔国家发展需求深度对接的生动实践。它不仅将从根本上改变项目区干旱缺电的面貌,为尼泊尔农业增产、能源安全和民生改善提供强大助力,更以实打实的成果诠释了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为中尼传统友谊与务实合作谱写了新的华章。这一凝结着中尼两国建设者智慧与汗水的工程,将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长期支撑和持久动能。

w8.jpg

主办丨中铁二局党委宣传部(企业文化部)

来源丨中铁二局城通公司

图文丨甘阿凉、曹   琴

编辑丨查忠明

校对丨李兴双

初审丨秦   桦

终审丨姜   帆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8-2 15:22 , Processed in 0.144118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