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236|回复: 0

[关税] 美对华最新警告,或加100%关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30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最近,美国财长贝森特又在玩“胡萝卜加大棒”的老把戏了。在刚刚结束的中美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上,他撂下狠话:如果中国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就将被征收100%的高关税。这架势,仿佛美国还是那个“一言不合就制裁”的全球霸主。

可惜,中国外交部的回应干脆利落——“中国将根据自身国家利益采取合理的能源保障措施”,潜台词很明确:中国的能源安全,轮不到美国指手画脚。

w1.jpg

一、美国的“关税恐吓”能吓住中国吗?

贝森特的威胁并非空穴来风。美国国会已授权特朗普政府,可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征收最高500%的关税。而特朗普更是在近期缩短了最后通牒期限,扬言10天内若俄乌和谈无进展,就对中国、印度等俄油买家加征100%关税。

可问题是,中国每天进口200万桶俄罗斯石油,占俄出口大头,美国真以为一纸关税就能让北京低头?

事实上,中国早已表态:“买不买俄油,是中国自己的事”。俄罗斯是全球主要能源供应国之一,中国作为最大能源消费国,基于市场原则和自身需求进口俄油,完全是主权国家的正当权利。美国有什么资格对中国能源采购指手画脚?

贝森特自己也承认,中方官员在谈判中态度强硬,直言“中国是主权国家,能源政策不容干涉”。更讽刺的是,美国一边挥舞关税大棒,一边又和中方达成协议,将部分对华关税展期90天——这说明什么?华盛顿自己也在权衡,真打贸易战,谁疼得更厉害。

反观美国,自身从未停止从俄罗斯采购能源——仅2023年,美国就从俄进口了价值超10亿美元的海运石油产品,更遑论通过第三方转口的"灰色渠道"。这种"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双重标准,本质上是美国用"规则"当武器、用"道德"作遮羞布的惯用伎俩。

二、关税战没有赢家,但美国似乎忘了教训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的回应掷地有声:“关税战没有赢家,胁迫施压解决不了问题”。这话不是空谈。2018年特朗普对华贸易战的结果,是美国消费者多掏了数百亿美元关税成本,而中国通过市场多元化稳住了外贸基本盘。如今美国若再对中国能源下手,只会推高全球油价,让本已脆弱的美国通胀雪上加霜。

更关键的是,中国早已未雨绸缪。能源自给率超80%,可再生能源占比近60%,即便美国切断所有对华能源出口,也伤不了中国筋骨。反倒是美国企业——从特斯拉到苹果,供应链深度依赖中国,真搞“脱钩”,谁先崩盘还不好说。

其实,所谓"更高关税"的威胁,不过是美国惯用的经济胁迫套路。从对中国光伏产品加征关税到对半导体产业极限施压,美国总以为关税大棒能砸出"顺从",却从未想过:关税战没有赢家。

w2.jpg

三、美国的霸权逻辑,该醒醒了

贝森特的威胁,本质上还是“美国优先”的霸权思维——我可以制裁俄罗斯,但你中国必须配合;我能买委内瑞拉石油,但你买俄油就是“助纣为虐”。这种双标,连欧洲盟友都看不下去,更何况中国?

外交部的回应简短有力:"中国将根据自身国家利益采取合理的能源保障措施。"这一句话,道尽了大国立场的基本逻辑——谈,可以;压,没门。中美关系要健康发展,就得回到平等、互惠的轨道上,而不是靠威胁和制裁。若华盛顿还沉迷于“关税万能论”,最终只会发现——大棒挥得越狠,自己的手疼得越早。

当美国还在用19世纪的炮舰思维处理21世纪的经济问题时,中国早已学会用规则和实力捍卫自身利益。历史早已证明,靠关税威胁、技术封锁维持的霸权终将衰落,而尊重合作、遵守规则的国家才能赢得未来。

美国的"警告"或许能暂时制造些噪音,但中国维护能源安全、推动共同发展的步伐,不会因美西方等任何外部干扰而停滞。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8-2 11:29 , Processed in 0.116051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