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96|回复: 0

AI版“码农进化论”!GitHub CEO甩核弹:AI造90%代码,开发者速成“提示词大师”或躺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8-26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w1.jpg

最近科技圈又炸锅了,GitHub CEO Thomas Dohmke(托马斯·多姆克)直接甩出重磅炸弹,不仅自己要“辞职创业”,还把GitHub这个全球最大的开发者社区,一股脑儿并入了微软的AI战队。

w2.jpg

这操作,说白了就是微软在AI领域野心大到要冲破天际,编程工具的未来,那真是刀光剑影、群雄逐鹿,比你双十一抢红包都刺激。

Dohmke这哥们儿,在最近一次访谈里,那是语不惊人死不休,抛出了好几个激进到让你怀疑人生的观点。比如:

AI要抢饭碗?不,是给你插上翅膀!

他直言不讳地说,未来两年内,90%的代码都可能由AI自动生成。是不是感觉饭碗不保,冷汗直流?别急,先冷静一下,事情没你想的那么简单,也没你想的那么可怕。

Dohmke解释说,咱们现在技术栈里,90%的代码本来就是“别人写好的”。你现在用的各种框架、库、操作系统、编程语言,哪个不是全球数百万开源开发者夜以继日、肝出来的?咱们自己的工程团队,其实就负责那剩下10%的“特色定制”。

w3.jpg

所以,AI写出90%的代码,不是让你失业,而是让你能用十倍于以往的速度和数量,完成更多的功能和特性。这就像开源一样,是开发效率的“巨型放大器”。以前你吭哧吭哧写一个功能,以后AI分分钟给你搞定9个,你再负责那最核心、最有创意、最能体现你价值的1个。

当然了,这也不是所有公司都能“雨露均沾”的。那些还在抱着PHP老代码库不放、挣扎在遗留系统泥潭里的公司,想搭上这趟AI快车,那转型之路,可比唐僧取经还漫长。

开发者“奥德赛”:不是你死我活,是分道扬镳

Dohmke把这场变革称为“开发者的奥德赛”,就像古希腊史诗里奥德赛漂泊历险一样,我们这些程序员,也得经历一个不断适应、探索、成长的漫长挑战。

他预测,未来开发者会出现“新阶层分化”。

一类是“提示词工程师”:他们压根儿不用写代码,就是个“系统构建师”和“验证师”,专门用各种模型和Agent来搭系统、验证系统。你只需要给他下个指令,比如“给我生成一张极简风格的图片”,AI就给你搞定。这不就是把人类语言编译成代码,再让编译器转成汇编吗?只不过现在AI模型还没那么“听话”,时不时还会“幻觉”一下,给你整点儿惊喜。

另一类是“代码真爱粉”:他们依然热爱敲代码,但会把那些自己不爱干的“脏活累活”甩给Agent。比如,写测试用例、写文档、那些重复性的苦力活儿,统统交给AI。这就能让他们腾出时间,去做真正热爱、真正有挑战性的工作。

w4.jpg

想想看,你以为写代码就是每天苦大仇深地敲键盘?Dohmke扎心了,他说现在大多数开发者,每天真正花在写代码上的时间,可能连4个小时都不到。剩下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开会、回邮件、审代码、更新服务……各种琐事缠身。所以,AI帮你分担这些,不香吗?

AI代码质量?“我不敢信!”

AI生成代码固然牛X,但质量到底咋样?这就是个大问题了。最近Stack Overflow的调查显示,超过80%的开发者都在用或计划用AI工具。但有一半受访者对AI编程工具的“准确性”持怀疑态度。甚至有6%的人吐槽,AI生成的代码常常不准,反而让他们花更多时间调试,简直是“帮倒忙”。

Dohmke点出了核心问题:未来人类程序员面对的挑战可不是写不写代码,而是“你敢不敢信这些代码?”。Agent生成的代码,多到能把你淹没,它们不会休息,不会放假,可以同时运行。但你敢把客户数据、付费流程这种核心业务,直接交给AI写出来的代码吗?

GitHub过去搞Pull Request,就是为了让人类之间互相评审代码、保证质量。现在跟Agent合作,这个流程肯定也得重新设计。谁能搞清楚如何在AI生成海量代码的同时,又让人类保持控制权,确保代码能投入生产,这才是未来几年的真挑战。

w5.jpg

AI编程的“F1赛场”:谁主沉浮?

AI编程领域,那真是卷到飞起,Cursor、Replit这些公司都像打了鸡血一样。有人觉得GitHub Copilot这个“先行者”好像有点儿失去市场关注度了。

Dohmke不这么看,他承认GitHub在“多模型支持”上起步晚了点,直到去年10月才补上。但他强调,公司真正的考验不在于“炒作浪潮”中的风光无限,而在于面对巨大压力时展现的“韧性”。就像F1赛车,今年你赢了,明年可能就落后了,但没人会因此说你永远赢不了。

他还点名表扬了竞争对手Cursor,说他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看到了问题的本质:不是把AI塞进传统的IDE里,而是要彻底重塑IDE,设计一种“AI原生”的工作流。换句话说,就是把AI当成默认配置,而不是一个附加功能,从根本上思考开发者应该如何工作。

Dohmke还强调,给开发者提供选择权,永远是最好的做法。不能替开发者决定用哪个模型,而是让他们自己去挑最适合自己的。因为“最好的模型”那是经常变动的,今天可能是OpenAI,明天可能就是Llama 6了。

而且,Dohmke这哥们儿心态是真的好,他说科技领域可不是“你死我活”的零和游戏。你看Windows和macOS,iPhone和安卓,它们不是都活得好好的吗? 甚至很多Copilot的竞争对手,他们的代码也都是托管在GitHub上,模型推理可能还在微软的云服务上跑着呢。所以,GitHub即使是竞争者,也是整个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大家会一起把软件开发这个蛋糕做大。

w6.jpg

微软与OpenAI的“罗曼蒂克”:一场双赢的豪赌

Dohmke也透露了微软和OpenAI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OpenAI正在从非盈利转为盈利,微软作为大股东,拥有独家访问权。正是OpenAI的模型加上微软强大的基础设施和AI经验,才催生了现在这个百花齐放的AI编程市场。

GitHub Copilot的成绩单也很亮眼,拥有2000万用户,年度增长75%,财富100强企业中有90家都在用。这数字,你说它不火,谁信呢?

w7.jpg

AGI和ASI?听听得了,别太当真!

最后,Dohmke对大家天天挂在嘴边的AGI(通用人工智能)和ASI(超级智能),给出了一个“半佛式”的清醒定义。他说自己没啥清晰定义,大部分时候就是个“营销工具”。

他认为,AGI或者ASI到来的决定性时刻,应该是AI能够“自我提升”的那一刻。比如说,模型不需要人类干预,直接从GPT-4跳到GPT-5;或者AI能像小孩子一样,从只会听笑话进步到会自己讲笑话。只有能不断自我进化和提升的AI,那才算是真正的智能。

好了,Dohmke的这番话,是不是让你对AI编程的未来有了点不一样的看法?这趟“奥德赛”之旅,才刚刚开始。别躺平,别焦虑,赶紧思考一下,你的“码农”生涯,如何在AI的洪流中,找到新的航向吧!毕竟,你不适应,时代就会抛弃你,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

w8.jpg




「源力研究所 | Primo Dynamics

——创客码头旗下科技智库,赋能底层创新到商业裂变

聚焦硬核科技创业的「原理级赋能者」,依托创客码头十年产业资源沉淀,专注前沿科技领域创新,为早期技术团队提供技术可行性沙盒、产业资源强链接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10-4 08:34 , Processed in 0.124122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