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271|回复: 0

AI的一点小知识:算力喵(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1 06: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 发达国家为啥要掐算力这个脖子,因为算力这个供应链有两个典型的特征,一是链条长,跨国合作,数万家大大小小企业参与其中,二是这个产业链科技含量高,都是特别精细化的设计生产制造。可以控制的点比较多。本文就来聊聊算力这条‘万里长城’般的供应链”

如果把算力比作智能时代的电力,那算力供应链就是 “发电、输电、配电” 的完整体系 —— 从最核心的芯片原材料,到能直接用的云算力服务,每个环节都像齿轮一样环环相扣,少了任何一步,我们身边的 AI 都难正常运转。

01



上游:源头材料

就像盖房子要先挖地基、备建材,算力的 “地基” 也藏在看不见的上游环节里,主要分两类:核心原材料和关键零部件。
先说核心原材料,最关键的是 “硅”—— 你平时用的手机芯片、显卡,核心都是 “硅晶圆”,相当于算力的 “基础建材”。硅来自普通的石英砂,但要变成能做芯片的高纯度硅,得经过复杂提纯:先把石英砂炼成 99.9999% 纯度的 多晶硅,再拉成单晶硅棒,切成薄薄的硅晶圆片。这一步就像把普通石头打磨成 “水晶砖”,只有纯度够高,后续才能刻上复杂的电路。全球能生产高纯度硅料的企业不多,比如德国瓦克、中国通威,它们就像算力供应链里的 “顶级采石场”,提供最基础的 “建材”。

w1.jpg
再看关键零部件,这是组成算力设备的核心零件。比如生产 GPU(显卡核心)需要的 “光刻胶”和“特种气体”—— 光刻胶就像芯片的画笔,能在硅晶圆上画出复杂的电路图案;特种气体则像芯片的清洁剂,保证电路制作过程中没有杂质。这些材料技术门槛极高,比如日本信越化学的光刻胶、美国空气产品公司的特种气体,长期占据全球主要市场。还有显卡里的 “显存颗粒”,相当于算力设备的 “临时仓库”,用来存放待处理的数据,韩国三星、SK 海力士就是主要的 “仓库供应商”。没有这些零部件,再厉害的 GPU 也造不出来。

02



中游:生产组装

上游提供了原材料,中游就要把这些零件组装成能产生算力的工具,主要分两大方向:算力芯片制造和算力设备组装,就像把 “零件” 拼成 “机床” 和 “生产线”。

第一类是 “算力芯片制造”,这是中游的核心,相当于 “造算力的发动机”。最具代表性的就是 GPU 芯片,比如英伟达的 A100、H100,还有 AMD 的 MI300。制造 GPU 芯片要经过 “设计 - 流片 - 封装测试” 三步:先由芯片设计公司(比如英伟达)画出芯片的电路图纸,再交给晶圆代工厂(比如中国台湾台积电),用光刻机在硅晶圆上刻出电路(这一步叫 “流片”),最后把刻好的芯片封装起来,测试性能是否达标。这里的关键是 “晶圆代工”,台积电拥有最先进的 3 纳米、4 纳米工艺,能造出密度更高、速度更快的 GPU 芯片,就像顶级的精密加工厂,决定了算力芯片的性能天花板。除了 GPU,还有专门用于 AI 计算的 “ASIC 芯片”(比如谷歌的 TPU)、用于超算的 “CPU 芯片”(比如英特尔的至强系列),它们都是中游制造的算力发动机。

w2.jpg

第二类是 “算力设备组装”,把芯片和其他零件拼成能用的 “算力工具”。比如我们熟悉的显卡(把 GPU 芯片、显存、电路板组装起来)、服务器(把 CPU、GPU、内存、硬盘等拼成 “计算节点”),还有数据中心里的 “机柜”“散热系统”。像中国的浪潮、曙光,美国的戴尔、惠普,就是主要的 “设备组装厂”:它们从英伟达采购 GPU 芯片,从英特尔采购 CPU,再配上自己设计的电路板和散热方案,组装成服务器,卖给数据中心或企业。还有专门做显卡的厂商,比如华硕、微星,把 GPU 芯片做成消费级显卡,供普通人用在电脑上处理 AI 修图、简单的 AI 计算任务。中游的设备,就是连接 “算力芯片” 和 “实际使用” 的桥梁。
w3.jpg

03



下游:算力输送

中游造好了 “算力设备”,下游就要把这些设备的算力 “输送” 到用户手里,主要分三类服务:算力租赁 / 云服务、算力解决方案和终端算力应用,就像把 生产线的产能变成 商品卖给需要的人。
第一类是 “算力租赁 / 云服务”,这是最贴近普通人和企业的 “算力超市”。比如阿里云的 “无影云电脑”、腾讯云的 “AI 算力平台”,还有亚马逊 AWS 的 “EC2 实例”:它们在数据中心里部署大量服务器,把这些服务器的算力集中起来,分成 “小块” 租给用户。企业如果需要训练 AI 模型,不用自己买服务器,只要在云平台上付费,就能直接调用几百台 GPU 服务器的算力;普通人用云游戏、云修图,其实也是在租用云端的算力。这里的服务商就像 “算力批发商”,把大规模算力拆成零售套餐,降低了使用算力的门槛。
第二类是 “算力解决方案”,为特定行业提供 “定制化算力服务”。比如给自动驾驶公司提供 “车载 AI 算力方案”:把小型化的 GPU 芯片(比如英伟达的 Orin)装在汽车上,配上专门的算法,让汽车能实时处理摄像头、雷达的数据,实现自动驾驶;给医院提供的 “医疗 AI 算力方案”:用高算力服务器处理医学影像(比如 CT、MRI),帮 AI 快速识别肿瘤、病灶。像华为的 “昇腾 AI 解决方案”、百度的 “飞桨算力平台”,就是这类 “定制服务商”,它们不仅提供算力设备,还会根据行业需求优化算法,让算力用得更高效。
第三类是 “终端算力应用”,把算力直接融入我们的日常工具。比如手机里的 “AI 芯片”(比如苹果的 A 系列芯片、华为的麒麟芯片),能支撑手机的 AI 拍照、语音助手;智能家居里的 “AI 模块”(比如带算力的摄像头、音箱),能实现陌生人识别、语音控制;还有工业场景里的 “边缘计算设备”(比如工厂里的小型服务器),能实时处理生产线上的 AI 质检数据,不用把数据传到远方的云中心,减少延迟。这些终端设备里的小算力,虽然不如数据中心强,但直接服务于我们的生活,是算力供应链的 “最后一公里”。

04



环环相扣

从上游的硅料、光刻胶,到中游的 GPU 芯片、服务器,再到下游的云算力、手机 AI,算力供应链就像一条 “从矿石到家电” 的产业链 —— 每个环节都依赖前一个环节的支撑,任何一个环节 “卡壳”,都会影响整体的算力供应。比如如果台积电的晶圆代工产能不足,英伟达的 GPU 芯片就造不出来;如果英伟达的 GPU 缺货,数据中心的服务器就组装不了;如果服务器不够,我们用的云算力服务就会变慢。
理解了这条供应链,就会明白:我们身边 AI 的 “流畅” 与 “卡顿”,不仅取决于手机或电脑的性能,更取决于背后一整条产业链的协同 —— 从微小的硅原子,到庞大的数据中心,它们共同构成了智能时代的 “算力基石”。

w4.jpg

喜欢就轻点「❤」/ 「关注我」蹲后续,祝好运连连!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9-27 12:56 , Processed in 0.109911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