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337|回复: 0

AI零和博弈:辛頓與李飛飛的對決願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5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w1.jpg

(本文刊載於中時新聞網,2025年9月1日,作者●朱玉昌)

北美最大的AI产业会议「2025 Ai4」落幕了,在诸多探讨企业应用和伦理框架的议程中,当属两位AI巨擘,杰佛瑞.辛顿(Geoffrey Hinton)与李飞飞发表的主题演讲,最具视野高度。

辛顿,这位被誉为「AI教父」的诺贝尔奖得主,秉持态度,呼吁针对AI采取激进的安全措施;李飞飞,作为视觉识别先驱与「AI教母」,则提出以人为本的技术愿景,强调尊严而非末日情景。两人演说凸显着深刻分歧,该把AI看作难以控制的威胁,还是将其视为共情盟友加以驾驭?两种观点都应重视,其差异也需仔细审度,以求在AI的承诺与风险之间找到平衡。

辛顿话题彰显著紧迫性,是融合他对开创出神经网络的遗憾与人类生存蓝图。他重申AI在未来数十年内有10%至20%的灭绝人类风险,认为超智能系统将不可避免地追求自我存续和控制,并驳斥算法限制、伦理护栏等控制措施,对「远比人类聪明」的AI根本无效,他用譬喻形容人类主导通用人工智能(AGI)就像小孩命令大人,或成人用糖果收买孩童,几近徒劳。

最具争议的构想,是为AI植入「母性本能」,这分灵感来自婴儿天生受到关怀与依附,无形「控制」着较聪明母亲的非对称关系。在强化学习或价值对齐的实现尚不明确时,辛顿认为这是通往非对抗性共存的唯一可行路径。不过,他对AI仍带有乐观性,AI可挖掘数据完成医疗革命,加速诊断、靶向疗法和癌症突破,将人类健康提升数倍。但同时嘲讽永生梦想,讥讽那是「200岁白人男性」主宰的乌托邦,抨击政治惰性,直指美国共和党阻碍如DNA合成筛查等安全合作。

李飞飞则提出了基于人文和务实的对立观点。作为史丹佛以人为本AI研究所联合主任及世界实验室(World Labs)执行长,她将AI定位成「全球基础设施」,旨在增强而非取代人类潜能,主张以共情、好奇与责任为原则,让AI用苏格拉底式对话促进教育,激发思辨,并保护人类在决策中的主体性。她的核心概念是「空间智能」,赋予AI具有3D理解力,可应用于精准手术或跨越物理和数位的虚拟家庭团聚。她批评硅谷对AGI的执迷,援引图灵等先驱观点,将智能视为连续体而非征服目标。

李飞飞着眼于假讯息、失业、不平等和能源消耗等实时风险,倡导藉助强健治理、公平获取和多元开发团队缓解偏见,她引用「全民AI」(AI4ALL)组织倡议为例,强调多元性是包容性创新的关键。不同于辛顿的「母性隐喻」,李飞飞拒绝拟人化解决方案,提倡透明设计与人类价值对齐,确保AI作为创造力与联系的工具,而非损害尊严。

辛顿与李飞飞观点分歧鲜明,在风险层面,辛顿专注长期威胁,预估AGI在5至20年内到来,迫使人类沦为过时;李飞飞则聚焦当下风险,如算法偏见与社会动荡,认为末日论分散了可解决问题的注意力。在解决方案上,辛顿主张为AI植入「母性本能」,透过生物启发的情感联系避免AI叛乱;李飞飞则坚定结构性保障,以治理、监督与价值对齐维系人类控制,拒绝模拟情感,重视伦理工程。在哲学上,辛顿倾向拟人化,视AI为具备内在驱动的潜在对手;李飞飞则把AI看作人类智慧延伸,可藉多元、负责的协作塑造。在语气上,辛顿带有末日色彩却不乏建设性和遗憾;李飞飞则更具鼓舞力,突出赋能与公平。

警世者预见灾难,务实者主张渐进改革。辛顿的警告因其AI奠基者身分而具权威性,促使人们思考安全研究与国际合作,甚至建立类似核不扩散的AI条约。然而,他的母性提议虽具创新,却有过度浪漫化风险,可能分散资源,偏离监管正轨。李飞飞的框架为公平部署提供了蓝图,在AI加剧不平等的时代格外重要,但可能低估超智能的发展速度。两人所阐述的AI双刃本质,既是医疗奇迹与空间智能的催化剂,也可能是失控力量的先兆。

此外,随着中美AI竞逐加剧,不同发展模式已在加速分化,形成国家战略与市场驱动的双重张力,对治理更是严峻挑战。任何政策制定者势必要在这样格局下兼收并蓄。欧盟《AI法案》为李飞飞治理思路提供模板,辛顿共情工程则要求伦理研发具有强制指引。总合二人演说心得,AI未来不是注定,完全取决于是被恐惧推向孤立?抑或靠协作与人文价值走向共生?若忽视前者,将自取灭亡;但忽略后者,也会丧失主体性。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9-24 14:50 , Processed in 0.098188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