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06|回复: 0

AI落地实战-AI简历筛选的核心:评分体系怎么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20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字数 1569,阅读大约需 8 分钟

w1.jpg

前几天跟大家分享过 HR 领域 AI 落地场景,大致聊了我们是怎么真正把 AI 简历筛选落地的。


AI落地实战之AI简历筛选MVP探索
雷神,公众号:跟雷哥探究HR领域的AIAI落地实战之AI简历筛选MVP探索—— AI+招聘的新范式

但雷神个人觉得,在做 AI 简历筛选平台时,最难的不是解析简历,也不是生成标签,而是 —— 评分体系怎么设定。

如果评分逻辑不清晰,结果就会让 HR 不放心;如果体系过于死板,又会错过潜在的好候选人。

w2.jpg

所以,我们在设计的时候,确立了一个核心理念:

👉 让评分既能体现 AI 的“语义理解能力”,也能保证招聘环节里最基本的“硬性标准”。

为此,我思考出了一套 “三维加权评分模型”。

w3.jpg

第一层:向量模型评分(核心能力匹配 · 权重 50%)

这是整个体系的“定方向”部分,雷神觉得也是最重要的。
它利用大模型的语义理解能力,匹配 岗位描述(JD) 与 简历内容。

举个例子:

JD 要求“具备出色的财务分析和预算编制能力”;

候选人的简历写的是“主导公司年度财务预算制定,并完成季度财务状况分析报告”。

虽然没有完全相同的关键词,但 AI 能理解两者在语义上的高度相关,并给出高分。

价值在于:
    • 不会因为候选人没写“标准答案”,就错失人才;• 能发现“表述不同,但能力相符”的候选人;• 能力完成初筛,当简历过多时,整个评分效率也会提高。

w4.jpg

第二层:结构化标签评分(硬性门槛验证 · 权重 30%)

方向对了之后,下一步看候选人是否满足 硬性门槛。

标签维度包括:学历、城市、技能、经验、岗位级别(举例,每家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每个标签都有独立打分规则:
    • 学历(20分):博士 > 硕士 > 本科 > 大专 > 其他;• 城市(10分):是否在目标城市;• 技能(40分):匹配多少项技能,按比例算分;• 经验(20分):年限是否达标;• 岗位级别(10分):当前级别是否满足要求。

这一层的价值在于:
保证“基本条件”被考虑,但同时也允许候选人通过真实能力和经验来弥补学历或年限上的不足,即使学历或年限暂不符合要求,也有机会凭实力被认可。

w5.jpg

第三层:关键词评分(细节验证 · 权重 20%)

最后一层负责 细节验证,尤其是技术类岗位的刚性技能。

比如芯片设计岗位,要求精通 STA,系统不仅匹配“STA”,还会去找相关工具,如“PrimeTime”“Tempus”。

如果简历里出现,就加分;没有就提醒 HR 注意。

价值在于:
为语义匹配提供 硬证据,避免“AI 觉得差不多,但候选人没做过”的误判。

w6.jpg

三维加权评分模型的合成逻辑

总分 = (向量模型分 × 50%) + (结构化标签分 × 30%) + (关键词分 × 20%)
    • 50% 向量模型分:体现能力优先;• 30% 标签分:保障硬性门槛;• 20% 关键词分:做细节验证。

这就是 三维加权评分模型:
    • 顶层(50%):语义匹配定方向;• 中层(30%):标签做硬性筛选;• 底层(20%):关键词补充验证。

w7.jpg

总结

很多人一提 AI 简历筛选,第一反应就是“关键词搜索”。
但其实,关键词只能解决表面问题,真正的核心在于 评分体系。

我们这次探索出的 三维加权评分模型,做到了:
    • 能力优先:看候选人真实能做什么;• 门槛校验:硬性条件不放过;• 细节验证:避免“看似匹配”的风险。

它让 HR 不再被“人海战术”淹没,而是能快速聚焦在真正值得面试的候选人上。

进一步思考:权重不能一刀切

不过,在真实招聘场景里,我们也发现了一个问题:

不同岗位、不同层级、不同业务场景下,评分的权重不能一刀切。

比如:
    • 招聘销售岗位时,业绩经验比学历更重要;• 招聘研发岗位时,技能和项目匹配才是核心;• 招聘高管时,管理层级和战略经验又要占大头。

这意味着,即使是 三维加权评分模型,如果权重写死,也会让结果失真。

w8.jpg

动态权重自适应框架

因此,未来我们应该按照升级版思路去落地:动态权重自适应。

它包含三个层次:
    1. 基础评分层
    沿用三维加权评分模型,保证算法逻辑统一。2. 权重配置层
    HR 发布职位时,可以选择系统推荐模板、手动调整权重,或直接应用历史成功案例的配置。3. 学习迭代层
    系统会根据招聘结果反馈(录用效果、后续表现)自动优化权重,让模型越用越聪明。

这样一来,AI 不仅能帮忙算分,还能不断学习和进化,让推荐结果更贴合真实业务需求。

w9.jpg

展望

今天我们谈的是简历筛选,但这只是 AI 在招聘环节的一个切口。
未来,随着动态权重、反馈闭环和数据沉淀不断完善,这套评分体系完全可以延展到 全链路的人才管理:
    • 招聘前:根据业务规划,智能预测人才缺口;• 招聘中:动态调整权重,确保每个岗位都能找到真正匹配的人才;• 招聘后:结合入职表现、绩效结果,反哺模型,形成一个“招得准、留得住、发展好”的闭环。

换句话说,AI 不仅能帮我们解决“眼前的效率问题”,更可能成为支撑企业长期人才战略的 底层能力。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9-21 23:57 , Processed in 0.159919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