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259|回复: 0

跟风AI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1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最近AI真是火得不行,我也跟风试了一把,耗时一个月,结果就是,课上了,研讨活动总结了,AI学会了一些,还有一些没学会。
首先得承认,AI是真方便——写稿子、做视频、配图片、设计问卷、统计数据,做PPT,几乎“一键生成”,比自己找素材、做PPT快太多。课堂上用虚拟实验、3D模型、数字人讲解,孩子们一下就被吸引住了,学生确实觉得新奇。
但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有的太难了,比如自己做VR,自己3D模型,还没学会,不过用了现成的3D模型,比如有的不一定适合自己的学科,有的太繁琐没有实际的教学意义,那就放弃,还有一些,还没开始让我们尝试,它就开始收费,也是我们望而却步的原因之一吧,这时候就觉得豆包呀,DeepSeek呀,还是有大将风度,目前都是免费。
不过这次做“人工智能在生物教学中应用”的探索,还是让我惊喜满满。原本《激素调节》这一课挺抽象,学生不好理解,用了AI后课堂立刻“活”了。AI帮我省了大量时间,课前分析、资料搜集、课件初稿都能快速生成,我就能把更多精力放在课堂引导、提问和关注学生情绪上。课堂上我和AI像搭档一样分工,我负责温度和深度,AI负责展示、模拟、即时反馈,这种“双师”感觉挺妙的。
最大的收获是更清楚:AI不是来替代老师的,而是帮我们把课堂变得更高效、更有趣。它解放了双手和时间,让我们能把更多心思放在孩子身上。以后我还得继续学,慢慢摸索,把好的技术真正用进课堂,也希望和组里的老师们一起,把AI用“活”,让生物课堂更有生命力。

w1.jpg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10-29 18:37 , Processed in 0.105176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