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02|回复: 0

[一带一路] 一路生花一路歌——写在公司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十周年之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15 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历史将怎样定义“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这十年?总承包人征战“一带一路”建设,是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一步步走出去、一次次风雨兼程、一步步创新超越,进行的一段历时10年的上下求索。10年,一路生花一路歌。

w1.jpg

10年来,我们靠什么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10年后,我们该如何续写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辉煌篇章?对历史最好的纪念,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建成国内一流工程建设总承包商”,这是对过去的深情回望,更是对未来的豪迈宣言。
大国风范大国担当

投身“一带一路”建设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这一振奋人心的号角迅速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吹响。云南作为站在祖国西南的最前方,是面向东南亚的“桥头堡”,在这个伟大时代的洪流中,总承包人以坚定的决心和炽热的热情,接过了这一历史性的接力棒。这是一场艰辛的鏖战、一场持续了三年多的创造。2013年12月20日,越中友谊宫项目开始临时设施建设;2014年4月25日,管理人员驻地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2015年8月30日,项目地下室顶板浇筑完成,正式进入主体施工;2016年11月28日,越中友谊宫项目以“优良”的好成绩一次性通过专家组中期验收……
w2.jpg
▲2016年越中友谊宫初见雏形
2017年,当地时间11月12日下午3点,越中友谊宫项目正式落成移交,习近平总书记和时任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国会主席阮氏金银出席落成移交仪式,集团100余名干部职工现场见证“金钥匙”移交。项目团队用拼搏与汗水,在异国他乡架起连通中越友谊的桥梁。
w3.jpg
▲2017年落成移交的越中友谊宫
越中友谊宫的落成移交,打响了集团、总承包公司海外品牌,为下一步继续深化“一带一路”建设打下良好基础,展现了负责任、敢担当、有作为的中国企业形象。如今,它已是一个举世瞩目的艺术品,一座连接中越两国友谊的桥梁。越中友谊宫如莲花盛开,盼友谊长青。
w4.jpg
▲越中友谊宫项目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境外工程)
这是“一带一路”建设中,总承包人种下的一朵花。而第二朵花,是盛开在沙特的战斗现场。
w5.jpg
▲沙特ARAR北部边境大学医院项目管理团队
2014年7月,集团将沙特ARAR北部边境大学医院项目交给公司。临危受命,一个由精兵强将组成的团队立即向着沙特挺进。时任项目经理的王炳忠与4岁的儿子依依不舍,戴明的小孩刚刚满月,张伟吻别了新婚妻子……项目团队还没有到达目的地,就经历了一场舍小家、为国家的战斗,人人都怀揣着一个共同的信念:“共商、共建、共享、共赢,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建设有我们!”项目班组由10多个国家的人员组成,语言不畅、习俗不一,困难一个接一个。“营地”周围是无边无际的沙漠,风一吹,飞沙走石,桌上床上身上全是灰。生活设施简陋,水果蔬菜匮乏,沙尘暴频发,苍蝇成灾,劳动强度大。面对这些考验,同志们依然苦中作乐,每到晚上,大家聚在一起学英语、学图纸、学规范,谈天说地、品茗言欢,在大漠深处留下总承包人的“艰苦岁月”。
一支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队伍,大家相互鼓励,面对种种困难,毅然决然用效率、技术、质量证明:中国工人有力量!

在承建海外项目的过程中,虽然没有多少惊天动地的故事,但却展现了我们总承包人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气质,展现了我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品格,展现了我们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坚定贯彻“一带一路”倡议的决心和信心。
激情燃烧岁月永恒

铁军精神绽放光彩

“伟大事业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几十代人持续奋斗”。我们的海外项目团队就是这个时代的奋斗者,他们用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诠释了这个时代的中国精神。他们的故事,将成为我们新时代奋斗的指引和力量。

w6.jpg
▲越中友谊宫项目团队

他们在语言不通、交际困难、气候不适、水土不服,异国他乡没有家人的嘘寒问暖的情况下,有的只是铮铮男儿孤胆拼搏的无边寂寞。从越南到沙特,从马来西亚到贝宁,他们不仅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力,更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越南,面对施工技术的困难、灌注桩施工的困难,他们没有放弃。困难面前,他们没有被吓倒,反而催生了顽强的战斗精神,迸发了超人的战斗力。

w7.jpg
▲贝宁维达海滨项目团队工作瞬间

土建项目部项目经理张艳华说:“困难很多,那就把它一个个打倒、嚼碎、消灭!”时任项目负责人说:“干了大半辈子的工程,从来没有失败过,这么重要的国际性工程,怎能掉链子,给集团抹黑?那岂不是要开国际玩笑了?我这个老脸丢不起!”

w8.jpg
▲马来西亚沙巴金帆船酒店项目管理团队

在马来西亚,面对新冠疫情的爆发,防疫物资的缺乏,他们没有放弃。预算员李映蓉事后感慨:“一个人可能很微弱,但我们身边有同事,我们身后有公司,我们还有可爱的祖国,大家团结一心、携手共进,必将攻无不克。”在沙特,他们以“中国工人有力量”诠释了总承包人的坚韧。在贝宁,他们以实际行动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每一寸土地、每一块石头,都见证了他们的汗水和坚韧。

w9.jpg
▲2021年贝宁维达项目部组织员工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

就是在一个个国外项目建设中,在一桩桩令人振奋的成就背后,是总承包人无数个昼夜的辛勤努力和无私奉献。他们克服了地理、气候、语言等多重难题,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当地人民的尊重和信任。他们的身影,如同中国的新名片,被深深地印在了各个角落。

w10.jpg
▲贝宁维达项目(效果图)

w11.jpg
▲赤道几内亚国家体育学院(效果图)
正是凭借这一种不服输的精神,总承包人圆满完成也门项目建设任务,也是这样一种精神,让喀麦隆、毛里求斯、赤道几内亚的一幢幢标志性建筑拔地而起,一个个国家留下总承包人奋勇向前的中国足迹。共商共建共享共赢

“一带一路”喜结硕果

10年来,一带一路建设,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取得了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已经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基础设施“硬联通”扎实推进,规则标准“软联通”亮点纷呈,互帮互助“心联通”持续深入,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东非、柬埔寨有了高速公路,哈萨克斯坦有了“出海口”,马尔代夫有了跨海大桥,老挝由“陆锁国”变为“陆联国”,面对新冠疫情冲击,一带一路合作不但没有按下暂停键,反而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活力。回溯总承包人征战“一带一路”建设这十年,我们的队伍深入大洲的心脏地带。在异国他乡的沙漠里,烈日如火,疾病肆虐。语言的障碍和文化的差异更是让建设任务充满了未知与挑战。然而,他们选择的是坚守、是勇敢。他们告诉自己:“这里没有退路,只有前进。”于是,他们学习当地的语言,去理解这片土地的文化,尝试着去融入这里的生活。主动与当地人民交流,告诉他们:“我们来自远方的中国,我们带来的是友谊和发展。”最终,他们赢得了当地人民的尊重和信任。
w12.jpg
▲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市轻轨一期项目(效果图)
2023年,公司中标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市轻轨一期项目建安工程1标段2工区。该项目为中亚地区首条全部采用中国标准的轨道交通项目。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公司“走出去”精耕海外市场10周年之际,项目的成功落地,彰显了公司海外市场自主经营的能力与魄力。
w13.jpg
▲第十七届亚洲区域土壤力学和岩土工程会议学术代表团到阿斯塔纳轻轨项目参观交流
看着十年中所获得的那些沉甸甸的荣誉,我们应当不断做好本职工作,聚焦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主题,持续抓好“三大市场”,秉持“干一个工程、交一方朋友、树一座丰碑、拓一片市场”理念,发挥“总承包、走出去、项目综合管控”优势,用实际行动,将总承包人的力量传到世界。
w14.jpg
▲贝宁维达海滨项目驻地
在新的征程上,总承包将持续燃烧那份深埋心底的奋斗之火,不断超越自我,继续奋力前行,以更加坚定的步伐,拓展中国智慧、中国责任、中国力量,从云南出发,走向全球,走向更宽广的世界舞台,用实际行动诠释共建“一带一路”的深远意义。

(李艳萍/报道)

编辑丨刘   霞

审核丨向劲龙

邮箱丨zcbdwgzb@126.com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10-16 03:04 , Processed in 0.154004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