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91|回复: 0

AI体验课·如何让AI写出符合你风格的文章·文字版+视频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25 0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AI体验课

如何让AI写出符合你风格的文章

朋友们,我是王米粒。最近,不少人都说AI写文章厉害。我也试了不同的AI,发现它们水平确实差不多,只要不走神儿(行话叫“幻觉”),写出来的东西都挺严谨、规范。

但有个问题让我特别烦:它们写的文章,一眼就能看出是机器写的,带着一股“电脑味儿”。你让它口语化一点,它就给文章里硬塞几个“啥”、“咋”,骨子里还是那套机器逻辑。

后来我琢磨,不能这么凑合,得找个顺眼的,好好“培养”一下。我选定了DeepSeek,咱们就叫它“DS秘书”吧。

第一步:从“你写我改”开始,别让它“无米下锅”

我用的方法,不是简单地丢给它一个题目让它自己编。因为那样它没有细节、没有真情实感,写出来肯定是空洞的,只能把网上搜来的东西给你堆砌一遍。

我的方法是:我自己先写个草稿,然后请它来帮我查错、理顺段落。 这个过程,在内行里有个说法,叫做“喂养”。您想啊,您得先给它“喂”一点您自己的东西,它才能学着模仿您的味儿。如果您总让它凭空创造,它就只能用它自己那种机器风格了。

第二步:明确提出要求,纠正它的“坏习惯”

经过一段时间的“喂养”,我们的合作顺畅多了。但这个过程,需要您像老师一样,不断地给它批改作业。

第一回合:改掉“一二三”,学会“聊天”

一开始,我让它修改一篇关于科技与健康的文章。它交上来的稿子,用的是标准的“AI体”:用“一、二、三”把文章分成了几大块。看着清楚,但读起来像工作报告,没人情味。

我立刻就跟它说明白了:“分点论述不是我要的,那是AI归纳的结果。我希望段落之间用语言自然连接,就像两个人聊天一样。”

同时,我告诉它我的背景:“我是咱爸咱妈公益学校的王米粒,我的读者主要是老年朋友。我们说科普就是科普,不要有跨界的跳跃。”

第二回合:把“飘在天上”的词,拉回“地面上”

按我的要求改了几遍,文章慢慢有了点人味儿。但偶尔,它还是会用一些让老年朋友觉得“绕”的词。

比如,我想说“AI让希望更快变成现实”,它却写成“AI改变了希望的底色”。我马上指出来:“‘底色’这词太文艺,离话题远了,咱们得用大家一听就懂的大白话。”

第三步:总结一句“通关口令”,一劳永逸

经过这几个回合,我发现了诀窍:要让AI真正懂你,你得给它一个非常明确的、关于你个人风格的“指令”。我管这个叫 “风格启动口令”。

对我而言,这个口令就是:“我是咱爸咱妈公益学校的王米粒。”

您别小看这句话。我一说出口,就等于同时告诉它:

· 我是谁:一位面向老年朋友的公益人。

· 写给谁:咱爸咱妈和他们的家人。

· 用什么语气:像新闻广播一样标准、清晰、亲切,要像聊天一样流畅。

· 避免什么:网络语言、文艺比喻和任何显得“绕远”的词。

给您的小建议:如何找到您的“风格口令”?

您也可以像我一样,总结出自己的口令。请思考:

1. 您的身份和立场是什么?(比如: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一位关心孩子的母亲……)

2. 您的主要读者是谁?(同龄朋友、年轻家长?)

3. 您最不喜欢AI出现哪种文风?(是死板的分点,还是浮夸的网络语?)

把答案的精髓,浓缩成一句开场白,就是您专属的“风格口令”。

总结:您来当老师,AI来做学生

朋友们,与AI合作,不是它输出、您接受。恰恰相反,是您不断把自己的风格和要求“教”给它的过程。

当您能清晰地告诉它“我是谁”以及“我不要什么”,它才能更好地扮演好“您”的角色,帮您表达。

现在,当我需要“DS秘书”写任何东西时,只需开场说一句:“我是咱爸咱妈公益学校的王宝立。”它就能立刻心领神会,用我们熟悉和信赖的风格开始工作了。

希望我的这点小经验,能对您有所帮助。不妨也找个机会,和您喜欢的“秘书”聊一聊,开启一段新的合作之旅吧。

(作者:咱爸咱妈公益学校 米粒儿)

关注我们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10-27 18:37 , Processed in 0.08357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