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592|回复: 1

阿波丸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0-4 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这篇文章引起我的兴趣,是来源于一种说法, 失踪的北京人头骨,是很可能和这个“阿波丸”号一起沉没的。







Builder: Mitsubishi, Nagasaki .

Year Completed: 1930

Displacement: 11,249 GRT
Dimensions: Length 497.2', beam 65.6', draft ?
Propulsion:  Mitsubishi diesel engines, 2 shafts, 16,141 bhp, 20.8 knots.  






虽然对于“阿波丸”沉没的原因有着不同的说法,但大家都认为“阿波丸”上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那么,拒绝美军营救的乘客们,究竟要用自己的生命隐藏什么样的秘密呢?

A “阿波丸”上的宝藏

二战末期,山下奉文曾征调近10万名菲律宾民工和战俘,进行极为秘密的藏宝活动。日本战败后,山下奉文作为甲级战犯被判处绞刑,他生前藏匿的大批财宝迄今下落不明。其中的一大批财宝,极有可能被装上“阿波丸”准备运回日本。

稻田正纯回忆,当时东京关于“阿波丸”装货和《ǔ丝偷牡绫ü卜⒂?000封之多。驻新加坡日本特务机关长官日高震作雇了许多海匪装货,但作为负责长官的稻田正纯却不知道装的是什么,可见“阿波丸”装载货物的机密程度不同寻常。

1976年,前日本宪兵森川家光提供了一个有关“阿波丸”在新加坡装货的线索。当时警卫森严,从新加坡开发银行出来的26辆卡车上装满小箱子,全部装到“阿波丸”上,据他判断里面是金条。

日本前驻新加坡特务机关首脑日高震作则说:当时“阿波丸”被认为是能够安全回到日本的最后一艘船只了。途中,在雅加达和新加坡,装载了大量贵重物资。价值之昂贵,直到今天也是难以想像的。

如果他们的证言是真实的,那么“阿波丸”一旦被查获,财宝很可能成为美军的战利品。因此,船上装有自爆装置再正常不过的了。

福建牛山岛居民回忆,当地渔民捕鱼时曾从海里捞起一个破盒子,里面装的竟是钻石!

B 尼克松访华礼物

对于尼克松带来的这份礼物,美方称是通过人造卫星探知的,并希望和中国政府合作打捞。

消息传出,日本、前联邦德国等纷纷表示希望参与。综合各国提供的情报,对“阿波丸”装载的财宝有了一个大致估算:黄金40吨、白金12吨、工业钻石15万克拉,总价值当时估算约合50亿美元。而其中最大胆的推断是:举世瞩目的中国国宝北京人头盖骨可能就在船上!

上世纪20年代初,著名的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被发现。1937年日军占领北京,为避免国宝落入敌手,许多有识之士要求把在北京存放的北京人头盖骨送往国外。但遗憾的是,它在1941年从中国消失了,它的去向至今仍是个谜。

然而,1972年的中国正处于动荡时期,中国政府无暇关注一艘27年前的沉船,直到1976年文革结束。

1977年4月5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正式向海军、交通部并福州军区下达命令,明确指示同意勘测、打捞“阿波丸”沉船的方案,称之为“77·13工程”。打捞工程基地就定在中国福建省平潭岛。

1977年4月,平潭镇党委发动了10条渔船、150多位渔民寻找沉船方位。同时,中国海难救助打捞公司和中国人民海军携带深水打捞装备,迅速集中到平潭。当时参加的有潜水员600名,以及沪救捞3号、海军101号和403号3只主力打捞船。

平潭岛距中国台湾极近,“阿波丸”沉没的海域更是处于军事敏感地带。为保障打捞,海军航空兵部队进驻平潭岛,每天巡航,海军部队则派遣舰队为打捞船只护航。

C 搜寻沉没的宝船

1977年5月1日,船队到达牛山岛以东海面,安排两个猎潜艇用声呐确定“阿波丸”的准确位置。

经过声呐扫描,确定水下有两个船型障碍物,相距有30到40米、水深接近60米。这是当时潜水深度的极限,更麻烦的是,障碍物常常刮破渔民的渔网,一旦潜水员被渔网挂住将无法脱身。

第一次下水的是全国劳动模范、上海救捞局潜水大队长马玉林。他回忆说,潜到水底后摸到一个倾斜的极粗桅杆,上面都是渔网。从桅杆直径判断,沉船是一艘万吨轮。在这一海域内的沉船里,只有“阿波丸”是一艘万吨巨轮。

第二批下水的潜水员又有了新发现。潜水员在沉船驾驶室里看到好多箱子,但都是空的。后来发现一具死尸,是一个中将。

据“阿波丸”幸存者下田堪一郎回忆,日军岩桥一男中将作为军部代表,一直和滨田船长在驾驶舱里,直到沉没。如果这个死者就是岩桥一男,那么沉船就是“阿波丸”。可惜没有找到任何证据可以标明死者的身份。

第二批打捞的物品中有一块锡锭,这块产自东南亚的锡锭,与“阿波丸”的装货情报相吻合,后来打捞上来的包裹上的名字,也在“阿波丸”乘客名单上。

1977年5月1日午夜,搜寻人员向指挥部报告,确信找到了“阿波丸”。直到3年后,这一判断才得到最直接的证明。1980年7月9日,沪救捞3号在打捞现场找到一只船钟,上面清晰地刻着3个字:阿波丸,并有建造年代和所属公司:昭和10年,日本邮船株式会社。

D 失踪的中国国宝

如果“阿波丸”装载价值50亿美元的财宝,宝藏最大可能是在船的中间这一段。按这个判断,潜水员被分成4组轮番下水。由于船外渔网缠绕,船里非常混乱,潜水员每次潜水都冒着极大危险。

沉船被打开一个口子,大量橡胶、锡锭、云母、光学玻璃等物品纷纷出水。4年中,共捞起锡锭3000多吨、其他物资2800吨,总价值5000万美元。这些物资大多是制造飞机的主要原料,一旦它们被偷运回日本,就可以制造出一支空中力量,这将是负隅顽抗的日军最后的希望。

从打捞情况看,美日两国提供的情报基本属实。但情报中提到的藏匿着大量珍宝的3个保险柜,却没有出现在资料提到的位置上。保险柜究竟藏在哪里呢?

通过搜寻,打捞队发现了两个很有意思的东西:一个就是当时伪满洲国的内阁总理大臣郑孝胥去世后留给后人的圆砚,写着“郑公孝胥安葬纪念”,另一个是其子郑禹的印章。

郑孝胥,福建闽侯人,1930年追随溥仪,就任伪满洲国内阁总理大臣,1938年病死。他的遗物出现在“阿波丸”上,证明了日本人很可能搜刮了不少的中国文物,并辗转万里把它带到了“阿波丸”上,失踪多年的北京人头盖骨很可能就在“阿波丸”上。

那么,1938年病死的郑孝胥、1941年失踪的北京人头盖骨、1945年沉没的“阿波丸”,这三者之间又是怎样一种关系呢?

前日本关东军军官中田光男声称曾在伪满洲国看到了北京人化石。1945年日军战败前,他到长春探望岳父、研究人类史前化石的专家远腾龙次。醉酒后的远腾拿出一个盒子,说里面的头骨就是北京人头骨化石。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北京人头盖骨可能在1941年失踪后流落到了伪满洲国地区,被日本人藏了起来。

在“阿波丸”的死者名单中,有4个神秘乘客的身份始终得不到确认。专家认为他们极有可能是和郑孝胥父子交往密切的日伪高官,并有较高的文物鉴赏造诣。打捞中还发现了有中国风格的雕塑品,它能否成为北京人头盖骨登上“阿波丸”的佐证呢?

E 宝库到底在何处

在4年的打捞中,按照美日提供的藏宝方位,潜水员进行了寻找,始终一无所获。传说中的黄金白金钻石和无价之宝北京人头盖骨,难道都不翼而飞了吗?

会不会有人赶在中国政府之前把它拿走了呢?打捞队产生这样的疑问,并不是没有根据。潜水员曾在沉船上发现不属于“阿波丸”的物品:潜水员的鞋底和从露天驾驶台通往驾驶台的传话筒。

但是,打捞“阿波丸”并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而牛山海区很难避开两岸军队的监视。那么,究竟有没有人抢先进行过打捞?如果有,他们是谁、又找到了什么?直到现在,这仍是一个未解谜团。

1980年,中国政府向日方转交打捞出的遇难者遗骨368具,遗物218箱。这些“阿波丸”乘客们,35年后终于走完了回家的航程。

同年,中国最大的深水打捞工程突然宣布结束。至今,对这个决策的解释还是众说不一。焦点集中在“阿波丸”藏宝的去向上。

一种看法坚持认为,4年来对驾驶舱和货舱打捞未找到宝藏,可能意味着“阿波丸”根本就没有携带财宝。另一种看法则认为:打捞队判断失误,宝藏没有藏在客舱和驾驶舱前部,而是船底,因为一般甲板上面只能承受3吨重量。也有人认为,由于剧烈爆炸,宝藏很可能被抛入大海,深陷在淤泥里。

由于“阿波丸”沉没的水深最浅处达58米,是重装潜水的生理极限,在4年中,突破极限始终是打捞队面临的首要课题。如果打捞工程是因水深问题而被迫停止,那么“阿波丸”宝藏仍有可能在海底沉睡。

1980年7月6日,万吨浮吊“大力”号开始起吊船头。由于船头过重,第一次起吊失败。第二次起吊获得成功,沉没海底35年的“阿波丸”船头终于破水而出。

随着最后一批船队的撤离,中国政府宣布,正式结束对“阿波丸”的打捞工作。牛山海域恢复了往日的宁静,而对沉船宝藏的争论却始终没有平息。

此主题相关图片



美国《共和党报》1976年11—12月号特刊,报道“阿波丸”上的
装载:

“黄金40吨约960000盎司,价值1亿3440万美元;

白金12吨约合5700万美元;

工业钻石15万克拉,约3000万美元;

纸币价值不明;

宝石、工艺品等价值不明。”





台湾《中国时报》1976年11月21日载文,称:

“该船(指“阿波丸”——笔者注)被击沉时载人2009人,货物
有金锭40吨,白金12吨,未加工的宝石15万克拉,美、英、香港货币
数捆,工艺品40箱,锡3000吨,铝2000吨,钛800吨,橡胶2000吨。”





美国合众社1978年来自加利福尼亚圣地亚哥的消息称:

圣地亚哥的潜水员邦顿,久有计划寻找和打捞“日本的一艘装满
财宝的船只”,这艘船就是“阿波丸”。邦顿认为,就目前的价值,
仅船上的锡就值5700万美元。据他调查还有:“20吨铂,800吨钛,一
些艺术品,15万克拉未加工的钻石,100万盎司黄金,16吨金币。”



中国福建平潭一带的渔民中间一直流传着日本沉船有宝的传说。


非但是传说,当有关方面的工作人员进行社会调查的时候,他们
也证实了曾经有些当地人在海上捞到过尸骨和珠宝。



美籍日本“阿波丸”专家福密实,曾在七十年代对船上的货物作
过这样的调查和估计:

“按照现在的价钱,大约值四千亿日元至六千亿日元,当然这个
数字不是根据明确的方法计算出来的。不同的计算方法,数额就有所
不同。被认为是比较正确的数字是1945年8月10日,日本政府向美国政
府提出索赔的明细表中所写的所装货物(九千八百一十二吨)的赔偿
申请金额——三千三十七万日元。但是,这个金额也不是日本政府根
据明确的清单计算出来的,可以看作是要求赔偿的最低金额。将此金
额换算成今天的物价则相当于其百倍到二百倍。也就是说,可以认为
大概的金额为三十亿日元至六十亿日元。

显然,日本政府在要求赔偿,把个人所有的钱财和行李平均估计
为五千日元,其合计总额为一千零一万五千日元。将此换算成时价为
十至二十亿日元。关于个人所带的东西,从现在来看,能值多少钱可
以说是个疑问。但是,将当时的价值换算成现在的价值,大约是这个
金额。”

福密实报告说,世人瞩目的重点,是“阿波丸”上特别安装的三
个保险柜和船长室中的一个保险柜。

“关于这一点,由于没有当时的清单,所以根本无法想象和难以
估计。但是,装在这些保险柜中的究竟是什么东西呢?是不是装着许
多价值连城的财宝?”

多方资料记载的40吨黄金,12吨白金,60箱珠宝和工艺品,30公
斤工业金刚石,是否属实?

这是至今未能确认的又一个“阿波丸”之谜。

作为佐证,我们不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日本方面在侵略战争中,
是不是曾经将在东南亚掠夺的大批贵重物资秘密运回国内?

答案是肯定的。



有一个战后日本潜艇的例子:

二次大战后,日本一家有名的打捞公司,曾在新加坡的海域内打
捞出一艘日本的沉船——日本“1—56”潜艇,这是战时由美国潜艇击
沉的日本潜艇。

就在这一潜水艇被打捞浮出水面时,居住在新加坡的一个华侨要
求将潜艇上的货物归还给他。结果,法院经过调查,认定这些货物为
华侨所有,判定了日本舰艇对他的赔偿。据说,潜艇上的那些货物是
黄金,价值相当于七十五万美元。

这是日本在侵略东南亚时,利用潜艇从新加坡向本国运送黄金的
确凿事实。

这是一组与菲律宾相关的记载:

据说,菲律宾前总统马科斯,之所以拥有数十亿美元的个人财富,
是得到了日本人在二战时秘密埋藏在菲律宾的黄金珠宝。

1995年2月,菲律宾国家官方调查局在首都马尼拉宣布:他们从探
宝者那里查获了2吨的白金。有关方面分析,这件重达2吨、价值连城
的宝物,是二战期间日本侵略者没有来得及从南洋带走的赃物。其外
形像一只大铃铛,底座直径为3英尺,高2.5英尺,白金质地纯正,坚
硬结实,估价为4.8亿美元。

调查局官员还进一步透露了宝物的来历:非法探宝者1993年在菲
律宾北部水深70米海域捞得。打捞成功的非法探宝者,没有急于将此
物脱手,而是将宝物藏在距马尼拉640公里处的马尔洛。这些非法探宝
者之所以如此地保持沉默,是因为他们拥有更为庞大的行动计划,这
件重2吨宝物的获得,只是他们连续找到巨额财宝的计划的一个开端。


据调查,非法探宝者的计划,实际来源于一位日本军官和他的儿
子:

两年前那位日本军官将一张秘密的藏宝图交给他的儿子,图上标
有二战期间日本占领军散藏在南洋的一部分宝物的具体位置。日本军
官的儿子,就拉起一支队伍和菲律宾当地人合作偷偷地进行打捞。凭
着那张藏宝图,他们找到了白金,可是两年时间过去,日本军官的儿
子并没有从合伙人那里分到原先约定的份额。愤怒之下,他向当地政
府举报了贪婪黑心的同伙,于是,天机被泄露出来。菲律宾当局发出
通缉令,经过一段时间寻找,终于在1995年2月5日将埋藏在马尔洛的
一个村庄里将财宝起获。据说,调查局的卡车当天拉回宝物时,车厢
倾斜,几乎被压坏,足见宝物沉重,货真价实。

有报纸评论此事时指出:

“太平洋战争结束后,菲律宾及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一直盛传
当年被日本人抢掠而又没有能够带走的金银财宝的信息,估计价值达
数亿美元,但很少有人证实宝物的存在。如今这一传说得到了实际的
验证。据推测,这次发现的白金,可能是日本侵略军头目山下奉文在
此隐藏下来的。”

——山下奉文曾任日本驻马来亚和菲律宾的军事长官,以骁勇著
名,有“马来亚雄狮”之称。

掠夺和收藏下如此巨额的财富,当然要千方百计地运回本土,哪
怕只有万分之一的机会。如此,当拥有一艘获得了美国安全保证的巨
轮“阿波丸”可以作为运输工具时,当然是再方便不过的了。

“阿波丸”因而被推测,有极大的可能装载这些几十吨的宝物,
更何况已有来自多方面的证词和材料,异口同声的报道呢。

1979年5月2日,日本《读卖新闻》刊载了一条报道,引起了关注
“阿波丸”的人们的注意。报道称,当年陆军伍长(即下士)森川家
光说,“阿波丸”所装26辆卡车都是金条。有关内容如下:

5月1日,住在广岛县的旧军人称,在新加坡往“阿波丸”上装的
是金条。他证明说,往船上装金条的工作是在宪兵戒备森严的监视下,
极其秘密进行的。所装的金条有26卡车,虽然一共有多少箱不太清楚。
但据专家说,一箱(金条)相当于当时的两千万日元,共有几百亿日
元。

这位参加过装运金条工作的人,是住在广岛县丰田郡木江疃从事
旅馆业的森川家光(58岁),他于1941年参加了广岛11团,曾转战于
新几内亚等南方战线。当时是陆军伍长。

据森川回忆,往“阿波丸”上装载金条这件事,是发生在该部队
向当时的法属印度支那(即今越南)集结的途中,1945年初驻扎在新
加坡的时候。装载工作是由极秘密的作战命令抽调他们干的。当时,
从新加坡市内的南方开发银行的地下金库中,取出木箱(长宽各30公
分,高约20公分),几百件木箱装了26卡车。在宪兵队的严密警戒下,
用了30分钟运到新加坡港,装入停泊在那里的“阿波丸”号。木箱上
扎有金属箍条,有一个人举不起来的重量。

森川当时的任务是押送装有金条的卡车,荷枪实弹地进行警戒。


装载工作虽然是在严密警戒下进行的,但是,从宪兵那里偶而泄
露出的消息得知,箱子里装的是金条,据说是为了准备进行本土决战
才拿出来。这消息成为士兵之间不胫而走、默不声张的秘密。而且,
森川也亲眼看见从船上卸下了一批新型的武器火药、军用钞票和送给
盟军俘虏的慰问品。

森川说:“从戒备森严、箱子的重量和从地下金库运出等情况来
看,我认为肯定是金条,当时,发布了严格的言论禁令,而且战后也
一直避讳说这件事。”

美国原国家海洋实验室观察员、国家潜水领导成员、资深潜水员
那托斯所开列的打捞“阿波丸”计划,将“阿波丸”沉船上的可以列
出的货物加以累加计算,最低价值为2.45亿美元,全部物件和纸币的
总计最高价值将能达到50亿美元。

日本海湾代表团向中国提供的数字是:锡3000吨,生橡胶3000吨
(橡胶可能漂失了),加上锑、钨、水银,总计9812吨。

1945年4月1日,当“皇后鱼”击沉“阿波丸”后,曾发现不少仔
细包装的镀锡铁箱,容量约5加仑,铁皮外面是一层藤皮,内装颗粒状
物质,无商标及出厂印记。当时船员反复观察思忖,不知所以。

此为何物,至今茫然。

“阿波丸”的的确确还有一些人们至今未明的物品。

众说纷纭,且数额不一。

然而有一点是大家共同的认识:“阿波丸”上装有巨额的贵重物
资和贵金属。

究竟多少,至今是谜。

唯其是未解之谜,才越发显示其诱惑力、吸引力,引诱着那些关
注历史、迫切希望其真相大白于天下的人们。


此主题相关图片


[ 本帖最后由 燃烧的蜡相 于 2006-10-4 00:11 编辑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6-10-4 0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唉!什么都不说了。。。想我们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几个世纪的盛世帝国。。。落得个被人洗劫瓜分的地步。。。$NO$$NO$$NO$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10-9 22:40 , Processed in 0.090082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