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678|回复: 3

[军事杂评] 山雨欲来风满楼—东北亚战略局势评估 (ZT)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2-12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高岩:山雨欲来风满楼——当下东北亚战略局势评估

  《现阶段日本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经济大国,但日本在历史和现实中的种种缺陷,使日本无法重新成为全球政治乃至亚洲政治中的大国,现阶段日本的政治地位不是独立表现,而是通过美日联盟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日本的实力和地缘战略地位不足以使日本成为亚洲乃至全球的大国,但足以通过联盟或中立改变现有的亚洲格局。

  在朝鲜半岛各方共建和平新机制的过程中,无论是传统的朝鲜半岛冷战军事同盟体系,还是相对新鲜的朝鲜半岛极端民族主义趋势,都需要被遗弃,全新的朝鲜半岛永久和平机制,需要大国力量的平衡、以及对区域各方利益的尊重,这其中同样包括对既作为大国,也作为区域国家的中国,而中国则能为未来朝鲜半岛的和平机制和长期繁荣,提供最重要和彻底不可替代的保障,尽管现阶段朝鲜半岛上的极端民族主义趋势给区域局势投下某些阴影,但朝鲜半岛国家和中国的未来关系,总体上十分乐观。》


  一、决定东北亚秩序的全球战略趋势

  从全球大战略的角度来观察,现阶段即21世纪初这几十年内,全球格局被三项主要战略势态所驱动,它们构成了当今所有国际战略关系的最基本动因。所有当下全球范围内的战略问题和战略现象,都与以下三项战略基本趋势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一、美国日益基督教宗教原教旨化和军事帝国化、并陷入一场与伊斯兰世界的长期战争;

  二、由于前苏联解体,欧亚大陆中部和边缘出现巨大的权力真空和断层,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试图填补这个真空;

  三、中国和周边亚洲正在日益强盛,但中国尚未能正式确定在亚洲的领导地位,也未能确定全球性的战略联盟。

  正是由于这三种最基本的战略趋势的驱动,当下的世界战略格局显示出各种复杂的现象,持续困扰中国的各种东北亚战略问题、如台湾问题、中日问题、北朝鲜核问题,此外所有全球其它区域的热点问题、如伊朗核问题、中东以色列巴勒斯坦问题、以色列黎巴嫩冲突、伊拉克战争和战后的内战、阿富汗局势等等,都直接源于上述三大战略趋势,以及这些趋势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而以上这些战略趋势、加上在它们相互作用下而产生的其它次一级的地缘战略趋势,正在逐步改变当今世界,包括相关的国际格局、法律制度、战略同盟关系等等。


  我们所处的当今世界体系直接源于上一次世界大战,迄今已过60余年,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战争结束时的军事胜负以及同盟关系,塑造了当代国际体系。在亚洲、这个战后国际体系就是美国取代了所有的亚洲殖民统治者、成为西方世界在亚洲数百年扩张和存在的继承人。亚洲本土的日本被美国暂时控制,成为日美军事同盟的一部分。而在欧亚大陆上,历时千年对东西方形成过巨大压力的欧亚大陆中部游牧——蛮族军事地缘双重优势力量,由同一区域兴起的本质上十分类似的前苏联取代,成为既对欧洲也对东北亚乃至整个亚洲有直接影响的另一大力量中心。

  二战后的世界体系所经历的最大内部变化,在于东北亚本土的力量中心重新回到中国;在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一个完整的百年周期中,中国一度由于海洋性西方世界、欧亚大陆上的俄罗斯帝国、东北亚日本帝国等多重外部压力、以及国内政治经济结构腐朽和衰败的双重内外压力而崩溃,使中华文明一度岌岌可危。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对日本的胜利和国内革命事业的兴起和胜利,使中国有了全新的国内结构并在亚洲重新找到以往的中心位置,而这一次中国将有可能创造比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朝代还要灿烂的文明。这一切都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起点,所以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格局的核心机制、乃至全球范围最关键的地缘战略趋势之一,就是中国的国内革命和随即而来的现代化。

  而与中国国内革命和全面现代化这个人类历史上的最重大转折事件相比,亚洲还有一系列其它的事态和格局同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定格,这包括历时近百年的日本对外扩张被中止,日本所建立的帝国秩序和势力范围被重组,日本自身被美国所控制和管理,以及东北亚长期受中华文明影响的中国周边其它中小国家和区域的非殖民化和工业化。亚洲秩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这些变化,同样是当今亚洲体系的关键性趋势,但不是全球性的趋势,在东北亚的格局内,只有与中国相关的事项,才具有全球性的战略意义,而在东北亚区域内,日本和朝鲜半岛的各方,都是东北亚战略格局的最重要的当事者。

  二、日本正在单方面改动战后东北亚秩序

  在涉及到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亚洲格局和全球格局变化的过程,有一点需要特别指出:建立在二次大战后的各种停战协定、和平条约、联合宣言、共同声明等双边和多边法律文件、以及日本由于战败被占领后与盟军协商而形成的国内法律文件,都是真正的国际法律文件,因此不能由一国、尤其是前战争当事国擅自修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秩序、包括涉及日本国家的各项制度和战争限制,不是不可以发生变化,但必须按照国际法的规则,在原法律秩序的当事者的同意下,按国际法律文件的修改或重订程序逐步实现。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7-2-12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所有自行改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现有秩序而未经所有当事国、尤其是战胜国同意的行为,尤其是改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双方当事国妥协的方式而形成的各项战后共识、包括由于日本战败和放弃战争权力、承认非法掠夺的领土应归还原领土所有国,以及相应的领土变更等法律制度,都是严重的违法行为。因此现阶段日本擅自修改其和平宪法和突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国内法律限制日本战争权力的制度,都严重违反日本所负的国际义务,因此并不是单方面的日本国内事务,而是相应的国际问题。

  现阶段日本持续地通过其国内政治和立法程序,修改二次大战后由战胜国同意和指定、而以日本国内法形式表现出来的对日本战后制度的安排,其中包括日本非军事化、非军国主义化、取消日本政教合一的皇国神道教极权体系、日本和平宪法、日本非核化等等制度。日本不断突破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秩序、集中表现在引起中日关系和中韩关系持续紧张的日本政界人士参拜靖国神社事件;靖国神社本身就是日本军国战前天皇神道教战争祭祀宗教的核心部分。按照在战后日本消除军国主义和战争机制的清理计划,靖国神社本应该被完全清理和拆毁。

  所以战后亚洲秩序、包括日本的非军事化与和平宪法,都是战后亚洲体系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亚洲战后和平的前提和条件,如果对这些战后和平体系进行破坏,本质上就是对亚洲战后体系进行挑战,其性质与重新启动日本军国主义并准备与它国发生军事冲突并无二致。日本对中国和亚洲国家、包括前苏联的战争责任尽管未能有合适的国际条约清算,但通过日本宪法第9条达成了事实上的妥协;日本以放弃战争权力为代价,取得周边国家对其谅解,日本的天皇制度也因此保留。所以日本宪法第9条代表的日本非军事化,是日本战后责任的一部分,不可以由日本单独改动,如果改动中国应保持追偿日本战争责任的权力。

  中日关系今日的复杂局面关键在于日本的战争责任未得到清偿,这其间的问题关键在于中国放弃了自己的责任,国民政府和新中国均如此。由于放弃是历史和外部的重压而形成的,而且是在日本承担未来和平责任的前提下做出,因此是有对应条件的。所以在历史张力逐步放松、即中国的国家力量和主体性不断成长的今天,在日本要求自己的主体性如修改和平宪法,重建军事力量的同时,中国完全可以重新提出日本的战争责任,这里包括慰安妇、战争赔偿等等问题,事实上中国民间多年以来已经在进行相关的努力争取真正的历史公平。

  日本的国内政体如何发展、包括日本是否重新拥有战争权力,在清偿了日本与其它国家的战争责任后,可以由日本人自己决定,但未清偿之前,日本的国内战争体系就是国际问题。因为这些问题牵涉到由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后日本的和平体系,是由一系列国际条约和惯例建立起来的国际制度。日本无权单方面推翻这些源于二次世界大战对日本战争权力进行限制、以日本国内法形式表现出来的日本与其它国家之间战后的谅解,否则日本就完全彻底地推翻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而这个国际秩序至今仍是当今国际社会的基础框架,其中包括联合国体系和亚洲的领土现状,任何强行改变现有国际秩序的行为、包括改变战后领土和战后秩序,终将引发与其它国家的对抗和战争。

  三、美日关系不足以改变世界,但可以决定亚洲战争与和平

  美国至今仍在日本实施事实上的军事存在和控制,就是二次大战战后世界秩序的一部分,只是美国在日本的军事存在和事实上的控制,仅仅为美国战略的利益服务,而忽视甚至损害亚洲其它国家、包括二次大战对日战争中最大的受害国中国的利益。美国战后利用日本领土作为在亚洲军事存在的核心,先是对前苏联和新中国进行围堵,将日本作为美国在亚洲军事干涉和战争的基地,以此为基础先后进行过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随后将日本作为对前苏联冷战的桥头堡,继而在中国逐步强大的同时,将日本作为在亚洲与中国军事对峙的核心战略区域。

  正是由于美国对日本的战略合作关系始终是服务于美国全球战略关系的,因此美国对日战略关系始终表现为现实主义和单边主义的双重趋势,而日本对美关系也由日本战后右翼的统治者主导,表现出一种右翼现实主义的屈服和抵制交替趋势。日本利用美国对日本单独军事占领的势态,除了被迫尽量满足美国的战略需求、为美国全球战略利益服务外,先是基本上逃脱了对其它战胜国、包括前苏联和中国的战败国义务。然后在美国提供的国际秩序制度下,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复苏并逐步强大。而在经济强大的过程中,则利用美国要求日本分担其在亚洲军事存在和战略任务的需求,重建了日本的军事力量,并逐步摆脱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所承担的各项战败国的国际义务。

  由于日本新一届安倍政府已经将修改日本宪法,重建日本军事力量列为执政的最重要的目标之一,以此作为重建日本“正常国家”的步骤,现阶段有关战后日本和平秩序的事态已经发展到最后的关头。如果日本实现重大修宪,将日本战后和平宪法中限制日本军事力量和战争权力的条款修正,并利用所谓的朝鲜和中国的军事威胁而开始发展全面进攻性的军事力量,包括扩充已??器的道路,日本就事实上向中国和周边其它国家宣布进入敌对状态,对此亚洲各国不应抱有任何幻想。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7-2-12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而日本右翼势力的恶性发展,最终会象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横扫其前盟国英国和其支持者美国一样,重新引发美国和日本利益的冲突;事实上一方面在全球扩张,另一方面却又尽量保护自己国内市场和特殊利益的日本财阀政治利益集团,在威胁中国和亚洲其它国家的同时,也会威胁到在亚洲战后现代化和中国开放进程中、已经与亚洲和中国形成共同经济利益的西方利益。

  由于中国市场和经济规模的潜力,尤其是中国积极主动开放的推动,最终世界各国包括美国、将与中国有比日本更密切的经济和技术合作关系。届时重新军事化的日本在威胁中国国家利益的同时,也将威胁西方的亚洲利益,更重要的是全面军事化的日本,如果重新开始增长和扩张,最终将与世界上其它国家发生严重的冲突,首当其冲的反而是美国,其次才是亚洲的其它国家,现阶段的日美军事同盟关系,不足以约束成为真正军事大国后的日本。

  四、正在恶化的朝鲜半岛极端民族主义

  不顾国际社会、包括所有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的反对,朝鲜已经完成了其核装置爆炸试验,给东北亚现有的局势增加了不确定性,朝鲜核武器试验最严重的后果在于朝鲜与中国本来就十分微妙的双边关系,因为中方全力反、对而朝鲜执意进行的核武器试验而转入公开的对峙,朝鲜核装置试验标志着中朝两国之间一度存在的军事盟友关系即将发生重大变化。从现阶段的朝鲜核危机中,我们已经隐约看到一种正在发展中的未来战略动向、既朝鲜半岛非理性的民族主义倾向,如果事态持续发展,也许有一天,朝鲜半岛会出现另外一种本土性的对中国的国家安全威胁。

  而与北朝鲜无妄的政治自大相对应,韩国也同样表现出一种非理性的民族主义趋势,以至于在现阶段当朝鲜半岛依然分裂有美国驻军,同时日本极右势力也在挑衅韩国的国家利益,北朝鲜与韩国之间的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均有根本性的差别,因此韩国实际上根本无力推动现行的朝鲜半岛僵局时,韩国却对朝鲜半岛和东北亚的局势作出完全以自我为中心,既不符合历史也不符合未来地缘战略趋势的可笑自大的评价。

  关于未来东北亚战略格局的形式及统一后的朝鲜半岛在其中的地位,韩国庆熙大学教授梁性喆在北京大学一次学术讨论会上曾用其“风筝结构说”进行了形象的解释。他认为,在东北亚未来的新秩序中,美、日、俄、中四大国位于风筝(新秩序)的四个角上,而统一后的朝鲜半岛则居中,并担任“领导地位”。

  在这一点上,韩国政治领袖金大中的表述显然更具号召性。他充满信心地呼吁,“我们一定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迎来一个使我们在东北亚能发挥主导权的时代。我们一定要创造只有一个姑娘,却有四个小伙子来求婚的条件”,“多少年来一直被几个大国牵着鼻子走的我们,要改变东北亚四国的局面,要以东北亚五大国之一的姿态进入大国的行列。去创造我们民族主导历史的光辉明天,这应该是我们的历史使命”。

  以上韩国学术界和政治人物对韩国当今和未来在东北亚区域作用的预测,完全不符合东北亚区域过去的历史也不符合现今的战略发展趋势;历史上在东北亚,中国长期是东北亚体系的缔造者和体系的核心,而近代日本的崛起一度使东北亚的主导权转入日本手中,在近代日本曾经以暴力重组过东北亚,以至于朝鲜半岛都被吞并。二战后美国在朝鲜半岛享有巨大的军事优势,然后前苏联和中国都是北朝鲜得以生存和对抗美韩军事力量的决定因素。而在未来的东亚,中国发展的趋势和规模已经使强大如美国和日本,都已经忡心忧忧地考虑未来亚洲的力量格局问题;它们的噩梦就是中国随着时间推移,必然在亚洲占据的核心位置,然后建立以中国为中心的新亚洲和平体系,而在这个体系内,美日将失掉他们现有的优势地位。

  在国际体系中、力量的大小平衡决定均势,而均势是由大国而不是小国缔造的,小国在均势中仅仅是体系的构成要素,而不是关键因素。这一点无论是当今的东北亚还是未来的东北亚都没有例外,朝鲜半岛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下政治中都不可能成为东北亚的主导,尽管朝鲜半岛民族主义已经在考虑未来东北亚政治的格局以及朝鲜在其中的位置,但他们得出的结论和现阶段为自己制定的战略目标、都完全不符合以往的历史和未来的趋势。而小国在国际体系中完全被民族主义利益和情绪主导后,将会对现有的国际秩序造成重大损害,最终也将损害自己,朝鲜半岛现行的各种趋势都在验证着小国民族主义和国际秩序冲突的悲剧。

  由于东北亚是从华夏藩属体系经西方殖民体系、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帝国主义体系而演变成为今天的亚洲主权国家体系,历史上并未真正发展起独立的民族国家意识,朝鲜半岛为确立自己在当代大国林立的亚洲格局中的地位,就必须利用民族主义作为确定自己国家存在和国家发展的动力,以期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而任何企图强调自己民族意识的朝鲜半岛政权,都必然会遇到现行的民族主义诉求与朝鲜半岛以往做为华夏中国藩属体系一部分历史事实完全不相符的尴尬。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7-2-12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现阶段朝鲜半岛所表现出来的非理性民族主义,集中表现在对朝鲜半岛过去数千年历史的随意重造;为了构建朝鲜半岛地区民族主义的合理性,以便证明高丽朝鲜民族现阶段的民族扩张诉求,现阶段南北朝鲜都在对自己民族的历史述诉中恣意扭曲以往的历史,尤其是与中国历代王朝的关系、朝鲜半岛早期民族的活动范围、以及相关的历史疆域。当下韩国社会已经完全按照其国内政治的需求重写韩国早期民族历史,否定与华夏中国诸民族有共同起源、同时也否定在中国历史上和中国历代疆域中生活过的古代朝鲜边陲民族与中国的联系,其目的是为了否认朝鲜半岛历史上与大陆中国的种种隶属关系,以此论证朝鲜民族的主体性,这是典型的按现阶段朝鲜半岛所需要的民族主义模式去重新随意安排过去的历史。

  由于对同一历史事件的论述被刻意用于政治目的,今天在诸如高句丽和渤海国的历史上,南韩当局都刻意制造出有官方意识形态的历史版本,并由官方出面对中国方面有充分史料证据的相关历史述诉大肆攻击。同时对历史上高句丽或渤海国、以及其它朝鲜半岛居民的疆域活动范围做任意夸大,甚至认为今天中国的北方疆域历史上曾属于朝鲜半岛诸民族。这些肆意扭曲历史事实同时臆造所谓历史上的大朝鲜民族光辉的作法,如果恶性发展,最终将会导致朝鲜半岛国家、尤其是在统一后,与中国发生对抗性的冲突。而一个极端民族主义恶性发展的朝鲜半岛,又无法得到周边大国的谅解和支持去实现半岛的统一,所以朝鲜半岛的非理性民族主义,最终将使朝鲜半岛问题陷入僵局。

  五、中国与新朝鲜半岛永久和平

  历史上中国是朝鲜半岛文明的主要输送国和保护国,存在着一个东北亚前国际体系,在今天朝鲜半岛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的时期,朝鲜南北双方都有意地宣扬朝鲜自己的民族主体意识、而闭口不谈中国与朝鲜半岛的数千年和谐秩序,以及朝鲜民族得以在半岛成为国家的关键,既中华文明天下秩序的作用,其结果是朝鲜文明失掉了自己的真正历史本源。失掉自己历史根本的民族在当代社会必定茫然;朝鲜南北方今日在国际社会中的困惑,其实就在于历史上缺乏独立经验的朝鲜半岛、尚未把握如何通过与大国的关系、尤其是在与中国建立和谐关系的基础上、去构建本地区的和平。

  而在历史上朝鲜从来未脱离过中国大陆的影响,有强烈本地意识和独立意识的朝鲜半岛、尤其是不与更广大的中国大陆协调其国家利益的朝鲜,最终会成为对中国的外部威胁而无法独立生存,这一切才是朝鲜半岛的真正历史命运。中国是东北亚大陆的核心国家,在地理上朝鲜半岛本身就是东北亚大陆的一部分,历史上所有的东北亚区域都曾进入过中国的疆域范围,朝鲜文明与华夏儒家文明有直接的文明传承和继承关系,朝鲜历史上的各个王朝与大陆中国的历代封建王朝始终保持藩属关系,从而有效地维护了东北亚的和平局势。所以历史上朝鲜半岛之所以能够在东北亚大国林立的格局中保持自己的独立,靠的不是在各大国之间保持平衡的均势战略。

  事实上均势战略只适用于主权国家林立、自罗马帝国崩溃后再也没有统一起来的欧洲,而不适用于历史上成为亚洲最强大力量中心和文明中心的中国和周边地区,朝鲜半岛的独立、本质上依靠的是中国和朝鲜双方都共同信奉的、源自中国的王道天下宗藩和朝贡体系,以及朝鲜民族善于在大国间寻找平衡而不是对抗的“事大”传统。而一个与中国保持和谐关系、包括充分认识与中国的实力差距而愿意接受在东亚体系内非挑战者的地位、从而得以发展既有中华文明的影响,又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朝鲜半岛国家,才是朝鲜民族的生存之道。

  这条朝鲜半岛的历史道路同样是当今朝鲜半岛现实主义的道路;今日北朝鲜的内外困境关键在于其国家战略过分强调历史和现实中都不存在的“主体”意识,而忽略了朝鲜半岛乃至亚洲和平体系构成的关键在于与中国保持和谐。而中国文明的宽容与非扩张性,才是真正的亚洲和平最好的秩序保证,而除此之外无论是日本帝国主义的大东亚共荣,还是俄罗斯式的领土帝国扩张方式、或是美国的亚洲军事同盟秩序,都无法给朝鲜半岛带来永久和平。

  亚洲和平体系建设的首要条件是区域内大国的全力合作,任何缺乏大国合作的地区制度都不可能确保区域和平,目前朝鲜半岛区域性的永久和平机制亟需建立,而中国注定要在未来朝鲜半岛和平体系的建设过程中与美国实现大国合作,只有中美合作共同推动和保证下的朝鲜半岛新和平机制,才有成功的可能。而中美在朝鲜半岛的大国合作如果成功,将为中美合作共建亚洲乃至全球秩序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中美势将在朝鲜半岛展开全新的战略合作。

  而在朝鲜半岛各方共建和平新机制的过程中,无论是传统的朝鲜半岛冷战军事同盟体系,还是相对新鲜的朝鲜半岛极端民族主义趋势,都需要被遗弃,全新的朝鲜半岛永久和平机制,需要大国力量的平衡、以及对区域各方利益的尊重,这其中同样包括对既作为大国,也作为区域国家的中国国家利益的高度尊重,而中国则能为未来朝鲜半岛的和平机制和长期繁荣,提供最重要和彻底不可替代的保障,因此尽管现阶段朝鲜半岛上的极端民族主义趋势正??系,总体上十分乐观,这是地缘战略和力量对比,以及中国和朝鲜半岛上南北方各自的国家利益所决定的。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网站地图

GMT+2, 2024-6-2 04:32 , Processed in 6.291979 second(s), 17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