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782|回复: 3

[国际新闻] 特朗普说的没错,中美打的根本不是贸易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4-8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特朗普说的没错,中美打的根本不是贸易战(图)[size=0.9em]文章来源: 假老外评中国 于 2018-04-08 08:34:14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size=0.9em]打印本新闻(被阅读 16654 次)


“中美贸易战”这话题近来被热炒,今天就借此聊聊中美吧。

首先我想说的是,中美之间现在打的哪里是贸易战?贸易根本就只是个借口,两国打的其实是未来。

简单说说新闻。在其4月初发布的301调查报告中,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直言,500亿的关税提议是针对中国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而在此报告公布数个小时后,特朗普便在Twitter上表示,“我们并非在与中国打贸易战”;贸易代表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周三表示“贸易战没有赢家,我们肯定不希望一场贸易战”;财长姆努钦(Steven Mnuchin)周五也表示“我们的目标不是与中国打贸易战”,对于解决中美贸易冲突“我们谨慎乐观”。中国方面一直抱持对话的态度就更是不用多说。

中美两国如今装模作样的姿态是很明显的,这就是一场“看谁先怯场”的比赛。本质上,华府和北京都希望能避免全面冲突。既然如此,美国这般高调作风的目的是什么?



本质上讲,所谓“中美贸易战”到目前为止都不过是双方“摆擂台”而已

看看这次301调查报告针对的征税领域就能明白: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自动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航空航天设备、新能源、高铁、生物医药等,都是中国长期规划的高科技产业。美国已经意识到,中国正从一个“世界加工工厂”转型为“高科技产业领军者”,对此,华府焦虑了——解决贸易逆差只是一个口号,双方都知道这问题不是谈谈判,又或通过征税就能解决的。美国真正想要的,是通过战略遏制保住自己的领先地位。

应该说,中国在自身发展的进程中,在向世界提供机遇的同时,也确实为他国带来挑战和压力,至少在我生活过的国家,都能感受到这种忧虑。

然而面对这种压力和挑战,美国似乎并不打算像各国一样,在符合WTO的规则下推动自身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针对产业技术基础薄弱的环节、在面向未来前沿领域的关键技术研发层面给与支持;美国也不打算加大对社会各方面的人才投资——对特朗普政府而言,与其自己“谋发育”,似乎更倾向于打压他人的方式。

换言之,现在的美国政府所秉持的逻辑是“我懒得赚钱,但你们也不能比我更有钱;我不想费时间学习,但你们也不能花时间学习;万一你们超过我的话怎么办?”



莱特希泽早在去年11月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便提到针对“中国制造2025”的说法

站在国际事件观察者的角度,我觉得这么做是美国的自由——西方历史中每当旧有大国面对新型大国挑战时,这种做法是最常见的应对方式,否则西方也不会有“修昔底德陷阱”之说。尽管这样的做法风险极高,最后的结局也往往是两败俱伤。然而这样的手段,也恰恰是最容易实施的。

毕竟,在美国现有的政治制度下,本届政府不需要为十多年后的美国负责。长期发展政纲的好处,往往要到数年后方能显现。对一个处于严重社会撕裂的美国民选政府而言,这种“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事,实与“为下届政府做嫁衣”无异。

因此,特朗普政府所需要做的,只是塑造强硬的对外形象,像选民呈现自己的“施政成果”,从而为共和党赢得今年下半年的中期选举,乃至为自己2020年的连任做铺垫。

回想我十多年的青春都是在加拿大和美国度过,如今看到美国陷入这样的“死循环”,着实令人感到悲伤和忧虑。悲伤的是美国极其善良淳朴的百姓,在可预见的将来,相对生活水平想必只会继续下降,这是政府无长期规划的必然结果。忧虑的是,美国人现在的焦虑已经促就了特朗普的上任,促就了当下的贸易争端,再往下发展,不排除与中国爆发冲突的可能。

再看中国本身,对于此番与美国的比拼,明显是做好了准备的,着实让人放心。而更让人放心的是,此番美国针对“中国制造2025”的意图,也让人们能更好地认识到中国政府为国家长期发展所作出的规划和未雨绸缪,这样的规划让人能够看到未来数十年的希望——相较于中国对美国的强硬反击,这方面的规划才更让人放心。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18-4-8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你想与不想,新一轮全球大变革已启动!(组图)[size=0.9em]文章来源: 丁咚 于 2018-04-04 09:45:28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size=0.9em]打印本新闻(被阅读 27045 次)




太平世界,寰球同此凉热。

毛先生曾意气风发地在一首词里如此吟道。

自冷战结束以来,除了相对局部和短暂的动荡、战争、冲突之外,这个世界总体保持了近三十年的“太平”,全球化深入人心,毛先生描述的图景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

在这一时期里,由于某种偶像的坍塌,由于对“历史终结”的普遍信仰,在全球范围内,闵主势力大举扩张,自油和繁荣在更广大的土地上生长,而昔日的敌手们亦握手言和,彼此接纳,一个统一的国际体系逐步成型,从而维系了相当长时间的和平。



但这一切随着新兴大国崛起,经济实力差距缩小,大国力量此消彼长,国家利益争夺、正治诉求分化及国际权力博弈白热化,“东风压倒西风”似不再虚谬;随着从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核武器技术、弹道导弹技术、无人机技术,到新的国家发展模式论提出和对本国特定正治形态的突出强调,科技、军事和意思形态新的全面竞争态势明显,在不同的国家之间形成新的敌意;随着各自国家内部官僚正治的无能和弊病的扩大及国家间风险和对抗升级,引发了对混乱无序大面积扩展、对外政策实施软弱无力导致根本利益受损的潜在焦虑,表现出了某些集体性症候,整个世界步入了大转型新时代的启动期。



大转型的集体性症候之一是,不管你想与不想,全球大变革都已启动。新一轮大变革,根植于各国的内部根本需求,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热望合流,将对世界大转型产生强劲的推动力和塑造力。

历史性是新一轮大变革的显著特征之一,在新的历史周期里,通过变革将重塑晸治秩序、国际体系和国际规则,并终结一个为时不短的动荡期,开启全球和平与繁荣的全新局面。

韚命性是新一轮大变革的显著特征之二,新时代的大变革将彻底改变某些正治秩序,构造新的国际体系和国际规则,世界文明发展将呈现出根本性演变。

整体性是新一轮大变革的显著特征之三,这一轮大变革不是个别国家或经济体的个别现象,而是整体性趋势。不管是俄罗斯,还是美国,或者日本以及埃及,整个世界都将受到变革浪潮的冲击,不少国家都将在动荡中实现“浴火重生”。

长期性是新一轮大变革的显著特征之四,新的大变革将在为期10年到30年的时间里,方可“竟其功”。

不可逆性是新一轮大变革的显著特征之五,无论什么人,什么势力,希望阻止或者逆转新时代变革的趋势,都将是螳臂当车,徒劳无功。



大转型的集体性症候之二是,不管你想与不想,晸治权力的极化、强人晸治以及国家主义、民族主义、民粹主义思潮甚至法西斯主义的某些回潮,都将是比较长历史时期里的突出现象。

从北美到非洲、中东及欧亚大陆,强人晸治和晸治权力的极化,广泛表现于各国晸治中。从普京到安倍、川普,修订制度延长任期、国家领导人任意操纵晸治、利用晸治权力干预舆论到完善中央集权和个人威权,正越来越普遍地表现于各国晸治中。利用国家主义、民族主义、民粹主义赢得选举、控制民意、整合舆论,正成为不少国家晸府经常采取的手段,有朝一日,法西斯主义出现回潮也将不再令人惊讶。

对官僚体系的无能和弊病的不满,对国家发展面临的内部危机和外部风险的焦虑,对强人能带来稳定和变革的渴望,是这一集体性症候产生的深厚土壤和重要驱力。

但由此带来的新的国家权力结构不平衡、对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产生的负面效应及对国际关系的深刻影响,都将导致一系列后果,从而削减其积极正面意义,在很大程度上也将加剧变革趋势和国际关系的大转型。



大转型的集体性症候之三是,不管你想与不想,全球化的相对削弱,国际间竞争性和对抗性增强,国际势力重组导致新型冷战,从而对国际关系、国际体系及各国内部发展产生根本性影响,都将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以川普政府调适国家安全、国防战略和贸易、移民及知识产权政策为标志,美国政府已经打定主意,认真对待新兴国家的崛起,并更多地采取遏制和对抗战略,去削弱甚至击败对手,清晰地印证了我之前所描述的“次冷战”即新型冷战状态,正在成为事实。

美国还在运用除了传统的盟友关系之外的各种手段,集合更多西方国家的集体力量,加入到主要以中俄为对象的新型冷战中,譬如近期利用贸易战策略将其他西方国家紧紧带到本国身边,以便集中力量应对个别国家。

在此同时,对立阵营也加强了团结,改善关系,重温友谊,使东北亚冷战残余复活成为一个可预见的前景。各国力量的分化重组,在这一态势下将变得更加频密和不可避免。



这三大集体性症候是大转型新时代彼此关联、彼此影响的要素。各国晸治演变使部分国家的对立性增强,使新型冷战变成一个决定性趋势;新型冷战将加强部分国家内部正治的“极化”,从而与国际间的对立形成恶性循环、彼此促进的态势,将使局面不可收拾。

而这些都将令大变革更加深刻、更加彻底,从而加速建立一个新的正治秩序和国际体系,最终结束敌对和对抗,创造另一个持久的和平与繁荣时期。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18-4-8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美中贸易战打打停停之际,货币战一触即发(图)[size=0.9em]文章来源: 经济日报 于 2018-04-05 17:02:41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size=0.9em]打印本新闻(被阅读 31261 次)




美国财政部半年一次的外汇报告即将于本月公布。图/撷自美国财政部



被美国财政部点名的货币这半年大都升值,以韩元升幅最大。彭博

美国和中国你来我往地隔洋宣布新关税措施,贸易战白热化之际,也得提防另一场大战一触即发:美国本月公布的外国汇率政策报告。

财政部的外汇报告和美国贸易代表署的关税报复措施,两部会一搭一唱。

美国贸易代表署3日基于“301调查”结果,对年度总值约5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关税,目的在反制中国强迫技术转移和侵犯智慧财产权等不公平贸易措施。

财政部则以贸易和经常帐逆差超过所订标准为由,将特定国家列入货币操纵的观察名单,若最终被列为货币操纵国,也会以实施关税或其他进口限制为报复手段。

由此可见,两者采取关税的手段相同,但目的都是为了降低美国对外贸易逆差。

中国和日本,韩国,德国和瑞士去年10月仍被列为观察名单,台湾则被排除在名单之外。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指出:“即将公布的美国财政部报告将是川普下一个意向指标,此决定的政治意义不亚于经济意义,而且无法预知…如果美国官方将中国或亚洲其他经济体列为汇率操纵者,将明显加剧已然紧张的局势。”

目前为止,川普政府并未直接对付人民币。不过,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校区国际政经教授柯恩(Benjamin J. Cohen)认为:“只要川普认为中国出口和投资是一个威胁,把人民币列为标靶只是迟早的问题。”

全球金融风暴2008年爆发以来,中国官方加紧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其中放宽以人民币结算的贸易交易,如此一来便不必经过传统以美元报价的方式。中国最近开办人民币计算的石油期货交易,用意也在此,有人视此为对美元的直接挑战。

人民币的国际地位虽已提升,但要跻身主要货币之林尚有一段路要走。生意人性格的川普明白这点,也不无可能利用人民币的这个弱点。

柯恩推测,若中国抗拒对川普让步,美国接下来或许会禁止美国企业跟中国业者往来时以人民币报价或交易,美国政府也有可能暗阻或建立人民币计算资产投资的新障碍,或者只要各国央行愿意放弃和中国换汇协议,就提供更有利的换汇条件。

不论下一步如何,本月公布的外汇报告光是措词即值得留意。美国财政部上次在10月17日汇率报告虽将中国列为观察名单,但报告中其实还赞许中国采取行动避免人民币“失序”贬值,去年让人民币对美元升值。

人民币这半年继续升值4.3%,中国并未留人促贬本国货币以提升竞争力的口实。

三菱UFJ国际资产管理公司主管Takahide Irimura指出,“如果美国在报告中使用更强硬的语言,那可能会给人一种印象,即美国偏爱美元贬值,这将令美元承压并提振亚洲货币。”

台湾1990年之初也曾是美国在“301”条款和外汇报告的受压迫者,如今虽已脱离这两个桎梏,但隔岸观火之余,一旦美国再藉外汇报告加重对中国、日本、韩国邻国施压,亚币波动和升值压力势必升高,台币也难置身度外。



分析师认为,如果美国在外汇报告转趋强硬,亚洲货币将面临进一步升值压力。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8-4-9 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利用知识产权为由,打压中国科技升级和制造业转型,这和利用柴油排放问题打压德国汽车产业有异曲同工之妙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网站地图

GMT+1, 2024-3-28 10:53 , Processed in 0.061635 second(s), 14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