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74|回复: 0

[国际新闻] 美国的国运,到头了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9-28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力哥说理财
看到标题,你可能会想:美国的国运到没到头,关我P事?

没错,是不关我们啥事,但如果我标题说X国的国运到头了没,那我这个号,怕是就要到头了~

01

人和人的根本差异,无非“认知”二字。

所谓投资,就是认知的变现。

水往低处流,但财富却总是从认知洼地流向认知高地。

所谓“割韭菜”,收“智商税”,本质上都是占领认知高地的人群,洗劫站在认知洼地的人群。

那么,想靠投资持续赚大钱,最重要的认知,是什么?

我认为,是看清大势

永远学着顺大势而为,而不是逆大势而动。

顺势而为,潜在风险低,潜在收益高,你最终赚钱,是大概率事件。

知道自己为什么能投资,为什么能赚钱,这叫投资。

逆势而动,潜在风险高,潜在收益低,你最终亏钱,是大概率事件。

知其不可而为之,把赚钱寄希望于运气上,这叫赌博。

现实生活中,总有些大势,对你不利,或是你不愿看到的,正确的选择是坦然接受,并提前做好相应准备。

但很多人,总是讳疾忌医,自欺欺人,头脑发热,意气用事。

经常的,我抛出一个观点,论据充分、论证清晰、论点鲜明,但总有人会说:“力哥,虽然你说的有道理,但我就不爱听。”



唠唠叨叨这么多,无非想告诉大家一个虽然浅显,但很多人就是听不懂的道理——

思考问题,做出选择时,不要让屁股决定脑袋,情绪代替理智,否则,你的认知水平永远不会提高,一辈子只能是穷人。

02

生活在中国,我们面对的最大的大势是什么?

是国运!

随着美国对华制裁不断升级,对中国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大,各行各业都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

于是,近来出现了一种越来越有市场的悲观论调,认为中国过去持续40年的天赐良运,在美国强势阻击下,怕是要到头了。

从中兴到华为,再到TikTok,别看我们现在成了世界工厂,全世界到处买买买,握有3万亿外汇储备,是美国最大的债主,如果美国真要对我们开刀,我们还是只有挨打的份儿。



网上有个段子,怎么把国内的钱转移到国外去,说只要你买100万A股,再买100万美股,过段时间再看,呀,神奇的事发生了,你的钱就这么转出去了…

虽然是段子,毛衣站开打这2年多的股市也的确也是这么走的……

当初不是说好“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吗?

大国角力未来具体还会如何升级,没人能准确预测,但我们还是可以大致预测到,中国未来国运走向。

预测未来,必先回顾历史。

一个国家为什么能国运兴隆?

和我们当年玩帝国时代、星际争霸的道理一样,就靠两样东西。

资源和人口。

有足够多的人对足够多的资源进行持续开发,就会创造财富,财富积累到一定级别,就能形成盛极一时的文明和大帝国。

而地球上的核心资源,几乎都依附在土地上的,所以资源又可以近似看成土地。

所以谁拥有的土地越多,拥有的人口越多,谁就更牛逼。

古代所有大帝国,无论是西方的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中东的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还是东方的汉帝国或唐帝国,无不如此。

但公元1500年开启的全球化时代,对这个规则做了重大修订。

1500年后,首先崛起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帝国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但当时人口很少,西班牙才几百万人口,葡萄牙更是举国只有一百多万人,它们完全靠的是民族国家的内部整合力量和航海技术的进步,抓住历史风口,一跃成为被吹上天的猪。

由此可见,全球化时代大国崛起的要素,增加了两样。

古代社会,各大文明技术差异并不大,中国也不过从3000年前的青铜器时代进入到了2000年前的铁器时代,打仗还是提刀上马,弯弓射箭,但进入全球化开启后的近代社会,技术进步开始加速,所以在“资源”的基础上,还要加上“技术进步”,这样才能对资源做进一步开发利用,让小国有机会逆袭大国。

而在“人口”的基础上,增加了“组织整合”的力量,让整个民族国家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小国有大志,小国谋大业,可能就会比那些看似庞大,却如一盘散沙的拼盘式大帝国,爆发出更强大的力量。

所以真正决定一个国家能否国运兴隆的,是资源-技术进步,人口-组织整合这两组因子。

1600年后,面积比葡萄牙还小的荷兰,依托金融创新,全民经商,把国家内部的力量进一步整合,成了第三个全球性大帝国。

1750年后,英国和法国依托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进步,接棒成为全球性大帝国。



英国早期的蒸汽机车

但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先进技术的传播速度不断加快,人口(劳动力)作为最基础的要素,重要性越来越高,所以英法都是有千万级人口的大国。

到19世纪末,经过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俄国、德国、日本等作为后起之秀,纷纷弯道超车,成长为全球性大帝国,但相比人口基数,比英法更胜一筹。

其中,美俄两国都拥有千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拥有上亿级别的充沛人口,和差不多同时崛起,但国土狭小得多的德日相比,整个国家的国运基础更夯实。

所以在残酷的二战中,不管德日同盟如何努力,哪怕运气再好,策略再成功,士气再旺盛……最终,也注定会败给美苏(俄)同盟。

03

从葡西,到英法,再到美俄,全球霸主的体量不断增大,从百万级人口,到千万级人口,再到亿级人口。

可见,在高度全球化的时代,小体量国家,再也不可能像当年的荷兰那样,仅仅依靠技术创新和狗屎运,登上全球霸主宝座。

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先发国家的技术创新优势所带来的红利期,也变得越来越短。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前,葡萄牙和西班牙共同统治了整个16世纪的全球海洋,无人能敌;

到17世纪,则是荷兰的天下,大国霸权更迭的速度以一个世纪计算。

18世纪后期的工业革命肇始于英国,英国相比于其他欧洲国家,还是鹤立鸡群,获得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先发优势。

但到了19世纪后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英国的先发优势已完全丧失,法德美俄等国家纷纷追了上来。

1871年德国统一后,更是只用了短短40年,就在工业总产值上后来居上,迅速超过不可一世的日不落帝国,最终导致一战爆发。

一战后,俄国内乱,美国虽然贵为巴黎和会三巨头之一,但国联最终还是成了英法的玩偶,美国并没能取代英国,成为新兴的世界霸主。

但仅仅20多年后,美苏(俄)两国就成功逆袭,彻底埋葬了英国的全球霸权。

1945年,美国投放了第一颗原子弹,震惊全球,但到了1949年,苏联就迅速掌握了制造原子弹的技术。



核弹爆炸

美国依靠先发技术优势所垄断的核霸权,仅仅维持了4年。

回顾过去500年全球化大背景下,大国崛起的历史路径,不难发现,资源-技术进步和人口-组织整合这两组因子中,后者的重要程度,相比前者,变得越来越高。

如此说来,为什么中国过去40年能爆发出如此罕见的经济增长奇迹,就很好解释了。

一是因为中国本身拥有全球第三大的国土面积和最多的人口体量,这些基本要素上,中国天然就占尽优势。

是为地利。

二是因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终于内乱停息,全国上下一心一意谋求经济发展,但由于此时国家积贫积弱,能拿的出手的也就是廉价劳动力、廉价资源(土地、环保等)和巨大的潜在市场,愿意拿市场换技术,发达国家也愿意和我们换,这也是基于人口的基本要素。

正所谓政通人和,是为人和。

三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很快就遇上了第三次科技革命,IT技术和互联网的崛起过程中,中国不但获得了与发达国家几乎同等的技术进步速度,还依靠巨大的人口基数(国内市场),打造出了N多互联网巨头,进而在大量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上,走在全世界最前列,成为全球化和科技进步最大的受益者。

是为天时。

天时,地利,人和都齐了,所谓经济奇迹,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随着中国国力不断增强,逐渐不甘心只做发达国家的制造工厂,还想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体系的上游核心技术领域分一杯羹,以图获得更大更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空间,这就触犯了以美国为首,包括德日英法等一杆发达国家的根本利益。

这几年,“自主知识产权”,“双创”等关键词越来越多出现在国家领导人的发言中,《厉害了,我的国》里,最浓墨重彩介绍的,也就是高铁、大飞机、卫星、海上钻井平台、射电望远镜等最新的自主研发的科技创新产物。



“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中提出,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到2035年,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到2049年,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下一轮科技创新竞赛的战场,在人工智能、绿色工业、新材料、生物制药、虚拟现实、航空航天等许多领域,现在,轮到做了大半个世纪全球老大的美国,有点慌了。

20年前,美国对中国的指责,更多还停留在“人权”问题上。

10年前,美国虽然已明显感受到中国经济崛起带来的压力,但还只是在指责中国市场不够开放、知识产权保护不力、让美国工人丢了饭碗等具体问题上。

今天,乍一看,特朗普发动贸易战背后的诉求依然是这些,但实际上,和十年前相比,美国对中国这个对手的认知,已发生了根本改变。

美国不再把中国当成是一个亦敌亦友的合作伙伴,而是明确把中国当成的确会挑战美国霸权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甚至是劲敌。

原本,你崛起,我受益,“人权”什么的还可以放一边,先赚钱要紧。

现在,你崛起,我受损,那我就不客气了。

所以特朗普发动毛衣站,不是他一个人脑子抽风,也不是他的内阁脑子抽风,而是美国两党,甚至美国社会上下少有的共识。

由此,我们必须认清一个现实: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并不仅仅关乎某一个行业的开放程度,某一些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或者某几类产品的税率高低——运用商人理念治国的特朗普,当然会在所有这些细节上,锱铢必较,为美国争取最大利益,但所有这些背后都还有一个总目的——

那就是千方百计,遏制中国崛起,尤其在高端制造业和科技创新方面,决不能让中国有弯道超车的机会。

说到底,这是两国争夺全球老大地位的国运之战。



04

现在,中国已然没有退路,再韬光养晦也没用。

那这场国运之战,最终结果会怎样呢?

乍一看,中国现在很被动,因为我们毕竟还是落后方,我们真正在全世界能拿得出手的,可能也就是《厉害了,我的国》里介绍的那些,在更多民用科技领域,我们的技术水平还是全面落后于美国。

但长期看,最终结果还是取决于“资源-技术进步”和“人口-组织整合”这两组因子。

先看资源。

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美国算上关岛等海外领土,差不多也是960万平方公里。

中国有国防战略价值巨大,但经济价值不大的青藏高原,还有沙漠戈壁占大头的新疆,美国也有中西部广袤的高原山脉戈壁区,还有比新疆还大的阿拉斯加冻原。

当然,美国的耕地面积比中国更多,农业潜力更大,各种矿产资源也非常丰富,而且还有东西两条海岸线,战略纵深更大。

另外要注意,美国的地缘环境比中国好太多,中国周边群狼环伺,美国只有加拿大和墨西哥两个邻国,其中加拿大是美国铁杆盟友,面积比中美都更大,资源同样极其丰富,而且人口稀少,可以很方便也很安全地持续向美国出口大量资源。

所以基础资源上,美国占优。

再看技术进步,没的说,这块美国还是占优。

所以“资源-技术进步”这组因子上,美国明显占优。



美国版图

再看人口。

在总量上,美国只有中国一个零头,中国人口是美国4倍多,优势明显。

当然,因为耕地多,理论上,美国完全可以承载和中国同等规模的人口,只要进一步开放移民,增加人口并不难。

只不过,以美国现在的人均资源消费量看,想要在未来100年内赶上中国人口,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是地球不可承受之重。

但中国的人口出生率明显低于美国,人口结构中,老年人口占比越来越高,在10-20年后,会逐渐体现出对经济增长不可逆的根本性冲击。

当然,现实中,美国社会的支柱族群,白人中产阶级的生育意愿也在不断下滑,人均预期寿命则不但提高,所以同样受老龄化困扰。

所以人口这块,中短期看,中国还是有明显优势,BAT之所以能快速崛起成世界级互联网巨头,就是依托中国市场巨大的人口体量。

最后看组织整合。

这才是中国目前最大的优势所在。

古代那些幅员辽阔的大帝国,最终为什么都会解体或崩溃?

因为中央政权对整个国家的组织整合能力衰弱了。

最典型的就是蒙古帝国,虽然打下了史上最大疆域,但当时的蒙古人缺乏统治这么大一个帝国的技术条件(交通、通信)和管理能力,所以蒙古帝国很快就解体了。

反过来说,进入全球化时代后,葡萄牙、荷兰这些人口区区百万的小国,之所以能一时风云起,也是因为国家具备了强大的组织整合能力。

再反过来说,中国的资源和人口这些因素一直都在,为什么晚清以后总是被动挨打呢?

也是因为国家的组织整合能力太糟糕。

整个国家一直在持续内耗,改革、革命、内战,中间还不断被外国侵略,就没消停过,导致国家无法劲往一处使,尤其是甲午一战后,曾经试图赶上西方的梦想被拦腰打断,从此以后,陷入了国运一衰再衰的恶性循环。



甲午战争

日本虽然资源人口这些基本要素远不如中国,却依靠强大的内部组织力量,把整个国家凝聚起来,最终成功逆袭。

而现在,是中国近现代以来,国家组织整合能力最强的时期。

这才是这场关乎国运的大国博弈中,中国相对美国,最大的优势所在!

作为移民国家,移民族群既给美国带来了多元文化和充沛人才,也使得美国社会长期无法形成族群融合,成为持续至今最严重的国家之殇。

就像我们这里每次有个屌丝青年杀了个有钱人的孩子,就会引起阶层对立,美国社会现在除了一样存在的阶层对立之外,还有中国并不明显的种族对立,每次白人警察枪杀一个黑人,就会刺痛美国这根最敏感的神经,矛盾就会被瞬间激化。



美国抗议种族歧视活动

而此次疫情冲击下,BLM运动持续高涨,不知要内耗到什么时候。

当然,这也是因为美国最看重“自由”价值观,内耗是尊重个体自由必须要付出的代价,疫情防控不利,同样是这个原因。

相比之下,中国现在没那么严重的内耗,对疫情的有效防控,正是这种举国体制高效率的体现。

国运之战,说到底,拼的还是国力,历史上的危急时刻,德日俄用的都是集权,最大限度调动全社会各种资源,以图渡过难关。

美国在面临国家分裂的最危险的历史关头,林肯一样是违宪开战,非法剥夺了宪法赋予南方各州人民的自由,这才维护了国家统一,这才为美国的工业革命扫清了障碍,给后来的美国霸权打下了基础。

05

总结一下,在根本上决定国运的这两组因子中,“资源-技术进步”这组因子,现在是站在美国这边。

但“人口-组织整合”这组因子,现在站在中国这边。

历史发展大趋势告诉我们,随着全球化日渐深入,禁止关键资源出口和技术封锁的难度会越来越大,封禁策略的有效期会越来越短,“人口-组织整合”的重要程度,相比“资源-技术进步”,会变得越来越高,所以历史的天平,最终,还是会逐渐倒向中国这边。

不过大家也别高兴得太早。

力哥不会盲目悲观,也不会反过来盲目自大,鼓吹美国国运到头了。

这场老二对老大的冲击战,老大对老二的拦截战,对双方来说,都是根本利益之战,注定不是一时半会儿会有结果的,而是潜移默化间,国力此消彼长的极为漫长的博弈过程。

这就像当年抗战爆发时一样。

当时中国底子实在太弱,但凡有识之士都知道,一时半会儿中国肯定打不过日本,所以速胜论是自欺欺人。

但中国因为国土纵深大,而日本人口只有中国十分之一,没办法一口气把整个中国吃下,所以抗战肯定有得一打。

随着时间推移,日本维持战争的成本开支会越来越大,继续把几百万军队留在中国作战就成了一件不划算的买卖,以至于最后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接受中国政府要求,停战撤军,要么开拓更大的战场,谋求更多的资源,以战养战。

当时日本已在豪赌国运的道路上走上不归路,停不下来,最后只能把美国拖下水,玉碎太平洋。

所以亡国论也不可取。

1937年和2020年,中国国内舆论的调调其实差不多,都偏悲观。

当年,许多知识分子和普通民众,都对打赢日本不抱任何希望,内心极度恐惧,觉得真要亡国了。

如今,许多知识分子和普通民众,一样对打赢美国不抱任何希望,甚至把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成就一概抹杀,把中国体制批得一无是处,觉得狗屎运总算到头了,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的众多历史欠账,马上就要连本带利清算了,准备过几十年苦日子吧……

如果他们能从过去500年人类历史发展大趋势来看问题,可能就会有不同看法了。

你可能会说,当年的战争太残酷,中国虽然最终获胜,但八年抗战,国民死伤无数,国家满目疮痍,可谓惨胜,今天的和平年代,难道我们为了取得胜利,还要付出那么惨痛的代价吗?

当然不用。

和当年的军事战不同,今天的世界,两个超级核武大国,不可能再爆发那种全面战争了。

只不过在没有硝烟的战场想要决出胜负,注定需要更漫长的时间。

从历史上看,只要一个国家不内乱,不打仗,经济都是增长的。一旦打仗,就真的万念俱灰,什么希望都没了。

如果偶尔有些政治动荡,像前些年泰国红衫军闹事那样,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也是短期的,往往今年经济衰退了,明年政局一稳定,经济又重新增长,房价也继续涨。

类似的还有经济金融危机。

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期,全球化时代,一荣俱荣,一辱俱辱,2009年,几乎全球所有国家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经济负增长,但也就那一年的事。

到2010年,各国经济又开始逐渐复苏,美国股市更是开启了有史以来最漫长的一轮超级大牛市。



08年全球金融危机

这种伤害,和一场战争可能会造成连续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经济衰退、社会动荡、人口减少相比,真的不值一提。

看看这几年的叙利亚吧,没完没了打来打去,对老百姓来说,那才叫惨绝人寰,暗无天日。

再糟糕的和平,也好过再正义的战争。

只要中国不打仗,不内乱,真的不用太担心,中国的经济增速依然能超过美国,两国之间的国力差距就会越来越小,形势就会对我们越来越有利。

特别是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此消彼长,更是把我们送上了一条弯道超车的加速车道。

话说回来,我们既要对自己的未来有信心,也要看清对手的底牌。

美国不像日本,国土狭小,承载的人口已近极限。

美国的国土面积虽然排世界第三,但俄罗斯和加拿大有太多无法开发的冻土地带,所以美国实际上是全世界硬件家底最好的国家,上帝真的特别眷顾美国,上手就王炸,好到没朋友。

从地理决定论上看,美国最终成为全球霸主,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今天的美国,有农业、有工业、有科技、有军事、有文化(美式价值观输出),还有最重要的——美元金融霸权。

要问美国什么时候会真正衰弱,首先要看美元霸权什么时候衰弱,就像当年英镑的衰弱一样。

美元霸权不改,美国不可能真正衰弱。



美元霸权

眼下,我们还看不到这种迹象。

至少在可预见的未来,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制度超有弹性,创新能力强大,极富危机意识,一直在拼命阻击所有潜在挑战者的美国,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是超大概率事件。

反观中国,家底没美国那么厚,人口多既是资源,也是负担,尤其是想让这14亿人未来都过上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挂帅的美式生活方式,几乎不可能,地球资源无法承载那么强大的消费浪潮。

哪怕十年后,中国GDP总量顺利赶上美国,但人口是美国4倍,人均GDP还是只有美国1/4,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更大,导致中国底层穷人和美国底层穷人相比,收入可能连1/10都不到。

没错,哪怕再乐观估计,就算十多年后,两国普通国民的实际生活水平,差距依然大得很!

总之一句话: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06

想让未来的道路不那么曲折,眼下中国有哪些可以做的呢?

除了资源是先天限定,无法扩充,在科技进步、人口和组织整合能力这三个方面,都可以有所作为。

中国制造2025就不多说了。

在人口问题上,全面取消计划生育,迅速出台鼓励生育政策,已迫在眉睫。我们已错过了开放生育的最佳时机,现在加速弥补,20年后,或许还有看头。

哪怕鼓励生育的结果,是穷人更多生孩子,中产还是不愿生孩子,社会阶层更加固化,也总比下一代人口进一步断崖式下跌来得好。



提高经济的组织整合能力上,中国需要的是进一步全方位改革,把一切阻碍市场经济自然生长的,会造成不必要内耗的制度藩篱,都逐渐破解掉。

怎么破解,以下省略若干字……

愿祖国国运昌盛,国民安居乐业!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网站地图

GMT+2, 2024-4-19 13:23 , Processed in 0.059512 second(s), 14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