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238|回复: 0

[国际新闻] 《荒原》:艾略特写给英伦的情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6-21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网5月31日报道(文/西蒙·赫弗)

我读大学本科时第一次接触到T·S·艾略特的《荒原》。我的A级英语课程大纲避开了现代主义诗歌,为了获得英语学位并让自己看上去像饱读诗书的样子,我的所有额外阅读都集中在经典的英文诗歌和小说上。所以,当我开始读艾略特时,那种震惊难以言表。

一旦适应了他的表现形式和措辞,以及无处不在的各种典故,《荒原》是多么伟大的杰作就变得显而易见。如果不熟悉,读它最好的方式就像我一直建议人们欣赏瓦格纳的歌剧《指环》那样:别担心它意味着什么,就去听就好了,沉浸在音乐中。诗歌当然也是音乐。有些诗人比其他人更有乐感——最明显的就是弥尔顿。他写的是无韵诗,但他的节奏,而且仅仅是他选用的词汇的发音就带来了一种乐感。艾略特也是如此。

这首诗在1922年刚一问世就引起了一次文学巨震。34岁的作者对表现形式和典故的运用令人想起他的朋友詹姆斯·乔伊斯在同年出版的《尤利西斯》中的手法,但《尤利西斯》的阅读面不像《荒原》那样广,因为人们认为《尤利西斯》伤风败俗,在英国没有流传开来。

早在七年前,内行就可以从《J·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中一窥艾略特的才华和独创性,这首诗让他的读者们初识意识流手法,为接受《荒原》以及之后的作品做好了准备。

同样,就像《荒原》一样,这首诗也对但丁有所借鉴,而且其中包含了沮丧、幻灭,甚至是某种绝望的情绪,而自古以来自怨自艾的年轻诗人就习惯在他们的诗句中表达这种绝望。

《普鲁弗洛克》中运用的是一种单一的意识流。在《荒原》一诗中,它的五个独立章节中每一个都有不同语气的新声音交错出现,每个都有自己的意识。《普鲁弗洛克》的主题在这里被放大,或许是绝望情绪进一步加深。但是,这首诗有所不同,有一种通常不会被过多评论到的东西——它体现了艾略特对英伦特性的看法。

尽管出生于美国,但艾略特一家是从萨默塞特的东科克村移民到那里的,这个地名后来用在了《四个四重奏》中。1914年他曾去牛津大学,离开时成为一名教师,结婚后决定在英国定居。

他的英国化过程有些滑稽可笑;他由英国圣公会施洗礼和坚信礼,在劳埃德银行谋得一份工作,并在1927年成为英国国民。在《荒原》一书中,尽管有德语的引语,提到了意大利,还有梵语的吟诵,但艾略特陶醉于20世纪初期英国的景色、声音和习语,并把它们变成了诗句。

因此在伦敦——这个“虚幻的城市”——“一群人涌上伦敦桥,那么多人,/我从未想过死神毁掉了这么多人”。在一家酒吧,讲述者变成了一个社会底层者的声音,建议一个女子在丈夫从战场上归来之前“给自己镶上几颗牙”——“他当兵四年了,他想好好快活一下”——他们被房东“麻烦快点儿,到点了!”的大喊所打断。艾略特援引英国诗人埃德蒙·斯宾塞的诗句说:“甜蜜的泰晤士河啊,你慢些流淌,等我唱完我的歌。”他还看到了圆木如何漂流到“格林尼治/经过多格斯岛区”。他还大谈“电车和落满尘埃的树木。/海伯里生了我。里士满和基尤毁了我”。

当然,这首诗还谈到了许多其他东西:但它也是一首关于艾略特回到祖先土地上的诗,是献给普通平常的英伦特性的一首颂歌,只是用诗歌的形式,而这首诗有着与众不同的天赋。(刘晓燕译自5月23日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原题为《写给英伦特色的一封情书》)



人们认为,塞西尔·科林斯的画作《追求》正是受到了艾略特《荒原》的启发。(英国《泰晤士报》网站)

来源:参考消息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网站地图

GMT+2, 2024-4-19 19:46 , Processed in 0.052460 second(s), 14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