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楼主: mayavati

[其他] 3月份汉堡孔子学院协办金蔚先生古琴课程与音乐会(欢迎有兴趣的父母参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24 0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的,我得它打印出来,不然在电脑上看太累了。$送花$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4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上传好了。
http://www.megaupload.com/?d=476FNNFB
下载是这样的。进入网页后,右上角有“请输入×××字样”(三个字母),你照输入后,进入下一个网页,等待45秒后,网页呈现出一个表格,你点击表格中的freedownload按钮,然后就是下载页面了。

抱歉,搞得好复杂啊。不过,还好。试试吧。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4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选购古琴的一些信息

关于古琴的选择原则,可以参考李祥霆先生的文章《略谈新制古琴的选择》http://www.guqin.net/newweb/ltxzgqdxz.htm
下文引自古韵龙吟网
http://cmi.huain.com/article_read.php?id=103(这也是一家琴坊的网站,售琴),大家参看。

古琴的选购常识和注意事项     孙 鉴

   古琴是中国最为古老的民族乐器,历史悠久,本称为“琴”,本世纪初期为了和其他乐器的统称区别,改称为“古琴”。古琴作为一个古老的乐器,其音苍老、清 亮、浑厚、圆润、古朴。人说琴的“四善”:(苍、松、脆、滑)和“九德”(奇、古、透、润、静、圆、匀、清、芳)则是古人对古琴音色的总结。

早在孔子时代,琴就成为文人的必修乐器,而且成为四艺之首,古琴很早就成为中国文化和理想人格的象徵。

现在古琴艺术再次复兴,学习和爱好古琴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全国各艺术专业院校也陆续开设了古琴专业,有力的推动了古琴文化的普及和发展。

  因为古琴的制作和挑选有较强的专业性,因此很多初学古琴的爱好者感到挑琴时很茫然,不知道如何去正确挑选。很多人花了钱,得到的却是一张不能弹的琴,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和金钱。下面我系统的说一下古琴的挑选。

一、挑选古琴首先要了解基本的古琴板材和灰胎、漆面的知识。
1、先说说板材:目前做琴的材料很多。古时的琴以梧桐为面、梓木为底的琴较多,其次是上好的杉木为面的古琴也比较常见,比如赫赫有名的唐代雷琴就选用的杉 木。《琅嬽记》(14)载:“雷威斲琴,不必皆桐,遇大风雪,独往峨嵋酣饮,着蓑笠,入深松中,听其声连延悠扬者伐之,斲为琴,妙过于桐。”此处的“松” 指“峨眉松”,也就是峨眉杉了。现在梧桐(白花桐)已十分稀少,难以寻觅了,目前的桐木基本以泡桐为主(还有一些地方用的川桐)。泡桐因为木质问题,音色 寿命较短,故常做为中低档古琴的琴材选用。而现代斫琴师的上品大多为老杉木做为的琴材。购买古琴时琴材作为因素之一需要酌情考虑。当然光有好的琴材是远远 不够的,有好的料不一定是张好的琴。

2、接下来要考虑的就是琴的灰胎:明前的琴灰胎以鹿角霜或八宝灰为主,音的松透度和传导性非常好。明末清初,民间斫琴为了考虑成本,基本开始用大量瓦灰加 一点鹿角霜做胎,虽然音色也容易松透,但漆灰容易脱落,寿命很短,为藏琴者不喜。现在低档琴市场大量充斥着瓦灰加鹿角霜或纯瓦灰或者根本没有灰胎的古琴, 此种古琴价格低廉,但为琴人不喜。购买古琴时灰胎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3、关于漆面的挑选:中国传统大漆漆膜坚硬而富有光泽,具有良好的耐腐性,耐热、耐水、耐油和耐多种有机溶剂的功能,电绝缘性能也很好。今天我们有幸落指 抚触上千年的老琴,上好大漆的作用不可抹杀。大漆也有优劣之分,价格也不同,这里就不祥述了。当然,目前低档古琴还是有合成大漆和纯化学漆存在的,毕竟能 降低些成本,能有较强的价格竞争力。

二、乐器琴必备要素
  古琴作为乐器,必须要能够弹奏。所以不抗指、不沙音、不打板是一个优秀古琴的必备条件。因为南北演奏风格和力度的区别,有些详细的数据也并不相同。然 后是声音,作为练习,能发声基本就能满足练习,但作为与琴人相伴的良友, 音色又是不可以忽视的,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习琴者的兴趣的培养。合格的古琴,其散音、按音和泛音的音色和音量要统一。古琴声音要有下沉感,声音不散而韵味悠 长者为良。购买古琴这几个必备条件不可忽视。

三、古琴的南北方的地域问题
1、北方的琴友购买古琴前需要明白南方古琴到北方以后,因为空气湿度和温度的变化,其木材和漆面由湿润环境转到一个干燥环境中后,很容易出现开裂现象。打 算购买南方古琴的琴友需要注意保护自己的爱琴,不要长期裸置在空气中,尽量弹毕放入琴囊或琴盒之中。屋内最好有加湿器,保证一定的湿度来减缓或避免琴体的 小问题的出现。尤其是川琴,因其地域最为潮湿,过来后更要加倍爱护。北方琴友购买南方琴时,一定要有爱护他的准备!
2、南方的琴友购买北方名家古琴前要知道北方干燥,琴到南方后会有一段适应期,这段时间音色可能会略闷,盒内放些干燥剂会有利于音色的恢复,经过很短一段时间您的爱护和弹奏,琴就会适应南方的环境了。

四、斫琴师的挑选
  古琴业内的都知道,好的古琴基本全部出于个人斫琴师之手,好音色必须要求琴为纯手工。纯手工和琴内部的构造是有必然联系的。如何选择自己喜欢的古琴呢?要向专业人士询问每个斫琴师的特点,琴偏重的音色特点。这样就会找到合您心意的古琴了。

五、价格和性价比
  很多购琴者会陷入一个价格误区。有的觉得越贵琴越好,有的认为价格越便宜的越合算。其实这两种看法都是比较幼稚的。选购产品重要的是性价比。只是便 宜,质量一般,其实是不合算的,只是价格贵,质量一般那就更亏了。我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某做琴的1500就是杉木,某斫琴师为什么6000多才是杉 木?”这个问题就是眼睛只是盯在了价格和木头上,没去想质量,把自己弄晕了。还有的问:“桐木琴好还是杉木琴好?”,这个问题就忽略了各斫琴师的斫琴水平 问题。同一个人的作品,肯定老杉的要好些。可不同的斫琴师就无法比对了,因为水平高的斫琴师往往用最次的料做的琴也比一般的斫琴师用最好的料做的古琴强得 多。挑选古琴首先确定自己能够承受的价格,然后在这个价位里挑口碑好的名斫琴师,这样质量就保证了。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有一张合自己心意的古琴,让古琴艺术在全国甚至全世界发扬光大。

                              孙鉴
                          2006年2月15日

如果您想回国从斫琴师手中直接购琴,可以提前和下面这些老师联系询问。
该联系电话表中国古琴网上各地网友提供的部分各地斫琴师的联系电话,其中当然不都是名家,但是感觉从一般斫琴师手里买练习琴应该可以。
大家也可以登录中国古琴网www.chineseguqin.com等琴学网站,向那里的朋友多做了解。

抱歉,可能并没有给大家特别具体的信息。希望大家能有缘找到一张自己喜欢的琴。

北京

田双琨 010——67027106。

孙庆棠 010——87628552。

张建华 010——13910050280。

王 鹏 010——13701108343。

北京   孟衍     13051373307


成都:  曾成伟:028-8669 9090
何明威先生 电话:028-86635155
四川的张勇,13684128996
成都的毛勤——81370875

河南:
朱正立 0379—3969015,2868846,3218788,3200651

河南省博物院 罗苏理 13598037067

河北唐山:李天桓 13313296983

厦门:陈铁禅 0592-8659027
南京:徐永坤 025-2600363
南京:徐永坤 025-2600363
西安 李明忠: 029-6223644
现改为029-----86223644
扬州龙吟民族乐器研究所
单卫林--------0514--7822618
传真----0514-----7813841
苏州: 裴金宝 0512-65331955
马维衡电话:0514-7874035
扬州的张玉新老师:0514-7242727
扬州曹华老师05147239478
刘扬老师         7221323
田泉 13801458534
扬州向山琴堂  13013711068
扬州市古韵琴坊,0514-5875448
江苏省扬州强音琴坊  0514-7389168 
南通  倪诗韵:13862887677   
杭州 徐匡华  0571-85953672
云南省昆明市刘洪章老师  云南滇晖琴社副社长   电话:13888668756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7-11-26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载了,谢谢mayavatiMM。辛苦了。可惜只能在电脑上看了,扫描本不适合打出来。
金的自序是自己手写的,本人文盲,有几字还不认识,靠猜的。幸好正文是印刷体。
待我慢慢看来。
$送花$ $送花$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6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初为人母 于 2007-11-26 12:51 发表
下载了,谢谢mayavatiMM。辛苦了。可惜只能在电脑上看了,扫描本不适合打出来。
金的自序是自己手写的,本人文盲,有几字还不认识,靠猜的。幸好正文是印刷体。
待我慢慢看来。
$送花$ $送花$


没关系。我们读书会的MM把金老师的书录入文字稿今天早上给我了。但是她说其中有些她找不到的汉字(她电脑的汉字库里没有),需要我补上。我白天就忙我们的蒙特梭利工作坊了,晚上有空会去看看她的输入稿,能补上的字补上,明天发上word稿,您就可以打印了。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7-11-27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感谢了,还是觉得捧着看好过在电脑上看啊。$送花$ $送花$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8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好意思,食言了,今天也还没有把稿子校完。这里先发上来序言和卷一的内容。最后校完后再补发word文件。

琴度     金蔚  著


                      侯序


夫琴之道大矣哉。冠众乐之长,统大雅之尊。志静气正,苍古空灵。鼓天地之和而和天下,此琴道绵延数千年而不绝之至理也。操琴见性。其境界之高,段非斤斤乐工所能窥其堂奥者。夫琴士不易得,而知音亦难求。大雅久不作矣。今日琴道之衰,殊非一时一世之力。近世以降,西风东渐,或以西乐为尚,或图西乐之理变中乐之法。时人更以杂响悦耳为贵,心气轻浮。而于弹琴之道,则见轻矣。

暨阳金蔚,字魯伯,气宇宏深,方正清素,有士气。潜心金石书画,亦精琴艺。携琴往来南北,游遨山水之间,抚桐引操,意态兀岸,令闻者神移。今年遍访琴家,博师众长,潇洒俊逸,苍劲入古,卓然自成格局。因有感于今日琴学之颓废,将其历年鼓琴深见心得披录成书,著琴度三卷,发常人之所未见,拨流行之谬论。援据明确,体制高旷,得琴道之雅韵也。

余识魯伯有年,素佩其才智。甲申春相晤西江,出此书示余,爱不能释。弘扬琴学用功如金蔚者,真琴人也。思今日乐坛,犹能见此中流砥柱,聆此雅正元音,宁非快事?故附之剞劂,庶几籍广流传,进而欲以华夏正声,播之寰宇,以期一扫俗世之弊,力挽琴道于不振。请作[]序,遂敢以无文之辞欣然为之。

甲申春 侯辉于湖西九里松


   序  
今国运通则琴运始通,吾国文明光大,虽祖宗之力存焉,而不乏今人之功。目下好琴者日增,其所谓传琴者亦日增。我混迹其中,好为人师,虽非时百之为琴来,亦是积习未除,不惭于人者。大治而后,琴如枯木逢春 。虽然,亦待修整而成气象。故著琴度三卷,愿为知音者言。吾自少从乡贤赵宇明先生研习金石书画,术进而愈知吾国文明之博灿,吾国家之伟大。艺之教化可知矣。今国人以西来之艺为尚,其失也大。琴冠众艺,有道存焉。故欲著此以明世人,自不畏其谤也,或曰:无法可说。或曰:道可道非常道。而此二语亦因说道而传。故文不尽意,亦不可废。今言于琴学,或度,或渡,识者味之。若助其与先人同声相应,与后人同续一脉,但称快事也。

                                                                                                                         癸未正月金鲁伯蔚                                   

琴度目录   

卷一  起源   名辨   功用   一声论    三韵说  尚意   尚中   儒道释   辨器    辨弦   辨谱   独奏   弦歌    合器      知音      
卷二  授受  天资  学养  个性  品操   长幼  性别  宗派  他意  扬合   调弦  形容  手势  音准  节奏   速度  力度  章法  
卷三  阴阳  虚实  宾主  吟猱   指法辩  制琴  打谱  创新  审美   雅俗    论品   忘物                                       

琴度卷之一   

起源  

伏羲造琴,盖言其上也。先民扣弓得声,乃张粗细松紧之弦于一处,则器成焉。器成不可谓琴成,历代圣贤推崇完善之,方成今日之琴 。独高于众器之上,有别与筝琶之类。其文人之器也,传承有序之器也,代表中国精神之器也 。  

名辨  
古琴原指老琴,五四以来称为古琴,实无其理。乐器古者甚多,偏以我称古欤?其古字貌似美其久远,实有不合时宜之意。或谓琴乃诸器统名,为不乱而称古琴。如是,当称国琴为宜。今人操弄所谓国乐者,舍中之长,取西之短,固不如西乐之传承有序者。人何不轻哉?若以吾琴相较,虽不言过之,自可比肩。近人多不知此,故有待中华赤子正之也。  

功用  
艺之功用必欲有益于人。今人好以丑怪惊人,其不知其艺之所设,因人生多苦而喜乐之,人生多缺而完美之,人生多卑而崇高之。若人见之听之,或生厌恶,或多恐惧,何益之有?离骚之美,不在其苦也。吾琴亦然,如能自娱娱人,然后再言教化。琴乃历代贤人着力所成,如朝夕参究,古人风标时沁于心,日久风规自远。人与其处,似入兰芝之室,从而被其所化。故所谓助教化着,岂但琴音乎?  

一声论  
万事无不始于一,故学琴之人首求一声之玄微,然后可言多寡。切不可以繁声快手为能事。知音者听一音便知高下,何必广陵离骚?白玉无暇,虽少可宝。顽石满山,多亦无用。人不知其理,以操大曲为贵,皆耳聪实聋者也。能操大曲,可知其学之力,而不可知其学之得。一声尚不得其味,如何知二声之应和?其千百声者亦虚设而无用。故须细细审度,一声之中,雅俗,清浊,高下,沉浮,无所不备。岂挥手成声按弦得音而已? 今人好论音色,音准,节奏,速度,此故弹琴之首要,然蒙童得之者众。而能得琴中之真味着,代不数人。艺之传承立于技而妙于道,故重一声,更欲其于音外意中求之。学者悉心探究,虽不可轻得,日久必有化龙之时。  

三韵说
一分筝声,二分琵琶音,琴韵全无。此语调笑中有至理存焉。琴若无韵,远不如筝琶取音便捷悦耳。然今欲与筝琶一比高下者亦不为少,何也?不知我琴之长,心中虚空之故。其不知人之为人,力不如牛,速不如马,惟凭智慧而为万物之尊。重韵为琴首要,可分为曲韵,音韵,器韵三者。今人言韵多袭明清之说,明清人重韵多在音韵,唐宋人重韵多在曲韵。且明与清异,明人重其神,清人则多落于实处。大凡曲韵从应和来,音韵从吟猱出,而器韵乃自然之物,亦欲扬而不可抑。若弹琴仓皇下指,则三韵皆损,学者明辨其理,取舍自得。  

尚意   
山何其巍巍,水何其洋洋,琴以声追造化,远矣!惟有声外之意,或可过之也。故意之所重,甚于其他。琴也者,立于声妙于意,以滚拂状流水易,至于高山一曲,多不可端的。重声而轻意,则以有崖追无涯。故以为声不响则势不大者有之,音不繁则意不足者有之,乐不枉者无趣,哀不哭者无情。其不知欲以声大求势,音繁为足,如何听雷观瀑?至于乐而枉悲则哭,人世唯恐太多。琴不尚意,无其用哉!  

尚中  
中者不偏。曲多古传,皆合中也,惟论曲情之出。古曰:琴者禁也。今人好言情感,以为琴者情也,此知其一而不知其二。有情入琴故难,发之中节尤难。人若骂街,纵有情理,因其失中,人所共鄙。今操筝琶者头摆身摇,喜则婚,悲则丧,以为有情,其亦失中。我国向尚端庄含蓄,五四以来西风东渐,加文革一劫。貌似意气风发,而中华神韵几失。惟我古琴,源远流长,根深蒂固,犹玉树临风不倒。故身为琴人,当力较时弊为任,更不可效仿低下。此关人之素养,亦关琴之素养,更关国之素养。  

儒道释  
中国哲学,无过此三家者。虽身在山林一字不识,亦受其染。何况琴乎?儒家之中正,道家之玄妙,释家之圆融,无处不在。曲多道家所作,律多儒家所正,此显而明者。释家琴僧相传,然少见其曲律,盖不著表象而重其意也。若能持儒家之音,使道家之韵,行释家之意,可称善矣。然于琴言,其终属艺,故先求手段,然后再言道理。好言道而轻技,终是妄谈。音存道或可存,道存未必有音也。当切记之。  

辨器
琴有九德,前人论之以祥,此辨琴之至则也。而今人不究其味,惟以响亮为善。其不知一物之设,必有其优,舍己之长而追彼,不如以他物替之。钢琴一滑音而不可得,短处多矣。其何不改之?近人好言革新,盖自信不足也。老琴多佳,故为人所宝得存于今。以为老不如新者,或为审美失偏,或为易弦失修所惑。大概老琴其优多在质,新琴其优多在表,不可不辩。新琴中亦有佳者,若古材良工,其音近老有奇响者,但可宝之。  

辨弦
琴弦之变,功过不一。究其改易之因,审美有变也。丝弦音柔意刚,松苍静润,亦优在质,钢弦音刚意柔,光洁响亮,亦优在表。今改斫琴法与弹琴法,力较刚弦所失,无法之法也。丝弦之琴当备而勿去,否则易失旧时家数。今人重文轻质多弹钢弦,致练丝之技远古甚矣。待有志于造冰弦者,则钢弦可撤也。  

辨谱  
谱非曲也,勉强纪录而已。愈能记曲之精微处愈善。今之减字为先贤经验所得,可记曲之实处,更可记其虚处,优于他谱以传。今有音像之技,谱之用足以。西谱教减字其优在表,节奏音高一望即得。不知我琴节奏之自由,人人时时不同,强以记之,亦是某人一时之弹法。他日其本人亦改易之,徒劳后学步趋。我琴散板之多自不必言,西谱节奏强弱多同步,此又琴之所轻。比如二上二下,自然一音弱于一音。又所谓音高者,其如撞,可撞上一音亦可撞上二音,更有疾速上下,手未到而势到,音不到而意到者。此关琴之至理玄妙所在,若以西谱记之,必有失也。其长非我所重,我重非其所长。西谱至多旁注减字,不可以其为依。或为不利合奏,此本非我主事,因噎废食,取舍可定。其所译之谱与擅西乐者用,神奇化为腐朽,其味顿失。然琴中人但有著力者,何故?国运,时运,琴运,人运,一言难尽也。

独奏  
艺之道,由形意并简至并繁,然后至形简意繁。国艺至此久也,而西方百年来始重此为。人听乐必欲其满且足,西乐非和弦交响则单调甚矣。我琴几须单音出之,在虚实间用功,无意不可表,此艺之极则也。今有弹琴者恐人言其无味,即描虚成实,所谓旋律,真成单调矣。于是加速者有之,加花者有之,和弦交响者有之,真可籍嵇中散所言:丽则丽矣,然未尽其理也。

弦歌  
古人非弦不歌,非歌不弦。其道久矣。琴之初必摹人声,琴之后必逾人声。故弦歌虽非擅琴必需,诚良阶也。吟唱之法,西来美声断不可用,否则造作生厌。而今民族唱法,亦貌中实西者也。至于通俗,虽自然之声,总失于直白。而昆曲最为古雅,其清工调底之法,几可近之。不但鱼腹其音,所谓折字者亦备矣。至于乡谈,此亦可取。先人以古音制词,用今日国语吟唱,入声荡然,韵有不合。而方言多古,其失也少,人虽不解,亦当存之。如大篆小草,于艺而言,美是其主,识是其次。   

合器  
琴之合奏,古言琴瑟,今多琴萧。合瑟之琴非今时之琴,为众器之一。而今日我琴,其人文内涵独高于众,如哲人与常人,同亦不同也。合器为其余事,而萧可称良友。一横一竖,一丝一竹,一鼓一吹,一清一浊,如君子和而不同。盖琴瑟妙在同而合,琴萧妙在不同而合。合器之事,今学民乐者几失本源。筝仿钢琴,阮效吉他,摹交响数十二胡齐奏,如涧底暗流,加上铜锣喧声,终是不谐。摹西为荣,反遭其辱。其不知我国钟鼓大乐,琴瑟处堂上,管鼓处堂下,在虚实应和中着力。何其堂正,何其雄壮,何其玄妙,何其流美也!愿天降才俊,力矫时弊,重振国乐,我且拭目以待。  

知音  
琴人自古好叹知音难求,而天下传承最久者为琴。何也?琴为智者之器,智者虽少,然文明因其而传。若琴为当今有慧之士所重,则可曰知音多矣。今人不知此理,发心普及,降格求解,以为改革。不知普及之意,其欲普通及上品,非上品及普通也。而改革之用,在于改下品为高格,革驽钝为智慧。屈高就低,当慎行也。

[ 本帖最后由 mayavati 于 2007-11-30 20:48 编辑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7-11-28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7-11-30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琴度 卷之二

琴度  卷之二   

授受
琴虽有谱,其多虚处。若无师授,是废书也。或易虚为实,又失我琴妙处,功等胶柱。故琴之传,必赖于师,师道所重,重于其他。人有所得欲以授人,无论高下,其不贵乎?师之授弟,亦欲弟之授人。私秘其艺,有愧于师。而为弟者,若重己之灵悟而轻师授,乃无德之人。为师者尤当授其德也,察其言,观其行,知其偏,正之不怠,信天下近琴之人皆可教也。至于师者,亦欲严以律己,不可稍懈。人非圣贤,要慕圣贤而近之。古曰:琴不轻授。一不授无德之人,二指授琴不是儿戏,必欲学者皆成而后已。师者当正其德立其志为要,岂单以钩挑授人乎?  

天资  
艺重天资,此语不虚。然天资非人力可易,学者不必言此。其有存于表里不一者,有显于前后不一者,岂可轻论?我弟中有即教即会而不事按弹,又有五音不全而终日鼓弄者。前者早弃,而后者可操大曲,盖锲而不舍为最上天资。顿者不修,徒生狂妄。渐着一悟,便成大器。纵是不悟,亦可赖其传后。故愿授好学者也。  

学养  
左手吟猱绰注,右手轻重疾徐,更有一般难说,其人须是读书。此至理也。一艺有一艺之准则,一国有一国之大师。我国可称大师者,必为有学养之文人无疑。轻学养只言按弹,称琴师则可,称大师其不可。或以别国文明之说非之,则不若传承别种文明,勿坏吾国传统也。观古人传谱,几为文人所作。不读离骚,怎擅离骚?鼓梅花不知高士心中之梅,桃花三弄可也。人必见贤思齐,不可轻薄文人。甘居蒙昧而言人人平等,此吾国之祸源也。我所谓文人者,但指有中华学养之人。若为西学所化,重洋轻中,虽寒窗廿载,其学不足养我之艺,故不在其列。数十年来我国文人之少,直如圭璧,政者亟当重视。重振我国文明,重造我国大师,必先改其教育。而我等后学亦应身体力行,使龙脉有承也。  

个性  
近人好言个性,我所不屑。看天下琴人,无论良莠,谁无个性?虽大师个性显著,要知通性乃其本,个性为其表。美人必有人所共美处,方可赏其异于人处。若首求不同,必视嫫母而为西施,因其异于常人甚矣。近人有此癖,久也。学艺应首求技法之精,理义之深,然后可言个性。佳者谓之风格,劣者谓之习气,欲以此处着力者,读奇书,历奇境,交奇友,养我孑然不群之性情,久而入琴,浑然天成,始得称妙。  

品操  
古言人可传艺艺不可传人,多被今人嗤笑,辄举一二大家之劣行否之。其不知古今中外,凡艺有所成者,其品操必有过人之处。即有一时一事之过,或因时势,或因积习。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且人有所长,必遭小人所嫉,乐言其弊而后快。误使后学以为德之所重,轻于技也。我识琴人多矣,各人德艺互为印证。存心不真,其音可真乎?做事不美,其曲可美乎?为人不善,其艺可善乎?虽技有高下,而君子小人立见。琴可表德,非虚语也。若欲所成,必修其德为要。  

长幼
国人言艺多重长者,我琴亦然。皆因艺之难成,非朝夕之功。其高下因禀赋用功不一,并不因年而长。故长者不可倚年而骄,幼者不必年少而自轻。学道不在少年,得道未必耄耋。多见有至耄耋而成者,知其用功不辍而有成,非惟耄耋之可成也。嵇阮辈少年风流,可称千古名手。论人以年分尊卑,论艺不可。然长者之长,其显也明。阅历之富,操弄之熟,涵养之深,如老僧补衲,自有一种不同。弹琴有幼功者,其长多在技。及长始学者,其长多在道。时见少年辈未明其理,动辄广陵离骚,技虽可称,未免油滑无赖。而有长者格高趣正,一段未竟,勾挑失手,使人叹息也。故一艺之成,无论长幼,不可稍懈。

性别
男女有别,吾琴亦然。不可等而视之,否则殊多执着,必有所失。因男女其力量,形容,性情各有不同。一般而言,男之长在势,在刚,在志;女之长在静,在柔,在情。若舍其长取其短,如懦夫泼妇,风雅荡然矣。如能扬长补短,便称能手。离骚与胡笳,男女操弄,心得不一,长短有别。虽言近迂腐,有至理存焉。

宗派  
以宋代浙派为宗,虞山,广陵,中州,诸城等,皆称善一时。其实言派者,指其独特处,而此又以时尚为依,乡风为据。不知琴之共性同出一脉,万派皆然。后学不知其来,互较短长。其通达者,何派之有?今时不同古时,可见各家之谱,听各家之琴,彼有长我趋而学之,彼有短我察而戒之,则吾琴可兴矣。  

他艺
琴人若善他艺,必有其长。我国文艺近于哲学,其源本一。琴中有难明之理,于他艺则在其表。如弹琴张弛发力,学拳者自可轻得。回锋出指,学书者一语就通。好昆曲者,吟猱撞逗不学而会。他艺之中,又以诗文为最。观古今名手多善他艺,虽非必需,真捷径也。或言学西乐可为弹琴之助,乐有共性,其理固然。但多见擅西乐者习琴,入门快而登堂难,总失地道二字。故取舍宜慎。

场合  
古有不宜弹之说,今人多嗤之。其实先人言此,恐损琴损人而作防也。人皆因自重而重之,自轻而轻之。故琴人要自重其琴,不可轻蔑。听者不必知音必求知礼,不求人解但求人重。故场合一说,也当有所顾虑。  

调弦  今定弦所谓标准音高者,似不必斤斤。琴本宜独奏,故依琴依曲定之,发其妙音为佳。至于校音,有散按相应之法。因琴弦与面尚有间距,所按之弦由松变紧,故不可准也。盖其源自雅尔中操缦之法。雅颂重实音而轻泛音,故在散实中求相应。且有诀云:凡弹操缦者,皆按十徽音,十徽寻不见,方去九徽寻。其来大概如此。另有散调法,当凭极佳耳力,或以和弦相校,终不如泛校简易。其要无它,听余音如古井无澜即可。或以为微有波澜韵可活也。其不知每弹必调,实琴音易走,初有所差,至曲末便不知如何也。有急急相校以为能事者,多未得其法,况调琴即调心,岂可不慎乎?  

形容
形容一道今人不重。以为音佳即可。其不知文可表质,语不虚也。鼓弄时卑琐浮躁,其音安可堂正沉静乎?学琴者当于练琴之外善养形容。所谓一年可弹广陵,十年不能辨音,一世不像弹琴。良有以也。人之形容在禀赋,在德行,在学养。天生禀赋自不可改,所着力处德行也,学养也。有德者自无卑琐偏执之状,有养者自然沉实稳健之举。人貌有好丑,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饰。琴本养人之器,己尚不能养,不知其可也。  

手势  
手势乃弹琴大要,务求自然圆转,不可僵直造作。欲左先右,欲右先左,存回锋之势。左手下指力聚按弦处,手不用劲其自重足可压弦。大指仰侧按,下行与弦成逆势,上行呈顺势。名指竖指左侧按,下行呈顺势,上行呈逆势。中指竖指正按,上下皆有逆势。左手起后,从上移向尾时,当以覆月之势下之,勿擦弦而徒多客声。右手下指须俯而勿仰,以却轻浮。凡入指要浅,力去吃音,方得洁净。至于中锋侧锋,好比书法。中取其质,侧取其妍。然过侧成偏,亦当慎用。挑必悬落,并以大指助之,求其清实也。钩必先肉后甲,当思骨肉停匀。右手触弦未必徽内徽外,近岳清硬,远岳浑软,具体往来。一般散泛近岳为妙,而按音下准近岳则清,上准远岳则润,亦合左右朝揖之意。手势总要往来有势,连绵不断。今有弹琴者稍慢一刻而不可得,其于音音之间,不知如何动作,或默数点拍而失势,或仓皇下指而伤韵。其实音有断续,而手势连绵未曾断也。  

音准 今琴中人有以为音必准者,有以为不必准者,各执其理。若音与韵分别论之,则冰释矣。音不可不准,否则怪而曲不可立。而韵之妙处,正在手不到而势到,音不准而意准。如吟猱绰注撞逗换浒等等,动荡上下不必定在音位。往来无迹音实韵虚,如云中神龙妙不可言。音准难,韵之不准而准尤难。另外,一音上至一音,可直捷而上,可缓缓而上,更有先急而后缓,先缓而后急者。此亦琴中妙处,不可忽略也。  

节奏
大至日行,小至心动,皆有节奏。音乐有之,自然而然。西乐重和弦合奏,故节奏不可随意。我琴本重独奏,故不必强定,随兴依势作用。或谓不利传习,琴本智者所适,何必泥行而失神也。前人以气息定节奏,可谓恰当。有匀而缓者,有匀而速者,有渐渐变缓者,有渐渐加速者,更有呼极缓而突急,呼极速而突噎者,可谓极尽其妙。固定节奏即是均匀之气息,如书中之楷,规矩堂正。节奏有变者,正如书中之行草,妙在散乱之白。故先贤不定节奏于谱,是不为也。论书者曰:草书欲妙必善楷则,楷书欲妙亦在草法。弹琴者细味之。  

速度  

此弹琴之必要也。或以为琴多慢曲,不必有速。其不知弹慢曲当静若处子动如脱兔,以极快之手出之,又以极快之手收之,方可神完气足。否则似春蚓秋蛇,绵绵无劲矣。大概慢者求韵,快者求声。而琴重韵,故慢曲多而快曲少。若慢者不知阴阳虚实而无韵,反不如快者得声也。快曲难弹,慢曲尤为难弹。音音相连之速易,静中突发之速难。只见善快而不能慢者,未见善慢而不能快者。或以为快可得势,其不知深江大河势壮,反不如山涧小溪湍急;其不知茅草勃发比之苍松安然,以势而论,似有不及也。  

力度  
弹琴力从身出,贯于指端。一张一弛,当以坚指触弦而离弦即柔,其时愈短愈妙,使人未察而音怦然。声有轻重,犹画中墨有浓淡。随形随势用之,妙在变化无穷,而出于无意之中。其轻处极轻而不浮,重处极重而不浊。左手名曰一抚,求一韧字。右手名曰弹,求一脆字。右重左以动荡化之,右轻左以不动候之,右手出力左手使力,往来之中轻重接应,众妙所出。  

章法
章法之要,必求浑然。如球有破处,则全体皆虚,形神皆失。指法好而章法不好者多,未见章法好而指法不好者。详细其法,总不出起承转合四字。人感物必欲合此而后快,故为艺之总要。全曲有起承转合,其起处,承处,转处,合处,亦有起承转合,且一段一句中皆有之。若明此理,章法似可得矣。若起处精妙,承处圆活,转处奇变,合处含劲,几可称善。

[ 本帖最后由 mayavati 于 2007-11-30 20:50 编辑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7-12-2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网站地图

GMT+2, 2024-4-20 07:32 , Processed in 0.060265 second(s), 13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