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花猫 发表于 2010-4-27 18:19

对开发右脑的早教方法要慎重 zt

有朋友向我介绍两种现在国内很热门的开发右脑的早教方法:“Doman和七田真”,即从0岁开始训练开发孩子的右脑功能,训练成功的孩子两岁时即可以认识2000多个字,具有强大的记忆能力、速读能力甚至会开发出某些特异功能。


我在资料里看到许多成功的实例,两三岁的孩子如何如何能够识字读书,不由想起了两个有超强记忆力的孩子的故事。



一个孩子在美国,是我儿子的老师的孩子,他不到两岁时就可以把妈妈讲的书从头到尾一字不差的复述出来。妈妈开车领他出去,他能把经过的一闪而过的街道名一个一个按顺序写下来,他的眼睛就像是一台照相机!

四岁时他看过一遍字典之后,大人遇到不认识的字就都可以去问他。上学后老师遇到不确定的问题问他肯定能得到标准答案,因为他 “读”过百科全书。数学课只要他看过的题他就会做,不是理解了,而是他过目不忘。从小到大,他经常考试得满分,前提是考试的题目他曾看到过。

这个孩子厉害吧?你是否愿意自己的孩子有这样的本事?




这个孩子在拥有超强的记忆能力的同时在另一方面表现得非常弱,他在两岁半就被诊断为患有自闭症。

面对面谈话时他不看你的眼睛,手一直在扭来扭去的;他会从下往上搭十块积木,推倒了,再搭,反复几个小时;他只穿一种颜色的衣服,屋子的摆设永远都不能变;他不懂人们说的笑话,只从字面理解问题;从小到大他没有一个同龄的朋友,他不会交朋友也对此不感兴趣。

他还有一个长项是长了一副好嗓子,唱歌非常非常优美动听。可有一次参加教会唱诗班的大型表演时,面对观众因为紧张也因为不耐烦,他突然大声喊出:“我恨基督!我恨基督!!”在那个场合这么说的效果就和文革时喊出“打倒毛主席!”差不多了。

他今年22岁,在大学里学习声乐,仍不能完全融入社会。

他的超强记忆力对于他算什么呢?



还有一个孩子是国内自闭症领域非常著名的方女士的儿子。方女士是大学老师,怀孕时相信自己一定能生出一个神童来。她完全按照神童的标准去教导儿子,儿子果然不同凡响。

在他一岁两个月的时候,就已经认识一千个汉字,背上百首唐诗,这样的孩子在一些人眼里就是神童了!他可以在一天时间内认识一百张卡片!而且他有超常的听力,在两岁的时候,他能通过汽车发出的声音准确判断出开过来的车子是什么牌子。



而他在三岁零三个月时,被诊断为自闭症。

严重时他一句话都不讲,不停地打自己;学习时的注意力只有几秒钟;坐公交车只有他第一次做的那个车号的车他才坐,否则就大哭大闹几个小时……妈妈被他折磨得要抱着他跳海。最后她选择了坚强面对,全身心地去寻找、实践国内外的治疗自闭症的各种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她认识到许多的自闭儿及其父母都需要帮助,于是创办了国内第一所自闭症康复中心,使许多同类孩子受惠。



现在方老师的儿子虽然仍有许多自闭症的思维方式,但在正常中学里读书,在国内同等程度的自闭症孩子里已是万里挑一了。



方老师一直怀疑是当初自己过度开发了孩子的大脑而引发了孩子后来的巨变。



哪个专家也不能因此下这样的结论,因为科学的结论一定要有大量的实验数据的支持,而谁也不能选一批孩子来做这种试验,孩子不是大老鼠,一旦做坏了怎么办!



现在一大批家长在家里自行开发婴幼儿的右脑,用“闪卡”(即把许多卡片快速从孩子眼前闪过)的方式刺激孩子的右脑,增强记忆力,我们可不可以说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正在进行这样的实验呢?




毕竟大面积推广这样的早教方法只是近几年的事,对各种不同素质的孩子可能造成什么样的长远影响做家长的确切知道吗?

woshixls 发表于 2010-4-27 18:44

可是我怎么觉得自闭症是天生的啊?就是父母不这么培养,如果是,那就是了。

但是我觉得几岁的孩子认识几千个字,真不认为对孩子来说是个什么好事情。满足了父母对天才儿童的渴求才是真的。

cartoon 发表于 2010-4-27 23:04

好可怕啊!将来我有孩子了,就希望他健康快乐开心就好{:5_381:}

baobao1210 发表于 2010-4-27 23:11

神童真的都是开发出来的么。。。还以为是天生的呢

娃娃妈 发表于 2010-4-28 01:08

超强的记忆力是很少有,很难得的,要是能合理利用该多好呀
自闭症是一种病,跟过早开发未见得有联系
反正我儿子没有超强记忆,就算我想开发,也开不出来

建筑师 发表于 2010-4-28 10:07

自闭症是先天的,不是早教过度开发的结果。自闭症大致分两类,其中阿斯伯格症的孩子经常在某个方面表现超常,就象电影里的雨人和帖子里提到的几个孩子一样。这类孩子症状有轻有重,如果家长关心引导得法,症状轻的孩子有可能慢慢融入正常人的生活。如果家长只是盯着孩子的所谓天才进行单一的过度的训练,那真是可能要毁掉孩子的一生作代价了。

不管怎么说,我都不赞成什么闪卡之类的训练。这种单一的机械的形式,似乎在短期内让父母充满成就感,可是灌进去的东西是一盘散沙。孩子的学习,应该是培养理解他周围的世界和探索其中关连的能力。一味的灌输,只能使他们习惯于接受,丧失自己思考的能力。

winterfx 发表于 2010-4-28 11:08

其实都是为了满足父母的虚荣心,我的孩子只要平平常常就好了,他快乐才是最重要的。

跳跳糖 发表于 2010-4-28 14:44

其实都是为了满足父母的虚荣心,我的孩子只要平平常常就好了,他快乐才是最重要的。
winterfx 发表于 2010-4-28 11:08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5_394:}

家庭主妇 发表于 2010-4-28 15:24

超强记忆和自闭症都不属于平常孩子范围,不能一概而论。
正常的孩子只要能在快乐自然的环境下学习各种知识,从零岁起教又何妨呢? 只要孩子是快乐的。
至于虚荣心有的人肯定有,但是大多数家长我认为还是从孩子的教育角度出发的。

建筑师 发表于 2010-4-29 10:09

回复 9# 家庭主妇

从零岁起教是应该的,尤其对于在海外的孩子学中文来说,更得赶在他们学西文之前。要警惕的是,有些早教方法长期的后效将会如何。记得在这个版看到过一篇文章,分析闪卡之类高强度的单一刺激带来的后果,可能造成孩子只会等待接受来自外界的信息,而自主探索的能力被压抑。这对孩子一生的发展来讲太危险了,不得不考虑。

至于早教本身,在有趣味的.有整体关联的基础上进行,当然是应该的。

寻求帮助123 发表于 2010-4-29 11:00

1岁零2个月认识1千汉字,能背百首唐诗,这不是扯淡吗?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神童我见过,但是神我没见过。。。

vacuum_6 发表于 2010-4-29 11:50

早教看个人怎么定义了,在我理解不光是数数认字读书算早教,陪孩子踢球游下棋也可以算早教吧。
但是我最反对的就是灌输式的教孩子念书,不用懂,跟我念就好了,念多了能认识不少字是自然的,但是这种我教你学的方法用在3.4岁,4.5岁的孩子身上不免有些残酷。给孩子造成一个印象,就是这就叫学习,这就叫上学,学习就是这么学的,老师教什么我就学什么,跟着老师一字不差的念出来,就会受到老师家长的夸奖。在上学前养成这种先入为主的被动式学习的习惯,比较可怕啊。。。

也许有人会说,中文只有这样才能学好,你看以前私塾的那些老先生。。。要知道,我们的孩子不用跟那些老先生竞争,大部分的孩子会在这里长大。对这些孩子来说,中文固然重要,但是想象力和创造力更重要。

神秘岛 发表于 2010-4-29 12:22

回复家庭主妇

从零岁起教是应该的,尤其对于在海外的孩子学中文来说,更得赶在他们学西文之前。要警惕 ...至于早教本身,在有趣味的.有整体关联的基础上进行,当然是应该的。
建筑师 发表于 2010-4-29 10:09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赞同赞同。

神秘岛 发表于 2010-4-29 12:23

自闭症好像越来越多,怎么回事?还是以前网络不发达,不知道啊。

姽婳将军 发表于 2010-4-29 12:28

我只希望自己的孩子开心健康, 能做个普通的可爱宝宝就好, 至于那些让大人吃惊的本领, 自己有那个闲心就学, 没心情就算了

姽婳将军 发表于 2010-4-29 12:28

早教看个人怎么定义了,在我理解不光是数数认字读书算早教,陪孩子踢球游下棋也可以算早教吧。
但是我最反 ...
vacuum_6 发表于 2010-4-29 11:50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同意{:5_377:}

神秘岛 发表于 2010-4-29 12:29

早教看个人怎么定义了,在我理解不光是数数认字读书算早教,陪孩子踢球游下棋也可以算早教吧。
但是我最反 ...
vacuum_6 发表于 2010-4-29 11:50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一天有一个小时和妈妈读读书,沒那么可怕吧,孩子幼儿园5,6个小时纯玩儿,回家也读绘本折纸挖沙看电视啥的。影响啥想象力啊,其实凡事看你怎么用。不走极端就是了。这么搭配着,不是挺好。
不乐意搭配,就不读呗。各得其所呗。嘿嘿。

mindlin 发表于 2010-4-29 18:48

一天有一个小时和妈妈读读书,沒那么可怕吧,孩子幼儿园5,6个小时纯玩儿,回家也读绘本折纸挖沙看电视啥 ...
神秘岛 发表于 2010-4-29 12:29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那要看怎么个读法了,要是鹦鹉学舌似的你一句我一句的,别说1个小时,每天10分钟都挺可怕的,是方法问题不是时间问题。

家庭主妇 发表于 2010-4-29 20:43

回复 10# 建筑师


你考虑的确实很周到也很深入。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在学着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父母,尤其早教在中国也就是这些年才有了一些系统。
学前认字的问题一直有争论,如果我在国内的话可能不会像现在这么重视,但是从孩子的发育特性上来讲,零岁的孩子就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吸收能力非常强。每个孩子都是从接受各种各样的灌输开始的,比如桌子椅子红色绿色,然后认识这个世界,没有足够的认知,我想孩子也很难探索和理解这个世界。所以识字对这个阶段的孩子相对容易一些,这个理论我是接受的,实践证明也是如此。
至于闪卡识字我没有足够的发言权,因为我只给林林教了三个月。同我原来单纯的教他认字比较,这个方法确实效果非常好,每天加在一起也不过两三分钟的时间,状态似认真不认真,所以并没有感觉到高强度。但是对以后会不会产生什么不好的影响,因为我没坚持也就不好说了。

白妖妖 发表于 2010-4-29 22:30

那要看怎么个读法了,要是鹦鹉学舌似的你一句我一句的,别说1个小时,每天10分钟都挺可怕的,是方法问题 ...
mindlin 发表于 2010-4-29 18:48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可是念念唐诗啥的,你一句他一句,小孩子觉得跟唱歌一样,他觉得蛮好玩的,而且中文念起来本身也很美,通过诵读才可以体会。

神秘岛 发表于 2010-4-29 22:48

可是念念唐诗啥的,你一句他一句,小孩子觉得跟唱歌一样,他觉得蛮好玩的,而且中文念起来本身也很美, ...
白妖妖 发表于 2010-4-29 22:30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同意哎。

vacuum_6 发表于 2010-4-30 15:27

可是念念唐诗啥的,你一句他一句,小孩子觉得跟唱歌一样,他觉得蛮好玩的,而且中文念起来本身也很美, ...
白妖妖 发表于 2010-4-29 22:30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你觉得美那是因为你懂你念的是什么意思,如果让你念完全不懂得东西你还能享受其中的美,那我也只能景仰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自己不愿意反复的读我完全不懂的东西,而且被告知不用懂,读就好了,那我自然不会把这种方法用在我孩子身上,就这么简单,但是如果家长自己能接受这种学习方法,那是另一回事。学习方法上又没有普世价值一说,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就好了。

orsky_DD 发表于 2010-4-30 16:37

孩子教育还是要顺其自然。不赞成拔苗助长。

期待诗雅 发表于 2010-4-30 19:06

本帖最后由 期待诗雅 于 2010-4-30 19:10 编辑

很赞同建筑师,主妇和妖妖的话。
我的孩子三岁半,就是妈妈一句孩子一句“小朋友和我念”的读经,很快乐(见过更在开始跟读得孩子,其状态也很好)。现在读 《老子》她都是自己主动读,状态好时,一读就能自己读上半个小时。还追着我说要背《老子》,爱背给她喜欢的人听。《论语》也读了半部。都几乎能背了。每日有时间可以读一两个小时,没空,读二十分钟也很好。平时该玩也照玩。幼儿园也很适应,没见想象力不好,相反我观察,想象力非常好。没想着要培养神童,只是希望她多真正亲近优秀的中国文化且高度认同在海外实行这种教育方法。她呢,熟读而自然成诵,不厌其烦越熟练越喜悦(验证了孩子就是喜欢重复读自己读得行云流水的文字得说法)就是这种状态,很让人欣慰。当然真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了。呵呵。

支持理解其他教育理念。{:5_363:}

Kiki. 发表于 2010-4-30 21:06

总是听说杜曼闪卡,一直不知道是怎么闪的,想了解一下吧,又总是忙于日常事务,看来还是谨慎一下了。反正是已经决定了将来让孩子“跟我念”了,因为我是懒妈,这个最简单了。期待诗雅说得对,这个真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打比方说吧,真羡慕外国人会喝酒,我一蘸酒精就要吐,多少年的陈酿对我来说就像毒药一样,你说酒是好的还是不好的呢? 相反,我喜欢咖啡,和我妈说咖啡如何如何好喝,她体会不到,那您老人家自个儿尝尝就知道了,我妈尝了一口,立马吐了出来,她到现在也不理解为什么女儿喜欢这种又酸又苦的饮料。

期待诗雅 发表于 2010-4-30 21:33

杜曼闪卡我也早知道。还给孩子做过不少汉字卡片。结果有时间做,没时间每天闪。贴墙上的不给她单独指出来,她也不会认识多少。建筑师说得好,是机械了。我有这个感觉,然后加上懒,一直没有用。

而“跟我念”特别适合我,我喜欢和孩子用中文多方面交流。诵读更是各民族自古来都有的传统,所以很自然,孩子呀呀学语,不就是妈妈一句孩子一句么?妈妈说“小猫跳”也好,说“子曰”也好,是自己的爱好。我个人还是爱“子曰”。

我孩子读老子的视频这有几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1c97fd0100h5hh.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1c97fd0100hkb2.html

其实这和那神童或自闭有什么关系?放在这里都偏题了。抱歉楼主mm。歪你的楼。

如幻 发表于 2010-4-30 21:54

Kiki. 发表于 2010-4-30 22:06

又一次在中文学校上课,带孩子读一首古诗,读着读着心里感慨:”这么美的古诗我怎么上学时没体会到。”,于是我问孩子:“我们为什么要学中文。”孩子回答:“因为我们是中国人。” 我说:“大家见到过瞎子没有,瞎子可不可怜?”“可怜,因为他们看不到”我说:“是啊,有这么多美好的东西,可是瞎子看不到。所以中文也有个词叫“文盲”,就是说不认识字的成人,多美的文章放在他们面前,他们也体会不到。” 我想我自己何尝不是“文盲”,那么多流传千古的美文,我自己现在能读懂多少? 我不想让我的孩子成为中文的“文盲”,我希望她有一天能体会到中文之美。除了“跟我念”,我找不到其他更合适的办法。
抱歉啊楼主,又歪楼了,就此打住。

白妖妖 发表于 2010-4-30 23:02

你觉得美那是因为你懂你念的是什么意思,如果让你念完全不懂得东西你还能享受其中的美,那我也只能景仰 ...
vacuum_6 发表于 2010-4-30 15:27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很多诗歌本来就子没什么好讲的,看起来、听起来都很美,比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我觉得美,就跟我喜欢春天开花一样,不需要我懂得花怎么开吧。

小胖鱼觉不觉得美,我也不知道,不过她会有时候跟唱歌一样大声唱这首诗。

bewodo01 发表于 2010-4-30 23:37

老话说得好, 拔苗助长是大忌。。。 一切顺其自然比较好。
为什么我们做家长的老想小孩出人头地? 是为了他们还是我们自己?如果是为了小孩, 出人头地就一定幸福吗? 如果是为了自己, 那未免太自私了。。。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对开发右脑的早教方法要慎重 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