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teriouscode 发表于 2011-5-17 15:54

人工诱导的干细胞,再移植回体内后,引起排斥反应

如题

新闻如下:

3w.nature.com/news/2011/110513/full/news.2011.286.html?WT.ec_id=NEWS-20110517

orionsnow 发表于 2011-5-17 19:59

本帖最后由 orionsnow 于 2011-5-17 20:03 编辑

是本人的? 不过也没有说本人的细胞一定不排斥吧?

"This is a surprise; it's going to put a spanner in the works for the whole field," says Paul Fairchild, an immunologist and stem-cell biologist at the University of Oxford, UK.

不过这也说明那种器官移植技术已经开始在老鼠身上做实验了,估计没有多少年就可以投入应用了。

mysteriouscode 发表于 2011-5-17 20:29

但是问题很多啊,现在是发现免疫排斥反应了,以后的问题还会更多。
我看了人工诱导干细胞的表观遗传学图谱,它和传统的胚胎干细胞的,差很多。达到应用那天,还不知道需要多久。

orionsnow 发表于 2011-5-17 23:40

排异反应的原理是什么? 表面上有特别标记用来识别是不是自己人? 好像叫受体?

pauliang 发表于 2011-5-18 10:21

本帖最后由 pauliang 于 2011-5-18 10:37 编辑

回复 3# mysteriouscode
文章还没来得及看,但有没有可能是诱导干细胞时导入的一些多向分化因子引起的免疫排异反应?

另外,个人认为人工诱导的多向分化干细胞的主要用途是可以分化成各种体细胞,从而模拟人体内环境时的细胞状态,构建疾病模型。比如,以前研究基础心脏电生理都是HEK细胞株或者分离的心肌细胞(非人类),但现在就可以通过人工诱导的干细胞得到大量的人心肌细胞(虽然这个并不能完全等同于心肌细胞),从而进行很多研究。这是近年来的一个热点,很多文章都发在nature或者NEJM上。

mysteriouscode 发表于 2011-5-18 11:25

回复 4# orionsnow


    在我理解,最基本的排斥原理就是抗原抗体反应。而且根据以前形成的惯性思维就是,自己还是认识自己的东西的,自体移植是不会有排斥的。但现在看来,这个观点是不妥当的,这篇文章的结果就是明证。而且,以前也有机会怀疑这一惯性思维,典型的例子就是自身免疫性疾病。

    这个新闻发布前,估计是采访Dr. Xu了,他对这一现象有分子生物学层面的解释,他提到了两个基因“Zg16 and Hormad1”,这两个基因的产物可能是排斥反应的抗原。普通的胚胎干细胞不表达它们,人工诱导的干细胞表达它们。

mysteriouscode 发表于 2011-5-18 11:30

回复 5# pauliang


    研究iPSC的最主要目的,我认为不是为了做实验,而是,它让人们看到了“可能的,潜在的,巨大的”临床应用前景。

orionsnow 发表于 2011-5-18 12:18

是阿,前阵子还有报道德国有公司提供,冷冻储存新生儿的血,采集干细胞,的服务。 说以后可以用来解决自身遗传类疾病

mysteriouscode 发表于 2011-5-18 15:24

回复 8# orionsnow


    嗯,貌似可行,但也只是貌似而已。就这个新闻的科研成果看,那些胚胎干细胞是不被排斥的,而人工诱导的,却被排斥。

pauliang 发表于 2011-5-18 17:05

是阿,前阵子还有报道德国有公司提供,冷冻储存新生儿的血,采集干细胞,的服务。 说以后可以用来解决自身遗 ...
orionsnow 发表于 2011-5-18 12:18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不明白的是,如果供体本身(新生儿)患有先天性疾病(非体细胞突变所致),那也就意味着干细胞的基因组序列同样携带该突变,这种情况下如何使用干细胞( 该干细胞已携带致病基因)治疗?
关于iPSC,我和mysteriouscode的看法不一样,我认为它目前的主要用途应该是构建疾病模型,虽然最初的目的可能是用来临床应用,但可能需要10到20年的时间去完善很多方面。

orionsnow 发表于 2011-5-18 20:36

不明白的是,如果供体本身(新生儿)患有先天性疾病(非体细胞突变所致),那也就意味着干细胞的基因组 ...
pauliang 发表于 2011-5-18 17:05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先天有病的不行, 这个说是用来治疗后天的,举的例子好象是白血病。 换骨髓就不用match 了

mysteriouscode 发表于 2011-5-18 23:36

根据这个人工诱导干细胞举个例子哈

就好比小谢的老婆小张,虽然是自己人,但被别人搞了一下,也应该是被小谢排斥的哈。

小谢虽然不排斥,估计可能是免疫功能低下,哈哈

cheerhong 发表于 2011-5-18 23:39

回复 12# mysteriouscode


    LS的例子实在是……{:5_367:}

mysteriouscode 发表于 2011-5-18 23:53

回复 13# cheerhong


    特例,特例,呵呵

我只是想想说排斥哈

neuron 发表于 2011-5-19 01:05

回复 5# pauliang
或者在疾病模型的基础上筛选 candidate gene

neuron 发表于 2011-5-19 01:06

回复 1# mysteriouscode
不仅仅是新闻,nature已经非正式发表相关的文章,

mysteriouscode 发表于 2011-5-19 10:07

回复 16# neuron


    新闻里给链接了。

不过在关键地方,好像新闻上说的比文章里多,呵呵

pauliang 发表于 2011-5-19 12:20

回复 15# neuron

是的,刚好这是我今后2年的工作重点。比如说现在关于心脏IKs电流的具体亚单位组成一直有争议,那么就可以用在用iPSC诱导的心肌细胞中逐个敲除候选亚单位,看对IKs及动作电位的影响,从而明确其具体组成。
如果没记错的话,neuron是做神经电生理的,对吧?我是做心脏电生理的。

mysteriouscode 发表于 2011-5-19 14:36

回复 18# pauliang


    一定要用干细胞做?

pauliang 发表于 2011-5-19 14:48

回复 19# mysteriouscode
不是说一定要用干细胞做,但目前之所以有争议主要就是因为以前的很多研究都是在非原生环境下做的(把基因转入卵母细胞或者HEK,CHO细胞系中),因为很显然人类心肌细胞很难获得。
如果使用iPSC诱导的心肌细胞,意味着你可以获得大量的人类心肌细胞,从而在最接近原生状态下去研究很多东西。
具体可以见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471/n7337/full/nature09747.html
http://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0908679

pauliang 发表于 2011-5-19 14:49

而且由于伦理学的原因,ESC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所以iPSC才会受到这么多的关注。

mysteriouscode 发表于 2011-5-19 15:56

嗯,有道理,忽略了采集标本的问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工诱导的干细胞,再移植回体内后,引起排斥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