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苗学中文
发表于 2012-3-14 10:09
本帖最后由 苗苗学中文 于 2012-3-14 09:19 编辑
3月10日活动总结
最近都有些忙。发晚了,见谅。
经典诵读方面,我们复习了《老子》第20章-42章,新学了第43章。累计读了8遍。中间有些小孩子坐不住。但大一点的都安静地听着或者跟读。大人们解释了本章含义,“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大家的心得也有很多,柔弱胜刚强,还有在教导孩子方面,有时无声胜有声,能真正尊重孩子,不讲大道理,很少人能做得到。那种境界还是需要努力修炼的。
诗词吟诵方面,学了新诗杜甫的《春夜喜雨》,复习了《咏柳》《春晓》等等唐诗串烧。复习吟唱了诗经蒹葭和池上。看得出来,孩子们对吟诵还是很好奇的。会唱的会跟着唱,注意力也会集中过来。建议以后每次可以再复习下所学过的蒙学经典一小段,让孩子们们熟读成诵,并背下来。还有妈妈建议每次安排孩子们经典背诵环节。
这天天气很好,许多小朋友都按捺不住想要出去玩。但是在读课文-春天的电话-时又都安定下来了。小朋友围坐成一圈,每人分到一个小动物,然后学着小动物的样子互相打电话告诉春天来了, 如每次讲故事一样,都很投入。讲了外面春天的景色,和小动物看到春天来临后想到做的事,放风筝,一起游戏等等。。。
后来唱游了一圈,欢迎了休假重新归队的小朋友和新加入的小朋友。阳光明媚。下课后游乐场活动。
下周3月17日将分享汉堡取经归来的心得。
如幻
发表于 2012-3-14 11:50
baby2007
发表于 2012-3-14 11:58
家庭主妇 发表于 2012-3-13 10: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也来学习。确实对我们这些初学者来说,入声字有些搞不清,尤其北方人。 把朱立侠老师发的资料贴过来,或多或 ...
谢谢分享。感觉这个解释比较容易懂。打印出来慢慢领会。
himmelblau
发表于 2012-3-14 22:08
zgjianping
发表于 2012-3-15 00:37
himmelblau 发表于 2012-3-14 21: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理解的吟诵也是如此,过去各地方言不同,南腔北调都是师徒传承下来,没有什么正统非正统之说吧。
相 ...
但是语言退化或者变化的问题不是现在才有,几千年来一直就存在。比如在“离骚”中屈原就可以用“朕”这个词代表我的意思,而后来这个词就已经变成了皇帝的代名词。还有语音语调的变化,肯定是一直存在的,但是我理解的吟诵并不是要“师承”的,而是领悟到了之后,自己就可以自创调子,其实吟诵的“旋律”并不重要,对于国语中“音韵”的理解以及诗词文章中“意境”的把握才是其中之关键。
家庭主妇
发表于 2012-3-15 11:33
如幻 发表于 2012-3-14 10:5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传统如果能很好的恢复,则和现代生活并不矛盾,而且让人们在享受现代生活的同时,也拥有一份古典的情怀 ...
吟诵在中国人的血液里沉睡了这么多年,确实需要唤醒。昨天晚上在杜塞医行天下萧宏慈老师的拉筋拍打讲座上见到了你介绍的台湾中文学校的邱义喜先生,应该也是佛教协会的会长吧。本来带了全套资料想好好跟人家聊聊吟诵的,结果邱先生谈起吟诵好兴奋。他说他小时候学诗都是听别人唱的,唱过的永远不会忘。他现在的习惯是拿起诗就唱,他认为理所当然应该是这样。 说小时候还曾经给自己录过整整一盘磁带。我让他吟诵几首,结果一吟不可收,一首接一首,可惜我那手机不给力,捣鼓半天才录上音,录了有四五首,有闽南语的。 百分百的吟诵啊,虽然闽南话我听不懂,但是听着很舒服。你问问学会需不需要采录,到时候我把他全套的家当都录回来。邱先生说他在台湾中文学校也教吟诵的。
我自己在吟诵学习的过程中也尝试先用依字行腔的办法创调儿的, 偶尔能编出个还不错的调儿,感觉挺乐的。真是像徐健顺教授说的,中国人都是作曲家。 不过能像日本那样有个大的氛围,比如吟诵社就容易多了。我还真是想着是不是也整个吟诵社之类的,大人孩子不干别的,就是吟诵古诗古文,应该也蛮有意思的。
PS: 萧宏慈老师昨天的拉筋拍打讲座还是挺精彩的,疏通经络方法独特,下面几个城市的行程超级啰嗦的贴在这里,赶上了就听听强身健体没坏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c946a60102e2t7.html
baby2007
发表于 2012-3-15 13:17
家庭主妇 发表于 2012-3-15 10: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吟诵在中国人的血液里沉睡了这么多年,确实需要唤醒。昨天晚上在杜塞医行天下萧宏慈老师的拉筋拍打讲座上 ...
非常支持! 并谢谢提供讲座信息。
baby2007
发表于 2012-3-15 14:02
感觉吟诵最重要的是先掌握好平仄规律,把古入声字的特点搞清楚。吟时的节奏就好把握了。该短时短促,该拉长时用长调。读熟诗后,多听几遍不同的调儿,选一个适合自己并喜欢 的调儿再发挥,能更好地领悟诗词的境界。对孩子而言,朗诵可能换了一种方式,会觉得更有趣味吧。
贝湾童书代购
发表于 2012-3-17 23:31
begonia
发表于 2012-3-18 19:40
学习。
苗苗学中文
发表于 2012-3-19 23:51
3月17日活动总结:
1.经典诵读:老子第44-47章,因为本四章内容较少,所以一气就读了下来,跟读,齐读,轮流度,反正就是尽可能的多度几遍。
毕竟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多听多熏陶乃第一要务,感觉课堂纪律已经越来越有进步了,妈妈们的配合也渐上层楼。读经一定要大量,才会有突破,所以每次抓紧大家共同聚会的时间多读读,给孩子和家长都是一个促进。
2.诗词吟唱:汉乐府 江南
引入吟诵或者吟唱项目几个星期,感觉效果颇佳,这首江南曲调清新易上口,很适合小孩子吟唱,并且适合舞之蹈之。
并且本首汉乐府有许多重复字,引导孩子们认字也颇合适。
3.毛笔字练习:由于大部分孩子年龄较小,只有两个5岁以上的孩子能够像模像样的提笔写字。,古人云:5岁开笔,此言不虚啊。不过现在3,4岁的孩子可以练习洗笔,磨墨了。
中间休息的时候大家分享了汉堡中文班学习的心得。不管怎样,“正见和坚持”是最主要的,认准了意见事,就不动摇,坚持下去,才会有成效。
4.礼仪故事:公车礼仪绘本。由于在子女教育专栏看到了关于孩子在公交车上的礼仪问题,本次主持的妈妈特意选择了绘本来为孩子们讲解,在公交车上应该注意的事情。感觉孩子们都还是听懂了。
5.再次结合春天的主题,认知课本:春天暖融融。
通过绘本来进一步认识春天的特征。
pfundt
发表于 2012-3-21 09:19
有兴趣,请问具体地址和上课频率和收费如何?
苗苗学中文
发表于 2012-3-21 10:28
pfundt 发表于 2012-3-21 08: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有兴趣,请问具体地址和上课频率和收费如何?
已发短信给你,请查收。
苗苗学中文
发表于 2012-3-24 22:39
3月24日活动总结:
1.经典诵读:老子48-49两章,并复习了老子下半部从40章开始只到今天学习的内容。以跟读和齐读为主。
在大致讲解了这两章的意思之后,让小朋友们查找了”老子书中“最常见的几个字:有,无,道。天下等。
2.诗词吟诵:学习了诗经 周南 桃夭,现在正是春天”桃之夭夭“的季节,很应景,该诗的曲调也很简单,几遍之后大家就学会了。也有家长反映,虽然曲调简单,但是好像也很容易忘记,看来还有待于加强练习。
3.字词学习:学习了”鸟虫鱼“这三个字,并通过谜语故事来对这三个字加强认知。
中间休息。
随后继续了:
4.礼仪故事:家庭餐桌礼仪。在家吃饭的时候也有很多注意的事情,这本书虽然以西方家庭的餐桌礼仪为主,但我们既然生活这德国,自然也应随俗,很多礼仪应该引起注意,大家也就这个话题展开了很热烈的讨论。
5.绘本故事:京剧猫——武松打虎,在小朋友们最专注的压轴戏里,结束了今天的教学内容。
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里,自然应该多进行户外活动,随后大家一窝蜂涌向了游乐场。
himmelblau
发表于 2012-3-25 11:32
alfie0117
发表于 2012-3-25 12:54
...........
苗苗学中文
发表于 2012-4-4 23:04
本帖最后由 苗苗学中文 于 2012-4-4 23:34 编辑
2012.3.31周六活动简要总结如下:
1.经典诵读:新学了老子第五十章,读了反复诵读了7、8遍。认了几个出现频率较高的字,“有,无,生”。鼓励小朋友们找到字并数以数有几个。复习齐读了40-50章。
2.诗词吟唱:串读了旧诗十几首,其中重点复习春晓(吟唱)和清明。简要讲解了清明的由来和习俗。中国人认祖归宗,讲求孝道,祭拜祖先是很传统正式的仪式。复习吟唱了 江南 和 桃夭。 小朋友们很喜欢两首诗的旋律,有的小朋友自己能唱起来。大家也达成共识,今后带孩子诵读诗词时,尽量用吟诵的方式,让孩子们潜移默化地感受到平仄字在节奏和音调上的不同。长短轻重,慢慢熟悉。
课间休息。交流了养生法拍打拉筋,至少能缓解一下花粉过敏引起的鼻塞。。。不过怕疼的,不相信中医的就不用试了。
随后介绍了本地复活节的风俗。让孩子们认了“蛋,兔” 两个字。
手工部分画制复活节兔子.大家充分发挥创意,做出了兔子一家,连环兔,领带兔,等等,有美术天分的小朋友还给兔子添上了大有神的眼睛和鼻子。贴在黑板上,得意地摆个POSE,留个纪念!
接下来是让孩子们雀跃万分的巧克力彩蛋寻找活动。找啊找,蛋都藏到哪里去了?聪明的兔子,藏得地方太隐蔽了。不过还是难不倒眼尖的小朋友。18颗蛋全部找到了!
最后是快乐地踏青集体摘韭菜活动。小朋友们很起劲地摘韭菜叶,玩滑梯,爬坡,M还不知怎么搞地滚下小坡,还好有惊无险,人家若无其事地又爬起来。韭菜青青,展露着刚冒出的嫩叶,小朋友和妈妈们都学会了识别野韭菜。回去清炒,鸡蛋炒,烙煎饼,很多做法。春天,真是个美好的季节。万物生发阳气。我们也多吸收些地气,好好地开始新的一年。
苗苗学中文
发表于 2012-4-4 23:05
2012.4.7周六安排如下:
1。学习老子第51,52章,复习38到50章,认新字:德, 复习:道,天,下。
2。学习唐诗,并配曲演唱
作者:(唐) 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找到了几幅配图,大家可以自己选择打印出来。
复习已学: 江南,桃夭,蒹葭
3。课间休息
4。做手工
郁金香娃娃
瓢虫
青蛙
5。讲故事并表演
999只青蛙大搬家
周六见!
苗苗学中文
发表于 2012-4-22 16:28
这两周大家纷纷有事,所以活动总结也耽误写出,大致列出活动内容:
4月14日
1。 学习老子第53,54章,复习31到40章,认新字:修, 复习:道,天,下。
2。 学习《诗经·郑风·子衿》(附件一),并吟唱(见链接)
《诗经·郑风·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复习已学: 鸟鸣涧,江南,桃夭,蒹葭(附件二等 等,课堂录像)
3。课间休息
4手工部分做一个盆栽小动物手工。
5。讲故事“我们院子里的小朋友”
6.最后是3至四个带动唱。
苗苗学中文
发表于 2012-4-22 16:29
4月21日:
1. 学习老子第55章,复习31到54章,
2. 吟唱 关雎
关关雎鸠①,在河之洲②。窈窕淑女③,君子好逑④。
参差荇菜⑤,左右流之⑥。窈窕淑女,寤寐求之⑦。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⑧。悠哉悠哉⑨,辗转反侧⑩。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⑾。
参差荇菜,左右毛之⑿。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复习已学: 鸟鸣涧,江南,桃夭,蒹葭(附件二等 等,课堂录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关雎》【原文】
3。课间休息
4. 讲故事
5. 唱游。,
苗苗学中文
发表于 2012-4-30 10:45
4月28日:
1.一如既往,继续诵读老子第55章。本章主旨是要人们保持一颗赤子之心,有了这样的心,毒虫猛兽都不会来侵害你,同时在社会中也会保有自己不收到大的伤害。
2.吟诵诗词:惠崇 春江晚景
是苏轼的一首名诗。吟诵调是代课老师从汉堡春令营学来,感觉调子很有古时击节而歌的韵味。
中间穿插了识字单元:春,鸭,竹,花等。
同时复习了以前学过的几首吟诵。
中间休息。
随后,主要是德育教育单元,结合绘本讲述了
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课文,每个人都要做事情,这篇课文节选自明国老课本。
5.绘本故事:蚯蚓的日记
radu
发表于 2012-5-3 14:27
马人口
苗苗学中文
发表于 2012-5-4 09:21
本帖最后由 苗苗学中文 于 2012-5-4 09:25 编辑
本周六的内容安排如下:
1.经典诵读:新学老子56章。复习德篇。
2.诗词吟唱:早发白帝城 吟唱学习。(借鉴杜塞吟诵老师教学经验画中学).
中间穿插识字描红部分,并复习以前学过的诗词吟唱,欣赏并学习春夜喜雨和鸟鸣涧吟诵调。
休息。
3. 儿歌(红绿灯刷牙)及讲故事。绘本环节:小象回家了
4. 手工部分:
5.唱游。有时间的话新学一首儿歌刷牙歌。
周六见!
zgjianping
发表于 2012-5-13 22:45
5月12日:
天气不错,大家今天学习效果也可圈可点。
1,经典诵读,老子第57章,复习以前学过的部分。本章大家主要学习了“无为而治”的道家主张,也讲了一些汉初文景之治是以“黄老之术”治理天下而天下太平的典故。
2,诗词吟唱:游子吟。 配合母亲节教大家朗诵了这首著名的歌颂母亲的诗。中
间我们穿插了一些识字,比如“春”“草”“收”等学过的汉子。
并复习前期学过的一些诗词吟诵,等等。
3,故事:小老鼠淅沥和哗啦
4,手工部分:为了配合母亲节的主题,在代课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给妈妈做了一个代表自己心意的小礼物。
苗苗学中文
发表于 2012-5-19 00:13
本帖最后由 苗苗学中文 于 2012-5-20 20:02 编辑
本周六2012.5.19内容安排如下:
1,经典诵读,新学第58,59章,复习德经部分。
2,诗词吟诵: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和一首夏天的诗词 《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期间穿插认字。 复习其它诗歌。
3,儿歌课文部分:以夏天为主题,复习四季儿歌。
4,故事环节:
-红袋鼠自救故事系列:掉进井里怎么办?
-伊索寓言两则
5.手工部分: 如果还有时间,应父亲节主题,折纸。
明天见!
苗苗学中文
发表于 2012-5-20 20:21
总结:
这次上课的效果感觉挺好。孩子们连最小的都开口认字了。
这次上课孩子们都来齐了。先齐读复习了德经(从第38章开始到第57章)。然后带读了新章节第58和59章一遍,齐读,两个两个轮流各读1遍,再齐读,大致读了有6、7遍。基本上孩子们都坐住了。然后讲解了新学内容的含义和相关的故事典故,比如塞翁失马和六尺巷的故事。
接下来是诗词吟诵部分。先结合时令,教了与夏天有关的诗歌 所见, 充满童趣,稍微给孩子们讲解了每句话,讲到牧童欲捉蝉时闭口立的动作,小朋友们一下子全明白了,个个把手指举到嘴边嘘的表示要轻声。有捉蝉经验的妈妈还和大家分享了用长棍粘蝉和采蝉蜕的童年经历。孩子们还传看了牧童骑在黄牛上的图片,顺便还让孩子们对比了水牛和奶牛的不同。懂了意思后,再念起来就顺口多了。估计孩子们对闭口立的印象也会很深刻。
中间让孩子们加上动作,复习了江南的吟诵曲。孩子们手舞足蹈稍微休息了一下。
接下来是学习出塞。由于吟诵重在掌握长短规律,让孩子们慢慢体会诵读的韵律之美,所以《出塞》先带大家朗读了两遍,听了徐健顺老师的调,辨别了大致的长短不同,然后再齐读了两遍,试唱了两遍。有妈妈反映这几次的曲调不太容易学会,不象蒹葭,江南等曲易上口。确实如此。很多吟诵调儿是需要多听几遍,用心体会诗词含义,然后慢慢熟悉的。不着急。我们已经踏上了吟诵的路,一起体会吧。
(待续)
苗苗学中文
发表于 2012-5-20 20:36
本帖最后由 苗苗学中文 于 2012-5-20 20:39 编辑
(接续)
休息了一小会儿,我们又开始了识字游戏,复习了这些日子学过的很多生字。每个孩子发了四五张字卡,要按要求把字读出来,并贴到黑板上。孩子们兴趣盎然,争先恐后地举手上来按要求先读出字的音,然后把字贴到黑板上,连最小的2岁的宝贝也大胆地自己走到台前,读出了字的音。大家都给他鼓掌。平时很安静的XX宝宝这次表现特别活跃,不仅主动用动作表示了“跑,跳,爬”,还跟着老师认读了每个字。其他孩子也基本上认识了这几个字。
中间休息。
手工部分叠了折纸的礼品盒。看起来复杂,可是5岁的XX宝宝竟然基本上独立完成了,非常骄傲地展示了自己的作品。其他孩子也都很专注地叠啊画啊,读书认字累了,动动手也是很好的放松。父亲节虽然已经过去,可是孩子们又强化了这份爱,给爸爸动手做礼物。
最后是孩子们很喜欢的绘本故事环节。大象小不点系列讲完了,以后将陆续讲自救故事系列。这次是红袋鼠掉到井里的故事。孩子们知道了叠罗汉和集体协作。然后讲了两个伊索寓言故事。狐狸和仙鹤的故事告诉我们交朋友要有诚意,狮子和蚊子的故事告诉我们骄傲会带来祸患。
下课的时间已经都过了。可孩子们仍然听得津津有味。
baby2007
发表于 2012-5-21 09:22
谢谢如幻支持。很想听听你吟诵的录音呢。王老师的录音我已有。时间关系没有给大家放。可王老师春夜喜雨的调儿还是很容易学记的。
奥莉维亚
发表于 2012-5-21 09:23
这个中文班,适合多大的孩子学习?怎么参与进来呢?
baby2007
发表于 2012-5-21 10:14
本帖最后由 baby2007 于 2012-7-14 05:39 编辑
奥莉维亚 发表于 2012-5-21 09:2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中文班,适合多大的孩子学习?怎么参与进来呢?
我们目前最小的2岁多,年龄在3,4,5岁之间的比较多。希望参与我们集体学习中文的妈妈需要认可读经,喜欢经典。可发邮件至miaomiao_ludwig@yahoo.de或短信报名,请写上具体的联系方式和想法,可以试听两次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