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leonline 发表于 2012-6-23 11:23

messe123 发表于 2012-6-23 11: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应该是20年吧,90年代大发展,2000年后突飞猛进上台阶儿

Md, 前10年在国内念书,后10年在德国念书,难怪算命的说我就是书生命。

messe123 发表于 2012-6-23 11:25

saleonline 发表于 2012-6-23 11:2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Md, 前10年在国内念书,后10年在德国念书,难怪算命的说我就是书生命。

{:5_319:},haha那不赶上了10年嘛,跟我一样,看看也好,咱们纸上谈兵{:5_310:}

yiyi 发表于 2012-6-23 11:27

2004年到2007年是在德国的中国留学生的一个毕业高峰,因为从1999年开始,是一个留德的高潮,据说1999年到2004年之间,就是有APS之前,最少来了2万中国留学生,有一次使馆教育处的人过来放电影,和我们说。2002年之前,一年毕业的中国学生只有几个,几十人,非常少,2003年开始就多了。

yiyi 发表于 2012-6-23 11:34

    前面有位MM谈到他认识的人的一些经历,可能是好于我这一批的。估计是地缘的原因,总体来说在一些大城市,或者好大学里的人他们所获得的机会和获得的信息是好于我们很多的。一般来说, 同济那些自己过来的和一些通过私人关系过来,这边有人给与一定指导的,就好很多。他们知道应该去那个城市,那个大学。

 而通过中介过来的,就像个无头苍蝇,要先撞撞,才能慢慢找到北。
 上面那个MM说认识中国人在德国已经做到厂长的,这类牛人,我是不认识了,其实真正做到Managerlevel的人我都不认识,一般只是听说。

yiyi 发表于 2012-6-23 11:41

   在2004年开始毕业的这批学生,从今天的角度去看简直就是一个命运大变换, 当时我们周围毕业的人已28到35的居多,25的就1,2个,主要的原因是,当时中德之间还没有对学历有认证协议,所以过来基本上都要从Vor读起,而德国的学制那个时候还是Diplom读5年毕业是正常的了。Master项目其实是2002年才开始兴起的,当时很多人也不知道。而且来得人很多都是在国内工作过的。过来的岁数就不小了。

zhoushengsheng 发表于 2012-6-23 11:53

messe123 发表于 2012-6-23 11: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就是黄金20年啊,改革开放30年

这么个黄金20啊,那我是在国内把这20年荒废了,我的枯草20年啊{:5_382:}
不过也好,出来的中国人也由此起点高了,也没看到以前的在德中国人的不堪。都活得平淡自在有脸面。

yiyi 发表于 2012-6-23 11:53

   我周围的这批人里,几乎没有现在这些毕业生的想法,就是回国,回国对于他们来说是迫不得已,基本上最好的是能在德国找到工作,差一点是先找一个培训生项目,在这里呆一段时间再说。当时各个公司都针对中国学生开了此类项目,好坏都有。比较出名的是Ina, Bosch之类的。还有一些小公司的。我家哥哥当时手上也拿了2个这样的项目,都是中小型公司的,培训1年到2年后,要回到中国去当排头兵的。

   在大公司经理头衔和小公司的培训生项目上当然是想都没有想得就选择了前者了。这两个培训生的机会他又告诉了他的同学,然后现在的结果是,一个去了以后,1年以后回去了,边上班边做自己的生意,现在自己倒腾出了一个化妆品的品牌,因为当时这个形势的东西还没有,所以一发不可收拾,全国各地开了几十家门店。另外一个,公司投资了1500W美金在中国建厂,他回去做了总经理,最后一次知道他的消息时,正是风生水起的时候。 

zhoushengsheng 发表于 2012-6-23 11:54

saleonline 发表于 2012-6-23 11:2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Md, 前10年在国内念书,后10年在德国念书,难怪算命的说我就是书生命。

书生命不错啊,多有自己 的格调和景致

blurryblue 发表于 2012-6-23 11:54

APS 是 2001年7月底。之前的假证书太多了。

yiyi 发表于 2012-6-23 12:03

本帖最后由 yiyi 于 2012-6-23 12:05 编辑

   当然回去的还是很多,但是2004年回去的这批,基本上成为了德企中高管的中坚力量,而且以到上海的为主流,以致于他们在上海定期都有聚会。 他们当时回去的时候由于早,所以在父母公婆的帮助下都在上海置了业,我的一个好友自己折腾出了4套房,其实当时对于他们也不难,因为他们的工资当时都是,1WRMB以上,好的3W,按揭呗。其中一部分人,还得益于股市,基本上他们的身家都达到了千万。相对差一点的,是几个到了其它北方城市的,虽然也不错,年薪高于当地水平,但是和他们比,就不可比,地缘这个问题在这里有开始Spielen eine Rolle了。

yiyi 发表于 2012-6-23 12:05

blurryblue 发表于 2012-6-23 11: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APS 是 2001年7月底。之前的假证书太多了。

是的,那段时间也出了不少事情。2003年开始APS就成为MUSS了

yiyi 发表于 2012-6-23 12:11

    2003到2004年留下来的,发展得最好的是自己开公司的几个,借助了当时中国的出口优势,或者光伏这个产业,基本上都完成了原始积累,其中一个朋友的公司已经预备在中国上市了。不过估计要排到2014年了。

   再然后的,就分为做技术的或者技术咨询的。经济类的做Controlling和Logistik居多,Markting方面的也是针对中国市场或者亚太市场的。

   做技术的这批,都比较平稳,现在的工资比较正常,有1,2个SAP方面的工资比较高在8到10W吧,其他的目前都是6W到7W吧

schatzlan 发表于 2012-6-23 12:13

yiyi 发表于 2012-6-23 11:3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前面有位MM谈到他认识的人的一些经历,可能是好于我这一批的。估计是地缘的原因,总体来说在一些大城 ...

我比你迟一点来的, 也是好几拨的留学生一起过来的, 其中有部分人是回国了, 但能留下来的发展不错的人大有人在. 就算我们普普通通的通过几年的工作, 职位不算高,但在公司也决不是底层, 工资买房, 安生的生活还是足够的.

你这一说, 我回想到, 确实语言班后去了东德和去了那些很小的城市里读大学的同学, 可能因为资讯少, 工作机会少, 生活孤燥的原因, 经历的是较苦, 还有2个受不了, 中途回国了.

saleonline 发表于 2012-6-23 12:16

yiyi 发表于 2012-6-23 12: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2003到2004年留下来的,发展得最好的是自己开公司的几个,借助了当时中国的出口优势,或者光伏这个产业 ...

   做技术的这批,都比较平稳,现在的工资比较正常,有1,2个SAP方面的工资比较高在8到10W吧,其他的目前都是6W到7W吧

2003到2004毕业,现在工资6w到7w, 那真是工薪阶层了。。。。
不过活的开心最重要,其他都是浮云。。。

MioLooNG 发表于 2012-6-23 12:16

{:5_335:}{:5_335:}

湿润乐意 发表于 2012-6-23 12:19

不敢细看这种帖子,太伤感。只是觉得自己一直很顺,运气很好,应该怀抱感恩的心。

草莓酸奶蛋糕 发表于 2012-6-23 12:20

yiyi 发表于 2012-6-23 12:21

   Controlling和Logistik上的我们认识的最好的,就是在大公司做,然后派回中国的公司作CFO的,2011年回去的。 物流和采购上的, 有一个据说是通过采购给自己捞了不少,另外的大部分都还是做普通的Einkäufer, 好一点的前面就加个Strategie,公司小点的后面就加个Manager, 公司大的加Manager头衔的不多。 工资在6到7W之间吧,个别低的不到6W,工作经验5到7年。

    Markting和Sales则是出现了两极分化,好的成了一方诸侯,比如Country Manager, 有产品的定价权,伙同中国的渠道商们,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把老德们搞得团团转,差一点的,是Produkt Manager,
权利没有前面的那种大,但是也能折腾一下,基本上这两类是不靠工资吃饭的。差的就坐阵德国,没什么实际权力,靠着工资吃饭,工资也是6到7W。

yiyi 发表于 2012-6-23 12:26

saleonline 发表于 2012-6-23 12:1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做技术的这批,都比较平稳,现在的工资比较正常,有1,2个SAP方面的工资比较高在8到10W吧, ...

我说的这批基本上都是Diplom毕业,以做IT为主的,机械和电子类的情况不是特别清楚,不知道你那边的数据如何?

yiyi 发表于 2012-6-23 12:28

   但是基本上可以看出一个趋势,技术类的我不懂放旁边,那位有了解的可以过来说一下。经济类的和中国沾边的平均来说要比和中国不沾边的好不少。

yiyi 发表于 2012-6-23 12:35

   回归本人,我家哥哥开始工作了,我就在他工作的城市找了一个FH继续读,中间因为搬家什么的耽误了一下,再次开始读书已经2005年了。 期间也在一个中国人开的公司做了一种类似于学生工的工作。我实际上是2003年的8月份过了Vor,读了1年的Haupt,发现比较难,数学的东西太多,所以知道读不了了,加上哥哥找到了工作就转了过来,2005年的3月在FH注册,但是由于学制和专业的原因,我当时只被免了3个学期,因为这个FH3个学期就过VOR然后一个实习或者海外学期,一个学期没有课写论文。其实课程也就还有3个学期。

yiyi 发表于 2012-6-23 12:41

  FH的同学里80后和70后都有,由于人少,所以大家都很熟。基本上我们都是在2007年预备毕业了,本人拖到了2008年,因为期间生了孩子。这个时候就看出了70后和80后的区别了,80后更倾向于回去。  

schatzlan 发表于 2012-6-23 12:42

yiyi 发表于 2012-6-23 12: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说的这批基本上都是Diplom毕业,以做IT为主的,机械和电子类的情况不是特别清楚,不知道你那边的数据如 ...

Diplom毕业,以做IT为主的,机械和电子类的情况不错的, 一般毕业后很快就找到工作. 我也读Diplom工科的, 但是我读的是当时文理相通的专业, 经济和技术结合的,对口的工作很多,找工作也很快. 德国是很较真的地, 你的专业不对口, 就难....专业对了, 就易. 你看工版里的, 很多工科毕业后拿到几个OFFE 的, 马上进大公司, 起点还不低的.

姽婳将军 发表于 2012-6-23 12:47

认识不少98年中介过来的,基本上都完成学业了,都成为众多工薪阶层的一员{:5_310:}

schatzlan 发表于 2012-6-23 12:55

yiyi 发表于 2012-6-23 12:4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FH的同学里80后和70后都有,由于人少,所以大家都很熟。基本上我们都是在2007年预备毕业了, ...

其实楼主现在回去也来得及, 假如你在德国不很如意的话.

yiyi 发表于 2012-6-23 12:56

  10 个人里回去了一半,留下了一半。 留下的比如我,或者另外俩个女孩是因为男友或者劳工在德国或者是德国人了。另外一个男孩找到了工作,一个去开了公司。回去的其中有两个是一对,当时的那个男生是70后,75年的,在国内有3年工作经验,过来也读了很长时间,但是他是我最后一个知道没有德国本地工作经验,但是拿到了36W人民币回去的,基本上就是这边工资带回去了,在这边培训了几个月,算是一个Gemische 的合同,因为还有房屋和车的补贴,但是没有孩子的教育费用,不负责这边的这种保险,做市场的。我们一直都有联系,现在一年的总的毛收入快百W了,但是在上海还是买不到他们想买的房,他们看上的好的学区房,大一点的,要500W以上,女孩在一个比较大的德企工作。 一个月大概1W多吧,据说他们每个月车房幼儿园吃住娱乐的费用要将近3W

schatzlan 发表于 2012-6-23 12:57

姽婳将军 发表于 2012-6-23 12:4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认识不少98年中介过来的,基本上都完成学业了,都成为众多工薪阶层的一员

是啊!!!

yiyi 发表于 2012-6-23 13:01

  还有一个男孩,80后算是异军突起,和上面的那个女孩在同一个公司,但是不是同各地区,现在成为了这个地区的销售总监,但是因为这个地区没有总经理,他其实就是总经理了,年薪50W以上,但是因为地区属于二线地区,所以生活比上面那两位舒服。

yiyi 发表于 2012-6-23 13:07

   另外2个是都是80后在德企一个在上海,一年不到20W到现在还没有结婚,家里的帮助下在上海边上买了一个5,60 平方米的小房子,花了130W。据说还算是买得不错,另外一个是Bosch在一个3线城市,一年十多W但是女孩生活得还不错,已经婚了。

yiyi 发表于 2012-6-23 13:11

    我家哥哥在其间一直在德国工作, 但是2008年的时候,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公司开始不景气,也取消了我们一直盼望的亚洲的那个大项目,虽然中间升了一次职,但是工资没有调整。期间公司还有过Kurzarbeit之类的,搞得经济还是挺紧张的,我因为生了孩子,也没有再毕业后去找工作,而是做做翻译,打个零工之类的。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在芊芊那边看了个帖子,挺感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