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chslica 发表于 2012-6-23 20:00

2000年高考前差点被班主任伙同中介忽悠留德,价钱15万,当时同大院的前辈都是去米国的,所以就忍了。没想到几年后还是到了德国,自己没花钱而已。班主任当时试图忽悠的另外两个同学也都没冲动,一个去了清华,一直待在北京,还有一个去了协和+哈佛,现在待米国。

bigbags 发表于 2012-6-23 20:00

嗯,看了lz的贴真是很有些感叹的,看看一起出来人各自的出路,真是一言难尽的。不过我始终认为,有能力的人不管在多恶劣的环境下都是能闯出一条路的,还有个人希望选择什么样的生活也非常重要。

江南织造 发表于 2012-6-23 20:04

咪咪在奋斗 发表于 2012-6-23 19: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帖子信息量很大,好贴
我以前留日,听的,见得,和德国也差不多少
早回去的,普遍发展很好,现在回去 ...

几年的血汗钱就买7,8套房子太夸张了吧, 我家03年在上海买的第一套房子是3000多一平, 那时候就算买100平的一套, 算35万一套好了, 7,8套也要200多万rmb, 在德国啥血汗钱这么好挣, 几年打工就挣rmb200多万{:5_371:}

recycling 发表于 2012-6-23 20:08

咪咪在奋斗 发表于 2012-6-23 19: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帖子信息量很大,好贴
我以前留日,听的,见得,和德国也差不多少
早回去的,普遍发展很好,现在回去 ...

早回去的前提还得是早出来啊,lz说的2003,2004年回去的都是1998年就要出来了。

我倒是96年的时候就在打听留德的事,可惜一直拖到02年才成行,一来舍不得国内已经在上的本科学位,二来家里当时确实穷到1万马克左右的保证金也没有,父母又不是那种愿意开口问人借钱的主。。。

我有个同学2000年去的英国,英国的学费多贵啊,人家家里硬是东平西凑让孩子去了,英国学制又短,结果我03年刚开始德国大学注册念书的时候人已经在英国硕士毕业找到工作了。

蔚蓝的天空 发表于 2012-6-23 20:36

zhoushengsheng 发表于 2012-6-23 11: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么个黄金20啊,那我是在国内把这20年荒废了,我的枯草20年啊
不过也好,出来的中国人也由此起 ...

哈哈, “枯草20年”

dahli 发表于 2012-6-23 20:53

前辈。 {:5_335:}

江南织造 发表于 2012-6-23 21:12

tina-meme 发表于 2012-6-23 20: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那时人民币汇率低,200wRMB那时才十几万殴元,而且那时工资比现在高很多呢。

还是觉得夸张, 现在汇率差不多是7点8,9, 03年的汇率都有8了, 再说是7,8套房子差不多250万rmb, 按汇率8算也是20万欧元, 工资再高, 就算干5年吧, 每年攒4万欧, netto哦, 那brutto应该有6万欧了 (学生打黑工的话医疗保险比正式工少很多), 平均到每个月5000欧

一个学生打黑工, 每个月平均下来有5000欧, 还是持续5年, 月月如此, 啥工作怎么好挣啊{:5_371:}

zhaogongzuo 发表于 2012-6-23 21:29

江南织造 发表于 2012-6-23 21: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还是觉得夸张, 现在汇率差不多是7点8,9, 03年的汇率都有8了, 再说是7,8套房子差不多250万rmb, 按汇率8算也 ...

那个女生之前是在日本留学的,不是说德国的情况

贞爱 发表于 2012-6-23 21:43

其实我想说,运气很重要啊

lan 发表于 2012-6-23 21:48

江南织造 发表于 2012-6-23 21: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还是觉得夸张, 现在汇率差不多是7点8,9, 03年的汇率都有8了, 再说是7,8套房子差不多250万rmb, 按汇率8算也 ...

那些做导游的,可不少,当而且那时候导游还是蛮赚钱的,不像现在,我有同学当年就不读书去干这个,然后开了公司,然后2国都开。。。

doladola 发表于 2012-6-23 21:50

没觉得所谓的黄金20年有什么太大的变化,感到中国变化最大就是从07,08年货币增发,房价飚升开始的。从此工资翻番,物价也翻番,穷得更穷,富得更富。

doladola 发表于 2012-6-23 21:57

recycling 发表于 2012-6-23 20: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早回去的前提还得是早出来啊,lz说的2003,2004年回去的都是1998年就要出来了。

我倒是96年的时候就 ...

是啊,让我们这些05,06年才出来的情何以堪阿。
是不是就不该出来啊?

游戏规则 发表于 2012-6-23 22:23

lan 发表于 2012-6-23 20: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那些做导游的,可不少,当而且那时候导游还是蛮赚钱的,不像现在,我有同学当年就不读书去干这个,然后开 ...

没错,知道个那些年里开中介的上海人,就是90年代德国做跑堂挣了第一桶金,也没把文凭念出来,然后中介第二桶金,然后房地产第三桶金。。。

咪咪在奋斗 发表于 2012-6-23 22:27

江南织造 发表于 2012-6-23 20: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几年的血汗钱就买7,8套房子太夸张了吧, 我家03年在上海买的第一套房子是3000多一平, 那时候就算买100平的 ...

他们都是在日本捞偏门的,不是那种正常意义上的打工刷盘子
当然,这个是一个前辈讲给我听的,他和那对兄妹是同龄人
当时的情况我不可能亲眼所见,只是听说,不过可信度很高
你若不相信,就一听一过就好

Aquaspirit 发表于 2012-6-23 22:28

咪咪在奋斗 发表于 2012-6-23 22:30

recycling 发表于 2012-6-23 20: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早回去的前提还得是早出来啊,lz说的2003,2004年回去的都是1998年就要出来了。

我倒是96年的时候就 ...

是啊,所以楼主也谈到了这个问题,就是错过了一个时代,中国发展的黄金时代
就好比80后,毕业的时候还没有钱,刚从校门走出来
等自己有钱了,房子天价了
所以同理很多70后的本科生比研究生活得舒服呀

tamatama 发表于 2012-6-23 22:55

菠萝鱼 发表于 2012-6-23 15:2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其实楼主发的是技术贴。很有宏局观有深度的帖子。期待你也分析分析现状和将来。

同感,握下手

yiyi 发表于 2012-6-23 23:39

本帖最后由 yiyi 于 2012-6-23 23:52 编辑

schatzlan 发表于 2012-6-23 15: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楼主, 看一步, 走一步不行吗?? 要是你们现在回去, 不一定拿到好位置的话, 以你们没有房产在北京, 上海的话 ...

MM可能没有看完我写的,我现在不想回去,从整体回去的人的情况来看,目前回去肯定不是一个好的时间,基本上在2006年以后回去都一般了,因为他们没有赶上那边地板价的房,以后的工资就很难支撑这个消费了。我倒是认为现在不如在德国好好的呆着,如果回去也要争取到了高管的位置在回去,其实我个人认为中国的职业经理人还是有很多问题的,应该说真正的有素质的职业经理人群体,还没有形成,而德国40岁以上的职业经理人是非常厉害的。我其实也和一些人讨论过这个问题,其实中国的这些职业经理人,因为本身所处的环境,所以大部分都比较浮躁导致了做事情的时候经常偏离了职业操守。美国那边给自己培养了一批职业经理人,但是德国企业由于在这个方面所做的准备不多,往往在国内出现的问题也很多,其实后期想找到有素质的高管,而且可以和中国人沟通的还是比较少的。其中一个原因也是因为当初来德国学工程的人比较多,这批人一般就不再做管理了。 所以我觉得我已经把这个道理和老公讲清楚了,如果他肯沉淀,肯用5年时间来好好发展,他应该还会有机会,得到一个比较好的位置回去或者做和中国沟通的事情。

chocomoo 发表于 2012-6-23 23:41

你想过普通的生活,就会遇到普通的挫折。你想过上最好的生活,就一定会遇上最强的伤害。这世界很公平,你想要最好,就一定会给你最痛。能闯过去,你就是赢家,闯不过去,那就乖乖退回去做个普通人吧。所谓成功,并不是看你有多聪明,也不是要你出卖自己,而是看你能否笑着渡过难关。

上面那段是南怀槿老夫子说的

我有幸经历了国内黄金10年+,我的同学们朋友们也是各种经历各种贫富,富的无一例外都是特勤奋特勤奋勤奋的你都想拉他出去玩一下甚至用妒嫉的口气说他穷的就剩下钱了。。。。

说几个例子:大学一男生,从大一起终年就休息3-5天,去深山里体会寂寞,天天画图画图画到现在国内优秀设计师。独霸一方
大学一女生,毕业后住公司宿舍,一住就三年,开始工资不高,舍不得租房阿。努力奋斗几乎没有不加班的日子,各种职场明枪暗箭,奋斗到08年,大区总监,现在上海公司总经理。她就职的是一家法国服装企业
高中一同学,大学跟我一样的室内设计专业,跟老婆毕业后单枪匹马跑到另外一个不熟悉的城市开始打拼,住了2年地下室。起家也是自己做设计,小打小闹的,就这么小打小闹,都起落了3次,中间的辛苦非一般人能扛的住的。01年02年因为机遇(他老婆表哥是一家上市房地产公司高层),他们进入了房产业,并且是开发商,当初的资金需求只要500万RMB,当然放到现在至少要10个亿才能进入房产开发门槛了。这10年的辛苦谈笑一挥,收获的都是人生智慧

我一朋友,父亲是省委书记,无奈此人真性情,只爱闲云野鹤轻松度日,至今连房子车子都是靠老爹给的。挂了无数公司的董事,不见得真能见多少真金白银。当然小康是足够的

好吧,目前为止我还没见过不努力就能天上掉馅饼的。包括高富帅,官二代富二代。

没别的意思,羡慕别人的成就的同时,不妨多打听打听他背后的心酸再想想是否值得,就像前面有人说的:还不见得比我们普通人幸福指数高呢,是不是?

naturlove 发表于 2012-6-23 23:45

yiyi 发表于 2012-6-23 13: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呵呵!算是见证了留德大潮的开始到结束吧!

LZ见识的留学大潮是98/99年,现在是结束,是吧?大概是APS不好考吧。不过德国不收学费(至少北威),还是很多人(普通人)想到德国留学的吧。(我怎么用了这么多”吧“){:5_387:}

yiyi 发表于 2012-6-23 23:45

Aquaspirit 发表于 2012-6-23 15: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更有一位超级牛人,此人到不是没有读完,他比我们大很多,是读完了,又找到了工作,有了身份后,被公司 ...

我的看法倒是不一样,其实这代表了中国的环境对于人的一个取向问题。在中国有一个能力是社会能力,这个能力是很多留德人所欠缺的。其实我认识的人中,有几个混得出人意料的好的。这些人都有一个通病,滑就是不实在,其实他们这个问题在德国可能是让人讨厌的,但是到了中国就如鱼得水了,因为会欺上瞒下。可是德国的一些政策针对比较低级的欺上瞒下是有预防的,可能中国没有,所以他们就有了机会了。换一句话,我们也可以说他们EQ高。知道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干什么事。对于德国人来说,德国人是有自己的底线的,所以他们怎么做都不可能越过这条线,但是国人的底线是根据人和事来制定的。 所以他们的机会就来了。

yiyi 发表于 2012-6-23 23:51

贞爱 发表于 2012-6-23 21: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其实我想说,运气很重要啊

我原来也是认为运气很重要,现在我倒是觉得不是,其实对于大势的判断很重要,今天我才真正的明白了为什么要学历史,学政治,学宏观。

yiyi 发表于 2012-6-23 23:57

chocomoo 发表于 2012-6-23 23:4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想过普通的生活,就会遇到普通的挫折。你想过上最好的生活,就一定会遇上最强的伤害。这世界很公平,你想 ...

你说的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就是努力,但是相对于努力更重要的是如何抓住机遇。 我问一个朋友,国内机会多吗,他说,多啊!但是要抓住第一个才会抓住第二个。

yiyi 发表于 2012-6-23 23:58

naturlove 发表于 2012-6-23 23: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LZ见识的留学大潮是98/99年,现在是结束,是吧?大概是APS不好考吧。不过德国不收学费(至少北威),还是 ...

98年还没有开始,我去北京签证的时候,使馆门口还门可罗雀,基本上99年开始2003年结束的。因为在2003年的时候有一些东德的小学校还不要APS,之后就成了硬性规定了。

chocomoo 发表于 2012-6-24 00:05

yiyi 发表于 2012-6-23 23: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的看法倒是不一样,其实这代表了中国的环境对于人的一个取向问题。在中国有一个能力是社会能力,这个能 ...

你那个“滑”在我看来还是分人,滑的能出人头地的,毕竞是人才

好比和珅,很滑丫简直太滑了,可是不可否认他是个人才,不但能文善武,而且察言观色反应机敏,应变能力非一般人能比,这些任何职场都需要,而且不是所有人都具备的能力。放现代说,叫情商。

我们公司以前财务,就是所谓的那种滑,我们私下都叫他和珅,丫看上去整天无所事事阿,闲散的很,职位又高,工资多的要命。经过几年的跟他相处,我发现了他具有我不具有的超级迅速反应能力,以及四两拨千斤的能力,这个尤其在跟客户打交道时甚至比专业知识还要重要

商业上的德国人一样猾。在一个刚开始迅速发展起来的国家各种信息机会空子必然有,国人泱泱14亿人口,成功抓住机遇了的还是极少数阿,所以别纠结了

yiyi 发表于 2012-6-24 00:09

本帖最后由 yiyi 于 2012-6-24 00:11 编辑

chocomoo 发表于 2012-6-24 00: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那个“滑”在我看来还是分人,滑的能出人头地的,毕竞是人才

好比和珅,很滑丫简直太滑了,可是不可 ...

   我不纠结的,因为我觉得每个人的成功都是有道理的。写这个帖子是看到了芊芊那个帖子,觉得有感而发的。中国有句话叫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但是是河东还是河西,是三十年前就要开始研究的,不能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看了过程,才能知道如何去河东,如何去河西。

   关于情商的问题,我也说到了,其实用情商这个词并不是特别确切,所以我管这个叫社会能力,因为这类人往往脸皮都比较厚,脸皮厚如果换了现代用语就是逆商高, 不怕失败。

chocomoo 发表于 2012-6-24 00:09

yiyi 发表于 2012-6-23 23: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说的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就是努力,但是相对于努力更重要的是如何抓住机遇。 我问一个朋友,国内机会多吗 ...

机会的说法我很认同。我闺密,广告公司文案出身,不小心跳槽到了房产公司做文案,就是那一波房产高潮大量招人的时候进去的。干了几年,自己单干,碰到好势头,现在也投资开发一些房产了

但是我的意思是有因才有果,就像我那个高中同学一样,不是因为他老婆的表哥,他不可能踏足房产开发商阿,继续做室内设计混到现在也就是比前几年多赚了点钱而已或者很努力很努力也可能稍有名气

咪咪在奋斗 发表于 2012-6-24 00:10

naturlove 发表于 2012-6-23 23: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LZ见识的留学大潮是98/99年,现在是结束,是吧?大概是APS不好考吧。不过德国不收学费(至少北威),还是 ...

北威州现在也不收学费么?
听说是每个学期要500欧亚?没有了么?

chocomoo 发表于 2012-6-24 00:11

yiyi 发表于 2012-6-24 00: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不纠结的,因为我觉得每个人的成功都是有道理的。写这个帖子是看到了芊芊那个帖子,觉得有感而发的。 ...

你悟了

chocomoo 发表于 2012-6-24 00:12

睡了,祝福lz{:5_335:}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在芊芊那边看了个帖子,挺感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