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术语(4):关税
作者:微信文章1、跨境电汇(T/T)
跨境电商常用的资金结算方式,通过银行将资金从一国(地区)汇至另一国(地区),分为前T/T(预付)和后 T/T(货到付款),财务需跟踪汇款进度及手续费核算。
2、进口关税(Import Duty)
海关对进口商品征收的税费,按商品HS 编码对应的关税税率计算(公式:关税 = 完税价格 × 关税税率),属于跨境电商进口环节核心财务成本,需纳入采购预算。
3、进口增值税(IVAT)
对进口商品流转环节征收的税费(公式:IVAT=(完税价格 + 关税 + 消费税)× 增值税税率),跨境电商企业符合条件可申请抵扣,需留存报关单、缴税凭证等财务资料。
4、报关单金额(Declaration Form Amount)
进出口报关单上申报的商品成交金额,需与跨境电商平台订单金额、外汇收支金额一致,是财务核算收入、确认成本及税务申报的关键依据。
5、滞报金(Declaration Delay Fee)
进口货物自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起超过14 日未向海关申报,需按日征收的罚款(公式:滞报金 = 完税价格 ×0.05%× 滞报天数),属于财务中的 “非正常支出”,需单独核算。
6、出口退税(Export Tax Rebate)
跨境电商企业出口货物后,凭出口报关单、增值税专用发票等资料,向税务机关申请退还已缴纳的国内增值税/ 消费税,是企业重要的财务收益来源,需专人跟进退税流程。
7、结售汇(Foreign Exchange Settlement & Sale)
跨境电商企业将外汇收入兑换为人民币(结汇)或用人民币购买外汇(售汇)的操作,财务需关注汇率波动对收益的影响,部分企业会通过锁汇降低汇差风险。
8、跨境资金池(Cross-Border Capital Pool)
跨国电商集团通过境内外关联企业搭建的资金集中管理平台,实现外汇资金集中归集、调剂使用,可降低财务融资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9、第三方支付结算(Third-Party Payment Settlement)
通过PayPal、连连支付、PingPong 等跨境支付工具完成订单资金结算,财务需核对支付平台账单与平台订单,确认手续费(通常 0.5%-3%)并计入财务费用。
10、报检费(Inspection Fee)
进出口商品向检验检疫机构申请报检时产生的费用(如法定检验商品的检测费、查验费),需凭报检机构开具的票据计入跨境电商“销售费用” 或 “采购成本”。
11、跨境电商综合税
针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如保税仓模式)征收的综合税费,涵盖关税、增值税、消费税,按“关税税率为 0%,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按 70% 征收” 的优惠政策计算,财务需单独核算该税种。
11、外汇核销(Foreign Exchange Write-Off)
跨境电商企业完成进出口业务后,凭报关单、外汇收支凭证向外汇管理部门申请核销,证明外汇收支与实际业务一致,是财务合规的重要环节(目前多数地区已实行“总量核查” 替代逐笔核销)。
12、海外仓运营费用
跨境电商企业在境外租赁/ 自建仓库产生的费用,包括仓储费、分拣费、配送费、管理费等,财务需按 “权责发生制” 分摊至对应订单成本,部分费用需凭境外发票核算。
13、国际物流运费(含保险)
跨境电商进出口商品的运输费用(如海运、空运、快递)及货运保险费,需与物流商签订合同,财务需核对运单、保险单与费用发票,确保金额匹配后计入成本。
14、RCEP 项下关税减免
符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规则的跨境电商商品,可凭 RCEP 原产地证书申请降低或免除进口关税,财务需跟踪关税减免金额,优化采购成本结构。
15、税务备案表(Tax Filing Form)
跨境电商企业开展“9710(跨境电商 B2B 直接出口)”“9810(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 等模式时,需向税务机关提交的备案文件,财务需留存备案表副本,作为退税及税务检查的依据。
16、财务核销单
跨境电商企业内部用于核对业务与资金的凭证,如“订单 - 报关 - 收款” 核销单,财务通过该单据确认收入实现、成本结转,确保账实相符。
17、汇差损益(Exchange Rate Gain/Loss)
因汇率波动导致外汇收支在折算为记账本位币(如人民币)时产生的收益或损失,财务需在期末将汇差损益计入“财务费用”,影响企业当期利润。
18、保税仓储费
跨境电商保税进口模式下,商品存储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如保税仓)产生的费用,按仓储面积或存储时长计算,财务需按“期间费用” 或 “产品成本” 进行会计处理。
19、进出口代理服务费
跨境电商企业委托报关行、货代公司办理进出口手续时支付的服务费,需凭代理公司开具的增值税发票入账,财务按“销售费用” 或 “采购成本” 归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