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女鬼2 发表于 2009-1-30 20:15

原帖由 豆豆熊 于 2009-1-30 17:51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唉,youzhi

你的意思是,把国内想的太容易?腾飞的好处不是谁都能得到的?

Bettencourt 发表于 2009-1-30 21:46

不幼稚,而且一看就不是真正搞学术的人。

国内的科研环境可以用三个字概括:脏,乱,差。

哈哈

yanerbin 发表于 2009-1-30 22:33

原帖由 yiwelt 于 2009-1-30 18:23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请问什么叫千老$害羞$ $汗$


同问;)
是不是离老千不远了?;)

givemefive 发表于 2009-1-31 12:25

请问楼主你为啥不在德国找个公司工作呢,那样会比做博士后稳定多了吧?而且收入也高,莫非楼主搞的东西学术,很难进公司?

markero 发表于 2009-1-31 14:23

是的,我的专业进公司很难,一般来说可以去制药公司做 Research scientist,可是现在世道...

认识一个我同一专业,也是在德国拿的博士学位,三年前一毕业就回去我将要回去的高校,一回去就给副教授,现在升到系主任了,刚拿到一个863 的项目,去年还被借调科技部工作。可以说,现在我们这个专业在国内还是很火,现在不叫Bioinformatics 或 Computational biology了, 换了个名字, 叫Computational Systems Biology 了,系统地研究人类重大疾病发生的机制。
君不见, 清华大学的一公也是在做与重大疾病相关的膜蛋白的结构解析么?现在国家对这一块投了很多钱,谁都都想分一口蛋糕吃。我也不例外,想趁好时光回去。
可是,回去成本太高,我的小家有四口,还有双方的老家,都在指望着我。所以也只能兼职回去探探国内科研究这趟水有多深。

回去是肯定要回去,只是如何保证自己的最大利益的情况回去。

[ 本帖最后由 markero 于 2009-1-31 14:07 编辑 ]

givemefive 发表于 2009-1-31 17:00

生物越来越重要,也利用了越来越多的计算机科学技术,交叉性很强。不过德国这方面目前还不是很牛,不像美国。德国也就是传统的工业自动化好进公司工作。所以楼主还是尽早回去吧,有个国外文凭毕竟有光环

hefei01 发表于 2009-2-1 01:11

对这个问题也很感兴趣,为此还去看了下LZ的主页,别问我怎么找见的,就是干这个的。你的文章是一般些,不过对博士刚毕业也已经很不错了。你回去的学校很难因此直接给你副教授,这也没办法。

你最根本的问题是以后打算回还是不回。如果是肯定回的,那就早回。你能先两边跑,然后再定也许是最好的选择。如果打算留在这,做结构的药厂还是有这个需要的,你得有些耐心。德国学术界也不是就不能混,如果你说你在这当教授没戏这我基本认同,因为德语的缘故。你才博士刚毕业就说以后只能是千老这也太悲观了吧,你同样需要些耐心。当然,最主要的是你们决定到底回还是不回。

givemefive说德国这方面目前还不是很牛,我认为还是很不错的。不过这跟你的决定没多大关系,德国不牛,你才容易在这里牛起来,对吗?

你说的你认识的是CM吧,他开始也没那么容易。所以保持跟这边的联系还是很重要的。

orionsnow 发表于 2009-2-1 01:30

System Biology 最近是比较火,不过和 Bioinformatics 还是有点差距吧?

我个人觉得最近几年搞这个还早,很多发展还不到位。比如对于海量数据处理,数学原理和计算原理一直没有什么重大突破,随着数据量的增加,计算量是几何级数增长的。 不过不出五年这个话题肯定会成为重点。

我好像有个印象,有次好像看过楼主的简历。研究成果挺丰富的。比我强,我是属于随便玩的。

说到国内的变化, 不可斗量啊。 以前不出国是井底之蛙。也许几十年之后,不去中国真的要非好汉了。

我最近可能也要回国一次,有个会议在国内开。 很久没有回去了,也不知道变成什么样子了。

今天吃饭还聊起,国内很多地方也有点催熟的感觉。就是SCI 论文数什么的,只要你多,影响因子高, 第一作者多就要你来, 然后给你钱,让你继续发文章。 当然,压力也比较大。据说还有博士生,论文投不上sci, 不能毕业,最后跳楼的。

还头一次听说什么叫做并列第一作者。

可能在德国走的高了也要这样子吧,只不过在德国能到这个高度的人少,所以接触不到而已。

markero 发表于 2009-2-1 13:50

呵呵,我的主页知道关键词一google 就找到了。 你厉害,能知道关键词。
是的,我的publication 目前还不够,还需要一两篇paper才能给副教授,所以我现在不能回去,要耐心等一段时间,等自己文章够数再回去。
回去要是以讲师的名义报告的话,再翻身就比较难了。
现在米国很多博士回去,国内很多都是先给讲师的。
我说就是CM,我知道,他一开始很不容易,一切都是从头搞起的。是的,回去一两年是很辛苦的,我也做好了心理准备。

其实,博士毕业后我花了快一年时间才弄清楚自己将来要走哪条路,总总迷芒了一年时间呀!


原帖由 hefei01 于 2009-2-1 00:11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对这个问题也很感兴趣,为此还去看了下LZ的主页,别问我怎么找见的,就是干这个的。你的文章是一般些,不过对博士刚毕业也已经很不错了。你回去的学校很难因此直接给你副教授,这也没办法。

你最根本的问题是以后 ...

matthiasB 发表于 2009-2-1 14:22

要发文章还是先在德国的时候多发些吧等回去了要发及时同样质量要发也难,许多杂志脑子被枪打过的一看中国直接发来杂志自己的编委就给的文章就批示英语读不通也不再帮你发给referee直接帮你退回去改英语了。。并列作者在国外也不少的特别是影响因子特别高的co个第一作者也正常。

UCer 发表于 2009-2-1 14:41

LZ的状态回国的话如果还是讲师的话, 很没意思, 现在好点高校的考核制度都把你给搞死, 以讲师身份,经费方面会很惨,教学任务又重, 工资就不提了, 什么时候能进副教授都很未知. 除非你能碰上个你以前的导师,跟你关系好的,加上有权有经费的,还能好过点.
不过孩子更是一方面, 如果都快进小学的年龄, 就得赶快抓紧, 这边小孩子基本都是玩过来的,跟国内同龄孩子根本没法比, 小孩子上学学习跟不上,不适应,以后才是大事情.我有好几个朋友都是这个情况,回国后别的苦都不说了,毕竟现在看不出,孩子的问题是大问题.
目前的状态是回国搞科研是越早越好, 有的时候差一年都差很多, 国内高校招人的门槛越来越高,待遇也是越来越差, 再拖两年你每年文章数都干不上人家通胀的标准.

UCer 发表于 2009-2-1 14:44

原帖由 豆豆熊 于 2009-1-30 17:51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唉,youzhi
唉,这位兄台说的在理, 确实这种讨论挺幼稚的,不过还是忍不住胡扯几句.
:cool:

markero 发表于 2009-2-1 17:17

其实回国我还可以有别的高校或中科院选择,毕竟还是有人脉的。
准备过段时间跟国内讲清楚,早点把副教授给我评上,我好早点回去。

markero 发表于 2009-2-1 18:26

小马过河,伸浅自知。

在这里讨论是有点youzi, 还是做点实事罢了。

豆豆熊 发表于 2009-2-1 20:25

第一,混的好与不好,首先靠实力。你如果在国外能混的很好的话,我相信你回国也能做的很不错。如果你回国啥也不是的话,你在这里也就是混日子。
第二,我实在不理解楼上诸位为什么对人脉关系这些看的这么重。在学术界发展,靠这种东西是没用的。如果你没有信心作出好的科研工作,光想靠人脉,那你还不如回国去混官场和商场。
第三,鄙视那些说国内不好的人。问题哪里都有,国外也有很多问题,不见得比国内少。我热爱我的祖国,一个人热爱祖国是天经地义。有能力就回国做贡献,别在这里说风凉话。

吃晚饭了 发表于 2009-2-1 20:31

原帖由 豆豆熊 于 2009-2-1 19:25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第一,混的好与不好,首先靠实力。你如果在国外能混的很好的话,我相信你回国也能做的很不错。如果你回国啥也不是的话,你在这里也就是混日子。
第二,我实在不理解楼上诸位为什么对人脉关系这些看的这么重。在学术 ...

赞一个!

豆豆熊 发表于 2009-2-1 20:39

不是兄弟说什么?感觉楼主孩子都两个了,应该年纪不小,但是问题比较幼稚。可能是你们在德国待时间太长了,所以不足为怪。兄弟我还碰见一个博士刚毕业,发了几篇文章就想去中山大学当教授的,简直是异想天开。

关于你,有一个问题我很好奇。你是长江学者吗?或者已经和国内高校办理了人事关系?你人都不在国内,根本没有纳入人家的系统,怎么可能给你评职称?另外如果你确实想回去,讲师和副教授不过是1,2年的差距,你感觉问题很大吗?真正的门槛是副教授和教授,那至少是你回去5年以后的问题了。兄弟给你个建议,不知道你要去哪个城市,你现在要的不是职称这种东西,讲师和副教授没区别,如果有可能,你应该尽量争取帮你解决住房。北京上海房子是个大问题,如果房子能解决,钱少点也好说。但是估计大学校一般不会给你解决,所以你可以考虑些中等学校。象北京市属的那些学校都很有钱,而且学术水平也很好,他们是有可能给你解决实际问题的。

豆豆熊 发表于 2009-2-1 20:49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你等将来人民币汇率和欧元跌倒1:3,1:4,这帮人全煞笔。所以快回去吧。

givemefive 发表于 2009-2-1 22:17

人民币对欧元跌倒1:3,1:4绝对扯淡!!!楼上的是不是对经济和国情一无所知。按照中国的国情和欧盟的实力,在你还有生之年决不会1:3。除非你。。。不说了,呵呵。到达1:7就是撑死了!!!这是讨论中国和外国学术的地方,别瞎JB扯淡。我觉得这个话题还是很有意义,可以给很多看帖子的人一个多方位的了解。参与这个话题的中国人的水平大多都是不低的,支持楼主。

markero 发表于 2009-2-1 22:36

第一,我相信,能在3,4年内把德国博士学位拿下来的同学,实力都差不多。
第二,在学术界,人脉有时候比工业界的还重要,只要你去参加过自己领域的国际性会议你就会有深深的体会。我说的这个人脉不是官场和商场那种人脉。
第三,回国跟爱国没有多大的关系,在国外我也爱我自己的国家。我想回去也不是为了国家做多大贡献,而是想踏踏做点实事。

原帖由 豆豆熊 于 2009-2-1 19:25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第一,混的好与不好,首先靠实力。你如果在国外能混的很好的话,我相信你回国也能做的很不错。如果你回国啥也不是的话,你在这里也就是混日子。
第二,我实在不理解楼上诸位为什么对人脉关系这些看的这么重。在学术界发展,靠这种东西是没用的。如果你没有信心作出好的科研工作,光想靠人脉,那你还不如回国去混官场和商场。
第三,鄙视那些说国内不好的人。问题哪里都有,国外也有很多问题,不见得比国内少。我热爱我的祖国,一个人热爱祖国是天经地义。有能力就回国做贡献,别在这里说风凉话。
...

angelika_xu 发表于 2009-2-1 22:49

前面看哥们说句幼稚,我心里还咯噔一下,想着估计是高手级别的, 不屑这些粗俗的话题。
现在反过来说一句,哥们你还真youzhi。
实力是重要,人脉关系不重要?德国,中国一样重要。见过德国同一个研究所的还为了争项目搞的老死不相往来吗?
去上海北京解决住房简直天方夜谭。如果水平到一公那么样的,那还差不多,估计到那水平的,也不会来dolc上灌水了。
回去如果有副教授,找个大树,申请个百人什么的,就是教授了,再过2年,就是博导了。所以起步当然很重要。不谈好了就裸奔回去,人家一公还申请了美国国籍呢。
我觉得LZ发起了一个不错的话题。相信在德国的千老或者往千老路上奔的人不少。回国也要做到国家利益和个人梦想的最大结合,才是win-win。

angelika_xu 发表于 2009-2-1 22:51

原帖由 豆豆熊 于 2009-2-1 19:39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不是兄弟说什么?感觉楼主孩子都两个了,应该年纪不小,但是问题比较幼稚。可能是你们在德国待时间太长了,所以不足为怪。兄弟我还碰见一个博士刚毕业,发了几篇文章就想去中山大学当教授的,简直是异想天开。

关 ...
还有说一句,职称不都是评的,也有聘的。德国的教授就是聘的,国内的教授也有聘的。回国直接上正高,副高的多了去了。

markero 发表于 2009-2-1 22:58

第一,我结婚早,年纪没有你想象的大,也没有你想象的那么youzhi。
第二,博士一毕业就回去当教授或博导的事,两年前或还有,中科院某个所前两年还搞出一个全国最年轻博士导师的事出来,就是生物信息学的。
第三,我去的那个城市的房价跟北京或上海差不多,房子估计是不可能的。
第四,我是不会考虑中等学校的,因为我回去是想真正搞学术,中等学校的实验条件和生源是大问题。

我已签了Offer letter,人事关系正在办理中。对方的想法是要我早点回去,我可以先回去一段时间,把手续搞好再出来,因为还是想把德国这边的资源利用上,搞双边合作,互派博士生和研究人员,只有这样子,我才可以说自己回去是在做学术研究,我这边的博士和博士后老板都支持我这样子做,他们也想去中国看看,不关是对中国的风景感兴趣,对中国学术发展他们也感到是在快速发展。国内虽然发了不少垃圾文章,但是好文章高水平的也不少。

原帖由 豆豆熊 于 2009-2-1 19:39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不是兄弟说什么?感觉楼主孩子都两个了,应该年纪不小,但是问题比较幼稚。可能是你们在德国待时间太长了,所以不足为怪。兄弟我还碰见一个博士刚毕业,发了几篇文章就想去中山大学当教授的,简直是异想天开。

关于你,有一个问题我很好奇。你是长江学者吗?或者已经和国内高校办理了人事关系?你人都不在国内,根本没有纳入人家的系统,怎么可能给你评职称?另外如果你确实想回去,讲师和副教授不过是1,2年的差距,你感觉问题很大吗?真正的门槛是副教授和教授,那至少是你回去5年以后的问题了。兄弟给你个建议,不知道你要去哪个城市,你现在要的不是职称这种东西,讲师和副教授没区别,如果有可能,你应该尽量争取帮你解决住房。北京上海房子是个大问题,如果房子能解决,钱少点也好说。但是估计大学校一般不会给你解决,所以你可以考虑些中等学校。象北京市属的那些学校都很有钱,而且学术水平也很好,他们是有可能给你解决实际问题的。

angelika_xu 发表于 2009-2-1 23:02

top5的不是北京上海,那估计是ZJU了吧。
LZ加油努力,给还在德国水深火热中的XDJM做个榜样。我认识的有回去直接做PI的。国内好的大学和中科院下属的研究所,硬件条件绝对不比德国差,每年的经费即使德国教授见了估计也流口水的。$支持$ $支持$ $支持$

angelika_xu 发表于 2009-2-1 23:06

原帖由 markero 于 2009-2-1 21:58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第一,我结婚早,年纪没有你想象的大,也没有你想象的那么youzhi。
第二,博士一毕业就回去当教授或博导的事,两年前或还有,中科院某个所前两年还搞出一个全国最年轻博士导师的事出来,就是生物信息学的。
第三, ...

前端时间看买卖提讨论一公的,他手下就有个mm博士回去直接上博导的,还长的蛮PP的 :)
不过人家在CNS上灌过水的。牛人

豆豆熊 发表于 2009-2-1 23:09

可笑的一帮人。

markero 发表于 2009-2-1 23:09

Yuan Ning,这就是学术界所谓人脉。

原帖由 angelika_xu 于 2009-2-1 22:06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前端时间看买卖提讨论一公的,他手下就有个mm博士回去直接上博导的,还长的蛮PP的 :)
不过人家在CNS上灌过水的。牛人

pizzawoods 发表于 2009-2-1 23:21

Naive, 混学术圈人脉太太重要了,搞的不好不小心得罪了学霸好的文章都发不出来,经费也拿不到。

原帖由 豆豆熊 于 2009-2-1 19:25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第一,混的好与不好,首先靠实力。你如果在国外能混的很好的话,我相信你回国也能做的很不错。如果你回国啥也不是的话,你在这里也就是混日子。
第二,我实在不理解楼上诸位为什么对人脉关系这些看的这么重。在学术 ...

豆豆熊 发表于 2009-2-1 23:21

1. 楼上说聘用的哥们,显然你没理解楼主目前情况,他现在肯定要走正规的人事关系。我大学同学回国去高校的,从北大清华到同济复旦,没有听说过人不在国内,然后学校给办关系的,都是人回去,自己办。我相信楼主不会比我同学做的更好,因为我是北大毕业的。
2. 楼主没必要把国外的关系什么合作看的怎么怎么样,现在国内哪个课题组和国外没联系,这不是什么稀罕东西。
3.从讲师做起没什么的,我同学北大纯血统博士,ETH博后,多伦多博后,文章已经很多了,回北大也就是讲师。都是从基层开始干。我感觉你们确实很可笑,非纠缠在什么副教授。
4. 房子是有可能的,另外你别小看一般学校,人家做的也不差。

豆豆熊 发表于 2009-2-1 23:23

至于什么博士一毕业就回去当教授或博导的事,两年前或还有,中科院某个所前两年还搞出一个全国最年轻博士导师的事出来,就是生物信息学的。我感觉你说这个话就是幼稚。你有那能力吗?如果你有就不会在这里发帖了。清华去年也有一个30岁博导的,人家发了100多篇文章。楼主,你发了几个了?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查看完整版本: 回国与否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