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熊 发表于 2009-2-1 23:24

说实话,看这几个发帖的人,我感觉如果你们是博士,还是留在德国找个工作混着得了,都不是实干的人。

豆豆熊 发表于 2009-2-1 23:29

别说你们几个随脆,人家清华北大那几个特出名的回去的大牛,那个开始条件好,都是一点一点从底层的干起。成天在这里谈什么人脉人脉,回去就要指点江山,说实话,读博士读到这个层次,确实不敢恭维。都是那种高不成低不就,人到中年,然后看人家在国内牛了,就感叹,当初我要回去,比他还厉害。

markero 发表于 2009-2-1 23:33

敢问豆豆熊现在哪高就?

豆豆熊 发表于 2009-2-1 23:34

呵呵,秘密,不告诉你。

豆豆熊 发表于 2009-2-1 23:39

说实话,本来没想和你们吵,但确实感觉跟帖的人很无聊。但是我对楼主的房子的建议确实是正确的,你要考虑好。国内的钱就那三瓜俩早,我好几个同学公子就是4000左右,你要没房子,再养活一大家人,你就等着吧。另外一般的中等学校,人家条件不差,去了之后受重视,而且房子不是没有希望。我这里一哥们,反正也是牛的不得了,29岁两次博后了,发了15篇PRD的文章,也是北大的,回去也是感觉一般高校就不错。

pizzawoods 发表于 2009-2-1 23:39

1.楼主做的绝对不会比你同学好的原因居然是因为你是北大毕业的?看来你们北大毕业的人逻辑实在不太行阿。不想挑起校际冲突,只是讨厌这种血统出生论。北大毕业科研做的烂的人多了去了,不知名学校毕业做的好的人也多了去了,比如你们北大生科院的现任院长。
2.国内的组跟国外合作是挺多,但是跟国外真正一流水平的组有合作实在不多。


1. 楼上说聘用的哥们,显然你没理解楼主目前情况,他现在肯定要走正规的人事关系。我大学同学回国去高校的,从北大清华到同济复旦,没有听说过人不在国内,然后学校给办关系的,都是人回去,自己办。我相信楼主不会比我同学做的更好,因为我是北大毕业的。
2. 楼主没必要把国外的关系什么合作看的怎么怎么样,现在国内哪个课题组和国外没联系,这不是什么稀罕东西。
3.从讲师做起没什么的,我同学北大纯血统博士,ETH博后,多伦多博后,文章已经很多了,回北大也就是讲师。都是从基层开始干。我感觉你们确实很可笑,非纠缠在什么副教授。
4. 房子是有可能的,另外你别小看一般学校,人家做的也不差

markero 发表于 2009-2-1 23:40

我没有那水平,所以只能要求副教授。
原帖由 豆豆熊 于 2009-2-1 22:23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至于什么博士一毕业就回去当教授或博导的事,两年前或还有,中科院某个所前两年还搞出一个全国最年轻博士导师的事出来,就是生物信息学的。我感觉你说这个话就是幼稚。你有那能力吗?如果你有就不会在这里发帖了。清华去年也有一个30岁博导的,人家发了100多篇文章。楼主,你发了几个了?

matthiasB 发表于 2009-2-1 23:42

哈哈,这个说的还有点道理的:D 原帖由 豆豆熊 于 2009-2-1 22:29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别说你们几个随脆,人家清华北大那几个特出名的回去的大牛,那个开始条件好,都是一点一点从底层的干起。成天在这里谈什么人脉人脉,回去就要指点江山,说实话,读博士读到这个层次,确实不敢恭维。都是那种高不成低 ...

豆豆熊 发表于 2009-2-1 23:44

"1.楼主做的绝对不会比你同学好的原因居然是因为你是北大毕业的?看来你们北大毕业的人逻辑实在不太行阿。不想挑起校际冲突,只是讨厌这种血统出生论。北大毕业科研做的烂的人多了去了,不知名学校毕业做的好的人也多了去了,比如你们北大生科院的现任院长。
2.国内的组跟国外合作是挺多,但是跟国外真正一流水平的组有合作实在不多。"

兄弟,那你做的如何?比北大的都做的好吗?我感觉念道博士还说这种话确实太无聊了。北大清华毕业搞学术搞的比较好的,肯定比其他院校多。我只所以据这个例子,只是告诉楼主,回去刚开始的时候,条件差点没什么,很多人条件更好都坚持下来了,没什么大不了。

豆豆熊 发表于 2009-2-1 23:49

2.国内的组跟国外合作是挺多,但是跟国外真正一流水平的组有合作实在不多。

另外这句话说的简直是愚蠢死了,科研水平是自己做出来的,不是光跟人家合作什么合出来。你什么都没做出来,谁和你合作。底子都是要自己打的。回国肯定是要坐几年冷板凳,把成绩做出来,国内承认了,国际上才能承认,然后才谈到合作。楼主其实没必要考虑太多什么合作,保留些联系是好的,发发文章,互相了解下动态。但是你真想做好,回去肯定要有几年艰苦的工作,是要靠你自己做的。

matthiasB 发表于 2009-2-1 23:52

我是觉得豆豆熊说的也没啥错,身边就有例子,也是当初德国拿了博士毕业觉得自己那个牛比啊。回了过也是一心要做pl哦,到了北京某个院校,那个工资哦也就不说了。做了2年还是逃回德国了。哈

[ 本帖最后由 matthiasB 于 2009-2-1 22:57 编辑 ]

pizzawoods 发表于 2009-2-1 23:53

我做的好不好关你什么事呢? 就是见不得这种SB血统论。 要说学术血统,一般走学术这条路讲的是读博士导师是谁,博士后的导师是谁。学校 search committee 找新faculty 看的也是博士毕业的学校,还有博士博后时候老板的名字。都多大年纪了,还天天拿本科毕业学校说事, naive。

原帖由 豆豆熊 于 2009-2-1 22:44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1.楼主做的绝对不会比你同学好的原因居然是因为你是北大毕业的?看来你们北大毕业的人逻辑实在不太行阿。不想挑起校际冲突,只是讨厌这种血统出生论。北大毕业科研做的烂的人多了去了,不知名学校毕业做的好的人也多 ...

markero 发表于 2009-2-1 23:53

这不仅仅要看学校,还要看专业、方向。专业方向好,也好向国家要钱。
我不相信你那北大的同学只靠那4000左右工资生活。

你对房子的建议确实是正确的,我也早最想到了,可是人家不同意呀,这也是我一开始两年内要先两边跑的原因之一。只要我能做出点成绩,要我全职回来,好,房子拿来,不然我拍手走人。

原帖由 豆豆熊 于 2009-2-1 22:39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说实话,本来没想和你们吵,但确实感觉跟帖的人很无聊。但是我对楼主的房子的建议确实是正确的,你要考虑好。国内的钱就那三瓜俩早,我好几个同学公子就是4000左右,你要没房子,再养活一大家人,你就等着吧。另外一 ...

豆豆熊 发表于 2009-2-1 23:56

北大助教副教授基本公子就这点,全国都这样,北京上海我都问过,所以你就崩想太多了。

orionsnow 发表于 2009-2-1 23:56

北大纯血统博士

这个词什么意思啊? 难道是那个纯种自交系演变过来的?

难道还有北大混血博士?

谁发明的词? 太orz 了

[ 本帖最后由 orionsnow 于 2009-2-1 22:57 编辑 ]

豆豆熊 发表于 2009-2-1 23:57

pizza你赶快闭嘴吧,你和我们谈的都不是一会事情。

豆豆熊 发表于 2009-2-1 23:59

另外你刚回国,估计不可能马上自己就有课题组,肯定要跟着老资格的教授的大组,所以你的经费不可能是独立的。也不可能有学生,因为你待研究生的资格还要评定。所以要坚持,成功的人都是坚持下来的。

pizzawoods 发表于 2009-2-1 23:59

前面你说的那个中科研年轻博导,别人是从洛克菲勒那边蔡南海那边做的博士,蔡南海可是全球做植物top5的, 而北京发育遗传所几个头头都跟蔡有师承关系或者有紧密联系,所以才有了这么容易当事博导的事。所以更见人脉的重要。

博士刚毕业能不能当上AP(以美国tenure track的为例),很多程度上跟学科专业方向有关。 做bioinfor或者biostat的刚毕业就当上AP是很多例子的,但是做普通的生物学方向的就很少了。 非自然科学领域的博士毕业就当上AP的也不少了,比如经济领域。

原帖由 markero 于 2009-2-1 22:53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这不仅仅要看学校,还要看专业、方向。专业方向好,也好向国家要钱。
我不相信你那北大的同学只靠那4000左右工资生活。

你对房子的建议确实是正确的,我也早最想到了,可是人家不同意呀,这也是我一开始两年内要 ...

豆豆熊 发表于 2009-2-2 00:00

你两边跑可能性不大,估计人家肯定不干。

pizzawoods 发表于 2009-2-2 00:01

你以为你是谁?版主都不是,牛X啥? 叫谁闭嘴就闭嘴,可笑。你不是不屑跟这里的人讨论吗? 你还说个P,自己闭嘴好了。

原帖由 豆豆熊 于 2009-2-1 22:57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pizza你赶快闭嘴吧,你和我们谈的都不是一会事情。

markero 发表于 2009-2-2 00:03

不要吵! 好好讨论, 明天 还要上班。

matthiasB 发表于 2009-2-2 00:05

上网就是轻松轻松互换下信息斗上就不好玩了。

markero 发表于 2009-2-2 00:07

我回去是可以马上参与到平台的首席科学家的两个863课题当中,他已经有三个我这个方向的学生要我帮他带,今年还有两个学生过来,
这些学生实际上都要我来带,因为他自己带不了那么多学生,也不是我这个方向的。

原帖由 豆豆熊 于 2009-2-1 22:59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另外你刚回国,估计不可能马上自己就有课题组,肯定要跟着老资格的教授的大组,所以你的经费不可能是独立的。也不可能有学生,因为你待研究生的资格还要评定。所以要坚持,成功的人都是坚持下来的。

pizzawoods 发表于 2009-2-2 00:09

不知道你是做哪个方向的,如果做生物方向的,你看看最近回国的一些年轻PI, 比如北京NIBS的一些人,看看他们最近发的文章,合作者都是他们以前在美国有合作的人。 学术的脉络在读博士的时候就要开始建立了,不是等你独立了才去建立。

原帖由 豆豆熊 于 2009-2-1 22:49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2.国内的组跟国外合作是挺多,但是跟国外真正一流水平的组有合作实在不多。

另外这句话说的简直是愚蠢死了,科研水平是自己做出来的,不是光跟人家合作什么合出来。你什么都没做出来,谁和你合作。底子都是要自己 ...

orionsnow 发表于 2009-2-2 00:12

原帖由 pizzawoods 于 2009-2-1 23:09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不知道你是做哪个方向的,如果做生物方向的,你看看最近回国的一些年轻PI, 比如北京NIBS的一些人,看看他们最近发的文章,合作者都是他们以前在美国有合作的人。 学术的脉络在读博士的时候就要开始建立了,不是等你 ...

是的。 这年头光闷头作学术很难做出成果来,除非是超级天才。大多数人还是要靠合作。或者说问题的难度让许多天才不得不合作

markero 发表于 2009-2-2 00:12

$支持$ $支持$
原帖由 pizzawoods 于 2009-2-1 22:59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前面你说的那个中科研年轻博导,别人是从洛克菲勒那边蔡南海那边做的博士,蔡南海可是全球做植物top5的, 而北京发育遗传所几个头头都跟蔡有师承关系或者有紧密联系,所以才有了这么容易当事博导的事。所以更见人脉的重要。

博士刚毕业能不能当上AP(以美国tenure track的为例),很多程度上跟学科专业方向有关。做bioinfor或者biostat的刚毕业就当上AP是很多例子的,但是做普通的生物学方向的就很少了。非自然科学领域的博士毕业就当上AP的也不少了,比如经济领域.
$支持$ $支持$
我一同学,也是做bioinfor的,现在已在米国当上AP。其它在米国的同学,做普通的生物学方向,基本还是博后。
我们是97级的,5年制,02年本科毕业出国的。

CS的,在米国博士一毕业当上AP也不少。

[ 本帖最后由 markero 于 2009-2-1 23:14 编辑 ]

markero 发表于 2009-2-2 00:17

我正在谈两边跑的事,只是时间怎么分配的事。
原帖由 豆豆熊 于 2009-2-1 23:00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你两边跑可能性不大,估计人家肯定不干。

orionsnow 发表于 2009-2-2 00:21

原帖由 markero 于 2009-2-1 23:17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我正在谈两边跑的事,只是时间怎么分配的事。


国内似乎已经有人这么干了,你可以打听打听参考参考。

matthiasB 发表于 2009-2-2 00:21

哈哈这个倒是真的。前几天和戈壁所的一个德国人瞎坎,他一年发了6篇文章2篇第一作者其他都是第二或者第三。那我当然要讨教讨教经验,然后发现其实想同时多发文章很多还是靠和不同所合作。靠一个人想短期发大量文章还是很难的原帖由 orionsnow 于 2009-2-1 23:12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是的。 这年头光闷头作学术很难做出成果来,除非是超级天才。大多数人还是要靠合作。或者说问题的难度让许多天才不得不合作

markero 发表于 2009-2-2 00:35

我LP警告我不要在网上偷露自己更多的消息,因为网络上的很多ID都是生活中的熟人。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查看完整版本: 回国与否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