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楼主: 车水马龙

[辩论] 回国好?不回国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2-14 01:33 | 显示全部楼层
bluemaxwinter 发表于 2015-2-13 23:23
这个回复真的很中肯,很客观,真的这篇帖子看下来有差不多的感受。
本来LZ主贴里的内容不能说百分百用词 ...

说得好,本来就是个人选择问题,回与不回全凭自身喜好,没必要根据自己的抉择去冷嘲热讽地指摘跟自己抉择不同的人

点评

如果一开始所有人都明白就不可能盖这么高的楼 但三观已定 本性难移 一开始就决定了争议的焦点不在于个人的选择上了  发表于 2015-2-14 22:57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5-2-16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想无论是谁发言,ta看到的,结合自身,产生了某种共鸣和反感的感受,才会有回复。以此基础再回复,又都想要坚持“我是对的”。这样的结果无非是最后大家都偏离了自己本来的意思。

我对于此帖很多地方并没有太大的反对,尤其第一帖,我觉得很多地方说的很在理。可惜后来说到所谓的“屌丝”让我对lz产生了极大的反感。我个人一直很反对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的这种所谓的“精英论” .个人认为支撑一个社会的,是默默无闻的中产阶级。按照lz的说法,我想无论是德国、美国还是中国,85%的人都属于屌丝吧。可惜他们是这个社会的支撑者,他们是中产阶级。说得远一点,他们的生活,代表了我们所生存的地球、我们生活的 年代的人类的主体。用我们中文来讲就是“接地气”吧,lz认为欧美人的中产阶级如何高端,但他们和中国社会你所说的“屌丝”没有太大的区别,他们老老实实上税,每天准时上下班,去超市买不太贵的产品(你要是和德国人接触的多,会知道他们对“节俭”有着怎样的坚持)。你认为那些看打折信息买东西的家庭都属于屌丝吧,或是不上贵族学校,不打高尔夫的家庭?他们或许是你认为的屌丝,但他们是这个社会的中产阶级。
说到头,是lz那极为看不起“屌丝”的态度,让我产生了反感。或许也是因为我就是他们中的一员,被人无端这样看不起一回,反感我想也是自然的吧。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5-2-16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楼主是没怎么在天朝社会混过,好像完全活在乌托邦里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15-2-16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bluemaxwinter 发表于 2015-2-13 23:23
这个回复真的很中肯,很客观,真的这篇帖子看下来有差不多的感受。
本来LZ主贴里的内容不能说百分百用词 ...

你也看到了,不管你说得多客观,只要说到国内的好,立马就有人上来喷你了,来来回回就那几个ID

点评

确实有不适应说国内好的!  发表于 2015-2-22 14:10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15-2-16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bettzhang 发表于 2015-2-16 10:39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想无论是谁发言,ta看到的,结合自身,产生了某种共鸣和反感的感受,才会 ...

有人说我歧视中产,我想可能是他们的理解能力有问题,也有可能是我说的话产生了误解

我一直强调的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中产也分国家,不同国家的中产横向比较差距太大。欧美的中产收入绝对值比中国的中产收入绝对值高很多。如果中国的中产在国内学习生活工作,是很可观的,甚至是让很多人羡慕的。每年10多万的家庭收入,在很多城市都是相当稳定的。子女可以好好学习考大学,读研甚至读博,然后找到一份好工作,比父母的工作收入高,一年20万30万或者更多,然后自己的子女在自己的基础之上再进一步,比方说出国。我反感的是现在很多人在做跟自己条件不符合的事情,父母年收入就那么一点,全部拿出来供儿女出国,但是国内也并不是没有学校可以上,就是因为子女有跟自己条件不符合的梦想,父母就要倾其所有。如果实在自己想要出国,完全可以考自己的努力拿奖学金留学。家庭经济条件不是很充裕,自己的自身学习条件又不好,为什么要出国?

不同国家的中产之间根本不好比,就连一国两制之下的香港,中产的收入也要比大陆多得多。出国的开销不是收入其中固定的百分比,而是真金白银的钱。香港的中产,一个人年收入就有几十万,夫妻二人有100万,这样有条件的子女可以满世界选学校。但是大陆的中产收入标准远远低于这个数,非洲的一些国家,来德国留学的远不止中产家庭,所以简单一句中产完全不能说明问题。

点评

我的意思是,对于你认为别人不理性的决定你可以提建议,甚至劝阻,这是你的权利。但是嘲笑是不适当的,任何人没有权利嘲笑别人的选择,哪怕你是奥巴马也一样。  发表于 2015-2-22 16:26
所以我说,资质一般,经济条件一般,还有个出国梦,呵呵  发表于 2015-2-22 16:00
我的意思是犯不犯的着那是别人的选择,你可以“不理解”,但没有必要觉得“反感”和“谴责”。因为你不处在他们的立场上,你的阅历和他们不同,思考方式也会不一样。国内好大学确实多,但是来德国的留学生资质都一般   发表于 2015-2-22 15:58
所以啊,什么人做什么事。家庭收入十万出头,每年拿七万左右供孩子上学,剩下了的钱自己吃穿用,犯得着吗?总之我认为犯不上,国内大把的学校可以读,工作之后收入职业前景也不必海归差  发表于 2015-2-22 15:22
香港人都去英国的,不可能到这里来,因为费用支付得起,语言也通。 大陆家庭年收入十几万供孩子来德国留学完全可以,并没有你描绘的那么艰难,另外甚至借钱出来的人也见过,人家也读出来了,而且也找到了工作。你说   发表于 2015-2-22 15:16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15-2-16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Snowy.Sun 发表于 2015-2-16 16:09
感觉楼主是没怎么在天朝社会混过,好像完全活在乌托邦里

你是说我主贴描述的不切实际吗?你可以指教一下,哪里说得不对?

点评

其实你描绘的都是事实,但他的意思是你的阅历不足以从事实中总结出最客观的观点。  发表于 2015-2-22 15:18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5-2-17 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敢说指教,只是想说下自己的观点,中国德国各有各的利弊,不管选择留在哪里,都只是要适合自己的发展的需求罢了。所以不过是讨论而已。
1.医疗,你说的国内保险的优越之处我是承认的,但是国内看病难不仅仅是医疗费的问题,大医院的走廊里都睡满的病人,即便是刚刚出了车祸,伤的很重的人,也一样在走廊睡,当然是摆了床的。这个时候医生护士都是忙不转的,不要期待有什么好态度来进行人道主义关怀。

2.环境。国内雾霾不仅仅是几个城市的问题,是还有几个城市没有雾霾的问题,中国现在发展很快,于是很多人急功近利只想赚钱,几个人愿意静下心来拿出钱来给自己的工厂企业配置环保处理设备,尤其现在国内很多小企业,成本和税收外,真的能拿得出资金来投入没有“实际”作用的环保设备么?

3.工作。楼主说在国内更好发展,提升空间更大,在某种程度来说,比如没有“站错队”的时候,我是同意的,可我更看重的与楼主不同,我更偏向于福利待遇,我之前的一个同事,女生,怀孕了,一直不敢告诉老板,除了大家都懂的原因,还有一点是国人很奇怪的思想作祟,觉得自己生孩子会给工作组织添乱,因为她需要时间做产检,需要时间做怀孕之后的一些事情。另外一个在电信的朋友,几乎天天加班,还没有加班工资,她的手机几乎是24小时为领导待命,领导打个电话,就得马上去加班,不管是不是传说中的休息日,她的领导都说,如果他们部门没有她,基本上就要瘫痪,她一个人的工作量等于别的区同一部门所有人的工作量,但就算这样,她任然一个月只有一千多的工资。当然楼主可能说是他们自己没实力,混不到领导层,可是不是每个人都是自身和家庭都超能的二代,即便只是普通人,也有好好生活的权利。

4.房子。我始终认为买房子是件很不划算的事情,所以我对租房是比较赞同的。但是在国内不买房几乎是不实际的,且不说人言可畏,单说如果以后有孩子,孩子上学怎么办。大多海归应该是不甘心回国后只去个小城市,小到外地人都不知道名字的城市,怎么说也得去个省会吧,近几年工资上涨了80%,物价上涨了200%,工资真的赶得上物价么,如果以后有孩子,为了孩子上学也非买不可,没有选择,我认为这是教育和买房的绑架。所以我想说的是,在同样买不起房的情况下,我在德国我可以租房,并且不会影响小孩的教育,但在国内,在哪买房,在哪个区域买房,直接影响着小孩的教育资源。
再一个,自己买房还得父母拿钱本身就是一件不太光彩的事,虽然很普遍,但起码我们应该知道他们没有这个把我们养育长大还要给我们买房子的义务,所以真的就算双方父母各拿100万,也真的没什么好牛叉闪闪带火星的。

5.生孩子。生了孩子得养,可是国内产假似乎也就那么段时间,根本没有办法真正照顾好孩子,这是其一。所有的经济负担都是自己的,中国并没有像德国这样有宝宝补贴金,国内一桶奶粉又动辄两三百,三四百,对一般家庭还是笔不小的开销,当然您有钱您任性就当我没说。最后我又得戳一戳普遍现象,父母没有义务帮我们带孩子,他们是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不是孩子的爸妈,既然选择要生孩子,就好好地承担父母的责任,不要指望他们来照顾。
对于楼主说的什么回不回国跟父母牛不牛叉有直接关系,我是真的看不懂,难道父母不牛叉,不是千万富翁不是政府高官,作为子女就没脸回国?那我遇到过家里非常非常有钱,却希望儿子能在国外定居不要回国的要怎么解释?

6.物价。我想真正在国内生活过的人都懂国内的物价是个什么情况,以自己为例吧,我出生的城市是个非常小的城市,出了省大概就没几个人知道还有这么个城市了。我们这一个月平均工资大约在2000—2500块,每天在菜市场,不是超市,是菜市场,买点蔬菜水果鱼肉的东西,大约是50块,所以一个月的工资几乎是全部用在生活必需品上,大家都是有知识的,都知道恩格尔系数越大,越意味着什么。

最后的最后,得申明一下,我不是什么五毛狗,也不是唯德派,中国有无数的好处我只是在这里没说,比如美食和文化,何去何从,只要是自己认为合适的,就是最好的。说了这么多,我也不过是闲来无聊所以找个人抬杠罢了,谢过各位看官~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5-2-17 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Snowy.Sun 发表于 2015-2-16 23:13
不敢说指教,只是想说下自己的观点,中国德国各有各的利弊,不管选择留在哪里,都只是要适合自己的发展的需 ...

電信一個月1千多一個月的工資,然後部門還少不了她。你這個朋友說話是不是不太靠譜啊?還有獎金和津貼沒有交代吧?

每天在菜市場買50塊錢的蔬菜水果,我們那也不是什麼大地方,好歹也是省會。你確定這是一家吃一天的啊?剛從國內回來,我想三口之家可以吃兩天多了吧,保證有魚有肉。

我不想說什麼,個人有個人的觀點。但是我能確定的是,你肯定不會把所有人都悲催都經歷一遍,因為你不是地藏菩薩,你選擇可以不下地獄的。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15-2-17 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车水马龙 于 2015-2-17 00:58 编辑
Snowy.Sun 发表于 2015-2-16 23:13
不敢说指教,只是想说下自己的观点,中国德国各有各的利弊,不管选择留在哪里,都只是要适合自己的发展的需 ...


你说的我认同其中一部分

1、国内医保的优越既然你也承认,那我也没必要再说一遍了。但是我主贴里说的所有情况的大背景是父母有足够的金钱或者社会地位,在这个大背景之下,像你说的骨折车祸之类的,家人一个电话,找一下相关领导,立刻就有床位,说不定还是单人病房。这一点没必要太纠结,社会原本就是不平等的。

2、你说的环保问题,我承认,确实国内的环境没法跟德国比,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除了京津唐等污染严重的城市之外,大多数城市的环境对于人们的生活不会造成特别大的困扰。上海近几年每年也有那么几天雾霾,有雾霾的时候,确实呼吸会难受一点,能见度差很多,但是每年也就那么几天,熬一下就过去了,不会夸张到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3、工作问题。我相信你所说的你的朋友,应该是完全靠自己的。每月一千多的工资,24小时待命,干一个部门的活,我不知道你是不是真的相信,说句不好听的,要饭的都比她舒服一点。当然了,如果你说这些都是事实,那么还是请参照我主贴里的观点。我举个例子,可能有人又要说官二代富二代了,我也不管那么多了。我堂姐,她是当年托关系上的本科,毕业之后在上海一所大学的研究所工作,年收入不算很高,每年全算在一起也就小20万,但是因为家里的原因,工作相当轻松,偶尔头疼脑热不想上班了,直接打个电话就可以不去了,不扣奖金不算缺勤。上班期间如果有事,打个招呼下午三点就能开溜。几年前怀孕生孩子的时候,怀孕第6个月开始就不去上班了,产假一直休到孩子一岁断奶,期间奖金没有,工资照发。我堂姐也因为收入不高想过跳槽,她爸妈她老公都不同意,都说图的就是这份安逸,钱多钱少无所谓,不靠她一个女人去赚钱。所以这都是不平等,但是不平等的制度总有人受益。不可否认有些人回国正是因为看中了这些不平等

4、国内大城市对于学区房的规定,确实很不合理。但是还是说回主贴最后的那句结论,对于有些人来说,这些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对于有些人来说是“无所谓,看上哪买哪”,对于有些人来说是“算了,为了孩子上学,手头也有闲钱,买吧”,对于有些人来说是“死定了,上哪去凑那么多钱?”对于有钱的人来说,反正要买房子,算了。对于没钱的人来说,这就变成了绑架。其实吧,真没必要因为别人的父母能替子女全款买房,就酸溜溜地说别人牛叉闪闪带火星。至少在我接触的人来看,没几个父母买房的人认为这是义务,很多都是父母能力范围之内伸手拉一把,父母的条件实力都足够,也就没有人会去考虑到底这是我的义务还是我的权利,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好比说父母有10块钱,拿出1块钱就能解决子女的困难,为什么不拿?

5、奶粉等一些孩子的养育成本,既然你说了有钱任性,那么根据我主贴里的观点,我就不说了。父母帮忙带孩子,没有人会把孩子直接交给父母带,都是父母帮着带,比如接送孩子上下学,我不认为在父母十分愿意的基础之上请父母帮忙分担一下有什么不对的。当然了,如果父母不愿意,强迫父母带,这才是问题。甩手扔给爷爷奶奶的,反倒是外出打工的农村留守家庭比较多见。有钱的还希望子女留在国外的,这肯定有,就我认识的人来看,大多数都是要子女留在美国加拿大英国这些国家,鲜有留在德国的。而且这些人里面基本都是只有钱而没有政治背景的,而且钱的数目不是特别多。我不知道你对特别特别有钱的定义是多少

6、ID叫kolinsky的朋友已经说了,你一个人50多够你吃两三天了,按照50块吃2天计算,每月伙食750,也就是100欧,你在德国每月100欧总要吃到吧?你回国如果是回你的家乡,领着每月两三千的工资,我就不跟你讨论了。你总要去大城市,大城市年薪二三十万你总会有吧?伙食费的标准用你家乡的标准乘以1.5或者乘以2,也就是每天50左右,跟你的收入比,恩格尔系数还高吗?恐怕比在德国的恩格尔系数还要低一点点吧?

什么五毛狗唯德派,大家没必要争,在这个主贴里面,只要把所有的讨论焦点集中在主贴就行。别人有多惨,甚至吃不饱穿不暖,那是有能力改变社会的人应该考虑的事,我们就考虑怎么过自己的日子行了

点评

第五条里有个重要因素被忽略了,就是在国内的吃饭钱包含社交应酬的钱,这个你没有算进去,而且收入越高,这部分费用的比重就越大。这个在德国也有,但比例没那么高。  发表于 2015-2-22 15:22
不是回去的每个人都能拿到二三十万年薪的,这要看机遇,个人能力等等。平均到不了这个数,也就二十万不错了。 另外二三十万年薪的时候,吃饭的费用绝仅是自己吃,很多是应酬花费,其实自己吃的并不多,应酬花费的..   发表于 2015-2-21 22:34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5-2-19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campus2011 发表于 2015-1-8 11:46
一月底就彻底回国了

1以后双方父母都住附近,老的小的加我们互相照应,我们能回去父母真的非常非常开心 ...

一块五的烧饼,油条,豆花敢吃吗?这些店主都是活雷锋不用赚钱吗?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网站地图

GMT+2, 2024-6-3 01:29 , Processed in 2.175986 second(s), 24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