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46|回复: 0

AI时代,该向孩子学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6-1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w1.jpg

w2.jpg

今天,六一儿童节,属于孩子们的快乐。

突然意识到,在今天的AI时代,孩子身上有一个最大特征,特别值得我们每个成年人要重新捡回来。

培根曾说过,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

AI时代,似乎一切知识都可以秒生成,但背后的好奇心才是一切的源头。

当我们在办公室看着AI一秒生成十页行业报告时,或许楼下公园里的某个小女孩正蹲在蒲公英丛里,用草茎轻轻触碰绒毛球,看种子乘着风旋转升空,整整半小时没挪地方。

AI能给出蒲公英属植物的所有生物学知识,却复制不了孩子眼里因"绒毛为什么会飞"而发亮的惊喜。那些被我们称作"无用"的凝视,恰恰是知识最初的模样。

是的,好奇心是孩子最大的一个特征,也恰恰是我们成年人早已丢失的东西。

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我没有特别的才能,只有强烈的好奇心。永远保持好奇心的人是永远进步的人。

或许这位科学家与孩子的共性,就在于对世界未经驯化的探索欲。就像幼儿园的孩子们会把蓝莓酱涂在纸上说"这是天空哭的眼泪",而不是按美术教材画标准的蓝天白云。

AI能精准临摹所有大师画作时,这种"不合规矩"的想象,反而成了人类独一无二的胎记。

当扫地机器人替我们清理尘埃、当炒菜机替我们完成烹饪,当AI替我们处理所有重复劳动,我们以为会迎来自由,却发现灵魂失去了着力点。

而幼儿园的手工课上,孩子们正用胶水把纽扣、吸管和彩纸粘成"会讲故事的机器人",他们不管结构是否合理,只凭着"我觉得它应该会发光"的直觉创作。

这种不计结果的创造欲,恰是被效率绑架的成年人最稀缺的能力——不是精准执行指令,而是敢像孩子那样,把窗帘披在身上当披风,相信自己能飞。

这个六一,或许该做个贪心的大人:既享受AI带来的便捷,又偷偷捡回来早已丢失的孩子般好奇心。

祝好,如果文章对你有启发,请点个在看并转发,谢谢你。

w3.jpg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8-2 18:49 , Processed in 0.124056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